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喜
周恩來是五四運動中天津學生運動的積極分子與領導人之一,他帶領學生游行示威,主辦刊物聲討反動政府,等等。他倡議成立了男女混合的覺悟社,邀請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李大釗來天津講演,指導覺悟社的工作。
1920年8月16日,覺悟社邀集了北京少年中國學會、青年工讀互助團、曙光社、人道社代表在北京陶然亭開會商討救國方向問題。覺悟社的劉清揚講開會宗旨,周恩來對覺悟社提出的“改造聯合”的主張做了說明,倡議與各進步團體聯合起來,共同進行挽救中國、改造社會的斗爭。五個團體成立“改造聯合”組織,通過了《改造聯合宣言》和《改造聯合約章》,宣布“本聯合各地革新團體,本分工互助的精神,以實行社會改造”,并提出“到民間去”的口號。
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召開了中共一大,宣布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當時,張申府、周恩來在巴黎的共產主義小組曾接到開會的通知,因路遠時緊,未能派代表出席。
周恩來于1920年12月13日左右到法國勤工儉學,受李大釗之托到法國建立共產主義小組的張申府及劉清揚緊跟著也于同月27日到法國。
趙世炎是該小組的另一個重要成員,趙、周二人于1921年6月初次見面。張申府在法時間不長,趙、周成為該小組主要領導,趙赴莫斯科后,周恩來成為第一領導人。
在50多名中共創(chuàng)始黨員中,周恩來的突出特點是比較集中研究國際問題?!吨芏鱽碓缙谖募废戮砉灿?31篇寫于歐洲的文章,其中有80多篇是寫一戰(zhàn)后的歐洲與世界局勢及各國外交關系問題。因周恩來留法前與天津《益世報》有約定,所以有50多篇文章在該報發(fā)表。稿酬與嚴修的資助基本解決了周恩來在歐洲的生活費用,使他可以成為職業(yè)革命家。他的其他文章在黨團內部刊物《少年》與《赤光》上發(fā)表。
在第一批中共黨員中,這么集中研究國際問題的,只有周恩來,那時他才20多歲。這為后來他成為黨的首席對外談判代表,成為新中國外交的創(chuàng)始人、奠基者打下了基礎。
周恩來到歐洲一個多月即信告國內親屬:“倫敦為世界最大都城?!薄芭e凡世界之大觀,殆無不具備。而世界之政治商業(yè)中心,亦唯此地為賴?!薄肮蕚惗貫槭澜缰s影。”的確,歐洲是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革命的發(fā)源地,工業(yè)革命的起點,無產階級和馬克思主義的故鄉(xiāng),當時世界的中心。因英國生活費用高,周恩來主要在巴黎居住,也常來往德國、比利時等地。
當時,周恩來充分利用身處世界中心的機會,在最能吸納知識的人生階段,努力閱讀馬克思主義著作,選擇了共產主義為終身信仰。他深入觀察當地社會,把眼光擴大到研究世界形勢與各國外交,希望從中得到解決我國問題的良方。1922年8月16日,他在《少年》發(fā)表《共產主義與中國》說:我們雖是中國人,我們的眼光終須放到全世界上來。這是他思想認識的一個重要升華。
我國的封建社會比歐洲長了一千多年,這給我國帶來的不利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所以在中共誕生之初,如何使黨員樹立世界眼光,克服封建社會造成的局限是相當重要的。
周恩來比較早地察覺到了這個問題。他在歐洲用學到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來指導自己分析國際問題,使他所寫文章頗有深度。這數十篇文章,就是他培養(yǎng)自己的世界眼光,用世界眼光分析當時的歐洲與世界局勢,并思考中國問題的明證。他在評論英法關系時說:“今之西歐,一英法爭雄之場也。兩國同以為是者,他人不得以為非;兩國同以為非者,他人不得以為是。兩國果異其趨者,則擁其他各國贊同之意見以為抗,或折中而定之,或竟屈一方以從之,常不易得其平也?!?/p>
但總的來說,他認為一年來之英法外交,除個別問題外,“最后之勝利歸于英人”,指出英國外交善圓滑。周恩來通過對這些國家外交問題的觀察與研究,增長了不少見識,眼界與心懷都得到了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