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其濛
1.方法
(1)靠墻站立,脊柱立于中軸位置。從頸椎至尾骨充分伸展,后腦勺及腰、背、臀貼于墻面。擴展胸腔,沉肩、收腹,腳跟與墻相距1步。靜止吸氣。
(2)呼氣,下頜抵近鎖骨,后腦勺離開墻面,臀部緊貼墻面不動,自然呼吸,而后吸氣,還原動作。
2.注意
(1)脊柱處于中軸位置上進行伸展,不要聳肩或仰起下頜。
(2)要沉肩、收腹,雙腿做普拉提基本站姿(站立,骨盆穩(wěn)定,兩大腿內(nèi)側貼緊,以大腿根部為軸,分別向左右兩側外旋大腿,兩小腿肌肉有輕微觸碰,雙腳成“V”字形)。
1.方法
(1)雙臂肘撐、跪立,然后雙腿向后伸出,雙腳腳尖著地,身體挺成一條直線。
(2)保持此姿勢10秒,自然呼吸。
2.注意
(1)做此動作時要有控制,呼吸自然,不要憋氣。
(2)在完成動作有困難時,可用膝關節(jié)支撐地面。
1.方法
(1)仰臥上體抬起,肩膀離地,左腿伸直,右腿彎曲。
(2)胸與右腿接觸,右手抱住腳踝,左手抱膝,呼吸1次后交換腿。
2.注意
上體不要放松,應使上背部離地。
1.方法
(1)仰臥上體抬起,雙膝收到胸前,團緊身體,雙手抱膝。吸氣。
(2)伸展全身,呼氣,收回到初始狀態(tài)。
2.注意
打開身體時,雙臂從前到上,收回時則從旁邊手到抱膝。
1.方法
(1)側臥,頭、肩、髖在一條直線上,雙腿稍向前收,左腿于右腿后。吸氣。
(2)屈膝,腳尖蹬地,腳后跟抬起,右腿勾腳外懸,向上抬起與髖同高。同時呼氣,還原,吸氣。
2.注意
肩膀放松,上體不要松懈。
1.方法
(1)側臥,左臂肘支撐,身體成一條直線。然后呼氣,右腿上舉擊打左腿。
(2)吸氣,右腿還原。
2.注意
動作緩慢有控制,保持正確的身體姿態(tài)。
1.方法
(1)仰臥雙手放于體側,雙腿屈膝90°。雙腿分開同肩寬,然后呼氣,髖向上挺起至最高點。
(2)停頓2秒,再吸氣,動作還原。
2.注意
雙腳的前后位置可以根據(jù)自己練習部位的感覺情況來調(diào)整。
1.方法
(1)雙臂肘支撐、跪立,左腿膝關節(jié)朝下屈膝,腳尖向上。呼氣,左腿沿腳尖方向上伸。
(2)吸氣,動作還原。
2.注意
(1)動作應緩慢有控制。
(2)使腳尖盡量保持向上。
1.方法
(1)跪撐手臂和身體,大腿和身體、大腿和小腿均保持在90°的位置。呼氣時左膝外展至水平。
(2)吸氣還原。
2.注意
(1)動作要緩慢,應有控制。
(2)保持各關節(jié)的垂直狀態(tài)和身體的平衡。
1.方法
(1)仰臥,雙手胸前交叉,雙腿屈膝90°。雙腿分開同肩寬,呼氣,上體卷起。
(2)吸氣,身體還原。
2.注意
身體卷起時,腰部始終保持與地面接觸。
1.方法
(1)右側臥,右臂屈肘,手掌托住頭。左手置于胸腹前側地面,起輔助支撐作用。
(2)雙腿伸直并攏,收縮身體核心部位及臀腿肌肉。
(3)雙腿屈膝,大小腿、大腿與軀干分別成90°,收腹,收臀。
(4)將左腿抬升至骨盆高度,向體前垂直伸膝,勾腳尖,腳跟遠蹬,伸展腿后側肌肉和韌帶。
