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各大中小學的教學活動面臨嚴重挑戰(zhàn)。為完成教育部“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要求,北京經濟管理職業(yè)學院進行了各種有益探索。以線上教學的具體實踐為例,闡述疫情防控“倒逼”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現代化的實踐探索與思考。
關鍵詞 思想政治理論課;線上教學;智慧職教平臺;集體備課;直播課堂
中圖分類號:G642.0" "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21)23-0051-03
0" 引言
思想政治理論課線上教學的開展和實踐,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運用新媒體新技術等增強思想政治工作時代感和吸引力指示精神的具體體現,既滿足了新冠疫情蔓延之際“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教學要求,更進一步推動了思政課信息化建設,是高校思政課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及教學理念改革創(chuàng)新的一次探索和實踐。本文以北京經濟管理職業(yè)學院為例,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線上教學實踐進行探索與思考。
1" 加強以黨支部為基礎、教研室為單位的集體備課制度
1.1" 采用“雙教師”負責制的形式進行教學
針對疫情防控期間網絡不穩(wěn)定,教師返京返崗困難等實際情況,北京經濟管理職業(yè)學院開創(chuàng)性地設置了教學“結對子”的工作模式,即兩個教師結成對子,在智慧職教平臺、騰訊會議直播課堂教學中采用“雙教師”負責制的形式進行教學。一旦網絡卡頓,或者其他意外情況發(fā)生,啟動“應急”模式,由第二位教師立即補位進行教學?!敖Y對子”的雙教師保障教學的模式,保障了課程教學有序、高質量進行,得到學生的肯定。
1.2" 為確保在線教學質量,北京經濟管理職業(yè)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充分發(fā)揮教師的積極性,強化集體備課,實行單元負責制
1)每周固定時間教研室召開集體備課會,備課會采用單元負責制,教研室教師順序輪流循環(huán)進行,每周由一位教師負責一個單元,該教師主持本周的備課會。
2)集體備課以教學內容、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方案、上傳智慧職教平臺的材料、討論話題互動環(huán)節(jié)的設置、課后作業(yè)的布置等內容為研討重點。
3)備課會后,單元負責教師負責本次備課會會議紀要的發(fā)布。備課會會議紀要主要用來總結會議精神,積累集體備課經驗,為教研室的發(fā)展和課程建設提供原始的第一手素材。
2" 通過培訓引導教師授課采用“騰訊直播+智慧職教平臺互動+微信群答疑交流”等形式,讓教師清楚如何教
對很多教師尤其是年齡較大的教師來說,在線教學不僅面臨學生如何學,更面臨教師如何教的問題。積極構建以教師黨支部、教研室為單位的在線課堂培訓機制、互助機制和救援機制,解決教師在使用在線課堂過程中面臨的問題。根據高職學生特點,教研室要求采用“騰訊直播+智慧職教平臺互動+微信群答疑交流”的形式進行授課,實踐證明:這種組合方式是學生比較愿意接受的學習方式,對疫情防控期間安撫學生情緒很有幫助。
1)騰訊會議直播課堂是教學的重要手段,也是疫情防控期間師生互動和情感溝通的橋梁,還是學校與學生實現感情連接,構筑教學共同體、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紐帶。通過一方小小的屏幕,師生間、生生間、學生與學校間可以建立感情的信任和認同,實現教與學的無縫對接,做到“天涯咫尺”,隔著屏幕依然建立良性互動、教學相長的空中課堂。
2)智慧職教平臺是騰訊會議直播課堂的重要補充。教研室充分利用智慧職教平臺跨時空的特點,延伸疫情防控期間教與學的時空平臺。教研室集體備課要求每位教師在智慧職教平臺上開設“今日課堂”,為學生設置課前、課中、課后三個學習環(huán)節(jié)。其中,課前要求學生自學視頻及PPT等學習資料;課中主要是學生在直播課的基礎上,學習擴展學習資料,參與討論、頭腦風暴、測試等活動,教師則在學生回復后逐一進行評論、評分和點贊等操作,進一步引導學生準確掌握知識點。
3)微信群交流是職教云、騰訊會議直播課堂最靈活最有效的補充,是移動的交流平臺,是不設時限的溝通渠道。教研室要求教師在智慧職教平臺上發(fā)布的學習信息須在微信群中重申,直播課堂的開播信息須在微信群中發(fā)布,教師也要在微信群中強調或提醒學生按時完成有關學習任務。
3" 使用“課程導學”“班級公告”等板塊,引導學生知道如何學
3.1" 進行多維度教學探索,拓展學習方法,豐富教學內容
為明確課程學習要求等,各教研室利用智慧職教平臺上的“導學”板塊,在開學前就上傳導學PPT的課程學習指南,號召學生“同心攜手,打贏防控阻擊戰(zhàn);通力協作,做好線上教與學”。
3.2" 用好“班級公告”板塊
對于每周課程該如何學習以及學習哪部分內容,要求教師每周在職教云平臺的“班級公告”板塊明確說明,同時發(fā)布教研室集體備課的成果。依托課堂教學活動的課前通知、微信群通知等方式,盡可能讓學生清楚如何學、學什么、怎么學,讓學生即使在家里,遠離教師的視線,通過屏幕和網絡,也能夠感受到教師的幫助和引導,不至于產生抵觸線上學習的情緒。
3.3" 運用“課后作業(yè)”“問卷調查”等功能,提高教師教學的有效性,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課后作業(yè)以客觀題為主,既起到檢驗和鞏固學習效果的作用,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學生的負擔,便于他們運用手機完成學習任務。
4" 發(fā)揮思政課價值引領優(yōu)勢,引導學生以實際行動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貢獻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一塊試金石,也是一面照妖鏡。通過交流和學習,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培育不負韶華、只爭朝夕的進取精神,不負黨和人民的重托,不辜負這個偉大時代。
4.1" 結合疫情防控案例,講好中國故事
概論教研室收集疫情防控的鮮活案例和真實素材,并通過這些案例給學生講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獨特優(yōu)勢,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堅定戰(zhàn)“疫”必勝信心,讓高大上的思政課既時尚又接地氣,成為合格的學生引路人。
