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燕
摘要:2004年以來,全國高校法語專業(yè)四級考試走過了16年,高校教師與碩士研究生紛紜撰寫論文,從各自的認知域,進行研究與分析。本文首先援引“邏輯學”的概念,接著呈現(xiàn)“簡單枚舉法”“類比推理法”“因果推理法”“假設推理法”的邏輯歸納法路徑,通過TFS-4語法(選擇題)摘選題型一一分析、論證,呈現(xiàn)路徑之下的TFS - 4的語法實踐。
關鍵詞:簡單枚舉法;類比推理法;因果推理法;假設推理法;TFS - 4的語法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3.3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177(2021)19-0070-05
全國高校法語專業(yè)四級考試始于2004年5月,考試主要針對法語專業(yè)二年級學生,且分為聽寫、聽力、詞匯、語法(選擇題)、語法(時態(tài)填空)、閱讀理解、寫作七個部分。
主要檢測高校法語專業(yè)基礎階段(1-2年級),學生對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語言點的識記能力、運用能力,對語言技能的“實施與運用”能力,希望改善與促進此階段的“教與學”,為教育部法語基礎教學的“目標式”發(fā)展提供借鑒與參考[1]。
16年以來,高校法語專業(yè)基礎階段教師以原版或者北外統(tǒng)編教材為依據(jù),從聽、說、讀、寫4個層面培養(yǎng)學生的識記、理解、運用與貫通能力;同時,法語專業(yè)四級考試(TFS-4)之前,科學地指導學生進行題型訓練,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與辨析能力。近些年,隨著TFS-4的不斷推進與深入,高校教師與碩士研究生紛紜撰寫論文,從不同的認知域,研究TFS-4的題型單項。
本文以TFS-4的語法(選擇題)為研究對象,以“邏輯歸納方法”為研究路徑,探索從“個別例子”至“規(guī)律”的推理,從而分疏出其中的脈理,幫助學生建立自己的思維架構,實現(xiàn)“自主性”解題的目的。因此,本文首先援引“邏輯學”的概念,接著,呈現(xiàn)“簡單枚舉法”“類比推理法”“因果推理法”“假設推理法”的研究路徑,并通過TFS-4的語法(選擇題)摘選題型進行一一論證,呈現(xiàn)這一路徑之下的語法實踐。
1邏輯學
“邏輯學是研究用于區(qū)分正確推理與不正確推理的方法和原理的學問”[2]。這是歐文·M·柯匹、卡爾·科恩在《邏輯學導論》中的概念式敘述。陳波在《邏輯學十五講》中對這一概念進行了具體闡述,邏輯學研究推理與論證,即研究前提與結論之間的形式、結構關系,在這種關系中,“真前提”只能推導出“真結論”。邏輯學的基本規(guī)律呈現(xiàn)為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其蘊含了邏輯學的價值追尋:思維的明確性、確定性、一致性、論證性[3]。
歐文·M·柯匹與卡爾·科恩確立了邏輯學研究對象,并對其進行了“二元”區(qū)分,(正確推理與不正確推理),但是,這一簡而言之的敘述中并未涉及方法與原理,亦并未進行細致、深入的分析。陳波承襲邏輯學原理、概念,明確了邏輯學研究內容,即推理與論證,進一步指出其表現(xiàn)為前提與結論之間的形式結構關系,明晰了邏輯學基本規(guī)律與價值追尋。二者從抽象至具體,從濃縮至復原的角度呈現(xiàn)了邏輯學的語義概念。
2邏輯歸納法
邏輯學在研究前提與結論之間的形式結構關系時,采用“演繹”與“歸納”兩種方式。
演繹法不是本文TFS-4的語法(選擇題)研究的切入點,因此,不進行概念的闡析。邏輯歸納法是從個別性例子至一般性規(guī)律的推理,或者從個別論述至別的個別性論述的推理[4]。邏輯歸納法具體區(qū)劃為:簡單枚舉法、類比推理法、因果推理法、假設推理法。TFS-4語法(選擇題)紛繁復雜的句子在邏輯歸納法的框架之下,通過以上4種路徑,呈現(xiàn)各自的句式脈絡關系,實現(xiàn)“個別”到“一般”的跨越。最終呈顯規(guī)律性特征。
3邏輯歸納法框架之下TFS-4的語法(選擇題)研究
3.1簡單枚舉法
“簡單枚舉法指的是在一類事物中,根據(jù)已觀察到的那部分對象都具有的某種屬性,并且沒有遇到任何反例,從而推出該類所有對象都具有該種屬性的結論”[5]。簡單枚舉法建立在在事物類別的劃分基礎上,根據(jù)“部分對象”(已觀察到的)的共有屬性,且無反例的前提之下,推出此類事物“所有對象”的共同屬性的結論。TFS-4語法(選擇題)的具體選項的“思維-推導方式”是這一歸納法的再運用,產(chǎn)生實踐應和效應。
例一:法語專業(yè)四級-2010-語法-44[6]→Elle a acheté une magnifique robe__________.
