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還 麗
2011年版《語文課程標準》在“評價建議”部分指出:“語文課程評價要體現語文課程目標的整體性和綜合性……避免只從知識、技能方面進行評價。”同時還指出:“要堅持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全面反映學生語文學習的狀態(tài)及水平?!痹谡n堂教學中,評價語言非常重要。恰到好處的評價語言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拉近師生距離,有效促進學生學習。筆者結合名師的課堂教學片段,談幾點看法。
在教學中,教師不要吝嗇對學生的鼓勵和贊許,只要學生能積極參與,就應該適當鼓勵、給予贊許。當被教師或同伴賞識的時候,學生就會迸發(fā)出學習的動力,發(fā)揮自己最大的潛能去研讀和思考。而這一切的成功,離不開師生雙方的理解、信任和賞識。教師在教學中用鼓勵的目光去關愛每一個學生,用尊重的話語與學生平等交流,才能走進每個學生的心靈深處,傾聽那花開的聲音。
孫雙金執(zhí)教五年級上冊《落花生》的教學片段:
師:現在,我來檢查同學們的課文讀得怎么樣。第1、2 自然段,誰愿意讀?(生紛紛舉手)
師:好,請你來。大家注意聽,看她讀得怎么樣。(生讀完后)
師:告訴孫老師她叫什么名字。
生:她叫徐子慧。
師:徐子慧,我要表揚她。第一,她非常勇敢;第二,口齒特別清楚,聲音很響亮,讀得非常流暢,能夠讀得這樣,真不簡單!大家要向她學習!你們對她剛才讀的部分,還有沒有其他想法呢?有想法的可以說說。
生:我覺得徐子慧同學語速稍快了些。
師:哦!其他同學呢?你有沒有發(fā)現她有一個字音好像讀得不大準?
生:徐子慧同學把“后園”的“園”讀成了“院”。
師;這位男同學聽得真仔細?。ò鍟汉髨@)
師:這個字很容易搞錯,讀什么?
生:(齊)后園。(板書:院)
師:把這個詞讀一遍!
生:(齊)后院。
師:你知道后園和后院有什么區(qū)別嗎?(生沒反應)
師:這個“園”可以組成什么詞?
生:可以組成“花園”,還可以組成“公園”。
生:可以組成“游園”。
師:還可以組成“菜園”,是不是?種菜的園子叫菜園,那么這個“院”可以組成什么?
生:可以組成“庭院”。
生:還可以組成“醫(yī)院”。
師:還可以組成大學的、高校的,叫什么?
生:(齊)學院。
師:同學們有的可能會納悶,我們平時寫的都是“后院”,這里為什么寫成“后園”呢?你知道嗎?
生:也許是后園的花草比較多。
師:你真會想!
生:因為剛才聽別人組詞“公園”,所以我想后園可能是比較大的。
師:你看書上寫大到什么程度?
生:(齊)半畝空地。
師:是個很大的地方,我們城里人一家一戶的院子比較小,課文中園子里可以種什么?
生:(齊)花生。
此案例中,教師的評價語言充滿了賞識與信任,讓學生在寬松、愉悅、不斷獲得鼓勵的環(huán)境中去品讀、思考與表達。更重要的是,學生的思維也變得活躍起來,探究越來越深入,進而成了作者的知音。由此可見,鼓勵式評價語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保持了前進的信心,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源。
語文課堂應該是一種愉悅、輕松、互相碰擦出智慧火花的地方。教師的評價語要講究一定的藝術性和創(chuàng)造性。幽默式評價語能夠營造出和諧、安全的課堂氛圍,成為學生學習的“發(fā)酵劑”,引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靈感,從而讓學生深入地走進文本,感悟作者語言表達的秘妙。
王崧舟執(zhí)教五年級下冊《威尼斯的小艇》的教學片段:
師:現在四人小組來推薦一個人做船夫,其他同學當游客。注意,船夫要吆喝,招攬你的生意,最好能請到顧客上你的船,千方百計吆喝好。你能不能用課文的詞語把游客請到船上?游客是來自各國的,你聽了吆喝后有什么問題要問?(生討論)
師:做船夫的舉手,請上臺!你是一號船夫,你是二號船夫,你是三號船夫。下面都是游客。咱們先有請一號船夫!
