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輝群
(江津區(qū)石蟆鎮(zhèn)人民政府,重慶江津 402295)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fā)展,人們逐漸加大了對農業(yè)種植的重視程度,而油菜作為重要的經濟作物,具有良好的食用價值。為了避免外界因素對油菜質量和產量造成不利影響,需要應用先進的技術優(yōu)化種植方式,創(chuàng)新病蟲害防治技術,推進農業(yè)種植的可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在進行油菜良種選擇時,需要根據種植地的種植環(huán)境、土壤、天氣及生長特點等,選擇飽滿、抗性強、出油率高的種子。在種子處理過程中,一般要用比例調配好的鹽水或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浸泡,然后用清水多次沖洗后晾干。這種方式能夠進一步提高種子內酶的活性,有利于提高種子發(fā)芽率,從而提升油菜產量。在進行土壤選擇和整地過程中,需要選擇土質肥沃、營養(yǎng)含量較高且靠近水源的土壤進行播種,促使油菜在生長過程中獲取更多的養(yǎng)分。同時還要做好整地工作,為油菜生長提供良好的生存環(huán)境,始終保持土壤處于整潔和松軟狀態(tài),清除田間的石塊和雜草,避免對油菜高產生長造成消極影響。此外,還要控制好苗床的面積,在苗床播種前進行深挖,施足基肥,如尿素、氮肥等,繼而整地作廂,廂寬1.5 m 左右,廂溝深20~25 cm,同時還要保證廂面始終處于平整狀態(tài),不會出現土壤板結等不良情況[1]。
在播種過程中,需要根據天氣情況、種子種類等對播種時間進行針對性選擇,同時還要保證種子種植密度,為油菜種子提供適宜的生長環(huán)境及空間。在播種過程中控制種子撒出數量,盡量使種子在苗床上落粒均勻。撒種結束后,需要噴灑農藥防止地下蟲害,并用作物秸稈蓋種,有利于減少土表水分蒸發(fā),還能提高出苗速度。油菜長到一定程度時,需要進行移栽處理,移栽期間需要保持苗床濕潤且?guī)烈圃?,這對提高成活率有較強的保障作用,與此同時還要對移栽密度進行精準計算和合理調整,繼而進行澆水定根。
1.2.1 控制出苗密度
為了切實達到油菜高產的目的,避免遭受外界因素影響而出現歪斜、斷裂、根部腐爛等不良現象,需要做好田間管理工作,及時清除存在問題的油菜苗并適時補苗。當油菜苗生長至2~5 片葉子時,需要及時清理多余的油菜苗,進一步確定油菜苗數量,對油菜的種植密度進行合理控制,有利于提升油菜產量。油菜苗處于幼苗期時,需要注意油菜苗的長勢,保證具有充足的光照時間和營養(yǎng)成分,在此基礎上,如果出現油菜發(fā)芽率和成活率比較低的情況,需要及時進行補苗、定苗;如果出現地下蟲害對土壤為害嚴重的情況,可適當延遲定苗時間。
1.2.2 油菜根部管理
為了避免油菜移栽后出現爛根死苗的現象,需要充分考慮相關影響因素,并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例如,針對移栽田土質黏性重、地下水位高的情況,可在油菜田翻耕前進行排水落干工作,有效改善土壤結構,增強土壤通透性,同時有效保持土壤中的含水量,大幅度降低爛根死苗的概率;對于移栽田排水過遲,出現濕耕爛整的情況,可改打穴移栽為開溝擺栽。對于土壤黏性重的田塊,如在多雨天氣采取打穴定植移栽的方式,易造成苗穴積水,油菜苗移栽后易發(fā)生黑根腐蔸現象;而采用開溝擺苗后用土雜肥進行根部覆蓋的方式,能夠給油菜根部一定的透氣空間,提高移栽后的返青速度,能夠有效避免出現爛根死苗的現象。
在油菜生長過程中,肥料的合理施加能夠保證土壤中的營養(yǎng)物質始終處于充足狀態(tài),能夠有效滿足油菜在生長過程中的營養(yǎng)需求,避免出現菜葉枯黃等不良現象,切實提高油菜質量、產量和出油率等。一般情況下,油菜在生長過程中需要施加3 次肥料,分別是基肥、花肥和蠟肥,同時還要對肥料比例進行嚴格控制,切實滿足油菜生長的營養(yǎng)需求[2]。以油菜生長規(guī)律為依據,按照相應的周期和用量確保施肥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在實際油菜種植前,需要在土地翻整的同時施加基肥,如果基肥含量不足,可按照一定比例適量勾兌尿素進行澆灌;為了有效預防衰敗、病害以及增花等情況,需要在油菜花的初花期階段,借助相應肥料及藥物進行混合噴灑。例如,在油菜花期可以施加尿素、磷肥等復合肥料,再適當增加一定量的多菌靈溶液,同時還要保證澆灌的合理性和科學性,才能確保油菜花具有較強的抵抗能力。在封凍期間,需要積極開展灌水工作,保證土壤中水量充足,促使油菜根部與土壤之間緊密結合。此外,冬季的油菜具有耐肥怕漬的特點,從而對磷肥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因此需要在育苗期對土壤濕潤程度加以重視。對于冬季降水量較多的地域,需要在油菜生長期間積極開展理溝排漬活動,保持主溝、圍溝、廂溝始終處于排水暢通狀態(tài),確保雨停水干。
