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玲玲, 段 宇
(1. 南京醫(yī)科大學(xué)第一附屬醫(yī)院 內(nèi)分泌科, 江蘇 南京, 210029;2. 江蘇省連云港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內(nèi)分泌科, 江蘇 連云港, 222023)
高尿酸血癥(HUA)是尿酸生成過多和/或排泄減少引起的代謝異常綜合征, HUA與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代謝綜合征、慢性腎臟疾病(CKD)密切相關(guān)[1]。同時,CKD患者SUA水平升高較為常見,并可隨著腎小球濾過率的下降而升高。本文采用橫斷面研究設(shè)計,探討體檢人群SUA與腎小球濾過率的相關(guān)性,現(xiàn)將結(jié)果報告如下。
選取2009—2010年在本院進行體檢者2 753例為研究對象,收集受試者的性別、年齡、身高、體質(zhì)量、血壓等基本信息,記錄該人群SUA、肌酐(SCr)、尿素氮、空腹血糖、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生化指標(biāo)。排除標(biāo)準(zhǔn): ① 合并腎囊腫、泌尿系感染及結(jié)石、腎移植、血液腹膜透析、血液系統(tǒng)疾病、惡性腫瘤及急性感染中毒的患者; ② 近期服用影響尿酸代謝藥物(如噻嗪類利尿劑、阿司匹林、吡嗪酰胺等)的患者; ③ 心臟、肺、肝臟等主要臟器功能中度以上受損者; ④ 檢查項目不全者。
1.2.1 調(diào)查資料: 收集體質(zhì)量、體質(zhì)量指數(shù)(BMI)、身高、血壓、SUA、SCr、尿素氮、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標(biāo)[2]。
1.2.2 SUA檢測: 采用尿酸酶過氧化物酶法。正常參考值范圍: 155~357 μmol/L。SUA≥420 μmol/L定為HUA[3]。根據(jù)SUA水平的四分位數(shù)將研究人群分為4組,即Ⅰ組的SUA≤246.65 μmol/L, Ⅱ組的SUA>246.65~309.30 μmol/L, Ⅲ組的SUA>309.30~365.55 μmol/L, Ⅳ組的SUA>365.55 μmol/L。
1.2.3 估算的腎小球濾過率(eGFR): 采用2009年慢性腎病流行病學(xué)合作研究組(CKD-EPI)公式計算eGFR[4]。男性SCr≤0.9 mg/dL時, eGFr=141×(SCr/0.9)-0.411×0.993年齡; SCr>0.9 mg/dL時, eGFr=141×(SCr/0.9)-1.209×0.993年齡。女性SCr≤0.7 mg/dL時, eGFr=144×(SCr/0.7)-0.329×0.993年齡; SCr>0.7 mg/dL時, eGFr=144×(SCr/0.7)-1.209×0.993年齡?!秲?nèi)科學(xué)(第9版)》[5]中CKD的定義: 各種原因引起的腎臟結(jié)構(gòu)或功能異?!?個月,包括出現(xiàn)腎臟損傷標(biāo)志(白蛋白尿、尿沉渣異常、腎小管相關(guān)病變、組織學(xué)檢查異常及影像學(xué)檢查異常)或有腎移植病史,伴或不伴腎小球濾過率下降; 或不明原因的eGFR下降(<60 mL/min)≥3個月。
本研究共納入2 753例受試者,平均年齡(62.27±11.65)歲,其中男1 878例(68.22%), 平均年齡(62.36±12.25)歲,女875例(31.78%), 平均年齡(62.08±10.23)歲; 合并HUA者283例,其中男258例,女25例, HUA總患病率為10.28%, 男性患病率為13.73%, 女性為2.86%, 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01); 40歲以上各年齡組男性HUA患病率均高于女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 其中31~40歲年齡組男性HUA患病率最高,為21.15%, 41~50歲年齡組次之,為19.69%; >70歲年齡組女性HUA患病率最高,為7.21%。見表1。
表1 不同性別、年齡組HUA患病率比較