(5)左腿以大腿根部為軸,整條腿做順時針的連續(xù)畫圈動作。保持自然呼吸。
2.要點
(1)保持軀干、骨盆的穩(wěn)定。
(2)確保雙肩膀和骨盆都垂直于地面。
(3)動力腿畫圈時,應保證是以其大腿根部為軸,速度一致,力度均衡,且要直膝、勾腳尖。
3.作用
塑造臀部及大腿肌肉線條。
1.方法
(1)俯臥,額頭輕輕置于墊上,雙臂與肩同寬,分別置于頭兩側并向頭頂伸展。臀部收緊,脊柱伸展。靜止吸氣。
(2)呼氣,調(diào)動身體的肌肉,將雙臂、雙腿正面及胸腔緩慢有控制地抬離地面。伸展脊柱,此時頭作為頸椎的延長線,雙眼望地面,收腹、收臀。
(3)吸氣,提升右臂和左腿,再快速換異側完成此動作,像拍水一樣。
(4)吸氣拍5次,呼氣拍5次。
2.要點
(1)不要屈肘和膝關節(jié),四肢始終處于伸展狀態(tài)。
(2)軀干與骨盆要穩(wěn)定,臀部應夾緊。
(3)不要仰頭亦不要垂頭。
(4)拍打動作應均勻有力,幅度在20厘米左右。
3.作用
(1)令全身血液循環(huán)、心率加快,強化心肺功能。
(2)使體溫快速升高,調(diào)動全身肌肉,鍛煉肩、髖關節(jié)。
(3)促進軀干穩(wěn)定性提高,改善四肢的協(xié)調(diào)能力。
(4)提升對脊柱的保護能力。
1.方法
(1)右側臥,右臂屈肘,托住頭部,左手于胸腹前扶地,起輔助支撐作用。
(2)收縮身體中心部位及臀腿肌肉,整個身體側向垂直于地面。
(3)雙腿向前移動45°。再將左腿抬離右腿,至骨盆高度,維持片刻。
(4)吸氣,左腿水平向前擺動,伸展、直膝、勾腳尖,同時保持軀干與骨盆穩(wěn)定。
(5)呼氣,左腿水平向后擺動,伸展、繃起腳背。
2.要點
(1)軀干和骨盆保持穩(wěn)定且側向垂直于地面。
(2)動力腿應在骨盆高度上做水平擺動。
3.作用
(1)加強全身的肌肉力量。
(2)有益于身體平衡、控制能力。
1.方法
(1)右側臥,右臂屈肘,手掌托住頭,左手于胸腹前扶地,起輔助支撐作用。
(2)雙腿伸直并攏,左腿屈膝,大小腿成90°,置于前側地面,右腿直膝伸展。收腹、收臀,靜止吸氣。
(3)呼氣,保持軀干和骨盆穩(wěn)定,用右腿內(nèi)收肌的力量,將右腿抬離地面,腳背放松。
(4)吸氣,右腿緩慢回落地面。
(5)右臂伸直,右頰置于右臂上,身體其他部位位置不變。兩肩上下垂直,收腹、收臀,右腿作軀干向下的延長線,靜止吸氣。
(6)呼氣,骨盆保持穩(wěn)定,用右腿內(nèi)收肌的力量,將右腿抬離地面,同時腰側肌肉將頭和軀干抬離地面,右手輔助支撐,至左側腰肌及右腿內(nèi)收肌收縮到最大限度。
2.要點
(1)左右肩膀上下垂直重疊。
(2)臀部夾緊,持續(xù)收腹。
3.作用
(1)鍛煉腰側肌肉和大腿內(nèi)收肌。
(2)改善腰部深層肌肉的結構。
(3)塑造大腿內(nèi)收肌的形態(tài)。
1.方法
(1)俯臥,雙手交疊,額頭輕觸手背,沉肩。臀腿肌肉收縮,肚臍拉向腰椎,靜止吸氣。
(2)呼氣,保證骨盆穩(wěn)定,收縮臀腿肌肉,雙腿緩慢抬離地面。