A. bleu clair
B. bleue clair
C. bleue claire
D. bleu claire
語法部分這一考題的基礎考點是:顏色形容詞的性數(shù)搭配,筆者將其延伸開來,即,(顏色)復合形式形容詞的性數(shù)協(xié)和、一致。我們首先整理這一知識點,(顏色)復合形式形容詞涵三種形式:“形容詞+形容詞”“形容詞+名詞”“名詞+名詞”。題中“bleu”的詞性是形容詞,“clair”的詞性是形容詞,因此,將研究類別框義在(顏色)復合形式形容詞——形容詞+形容詞性數(shù)搭配。接著,我們從基礎階段常遇的例子去觀察、思考。(句1-5)[7]
類別-句1
J’attends avec impatience la sortie du port, la découverte des ?les(...) La mer bleu foncé est belle.
類別-句2
Cette fille aime bien acheter des robes jaune clair.
類別-句3
Elle tient une robe vert vif.
類別-句4
La chemise gris clair va bien à ce monsieur.
類別-句5
La jupe vert foncé est celle qu’elle portait à l’age de 22 ans.
筆者呈現(xiàn)5個句子(顏色)復合形式形容詞——形容詞+形容詞的具體結合方式:bleu+foncé, jaune+clair,vert+vif, gris+clair, vert+foncé;筆者將5個(顏色)復合形式形容詞復推至句子中,得出5組名詞+(顏色)復合形式形容詞的結構:la mer bleu foncé, des robes jaune clair, une robe vert vif, la chemise gris clair, la jupe vert foncé;這一結構中,無論名詞是單數(shù),抑或復數(shù),復合形式形容詞——形容詞+形容詞均未做性、數(shù)的協(xié)和,由此,我們推導出 5組(顏色)復合形式形容詞——形容詞+形容詞不需要與(限制)名詞做性數(shù)配合的結論,進一步,查閱基礎階段法語教材、法語語法參考書,亦未尋找到例外,因此,所有(顏色)復合形式形容詞——形容詞+形容詞不需要與(限制)名詞進行性數(shù)協(xié)配的結論得以呈現(xiàn)(例一的準確選項是A)。
簡單枚舉法推導出的這一結論可以適用于所有(顏色)復合形式形容詞——形容詞+形容詞性數(shù)協(xié)和的情境之中。筆者需要指出,如果在進一步推導中,有特例出現(xiàn),為保持歸納的嚴謹、縝密性,需要將TFS-4的語法(選擇題)研究置于簡單枚舉法的變化形式:科學歸納法的框架之下研究。此處不做深入研究。
3.2類比推理法
“類比推理是根據(jù)兩個或兩類事物在一系列屬性上相似,從而推出它們在另一個或另一些屬性上也相似的推理”[8]。類比推理法以“共性”為前提,建立在具有已經(jīng)存在相似屬性的“兩個”或者“兩類事物”的基礎之上,因“兩個”或者“兩類事物”已經(jīng)具有相似屬性,由此,推出其中一個(類)具有與另一個(類)別的相似的屬性。類比推理法可將有相似性與關聯(lián)性的彼與此(兩個事物)置于一個梯級之上,通過或然性研究,由此至彼,或,由彼至此,尋找“共性”,啟迪思維,尋找問題的解決之道。TFS-4語法(選擇題)部分題型“思維-方式”的構建依循了類比推理法。
例二:法語專業(yè)四級-2008-語法-48[9]→Les Eu-ropéens et les Américains mangent en général __________ viande que les Chinois.