根據(jù)HUA水平的四分位數(shù)將研究對象分為Ⅰ組、Ⅱ組、Ⅲ組、Ⅳ組,結(jié)果顯示, 4組患者的男性比率、年齡、BMI、收縮壓、舒張壓、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尿素氮、SCr隨SUA水平升高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eGFR隨SUA水平升高而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01)。不同HUA水平下,空腹血糖、總膽固醇水平不同,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01)。4組進行兩兩比較,結(jié)果顯示男性比率、BMI、甘油三酯、血尿素氮、SCr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01)。見表2。
表2 不同SUA水平下的體檢指標(biāo)比較
將eGFR與年齡、BMI、收縮壓、舒張壓、SUA、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尿素氮、SCr進行Pearson相關(guān)性分析,結(jié)果顯示, SUA與eGFR呈顯著負相關(guān)(r=-0.186,P<0.001), 見表3。
表3 eGFR與體檢指標(biāo)的相關(guān)性分析
以eGFR<60 mL/(min·1.73 m2)為因變量, SUA為自變量,進行多因素Logistics回歸分析,不校正混雜因素顯示,與Ⅰ組相比, Ⅱ、Ⅳ組患CKD的OR值分別是0.487(95%CI為0.265~0.897,P<0.05)、2.621(95%CI為1.712~4.013,P<0.01), 提示SUA在246.66~309.30 μmol/L時,其為CKD的保護性因素; 當(dāng)SUA>365.55 μmol/L時,其為CKD的危險因素。在模型a中, SUA在246.66~309.30 μmol/L時,其仍為CKD的保護性因素; SUA>365.55 μmol/L時,其仍為CKD的危險因素。在模型b中,與Ⅰ組相比, Ⅱ、Ⅳ組患CKD的OR值分別是0.622(95%CI為0.305~1.272,P>0.05)、3.089(95%CI為1.735~5.500,P<0.01), 當(dāng)SUA>365.55 μmol/L時,其仍為CKD的危險因素,而SUA在246.66~309.30 μmol/L時,其對CKD無保護作用。見表4。
表4 SUA水平與eGFR<60 mL/(min·1.73 m2)的Logistic回歸分析
近年來,隨著社會發(fā)展和飲食結(jié)構(gòu)的變化,中國HUA的患病率呈明顯上升和年輕化趨勢[3]。中國HUA的總體患病率為13.3%[6], 不同性別、年齡、地區(qū)、種族、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的人群的HUA患病率不同[7-12]。WU J等[7]調(diào)查顯示, 2011年中國6個省成年居民的HUA患病率為13.0%(男性為18.5%, 女性為8.0%)。另一項調(diào)查[8]顯示, 2015年中國15個省份18~59歲居民HUA患病率為9.8%(男性為15.1%, 女性為5.8%)。王丹晨等[9]研究顯示, 2017年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體檢人群HUA患病率為17.4%(男性為25.6%, 女性為8.5%)。盧永新等[10]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云南高原地區(qū)城區(qū)居民HUA患病率為25.9%(男性為34.1%, 女性為15.5%)。2014年愛爾蘭≥18歲居民的HUA患病率為24.5%(男性為25.0%, 女性為24.1%)[11]。2016年美國≥20歲成年人群HUA患病率為20.1%(男性為20.2%, 女性為20.0%)[12]。本研究人群HUA患病率為10.28%, 略低于國內(nèi)總患病率,顯著低于國外報道的患病率,可能與本研究人群中年輕女性比率低、本研究所在地區(qū)與其他人群特點如地域、種族、飲食習(xí)慣不同等因素有關(guān)。本研究男性、女性患病率分別為13.73%、2.86%, 且男性在31~40歲患病率最高,為21.15%, 41~50歲次之,為19.69%, 青中年患病率相對較高,推測與青中年男性雄性激素分泌多、尿酸重吸收多以及青中年男性存在飲酒多、進食富含嘌呤食物多等諸多不良生活行為有關(guān)[13]。雌激素可促進尿酸排泄,女性隨年齡升高,雌激素水平下降,腎小球濾過率降低,腎臟排泄尿酸減少[14], 這是導(dǎo)致本研究老年女性患病率高的重要原因。
