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星瞳·廣東省湛江市赤坎區(qū)金沙灣一中七(6)班
我生日那天,我們一家人從餐廳出來,步行回家。走在人行道上,我忽然留意到,道路中間那一列黃色的地磚表面有凸出來的長條狀,跟旁邊平坦的地磚明顯不一樣。
“這一條線的黃色地磚,為什么要設計得與眾不同呢?”我很好奇。
“這是盲道?!卑职纸忉?,“專門給盲人走的路。每條人行道上都有的,只是你以前沒注意而已。”
我試著閉上雙眼,踩著盲道,放慢腳步,往前走去。坦白說,心里真有些害怕,因為左邊有樹,右邊有電線桿,總感覺自己會不小心撞個鼻青臉腫。
可是,腳底傳來那種硌腳的感覺,讓我即使在看不見的情況下,也能沿著盲道直走,不會走偏。一旦硌腳的感覺消失,我就知道自己肯定走歪了,必須調整腳尖的方向,重新找回硌腳的感覺。
我又發(fā)現(xiàn),在盲道上,大部分地磚上凸起的圖案呈長條狀,可個別地磚上凸起的圖案卻是幾十個彈珠大的小圓點。踩在圓點地磚上,感覺又不一樣。
我忍住沒有問爸爸,通過觀察和思考,一下子明白過來,原來圓點地磚的作用是拐彎提醒。遇到地上有井蓋的地方,盲道上就會鋪上圓點地磚,這時要停下來用腳摸索,看是應該左拐還是右拐。盲道接近斑馬線的地方,會出現(xiàn)兩塊圓點地磚,表示是岔道口,可以選擇繼續(xù)走人行道或者右拐穿過斑馬線。
沒想到簡簡單單的設計,竟然蘊藏著如此多的奧妙,讓我驚嘆不已。
可是,我又想到一個問題,盲人站在斑馬線前邊,怎么知道是紅燈還是綠燈?怎么知道什么時間可以安全過馬路?
/相關鏈接/
盲道是專門幫助盲人行走的道路設施。我國交通安全法規(guī)定:“城市主要道路的人行道,應當按照規(guī)劃設置盲道。”除了盲道,在電梯、公交站牌等地方還會有盲人觸摸牌。
10月15日是國際盲人節(jié)。我國是世界上盲人最多的國家,盲人的交通出行,是一項不容忽視的民生問題。建設方便合理的盲道,為殘疾朋友營造一個安全暢通的出行環(huán)境,值得重視。
我問了爸爸,他說:“以前有個特殊設計,綠燈亮的時候燈柱會發(fā)出‘嘀嘀嘀’的聲音,盲人聽見就知道可以過去了。”
我很疑惑:“可是現(xiàn)在的紅綠燈都沒有聲音了啊。”
爸爸說:“因為有很多市民投訴說很吵,所以新款紅綠燈就取消了發(fā)聲提醒的功能。不過,盲人通常耳朵很靈敏,他們根據(jù)車流的聲音,可以判斷出是不是綠燈,能不能通過。”
“這么久以來,我都沒有見過街上有走路的盲人,是因為我們本地的盲人很少嗎?”我東張西望,希望能看見一個盲人。
“從比例上來說應該有不少,只是出行不方便,所以在街上才看不到他們?!卑职种钢诵械?,“你看,各種車輛亂停亂放的情況太嚴重了,而且盲道有些地方彎彎曲曲的設計也不合理。盲人一個人根本沒辦法出門?!?/p>
我嘆了口氣,心想如果以后在街上看見很多盲人來來往往,就代表那時候城市的建設和管理各方面已經(jīng)有了飛躍性的發(fā)展吧。
但愿那一天,早日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