A. de la
B. plus de la
C. beaucoup de
D. plus de
此題主語是“Les Européens et les Américains”,謂語之后,“que”引導比較的第二成份“l(fā)es Chinois”,因此,此題的考點是副詞“beaucoup”的比較級。“bea-ucoup”比較級是“plus”(較高),進而衍生出“peu” 的比較級,“moins”(較低)。筆者將通過已知例句呈現(xiàn)“plus”與“moins”的共同屬性,并且通過“plus”的別的屬性,進一步推導出“moins”的或然性屬性。(類別-1-句1-3,類別-2-句1-2)[10]
類別-1-句1
Pierre travaille plus que lui.
類別-1-句2
Elles ont plus de vacances que nous.
類別-1-句3
J’aime plus les légumes que la viande.
類別-2- 句1
Tu parles moins aujourd’hui qu’hier.
類別-2-句2
J’ai moins de patience que lui.
通過類別-1三個例子呈現(xiàn)了“plus”的三個屬性:
(1)不及物動詞后面程度副詞的比較級,“plus”直接置于動詞后面,que引導比較第二成份。
(2)及物動詞后面數(shù)量副詞的比較級,“plus+ de”修飾名詞,省略冠詞,que引導比較第二成份。
(3)及物動詞后面程度副詞的比較級,“plus”修飾動詞,不與名詞產(chǎn)生關聯(lián),que引導比較第二成份。
通過類別-2兩個例子,“moins”呈現(xiàn)了與 “plus”相似屬性:
(1)不及物動詞后面程度副詞的比較級,“moins”直接置于動詞后面,que引導比較第二成份。
(2)及物動詞后面數(shù)量副詞的比較級,“moins+ de”修飾名詞,省略冠詞,que引導比較第二成份。
(3)由此,我們做出或然性推測,及物動詞后面程度副詞的比較級,“moins”修飾動詞,不與名詞產(chǎn)生關聯(lián),que引導比較第二成份。
這里,需要指出的是,類比推理法通過前提推導結論,前提的真不一定推出結論的真,實踐檢驗論述。例句,Je déteste moins le vélo que la voiture[11]闡釋了真結論。(此題選項,D)
3.3因果推理法
“因果聯(lián)系是世界萬物之間普遍聯(lián)系的一個方面,也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方面。一個(或一些)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會引起或影響到另一個(或一些)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前者是后者的原因,后者是前者的結果”[12]。因果推理法是世界普遍聯(lián)系的一環(huán),重要不可忽視。因果聯(lián)系由名思義,前一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是后一現(xiàn)象的原因,后一現(xiàn)象的生成是前一現(xiàn)象的結果。因果推理法在于呈現(xiàn)事物之間的因果聯(lián)系,掌握事物發(fā)生、發(fā)展的規(guī)律[12]。因果推理法通過原因向結果的推導方式,悉知事物發(fā)生、延續(xù)、發(fā)展的規(guī)律。TFS-4語法(選擇題)部分題型研究路徑是因果推理法的具體體現(xiàn)。
例三:法語專業(yè)四級-2012-語法-51→[13]_______ vous désirez vous entretenir avec moi, nous serons mieux dans mon bureau.