CKD患者中HUA常見,尿酸主要經(jīng)過腎臟進行排泄,由于CKD患者的腎小球濾過率降低及存在腎間質(zhì)功能障礙,導(dǎo)致尿酸在腎臟的排泄減少,從而引起HUA[15]。中國CKD人群中HUA的患病率為36.6%~50.0%[16]。胡艷等[17]研究顯示, CKD 1~5期HUA的患病率分別為31.0%、37.0%、53.2%、68.4%、59.4%, CKD患者HUA患病率顯著高于普通人群。愛爾蘭的一項隊列研究[11]顯示,隨著CKD的進展,HUA患病率增加。KORATALA A等[18]研究提示SUA水平與腎小球濾過率呈負相關(guān),與本研究一致。
HUA可引起內(nèi)皮功能障礙、血管損傷和炎癥、腎小球高血壓、腎小管細胞的上皮間充質(zhì)轉(zhuǎn)化和腎間質(zhì)炎癥浸潤,導(dǎo)致腎小球硬化、全身性高血壓和腎纖維化,從而引起慢性腎功能不全[15]。HUA作為獨立危險因素參與CKD的發(fā)生與發(fā)展[19-20]。OH T R等[21]研究顯示,SUA水平每升高1 mg/dL,發(fā)生腎功能不全的風(fēng)險增加28%。LI L等[22]進行的Meta分析表明,HUA患者新發(fā)CKD的風(fēng)險增加了2倍。盧永新等[10]、TSUJI T等[23]研究證實,積極有效的降尿酸治療有利于減少CKD發(fā)生,延緩CKD進展及降低死亡率。2019年中國HUA與痛風(fēng)診療指南[3]建議,當(dāng)SUA≥540 μmol/L或SUA≥480 μmol/L且伴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CKD等合并癥時,應(yīng)開始給予降尿酸治療。SIVERA F等[24]綜述了1998—2010年歐美國家多項研究,建議降尿酸治療時SUA水平最低控制目標(biāo)應(yīng)<360 μmol/L,2017年《中國慢性腎臟病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癥診治專家共識》[16]采用了這一控制目標(biāo)。本研究中,當(dāng)SUA>365.55 μmol/L時,患CKD的風(fēng)險為基礎(chǔ)的2.6倍,在校正相關(guān)混雜因素后,患CKD的風(fēng)險為基礎(chǔ)的3.1倍,故建議對本地區(qū)人群SUA>365.55 μmol/L時,考慮起始降尿酸治療,以降低患CKD的風(fēng)險。
2020年KUWABARA M等[25]研究發(fā)現(xiàn),SUA與腎功能不全呈U型關(guān)系,稍低于生理濃度的SUA可作為CKD發(fā)展的獨立保護因素[15]。本研究中,當(dāng)SUA在246.66~309.30 μmol/L時,在未校正混雜因素及校正年齡和性別后,其可作為患CKD的保護性因素; 而校正混雜因素后,其CKD的保護性作用消失,考慮與研究人群中eGFR<60 mL/(min·1.73 m2)的例數(shù)(n=166)較少且Ⅱ組中eGFR<60 mL/(min·1.73 m2)的例數(shù)(n=16)更少有關(guān)。今后可通過擴大研究人群以進一步證實這一保護作用,這對本地區(qū)SUA水平控制在最佳目標(biāo)值范圍具有積極作用。2018年BELLOMO G等[26]亦提出,降尿酸治療時應(yīng)將SUA控制在一定范圍(5.0~6.0 mg/dL), 而非越低越好。
總之,臨床工作中無癥狀HUA患者的降尿酸治療越來越受到重視,無論是飲食控制還是早期藥物干預(yù),均顯示出重要作用,但針對何時開始干預(yù)治療及SUA最佳控制目標(biāo)值范圍的研究仍較少,這也為后續(xù)的研究指出了方向。
致謝: 感謝南京醫(yī)科大學(xué)第一附屬醫(yī)院劉云教授提供的體檢數(shù)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