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永超,霍光帆
(北京首鋼股份有限公司,河北 遷安 064400)
隨著股份公司降本增效的力度進一步加大,1580熱軋產(chǎn)線輥耗居高不下的問題進一步凸顯,切實降低輥耗的工作迫在眉睫。2019年,二熱軋的輥耗折合0.702kg/t,輥耗指標每降低0.1kg/t,噸鋼可降本1.6元,經(jīng)過分析,初步確定噸鋼輥耗0.65kg/t作為目標。
各類型軋輥消耗比例。
表1 軋輥類型輥耗占比分析
通過以上分析,選定F1-F4工作輥、支撐輥作為降耗的重點。
2.1.1 攜帶熱裂紋上機
對于事故產(chǎn)生的熱裂紋,每次磨削量降低至0.5mm分步控制缺陷,通過長期的跟蹤摸索,既不會對帶鋼質(zhì)量產(chǎn)生影響,又不會發(fā)生剝落,而且提高了軋輥的周轉效率。
圖1 熱裂紋
2.1.2 提高高速鋼軋輥重復使用率
1580熱軋前部機架全部為高速鋼產(chǎn)品,該類型軋輥具有抗事故性強,抗磨損性強的特點,下機軋輥表面合格不必磨削可以重復使用。針對二熱軋的產(chǎn)品特點,在硅鋼、酸洗板等產(chǎn)品上,下發(fā)高速鋼建議使用次數(shù)通知單,如下:
該措施對于提高高速鋼軋輥重復使用率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通過統(tǒng)計,重復使用率已由2019年的平均30%,提高至2020年9月份的51.4%,效果顯著。
2.2.1 降低支撐輥磨削量攻關
1580熱軋支撐輥的磨削量標準為2.5mm~3.0mm,平均軋制噸位18~20萬噸。通過參考資料,磨削量的取值范圍0.78mm~1.40mm[1]。由于軋制品種、厚度以及支撐輥軋制噸位的不同,各廠家略有不同。通過廠家調(diào)研對比,二熱軋支撐輥的磨削量偏高,帶來成本的上升,以下是各鋼廠的支撐輥磨削情況。以上數(shù)據(jù)說明,與其他單位相比,我廠軋制噸位偏低與軋輥磨削量偏大的矛盾比較突出,是導致輥耗持續(xù)較高的一個方面。通過攻關,歷時6個月時間,成功將支撐輥平均磨削量由2.66mm降低至1.61mm,并穩(wěn)定運行。預計每年可減少2支新支撐輥的投入,以下為試驗階段硬度跟蹤其中的一個例子:
表2 F1-F4高速鋼建議使用次數(shù)
表3 各廠家的支撐輥磨削量分析
表4 支撐輥硬度降
從試驗上可以看出,磨削量在1.5mm、2.0mm時,平均硬度基本沒有太大變化,說明試驗的支撐輥在1.5mm已基本去除疲勞層。
2.2.2 支撐輥“挖坑”修復技術
軋制事故造成的支撐輥局部剝落,如果通過傳統(tǒng)的磨削,少則15mm~20mm,多則30mm~35mm,對輥耗的影響巨大。通過多年的發(fā)展,支撐輥手工“挖坑”修復可應用與輥身的各個位置,對于之前擔心的邊部、應力集中區(qū)域的挖坑,通過實踐一一突破,挖坑大小逐漸由原來的直徑80mm,深度10mm,擴展到現(xiàn)在直徑150mm,深度25mm.不僅不會造成剝落事故,對產(chǎn)品質(zhì)量也不會造成影響。
圖2 支撐輥修復
2020年,挖坑4支,累計創(chuàng)效40余萬元,該項工作人工使用直磨機操作,效率低下,勞動強度大,期間配合多次超生波、滲透探傷確認裂紋深度,每次修復基本上都要用上1~2天時間,但帶來的效益卻是實實在在的。
建立軋輥消耗日清日結表。
建立日清日結表,通過對與輥耗相關的20個子項目進行監(jiān)控,可以及時掌握輥耗數(shù)據(jù),分析出異常點,采取有效措施,并以周為單位進行評價以及下一周的改進措施,起到快速響應的作用。
通過以上措施的落實,2020年輥耗指標較2019年有了明顯的降低,如下所示。
以上數(shù)據(jù)說明,2019年月均輥耗0.702kg/t,2020年輥耗0.616kg/t,2020年較2019年噸鋼降低了0.086kg/t,完成了降本目標。按照軋輥消耗1kg,折合成本16元計算,2020年輥耗方面實現(xiàn)噸鋼降本1.376元。按照380萬噸的年產(chǎn)量計算,年降低成本522.88萬元,取得了歷時性的突破。
表5 日清日結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