生:各位游客,我可以到很多景點,我的駕駛技術很好,我的小艇也很漂亮,有皮墊子,有沙發(fā)。你可以坐在里面看書,不管多遠的地方,我都能快速駛進去。
生:我是二號船夫,大家快來坐我的船。你要快點,我就開快一點兒;你要慢,我就開慢一點兒。(生表演,請一個同學合演。)
師:你們有什么問題想問就問。
生:請問一號船夫,你的船免費嗎?
生:(想了想)我的技術很好,如果你滿意就給,不滿意……
生:請問二號船夫,你的船會不會漲價?
生:這個呀,那就看你的路程有多遠了,太遠了當然要加錢!游客重的話,也要加一點。
生:三號船夫,你是個女的,你有力氣駕駛嗎?
生:我都已經當船夫了,當然。
師:愿意上一號船的舉手,上二號、三號的分別舉手。威尼斯的船夫真是厲害,有精湛的技術,又有經商頭腦,對威尼斯的風景點非常熟悉。那么威尼斯到底有什么樣的美麗風景呢?威尼斯有什么地方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把這些地方用筆畫出來。
在此教學中,教師創(chuàng)設船夫邀請游客上船的教學情境。在情境對話中,學生了解了威尼斯船夫的精湛技術、經商頭腦和這座城市的風景點,巧妙地說出了文本大意,突破了理解課文的重點、難點。教師幽默風趣的評價語言,激起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恰到好處地點燃起學生思維的火花,學習高潮一浪接著一浪。教師寓教于樂,課堂氣氛自始至終非?;钴S。
學生的學習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總會遇到一些坎坷,出現一些錯誤,正因為如此,才更需要教師的引導。由于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能力、知識基礎、思維方式等方面的差異,當學生的思維偏離了正確的航線,探究過程中遭遇卡殼時,教師的引導式評價語能夠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排除學習的障礙,引向正確的方向,成為學生學習的“指明燈”。
黃元虎執(zhí)教六年級上冊《狼牙山五壯士》的教學片段:
師:學了課文,同學們一定感慨萬千。如果你遇到幸存的葛振林、宋學義兩位英雄,會說什么呢?
生:你們?yōu)榱搜谧o群眾和部隊主力,與敵人激戰(zhàn),最后跳下懸崖,多么勇敢堅強!
生:從你們身上,我看到了中華民族堅強不屈的精神,你們的精神值得每個人學習。
生:我們要將你們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不怕犧牲的精神發(fā)揚光大。
生:(有些遲疑)老師,我有個問題。
師:大膽地說出來!
生:我們要向五壯士學習,但是我不知道學什么。如果是學習他們的勇氣,難道我們也要跳崖嗎?如果是學習他們的愛國精神,我們能為祖國做些什么呢?
師:我很欣賞這位同學獨立思考、實話實說的精神。大家有什么看法?
生:我認為學習五壯士,不是學他們跳崖的行為,而是學他們愛國的精神。
生:我們愛國可以從小事做起,關心國家大事是愛國,熱愛生活也是愛國。
生:熱愛家庭是愛國,熱愛家鄉(xiāng)也是愛國。
生:勤奮學習是愛國,保護環(huán)境也是愛國。
師:說得好!這就是學習五壯士愛國精神的具體行動。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雖然過去了幾十年,但是他們的精神永遠不會過時!
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此案例中,教師站在“既教學生學習語文,更教學生學習做人”的高度,面對學生的困惑,尊重學生的個性,通過意味深長的引導式評價語,引導學生進入正確的“航線”,正確的價值觀悄然形成,教師的引導式評價語成了學生學習的“指明燈”。
綜上所述,恰當好處地運用評價語,就像一場及時的春雨,滋潤了學生柔軟的心田,縮短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架起了師生之間理解、信任和欣賞的橋梁,使學生在教師飽含期待的激勵和引導中向前發(fā)展,展現出充滿生命活力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