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珠容
美國知名的大都會藝術(shù)博物館掛有文藝復興后期西班牙最偉大的畫家迭戈·委拉斯開茲的一幅作品:《馬背上的奧利瓦雷斯伯爵- 公爵》。委拉斯開茲當初在繪制這幅畫時,先重重鋪衍,待刻畫了堅實的形體和空間,再用揮灑的筆法在各個部位,譬如閃光的盔甲、皮靴的皺隙、飄動的飾帶等,用筆輕輕掃動、點綴、提亮。所有觀賞過這幅畫的人,都嘖嘖稱贊,說這幅騎馬像又隆重又瀟灑,許多局部都耐看極了。
有趣的是,這幅堪稱完美的作品其實只是委拉斯開茲畫的一幅草圖?!恶R背上的奧利瓦雷斯伯爵-公爵》的正稿有3 米多高,尺寸要比草稿大得多,如今正掛在馬德里的普拉多美術(shù)館。2001 年,畫家陳丹青到馬德里看到《馬背上的奧利瓦雷斯伯爵-公爵》正稿時先是被畫的超大尺寸嚇了一跳,繼而失望地搖搖頭。原來,他早見過這幅畫的草稿。通過細細比對,他發(fā)現(xiàn)這幅畫的正稿不如草稿好。陳丹青說,委拉斯開茲肯定也明白,正稿是要獻給宮廷、獻給最高統(tǒng)治者,所以當初將草稿復制到正稿時必然十分鄭重。由此,草稿上許多看起來飛揚但十分精彩的細部也就無法挪到正稿上了。
許多畫家估計也都有同樣的困擾和沮喪:草稿畫得挺好的,可一上大布一本正經(jīng)地畫,生氣全無。這是為什么?
其實答案很簡單。陳丹青揭秘,你一開始畫一幅畫,是在空白的布上尋找那幅畫,那時你的目光是新鮮的、機警的、銳利的??傻搅藦椭频臅r候,就算再怎么全神貫注,那幅畫已經(jīng)在那兒了,框框架架就在你眼前。你一路那么畫下來,其實只是核對和加工的過程。全畫的生氣,你畫著畫著,不知不覺就畫沒了。
(摘自《時代青年·哲言》2020 年第11 期,桃&桃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