(3)雙腿在直膝的基礎上,快速完成上下拍水動作。
(4)吸氣拍5次,呼氣拍5次。
2.要點
(1)放松肩膀,沉下肩胛骨,伸直膝關節(jié)。
(2)脊柱在自然中軸位置上伸展。
3.作用
(1)有助于改善扁平、下垂的臀部形態(tài),使臀部肌肉彈性加強。
(2)加強臀腿肌肉的練習。
(3)美化大腿肌肉線條。
1.方法
(1)屈右肘側撐,大臂垂直于地面,小臂向斜外方45°打開。
(2)左掌輕扶胸前地面,以加強平衡。雙腿向遠方延伸為軀干的延長線,骨盆與大腿側面著地。
(3)吸氣,注意軀干、骨盆的穩(wěn)定及下背和腰部的安全,利用腰側和腹內(nèi)外斜肌的力量將左腿抬升至骨盆高度,并向遠處延伸。
(4)呼氣,右腿直膝緩慢地向左腿提升夾靠,于半空中雙腿內(nèi)側并攏,保持片刻,足跟相對。
(5)靜止吸氣。呼氣時雙腿同時回落。
2.要點
(1)小腿抬離地面時,主要利用大腿內(nèi)收肌的力量。
(2)目視前方,頸部伸展,腹部收縮。
3.作用
(1)塑造和改善側腰部肌肉形態(tài)。
(2)使腿的肌肉得到鍛煉。
1.方法
(1)雙腿并攏屈膝于身體右側,雙腳重疊使左側臀部坐于墊上,右手握住右腳踝關節(jié),左臂貼左耳并向上伸展,延伸脊柱,收腹。
(2)吸氣,將左臂繼續(xù)向上伸展并帶動軀干延伸。
(3)呼氣,軀干向右側傾斜側彎,左手像被一根繩子向身體的右側拉動一樣伸展,擴展胸腔,身體正面面向正前方。
(4)吸氣,將左手置于身體左側,走最遠路線收回,并將手掌置于左臀外側,指尖向外,將右手經(jīng)身體側方提升至貼于右耳并向頭頂延長線方向伸展。
(5)呼氣,屈左肘,頭頸位置不變,耳垂遠離肩膀,右臂緊貼于右耳,將軀干向左傾斜,右臂、脊柱同向伸展。
(6)吸氣,將身體帶回坐姿。
2.要點
(1)抬升的手臂貼近同側耳朵。
(2)注意收縮腹肌以維持動作的正確有效。
(3)雙腿保持重疊,而且上下要整齊。
3.作用
(1)增加脊柱的彈性。
(2)拉伸軀干兩側的肌肉。
(3)改善脊柱側彎現(xiàn)象,恢復正常體態(tài)。
1.方法
(1)坐姿,收腹,挺拔脊背,雙腿屈膝并攏,大腿正面拉向腹部,腳尖輕觸地面,雙手分別握住兩腳踝關節(jié)外側,靜止吸氣。
(2)呼氣,軀干微微后傾,在腹部及大腿肌肉的主動控制下,將腳尖緩慢、有控制地抬離地面,至小腿水平地面停住。
(3)吸氣,保持軀干的平衡穩(wěn)定,雙腿在半空分開,至雙膝間的距離與胸廓同寬停住。
(4)呼氣,雙腿于半空中并攏恢復至動作(2)。
(5)吸氣,將左腿在骨盆的寬度內(nèi),直膝向上伸展,與地面成45°,呼氣時左腿恢復至水平地面位置,之后右腿重復左腿的動作。
2.要點
(1)保持脊柱挺拔延伸。
(2)重心落在尾骨上,軀干、骨盆穩(wěn)定。
(3)雙手只起到輔助平衡的作用。
(4)雙腿于半空中屈膝并攏時膝關節(jié)不要分開。
3.作用
(1)改善身體平衡能力。
(2)鍛煉腹橫肌和髂腰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