A. Puisque
B. Pourtant
C. Parce que
D. Donc
因果推理法框架之下的TFS-4語法(選擇題)部分題型研究建立在單句研究的基礎之上,我們必須循衍分句涵義→分句之間邏輯關系→選項(邏輯語詞選擇)的方序,進行“瓶頸式”突破,獲得真知性收獲。
此題前一分句“vous désirez vous entretenir avec moi”釋為:“您希望與我會談”;后一分句“nous serons mieux dans mon bureau”釋為:“我們最好在我的辦公室”。前一分句與后一分句之間的邏輯關系可以預測為“因果關系”,即,既然(“因為”的一種轉化形式)您希望與我會談,我們最好在我的辦公室。選項之中“puisque”與“parce que”是原因邏輯語詞,“parce que”針對“pourquoi”做出的回答,用于原因解釋,因此,“puisque”(既然),呈現(xiàn)交談兩方明確的原因,符合此句情境,此題選A。
TFS-4語法(選擇題)的(部分)單句研究呈現(xiàn)因果推理法的思理、脈絡,但是,僅限于單句研究,會導致以“點”蓋“面”,以“偏”蔽“全”,原因邏輯語詞、結果邏輯語詞的分類疏解是“個別”至“一般”,“具體”至“概括”的由經(jīng)之路。
如表1和表2所示:[14]
原因邏輯語詞、結果邏輯語詞是因果推理法得以實施的“承載物”,也是此類TFS-4語法(選擇題)的“終極選項”。
3.4假設推理法
“條件論證,有時又稱假言論證,是一個包含‘如果……那么……’”結構的論證。它反映了我們的思維習性。(……)在這個論證中,先設定好一定的條件,如果達到了這個條件,就會有確定的結論出現(xiàn)”[15]。條件論證,假言論證是假設推理法的闡述方式,“如果……那么……”是假設推理法的結構形式,假設推理法指的是在一定條件下,會實現(xiàn)的事情,或者得出的結論。假設推理法在TFS-4語法(選擇題)題型中的呈現(xiàn)有三種情形即:假設從現(xiàn)在出發(fā),推導可以實現(xiàn)或者實現(xiàn)性很高的結論;假設從現(xiàn)在出發(fā),推導與現(xiàn)在相悖(不可實現(xiàn)),或者實現(xiàn)性很?。烀#┑慕Y論;假設從過去出發(fā),依賴過去某種條件,可以實現(xiàn),但是并未實現(xiàn)的結論。本文將通過TFS-4語法(選擇題)例句理析三種假設推理方式。
3.4.1假設從現(xiàn)在出發(fā),推導可以實或者實現(xiàn)性很高的結論
法語中使用主從復合句呈現(xiàn)此推理形式,其結構為:
(從句)→si +présent(現(xiàn)在時),(主句)→le futur simple (impératif, ou le futur proche ))(簡單將來時,命令式或者最近將來時)
請看例句:
例四:法語專業(yè)四級-2015-語法-65[16]→ L’année prochaine si tu __________ ainsi, tu rateras certainement ta carrirère.
A. agis
B. agiras
C. agirais
D. aura agi
我們首先將此題置于主從復合句時態(tài)框架之中,主句“tu rateras”使用的是簡單將來時,因此,從句中應使用“agir”的現(xiàn)在時,選項為:A。接著,從句意層面明晰假設推理的邏輯蘊義,“明年如果你依舊這么做,你將在職業(yè)生涯遭遇重挫?!边@里指依賴現(xiàn)在這種條件,(結論)實現(xiàn)可能性較大。因主句使用命令式或者最近將來時,假設推理的邏輯關系不發(fā)生改變,此處,不再論述。
3.4.2假設從現(xiàn)在出發(fā),推導與現(xiàn)在相悖(不可實現(xiàn)),或者實現(xiàn)性很小(渺茫)的結論
法語中使用主從復合句呈現(xiàn)此推理形式,其結構為:
(從句)→si +imparfait(未完成過去時),(主句)→le conditionnel présent(條件式現(xiàn)在時)
請看例句:
例五:法語專業(yè)四級-2014-語法-62[17]→ L’éco-nomie ne se développerait pas s’il n’y _______ pas le soutien du gouvernement.
A. avait
B. a
C. aurait
D. eut
我們繼續(xù)將此題置于主從復合句時態(tài)框架之中,主句“L’économie ne se développerait pas”使用的是條件式現(xiàn)在時,因此,從句中應使用“avoir”未完成過去時,選項為:A。接著,從句意層面明晰假設推理的邏輯蘊義,“如果沒有政府的支持,經(jīng)濟將很難發(fā)展?!边@里指依賴現(xiàn)在這種條件,(結論)實現(xiàn)可能性很?。ㄕ恢痹谥С郑?jīng)濟一直在發(fā)展)。同樣的句式框架,推導出與現(xiàn)在相悖的結論在TFS-4語法(選擇題)考測并不多,此處不論述。
3.4.3假設從過去出發(fā),依賴過去某種條件,可以實現(xiàn),但是并未實現(xiàn)的結論
(從句)→si +plus-que-parfait(愈過去時),(主句)→le conditionnel passé(條件式過去時)
例六:法語專業(yè)四級-2010-語法-73[18]-→Si vous__________ le Guide bleu, vous n’auriez pas perdu autant de temps !
