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玲 何彥虎 蕢秀惠
摘? 要 基于CEC-CDIO工程教學模式,設計專業(yè)課程群之間的教學內容,實現專業(yè)課程之間的融合與崗位對接;采用課堂理論教學、線上教學與企業(yè)實踐相結合等教學模式,讓學生直接參與產品概念、設計、實施、運行的整個生命周期;創(chuàng)建專業(yè)課程融合項目資源庫,實現課程群內容的項目化、合理化;創(chuàng)建基于課程融合模式的考核、評估系統,旨在由學校、企業(yè)共同完成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的考核,從而評估課程融合的合理性、發(fā)展性。最終目的是實現對學生個人能力、工程基礎知識和工程系統能力的培養(yǎng),實現課程群的改革目標,實現對目前教學模式的突破,有效地提高高職教學質量與學生崗位競爭能力。
關鍵詞 CEC-CDIO;工程教學模式;課程融合;項目資源庫
中圖分類號:G642.0? ?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21)18-0071-04
Research and Practice based on CEC-CDIO Course Integration Mode//ZHANG Xiaoling, HE Yanhu, KUI Xiuhui
Abstract Based on the engineering teaching mode of CEC-CDIO, this paper designed the teaching contents among professional courses
groups, and realized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the docking of internship positions.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classroom theory teaching, online teaching and enterprise practice, students can directly participate in the whole life cycle of product concept, design, implementation and operation. Create a project re-
source base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to realize the project and rationa-lization of course group contents. The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course integration mode is created to realize the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to jointly complete the assessment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operation, and to evaluate the rationality and development of course integration. The final goal is to realize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dividual ability, basic engineering knowledge and engineering system ability, realize the reform goal of the curriculum group, realize the breakthrough of the current teaching mode,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students post competitiveness.
Key words CEC-CDIO; engineering teaching mode; curriculum integration; project resources
0? 引言
近年來,我國高職教育發(fā)展速度快,各種新型教育理念與教學模式層出不窮。20世紀90年代,美國首次提出工程教學理念,經過十余年的不斷探索和實踐,2016年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立,進一步探討了新形勢下如何創(chuàng)新發(fā)展CDIO工程教育[1]。眾多工科院校不斷將該理念融入課堂教學,在課堂教學改革方面取得很大突破,但是在不斷取得突破性發(fā)展的同時也面臨一些難題,例如:目前高職教育大多重視理論研究,易忽略實踐價值;教師缺少企業(yè)經驗,“課本”教教師如何上課的情況較普遍;缺少課程之間的銜接,缺乏知識的交叉與融合[2];考核體系不統一、不系統。最終導致培養(yǎng)的學生崗位競爭能力差,不能滿足企業(yè)的用人需求。
1? CEC-CDIO工程教學模式
CDIO工程教學模式是近年來國際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的含義為產品的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現(Implement)和運作(Operate),它主張以產品的研發(fā)設計到運行應用的整個生命周期為載體,讓學生以實際的工程產品為學習內容,發(fā)散思維、積極主動地從實踐中學習,將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并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相聯系的方式學習工程[3]。
CEC即校企合作,代表學院(College)、企業(yè)(Enter-
prise)、合作(Cooperation)[4],是目前國內眾多院校為了迎合國家人才培養(yǎng)積極服務地方的政策而不斷搭建的校企深度合作方式,旨在為地方社會培養(yǎng)具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基礎、扎實的操作技能、良好的知識應用能力、較高的職業(yè)素養(yǎng)并適應于崗位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CEC-CDIO新型工程教學模式,迎合國家人才培養(yǎng)積極服務地方的政策,深度開展校企深度合作,讓企業(yè)將實際生產的項目直接搬到課堂上來,基于CDIO的工程教學理念,不僅實現課堂“做中學”的教學方法,還讓學生參與從產品的理念到應用整個生產周期,極大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知識應用能力、工程能力、崗位適應能力,為區(qū)域經濟發(fā)展培養(yǎng)高技能、高素質的技術型人才。
