宿豫張家港實驗小學 王紅艷
語文是小學階段的主要科目,是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板塊。作文是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教師投入更多精力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忧榫辰虒W法是較為有效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融入到情境中,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抒發(fā)真情實感,提升寫作能力。
小學生處在思維較為活躍的時期,對新鮮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教師要善于發(fā)揮這個階段學生的特長,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在寫作教學中,學生的情感和經驗不足,容易堆砌詞藻,使文章空洞乏味。此外,教師運用單一的教學方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不高。本文探討互動情景教學的策略。
學生的思維活躍,但是不受控制,教師應讓學生發(fā)揮優(yōu)勢,發(fā)散思維,結合生活寫作。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互動教學情境,讓學生積極地融入到情境中,獲得情感的啟發(fā),提升寫作效率。例如,寫景物的作文,為了讓學生感受到景色的變化,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美景圖片,提出問題:“你們從圖片中觀察到了什么?”學生踴躍發(fā)言,有的說看到了小草破土而出、聽到了蟬鳴、看到了黃澄澄的麥田、看到了白雪飄飄。學生融入到景色中,與圖片互動,領略了景色之美,產生了豐富的情感。教師及時指導,“我們可以從圖片上看到、聆聽到春的生機、夏的繁榮、秋的收獲、冬的沉淀,那么請大家想一想,在不同季節(jié),你們看到的最美景色是什么?”引導學生從變化的圖片中感悟到自然的美景,緊扣作文主題,情感得到進一步升華,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寫作中,從而達到提升作文教學效率的目的。教師應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良好的互動作文情境,讓學生寓情于景,寫出情景交融的好作文。
寫作離不開生活,作文教學更不能脫離生活,為了獲得寫作靈感,讓學生順利寫作,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在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作文之美,感悟作文的魅力所在。例如,開展植樹活動,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制定活動計劃,確定寫作方向,先搭建作文框架,然后進行植樹活動。學生通過親身實踐,獲得知識,了解了植樹過程,并且獲得了真實感受,寫作文時就會有感而發(fā),不用為素材發(fā)愁了。這種讓學生在生活中積累素材,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的方式,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將生活與作文結合起來,發(fā)現(xiàn)生活,觀察生活,進而書寫生活。還可以指導學生積累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最終融匯成豐富多彩的素材。學生要善于觀察生活,養(yǎng)成觀察生活的好習慣。例如,教學“勤勞的××”,需要學生從生活中尋找作文素材,有的學生寫“勤勞的媽媽”,有的寫“勤勞的環(huán)衛(wèi)工人”,有的寫“勤勞的老師”,這些都離不開對生活的觀察。教師要創(chuàng)設真實的生活情境,讓學生融入其中,提升寫作能力。
學生活潑好動,愛玩游戲,教師要善于利用這一點,將寫作與游戲結合,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讓學生在游戲中收獲寫作靈感,獲得啟發(fā),有助于寫作教學順利開展。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需要教師營造良好的氛圍,保證游戲有秩序進行,讓學生積極參與。例如寫《夏洛的網》讀后感,學生很難掌握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的感情變化,教師可以再現(xiàn)故事情境,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在表演的過程中感受情感的變化、情節(jié)的跌宕起伏,從而進一步深化對文本的理解,獲得寫作靈感。教師開展趣味游戲活動,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要抓住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積極寫作,最終愛上寫作。
綜上所述,互動情境教學法效果明顯,教師要善于運用,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豐富寫作情感,提升寫作教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