1)選擇抗病蟲害能力較強的油菜品種,保證耕地輪作過程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從而有效降低病蟲害出現的概率;2)注重田間管理的重要作用,及時發(fā)現病蟲害及潛在影響因素,并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大幅度降低油菜病蟲害的影響,切實做好良種選擇、培育和殺菌等具體工作,保證灌溉和施肥的科學性與合理性[3];3)病蟲害極易存活于陰暗潮濕的環(huán)境,因此需要對溝渠進行及時清理,加大排水力度,在保證土壤水分充足的基礎上,降低濕度,避免出現細菌滋生、病蟲害感染等情況。4)可以采用輪作換茬的方式對油菜花的病蟲害進行防治,如水稻與油菜進行輪作,有效降低油菜病害的發(fā)生率,提高油菜產量。
種植人員除了要做好相關種植工作,還要在棚口四周覆蓋防蟲網,將病蟲害與油菜之間進行有效隔離,降低病蟲害在油菜上產卵的概率,減輕病蟲害的發(fā)生概率。此外,還可以在設施內部懸掛捕蟲設備,從而有效誘殺蚜蟲等害蟲;或利用銀灰膜進行蚜蟲趨避,如鋪銀灰色地膜或張掛膜條等。
生物防治技術與化學防治技術相比,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環(huán)保,不會對環(huán)境造成農業(yè)污染。生物防治簡單來說就是利用另一種生物來進行防治,根據所利用生物的類型不同也可以分為3 類,即蟲類防治、鳥類防治以及菌類防治。
例如,在對油菜花病蟲害防治的過程中,生物防治技術主要是用于防治蚜蟲與菜青蟲。對于蚜蟲的防治主要是保護油菜花周圍的瓢蟲和草蛉,因為瓢蟲和草蛉是蚜蟲的天敵,可以有效減少蚜蟲對油菜植株的傷害;還可以利用施放真菌的方式來殺滅蚜蟲。對于菜青蟲的生物防治方法,可以使用菌類進行防治,當發(fā)現菜青蟲幼蟲時,使用球孢白僵菌可濕性粉劑或小菜蛾顆粒體病毒進行防治,細菌和病毒被菜青蟲食用后,可以在菜青蟲的體內迅速繁殖,最終消滅菜青蟲,有效防止菜青蟲的大面積擴散。
化學防治技術一直是效果比較好的防治手段,主要方式是噴灑藥物,具體的化學防治措施要根據病蟲害的種類進行針對性選擇。例如,在油菜生長初期,為害油菜生長的主要蟲害為菜青蟲和蚜蟲,菜青蟲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將油菜的植株啃凈,若不及時將菜青蟲殺滅,就會導致油菜大量減產,菜青蟲可以使用敵百蟲1 000 倍液的藥劑進行噴灑來防治;蚜蟲主要啃食油菜的幼嫩組織,使得油菜的正常發(fā)育受到影響,除了啃食油菜植株外,蚜蟲的分泌物殘留在油菜葉片上也會對油菜造成一定為害,可以使用抗蚜威水粉散粒藥劑對蚜蟲進行防治。油茶生長過程中受到的病害影響主要有菌核病和霜霉病。菌核病在油菜花期的發(fā)病率較高,為害油菜植株的花葉和莖部位置,其為害具有擴散性,會造成油菜大量減產。菌核病的化學防治方法主要是在油菜花期使用多菌靈藥劑進行噴灑。霜霉病發(fā)病時會導致油菜的葉片出現灰白色的斑塊,在霜霉病的后期,油菜植株會出現大面積枯死,使得油菜的種植產量大幅度降低。霜霉病的化學防治方法是在霜霉病初期噴灑安克錳鋅藥劑,從而有效控制霜霉病的擴散?;瘜W防治方法的效果很好,但藥劑對于環(huán)境有著一定的污染,因此建議使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技術對油菜病蟲害進行防治。
加大對油菜種植的重視力度,是滿足現代化農業(yè)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同時也是提高油菜種植產量和數量的重要途徑。因此,需要不斷提升種植技術的科學性和規(guī)范性,提高種植人員的專業(yè)技能和綜合素質,為農戶創(chuàng)造更多經濟收益,有利于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和諧統(tǒng)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