A. auriez consulté
B. aviez consulté
C. avez consulté
D. ayez consulté
我們研究假設推理法的最后一種句式框架。主句“vous n’auriez pas perdu autant de temps”使用的是條件式過去時,因此,從句中應使用“consulter”的愈過去時,選項為:B。仍然從句意層面明晰假設推理的邏輯蘊義,“如果您當時查詢了旅游指南,您就不會花費那么多時間了。”這里指依賴過去某條件,(結論)可以實現(xiàn),但是,并未實現(xiàn)(當時,您未查詢指南,您花費了如此多時間)。
假設推理法是TFS-4語法(選擇題)部分題型的邏輯基礎,三種假設推理句式(時態(tài)搭配)是假設推理法的多樣性使用,句子涵義的感知是假設推理法的情境式呈現(xiàn)。
4結語
邏輯學是一門獨立與艱深的學問,涉獵對象深邃、抽象,闡述方式豐富與具體,邏輯學涵括推理、論證、演繹、歸納等等,上述內容的展開建立在與各類句式關聯(lián)的基礎之上。本文首先簡要介紹了邏輯學的研究對象、研究內容、基本規(guī)律、價值追尋,接著援引邏輯歸納法,并將其為研究的切入點,分別簡述了“簡單枚舉法”“類比推理法”“因果推理法”“假設推理法”各自的內涵要義,然后通過4種路徑探索TFS-4語法(選擇題)摘選句子的脈絡關系,實現(xiàn)“個別”至“一般”的跨越,呈現(xiàn)內在的規(guī)律性。本文在邏輯歸納法4種路徑之下研究TFS-4語法測試時,盡管層層推理,分析歸納,得出結論,但是,囿于研究對象是摘選句式,因此,不能涵蓋TFS-4語法測試的全部題型。我們深感遺憾與不足。希望文章在建立思考與思維的新路徑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抽象思維能力,亦希望是一個起始,為全面系統(tǒng)的TFS-4語法測試研究乃至TFS-4聽力、聽寫、語法、閱讀、寫作研究夯石砌基,作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曹德明,王文新.全國高等學校法語專業(yè)四級考試指南[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4:4.
[2]Irvring M.Copi,Carl Cohn.邏輯學導論[M].張建軍,潘天群,頓新國,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7.
[3]陳波.邏輯學十五講[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24.
[4]陳波.邏輯學十五講[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162.
[5]陳波.邏輯學十五講[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163.
[6]蒯佳,胡慶,張海月.法語專業(yè)四級精解[M].北京: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19:15.
[7]張德富.法語語法系統(tǒng)解讀[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50.
[8]陳波.邏輯學十五講[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176.
[9]曹德明,王文新.全國高等學校法語專業(yè)四級考試指南[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4:32.
[10]張德富.法語語法系統(tǒng)解讀北京[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259-261.
[11]馬曉宏,林孝煜.法語(第二冊)[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220-221+230.
[12]陳波.邏輯學十五講[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169.
[13]蒯佳,胡慶,張海月.法語專業(yè)四級精解[M].北京: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19:33.
[14]張晶.標準法語語法精解與練習[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5:294-296,310-312.
[15]D.Q.Mclnerny.簡單的邏輯學[M].趙明燕,譯.北京: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16:77.
[16]蒯佳,胡慶,張海月.法語專業(yè)四級精解[M].北京: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19:61.
[17]蒯佳,胡慶,張海月.法語專業(yè)四級精解[M].北京: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19:52.
[18]蒯佳,胡慶,張海月.法語專業(yè)四級精解[M].北京: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19:16.
(責編:楊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