2? 基于CEC-CDIO工程教學模式的探究與實踐
2.1? 基于CEC-CDIO工程教學模式,實現課程群與崗位的對接
針對目前課堂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將CEC-CDIO教學模式引入課堂,設計課程融合模式,主要由專業(yè)基礎課程群組成,根據崗位的實際需求,制定工程項目化教學內容,實現課程群之間知識的融會貫通,同時適應崗位的人才能力要求。
以高職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yè)為例,課程群主要包括機械制圖、機械CAD、機械零件三維設計技術、CAM制造技術、數控加工中心操作和企業(yè)實習六門課程。以課程基礎理論知識為基本,基于CEC-CDIO教學模式,以企業(yè)產品的設計研發(fā)到產品實施運行為周期,以實際企業(yè)項目為載體設計課程群整體知識框架。課程群從二維手工繪圖、計算機輔助繪圖、三維結構設計、加工工藝設計、計算機輔助加工、數控加工操作到最后參與生產實踐,如圖1所示。課程群與崗位的對接不僅加固了校企合作,同時巧妙地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實現了“做中學”、所學即所用等教學理念。課程群的融合實現了專業(yè)基礎課程的緊密相連、知識的融會貫通,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學生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2? 基于CEC-CDIO工程教學模式,推進傳統單一教學模式改革
基于CEC-CDIO的課程融合模式主要采用課堂理論教學與動手實踐相結合、翻轉課堂與線上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其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即理論課堂與機動課堂并存的教學模式,如圖2所示?;贑EC-CDIO的課程融合模式大多以工程項目為主要內容,每個項目從理念、設計到實施、運行,整個過程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充分體現了“做中學,學中做”的教學理念,旨在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知識的運用能力[5]。
2.3? 基于CEC-CDIO工程教學模式,構建項目資源庫,推進教學內容改革
基于CEC-CDIO課程融合模式,課程之間不再是獨立的,而是要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利用合作企業(yè)的工程項目實現課程群之間的教學內容改革,將課程群之間的教學項目合理、有序地聯結在一起。課程群授課內容主要根據專業(yè)基礎知識、崗位能力所需設計不同層次的項目或案例,形成課程群的工程項目資源庫,可實現課程與課程之間的融合教學。
項目資源庫由學校教師及企業(yè)導師根據人才培養(yǎng)方案共同制作完成,既要實現專業(yè)基礎課程之間的知識融會貫通,又要實現實際工程項目融入課堂,符合崗位對知識及操作技能的標準,理論與實踐同時進行,即做中學、學中做。項目根據難易程度分為三級:最高為一級項目,主要包括企業(yè)常用機械設備、復雜裝配體,如工業(yè)機械臂、數字化立體倉庫設備等;二級項目主要包括企業(yè)工程項目中涉及曲面等復雜結構的零件、復雜的機械運動機構,如航天應用的葉輪、轎車減速裝置、信號接收器機械運動機構、二級減速器等;三級項目主要包括簡單的工程零件、常用零件幾何體與機械結構,如手機凸凹模、齒輪軸、受力底座等。項目設計形式以樹狀為主,層層疊加、主次分明、前后關聯,實現課程知識之間的極大關聯與融合,如圖3所示。
3? 創(chuàng)建課程融合模式下的考核、評估方式,推進考核方式改革
3.1? 考核模式
要建立基于CEC-CDIO模式的教學評價,首先要確定考核理念。該模式注重利用企業(yè)的產品、設備、人力資源(兼職教師)、文化等優(yōu)勢資源進行校企合作及工學結合,有利于融合課程群進行校企融合的項目化、“教中學、學中做”的課程改革,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技術知識和推理能力、個人職業(yè)技能和職業(yè)道德、人際交往技能、團隊協作和交流能力,加強對產品的構思、設計、實施和運行(CDIO)的理解與學習[6]??己说暮饬繕藴手饕獓@CDIO能力大綱展開,結合能力大綱設計課程目標,完成課程整體設計框架及課程單元設計框架,實現考核的內容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度量和體現,使得學生達到預設的目標。
3.2? 專業(yè)評估
基于CEC-CDIO課程融合模式的最終教學成果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培養(yǎng)及企業(yè)的利益,為了考量課程融合模式是否合理、教學成果(學校課程考核結果、企業(yè)用人現狀)是否達到雙方互利共贏的局面,從而設計基于課程融合模式的專業(yè)評估系統(圖4),實現用人單位、學校、教師、學生之間的互評,還包括課程融合系統的結果反饋及后續(xù)的體系完善。評估主要包括授課教師與學生之間、企業(yè)導師與學生之間、授課教師與企業(yè)導師之間、學校與企業(yè)之間的評估,構成整個課程融合的專業(yè)評估網,通過各個評估環(huán)節(jié)來保證體系的長效、合理、健康完善發(fā)展。
4? 結語
基于CEC-CDIO工程教學模式的課程融合教學體系,實現了專業(yè)基礎課程的相互融合,極大地將課程群的相關知識融合在一起,使得學生所學知識更加系統性;通過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創(chuàng)建了項目資源庫,推進教學內容改革;創(chuàng)建了基于課程融合體系的考核、評估系統,校企共同參與,使得考核更加標準、更加完善。■
參考文獻
[1]王鶴琴.基于CDIO模式的案例教學法研究[J].菏澤學院學報,2018,40(4):90-93.
[2]趙薔,李紅,劉敏娜.“互聯網+”視域下基于CDIO的創(chuàng)新型IT人才培養(yǎng)模式研究[J].科技展望,2017,27(31):
151,153.
[3]胡振文,李輝,陳風平.基于CEC-CDIO模式高職課程體系的構建與實施[J].職業(yè)技術,2009(1):64-66.
[4]張靜,周漪.基于CEC-CDIO課程項目化教學研究與實踐[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2,8(14):3345-3348.
[5]浦毅.基于CEC-CDIO模式下《機械制圖與CAD》課程設計與實施[J].新教育,2017(32):88-90.
[6]羅玲麗,劉楊武.基于CDIO理念下的高職教學改革模式探析[J].考試周刊,2018(8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