4.2" 與學生主管院系攜手共建思政課堂,共同組織學生撰寫疫情防控期間的體會
這種形式旨在教育引導大學生全面科學理性地看待疫情,堅定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信念,以實際行動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作出貢獻,引領大學生樹立“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中,人人都是戰(zhàn)斗的主角”的主人翁意識。
4.3" 緊密結合疫情防控,啟發(fā)學生深入思考和討論
比如“作為當代大學生,面對疫情防控,我們應該做些什么”“疫情防控期間所在家鄉(xiāng)的政府有哪些保障民生的做法”“中西疫情防控效果鮮明對照,我們讀懂了什么”等,讓學生分組討論后,教師在課堂中采用講授法、討論法、問答法、演示法、范例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手段,給思政課帶來一種全新的方式,讓學生在公開課的學習中更有獲得感,讓學生真聽、真信、真用。
5" 疫情防控背景下北京經濟管理職業(yè)學院思政課線上教學探索的思考
此次疫情防控期間的線上教學是受疫情“倒逼”而產生的解決方案,對于教育理念的轉變和教學方法的升級產生催化促進的作用。恩格斯說:“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1]《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明確提出智能化校園建設目標,提出建設一體化、智能化教學、管理和服務平臺,利用現代技術建立數字教育資源,推動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新冠疫情防控背景下的教學實踐,加速了各級政府和學校對教育現代化的布局,促進了互聯網和教育技術在我國教育領域的應用進程。這就為高校思政課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提升提供了物質基礎,也為教育走向現代化、建立教育強國提供了重要保障。
5.1" 新冠疫情的暴發(fā)、蔓延和防治考驗了教師隊伍,也為思政教師隊伍的成長和發(fā)展提供了契機
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有效性的關鍵在教師,發(fā)揮思政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是關鍵。新冠疫情的突然暴發(fā),對全國人民來說都是一場遭遇戰(zhàn)。同樣,在線教學對習慣于傳統教學手段的教師來說也無異于一場遭遇戰(zhàn),幾乎可以說一夜之間,所有的教師都發(fā)生蛻變,很快從普通教師轉變?yōu)殚_展網絡教學教師。
5.2" 新冠疫情的特殊戰(zhàn)斗不僅改變了教學方法,而且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老師,改變了教學模式,改變了教育理念
經過一個教學周期的實踐,我們在這個“應急”措施的運行模式下也看到了思政課發(fā)展的廣闊空間,也看到了思政課教學模式變革的趨勢。
5.3" 新冠疫情防控是一場阻擊戰(zhàn),也是一堂生動的接地氣的有溫度的愛國主義教育課
思政教師應該充分挖掘戰(zhàn)“疫”的思政育人元素,豐富思政課教學內容,講清抗疫精神,講好中國故事。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抗疫斗爭偉大實踐再次證明,中國共產黨所具有的無比堅強的領導力,是風雨來襲時中國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中國人民所具有的不屈不撓的意志力,是戰(zhàn)勝前進道路上一切艱難險阻的力量源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所具有的顯著優(yōu)勢,是抵御風險挑戰(zhàn)、提高國家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證[2]。 思政教師務必要把這些內容融入教學環(huán)節(jié),增強學生“四個自信”。
5.4" 思政教師應該結合百年未遇之大變局,結合“中國之治”與“西方之亂”,對當代大學生進行使命與擔當教育
“我們并不是生活在和平的年代,只是有幸生活在和平的國家。”讓學生把對“中國之治”的感性認識,經過思政課程教育升華到理性認識,把愛國主義情懷融入血液,成為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皬V大青年既擁有廣闊發(fā)展空間,也承載著偉大時代使命。每一個青年都應該成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不辱時代使命,不負人民期望?!盵3]思政教師要牢記總書記的囑托,為青年的成長成才助力領航。
6" 結束語
總而言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的線上教學是對高校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評價、集體備課等環(huán)節(jié)的一次變革,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現代化的機遇與挑戰(zhàn)。北京經濟管理職業(yè)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在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相結合、教學方式多元化和價值引領的一致性相統一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和實踐,希望拋磚引玉,為高校的思政建設提供些許啟示。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49.
[2]習近平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EB/OL].(2020-09-08)[2021-09-20].http://www.gov.cn/xinwen/2020-09/08/content_5541488.htm.
[3]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EB/OL].(2018-05-04)[2021-08-24].https://www.ccps.gov.cn/xxsxk/zyls/201812/t20181216_125673.shtml.
作者:王純,北京經濟管理職業(yè)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孫達,北京經濟管理職業(yè)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