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守祥
(連云港市徐圩新區(qū)社區(qū)學院 江蘇連云港 222248)
學生英語學習運用和綜合生成表達是課程教學的重要目標任務,體現(xiàn)了課程教學的價值意義與學生英語學習能力。從學生的自主學習感悟,合作探究,表達創(chuàng)新等方面來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運用能力,是教師值得探究的教學課題。培養(yǎng)學生綜合學習運用能力,優(yōu)化教學過程與方法,更利于提高課程教學有效性和質量。[3]教師要想讓學生在有效的閱讀時間里有所提升,那么閱讀材料的選擇則變得至關重要,選擇一個好的閱讀材料可以讓學生更加參與到閱讀之中。因此教師需要注意在選擇材料的時候,除了可以跟課內的教材內容有所關聯(lián)之外,也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性格特點等進行文章類型的選擇,完成選擇后注重文章的難度等再次進行篩選,保證難度是學生可以接受的范圍,以防學生接觸過難的材料降低閱讀興趣。教師讓學生進行了第一遍的閱讀之后,便可以在課堂上對于文章的語法、詞匯等進行講解,從而幫助學生更加快速地了解文章所講述的內容是什么。新課程初中英語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結構”中的學習策略中認為,注重對學生認知策略、調控策略、交際策略、資源策略等方面的指導和培養(yǎng),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獲得全面的英語學習方法,還能夠幫助學生構建更為豐富的語言知識結構體系。筆者在近幾年的新課程英語教學中發(fā)現(xiàn),注重對學生英語資源策略的指導和培養(yǎng),能夠在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言學習認知能力的前提下,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促進學生英語知識和技能的內化生成發(fā)展。[4]
例如,教師可以征集學生的意見,問問他們喜歡什么樣的文章,喜歡什么類型的文章,再進行閱讀的布置。閱讀材料的選擇需要保證可以對學生的閱讀水平有所增益。比如一開始教師可以選擇一些較為簡單的科普類型的知識,要求學生遇見生詞以后自己查一查意思并標在文章旁邊,增加學生詞匯量。然后選擇一些旅游、環(huán)保類型的文章,保證學生的閱讀難度是從簡單慢慢到難的,這樣也會讓他們的閱讀很有成就感。另外,教師也要結合考試的大綱設計閱讀方向,并在今后慢慢地改變題材,從一開始的記敘文到之后的議論文和說明文,學生也可以慢慢地接受。這都需要教師進行合理的閱讀作業(yè)設計,對課堂充分布置,慢慢提升難度進行閱讀訓練,心急吃不了熱豆腐。[5]
教師將生活元素帶入課堂之中,適當?shù)丶尤肷钤?,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趣味性。教師設計一些符合教材的實踐內容,抓住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可以將注意力投入到課堂學習之中。大多學生不喜歡英語往往是覺得平時也用不到,學習英語沒有什么實際用處,一旦教師將英語的教學聯(lián)系實際后,學生會更加重視英語的學習,從而使得學生在英語課堂中可以保持學習熱情。在將生活帶入到學習以后,學生也會有了去學習的動力。[6]教學內容越貼合生活,學生越會產生共鳴,從而保持不斷地學習積極性,也可以有效地抓住學生全部注意力。學生一旦將全部注意力放到課堂之中,也會在一個非常輕松的心態(tài)中愛上英語學習。中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是提高課程教學有效性和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素養(yǎng),能夠有效促進學生語言知識和技能的有效內化生成。中學生英語學習能力培養(yǎng)就是在關注學生學習主體作用的前提下,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主動探究的能力,以此來豐富學生的語言文化知識視野,提高他們的學科綜合素養(yǎng)。這種能力的形成有助于指導學生的英語學習策略,從而培養(yǎng)他們正確的英語學習思維和語言感知。
