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日起至2021 年12 月31 日,將自己和《青年文摘》的故事寫成300 字以內(nèi)的“微故事”,內(nèi)容和風格不限,真情實感最動人。你和《青年文摘》的故事,將有機會被刊登在《青年文摘》雜志/“青年文摘閱讀與寫作訓練營”微信公眾號上,你也將獲得稿酬及限量版青年文摘文創(chuàng)產(chǎn)品。
參與方式:
1.發(fā)送微故事至電子郵箱:qnwz40@163.com ;郵件主題備注:《青年文摘》創(chuàng)刊40 周年微征文。
2.發(fā)布話題微博:# 我和青年文摘的故事#+ 微故事,記得@ 青年文摘。
我真正意義上憑自己的努力賺到的“第一桶金”,是《青年文摘》雜志社寄給我的稿費!
學生時期,我最煩惱的一件事就是寫作文。每次寫作文總要苦思冥想,半天憋不出一個字來,好不容易寫了幾句話,還要一個字一個字地反復數(shù),絞盡腦汁才能把作文字數(shù)湊夠。
初中時,我知道了《青年文摘》,里面的文章非常貼近我們的生活,有許多關(guān)于友情、親情、成長的故事,這些豐富多彩的內(nèi)容打開了我的視野,讓我看到了更廣闊的世界。
慢慢地,閱讀《青年文摘》就成了一種習慣。后來高中班上有一位同學寫的文章發(fā)表在了《青年文摘·彩版》上,看著同學的名字和文章印在雜志上,我的心中非常欽佩和羨慕,便也有了給《青年文摘》投稿的想法。
有了想法就要行動,先從簡單的小目標開始,《青年文摘》每期微征文活動,我都參與投稿,終于在投了三四次后,有篇小短文有幸被選中了,我也由此獲得了稿費,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雖然文章并不長,但能夠發(fā)表,對我來說是一種認可,也是一種激勵,鼓勵我不斷前行,開創(chuàng)更多的可能性!
(江蘇,馮業(yè)馨)
我遇見她的時候,是個等待公交的下午,夏日的燥熱和車輛揚起的灰塵,讓我覺得這等待更是漫長。人越來越多,旁邊的報亭前,寥寥數(shù)人在買水買煙,我走過去,期望獲得一點點清涼和舒暢。報亭老板看了我一眼,又低下頭去。我也低下頭,一眼就看見了她,緋紅又鮮艷,是不是就是歌里所說的“一眼萬年”。我到現(xiàn)在仍然記得,那期的彩頁是一個愛情故事,關(guān)于歸屬,關(guān)于找尋,愛在乞力馬扎羅。
從2011 年到2021 年,她陪伴我度過了許多重要時刻,升學,戀愛,遠行。在家鄉(xiāng),我會每月兩次去見她一面;后來到了千里之外的大城市,我仍然去報刊亭赴這場每月之約。感謝10 年前的一眼,成就了能夠靜心讀書的自己。這10 年,是《青年文摘》陪伴我的10 年,亦是我人生最熠熠發(fā)光的青年時代,唯愿今后,永葆初心,青年永在。 (重慶,王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