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玉振
“耐”是什么?“耐”就是“耐煩”,就是耐得住煩躁、控制好情緒、調(diào)整好心態(tài),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情緒管理。
領導者是必須跟人打交道的,領導者的工作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有些話不想說,有些人不想見,有些事不想做,有些場合不想出席,但是你必須說,必須見,必須做,必須出席。所以領導者會時常處于煩躁的狀態(tài)。特別是許多事情的進展未必盡如人意,本來很正常的事情,卻經(jīng)常因為某些莫名其妙的原因,而無法正常推進。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對于領導者來說,尤其如此。
曾國藩說過一句話:“做官以耐煩為第一要義?!保慵热蛔隽艘粋€領導者,那么耐得住煩躁、控制好情緒、調(diào)整好心態(tài),是首要的原則。)
他還說過:“若遇棘手之際,須從耐煩二字痛下工夫?!保ㄔ绞怯龅绞虑椴豁樀臅r候,反而越要在“耐煩”兩個字上痛下功夫。)
曾國藩給家人寫信說:“吾服官多年,亦常在‘耐勞忍氣’四字上做工夫。”(我做了這么多年的官,還是經(jīng)常要在耐得住勞累、忍得住氣惱上下功夫。)在他看來,一個領導者最忌諱的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輕易地發(fā)牢騷。尤其向下屬、客戶和合作方傳遞消極的情緒,更是領導者的大忌。
一個人如果牢騷太多,未來的前途肯定順不了。
我們身邊可能會有這樣的人,憤憤不平之氣太重,天天發(fā)牢騷,天天發(fā)泄的是負面的情緒,傳播的是負面的能量,這樣的人,是不會有人愿意與之相處的,這樣的人也一定不會有好的前途。因為對于領導者來說,當你不斷地怨天尤人的時候,你的決策就不可能妥當,你的行為就不可能得體,你的發(fā)展也就不可能順利。
英國有一個管理學家,他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人認為自己始終很幸運,另一種人認為自己始終很不幸。
這位管理學家選了兩批人,做了一個實驗。實驗的內(nèi)容非常簡單:他給這些實驗者發(fā)了同樣一份報紙,請他們數(shù)一數(shù)報紙上有多少張圖片,數(shù)完后寫信告訴他就行了。但是就在報紙很顯眼的地方,管理學家用豆腐塊大小的篇幅寫了這樣一段話:“看到這段話的人請同時告訴我,這樣你就可以得到250美元?!睂嶒灥慕Y果是什么呢?凡是那些認為自己幸運的人,大部分都看到了這段話,得到了這筆錢;凡是那些認為自己很不幸的人,大部分都沒有看到這段話,因此沒有得到這筆錢。
這位管理學家由此得出了結論:幸運與不幸的區(qū)別就在于,那些認為自己很不幸的人始終處于一種焦躁的狀態(tài),到手的機會都發(fā)現(xiàn)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