例如,教師在對“School life”這一知識點進行教學時,就可以讓學生自行討論,在小組中互相說一說自己的school life是什么樣子的。在討論后教師要進行提問,促使學生自主進行回答,向大家介紹自己的生活。教師可以在學生發(fā)言完成之后播放PPT,展示自己的school life,由于平時學生會覺得和老師的距離比較遠,很多事情都不了解,教師主動展示后也會減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感,通過多媒體進行展示也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yǎng)學生的運用能力。最重要的是教師在課后的作業(yè)布置時,也要聯(lián)系生活,由于學生的作業(yè)大多都是課下完成,更接近生活的作業(yè)也會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學生借助一些外部資料獲取新的知識,將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知識,也會為課堂教學減少負擔,繼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
教師要通過跟讀、播放音頻的方式來讓學生準確地了解英語的發(fā)音強弱點,進行讀音的更正,結合著模仿音頻的方式來進行練習,從而達到糾正發(fā)音的良好效果。但教師可能關注不到每一位學生的英語發(fā)音問題,無法分辨學生是否有認真且用心地進行英語單詞的校正。因為學生人數(shù)過多,教師也不可能做到一個個地糾正讀音,因此這時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便凸顯了出來。
例如,教師可以布置小組任務,讓小組中英語較好的學生帶領其他學生進行英語的口語發(fā)音糾正,根據(jù)不同的情緒進行不同的語言升降調的調整,比如用中文表達有關驚喜的意思時,便不能平淡地說出來,而是用一種較為驚喜的語氣來說,然后引導學生將中文中的語氣帶入到英文。在小組中用英文進行練習,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膽量,解決很多學生張不開嘴的問題。教師要讓學生帶著感情且流利地進行英語閱讀,這就需要小組的成員不斷練習和互相鼓勵、幫助,不斷指出問題加以改正,再由老師進行統(tǒng)一的講解。
在現(xiàn)代教育模式的大背景下,翻轉課堂就是將“傳統(tǒng)課堂中初中英語教師在課堂上講課,課下為學生布置作業(yè)”的教學模式,轉變?yōu)椤皩W生在上課前完成初中英語教師提供的微課進行自主學習,課上積極地討論初中英語問題并完成作業(yè)”的新型英語教學模式。英語教師要先將本次課的教學內容通過微課的資源形式打包發(fā)送給學生。當學生們觀看微課平臺中的視頻內容時,可以根據(jù)自身學習英語的進度進行回放和暫停,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可以避免傳統(tǒng)教室中其他物品來干擾學生們的注意力,還能夠讓學生們感受到自主學習的好處。學生在觀看微課中的視頻內容之后,還可以根據(jù)自己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疑惑在微課平臺中進行提問,和同學和老師進行及時的溝通。這樣初中英語教師就不是課堂中的主導人物,而是學生們的導師。另外,教師還可以在課上針對學生們討論的英語熱門問題進行有效的輔導工作。例如,初中英語教師在對Unit 10 Section A的知識點進行教學時,便可以通過微課給學生們分享在英語中反義疑問句的用法,讓學生們根據(jù)視頻中“Does he?”“Doesn't it?”等反義疑問句來總結出相關的使用方式,提高英語綜合能力。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是課程教學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體現(xiàn),更是學生獲得英語知識和技能的重要動力。如何培養(yǎng)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的能力呢?本文從三個方面來進行探討。營造自主學習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精神;注重自主閱讀體驗,培養(yǎng)學生的感悟能力;運用主動探究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能力。
通過對學生自主感悟,表達探究,總結反思等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來闡述提高他們語言學習和使用能力的重要作用。培養(yǎng)中學生語言學習綜合運用能力就是要在尊重學生學習個體差異和發(fā)展?jié)撃艿幕A上,運用多種教學形式來體現(xiàn)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價值,幫助學生獲取豐富的語言文化知識,提高語言學習使用能力。總而言之,中學英語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通過以上幾大方面,對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進行有效培養(yǎng),激發(fā)出學習熱情,形成英語學習興趣,提高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