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和應用,手機是高校學生日常生活中離不開的物件,在高校的體育教學中可以引入手機中運動建設類APP來進行輔助教學工作。通過用學生日常離不開的手機進行輔助教學,能夠更好的提醒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進行自身身體素質的提高。
關鍵詞:運動建設類APP;高校體育;教學;應用
引言
現代社會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對于高校的教學事業(yè)也是一個相當大的沖擊,在這樣的情境下,高校的體育教學引入了運動類APP的加入,通過在課堂上進行學生體育鍛煉的指導,讓學生在課下也能進行體育的鍛煉和學習,將體育教學融入學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好的進行學生體育綜合素質的提高。
一、運動類APP在體育教學中應用的優(yōu)勢和作用
(一)運動類APP的種類齊全
當前能夠被學生所熟知的運動類APP的種類十分齊全,例如:Keep、步道樂跑等,同時在高校的學生已經開始懂得身材管理的重要性,因此,許多學生尤其是女孩子,開始了解相關減肥的方法,搭配手機中的一些APP的結合來進行相關的減脂或者減肥,例如:用Keep來進行跑步、健美操等一些減脂運動,再加上薄荷營養(yǎng)師等教授飲食的APP來進行飲食的調整,這樣能夠將飲食與運動結合,更好的達到一個效果,學生只需要借用日常都能夠接觸到的手機就能進行各種需求的完善,這些種類齊全的運動類APP也給高校的體育教學帶來一定的便捷。
(二)在社交中進行運動
現在大多數的運動類APP都能夠互相之間加好友,分享APP中的資源,進行運動過程以及成果的探討,甚至一些學生都在其中聊天。這樣能夠在運動類APP內進社交的方式,極大程度上給與學生繼續(xù)進行運動的信心和勇氣,許多高校的學生在分享自己的運動經歷的過程中還能結識到新的朋友,友情愛情都能夠進行緣分的碰撞。這樣社交運動的方式比學生自己單獨進行跑步或者運動更有利于長久的堅持,也更有利于高校體育課程的開展。
(三)豐富體育技能與課程
借助這些運動建設類APP,可以使學生體育訓練時間不受到體育課堂的限制,打破了課堂教學的約束;可以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運動方案,每個學生的運動需求各有不同,運動類APP可以提供運動指導,可以規(guī)范學生的運動行為,豐富了學生運動訓練的內容,而且能夠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使體育訓練內容更加多元化。
二、重視高校體育教學的重要性
(一)順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
在時代的不斷發(fā)展下,現代年輕人的身體亞健康狀態(tài)越來越嚴重,絕大部分高校的學生都有一些慢性病,比如:頸椎病、掉頭發(fā)、腎虛等等。因此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是當前教育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當今高校學生普遍特點的要求
高校學生普遍存在愛睡懶覺、逃課、愛點外賣、不愛運動和懶惰的習性和特點。昏昏欲睡,交頭接耳則是他們課堂上的常態(tài),沒有特殊情況絕不出宿舍門一步是他們刻下的常態(tài)。如果繼續(xù)下去,那么一代又一代的學生的素質就會越來越差,不僅自身文化素養(yǎng)不夠高,而且自身的健康素質也會持續(xù)下降,如此惡性循環(huán),會導致人口素質的降低。那么在這種形式下,則不能采用與傳統(tǒng)一樣的教育方式,借助運動建設類APP進行體育課程的教學才是當今高校體育課程教育發(fā)展的潮流。
三、運動類APP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應用途徑
運動類APP的便捷性以及適應性的確給高校的體育教學提供了簡便的方式,也給高校的學生進行相關體育運動進行簡單的指導,但是,在高校的學生進行運動類APP的實際應用中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需要我們去解決,只有真正針對性的解決當前高校體育教學中運動類APP中的缺點,創(chuàng)新進行運動類APP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途徑,才能更好的進行高校的體育教學,提升學生的綜合身體素質。
(一)大力開發(fā)運動類APP的體育教學資源
學生使用的運動類APP一般都是已經建設好的APP,對于高校開展的體育教學課程來說在很大程度上沒有很強的適應性,不能夠滿足當前進行體育教學課程開展的需要。在這樣的情況下,高校的體育教學教師就可以聯合起來進行針對學生的體育課程進行相關運動類APP的研發(fā)和開展,或者將運動類APP的研發(fā)工程外包出去,這樣能夠更好的適應教學課程。
(二)提高體育教師的信息化水平
在高校進行體育教學的教師一般來講年齡都相對文化專業(yè)課程的教師年齡稍大,這些教師普遍對于智能手機沒有深入的認識,也不能熟練的進行運動類APP的使用,這樣就不利于學生對運動類APP的了解,所以,要加強高校體育教師的信息化水平,促進教師更好的進行信息化的教學,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
(三)加強教學管理工作
運動類APP的使用和發(fā)展雖然為體育教學提供了諸多便利,也增加了管理難度,比如學生使用APP可能分散注意力,增加安全風險,有的學生投機取巧,甚至出現替跑等行為。針對這些問題,需要教師做好教學管理工作,要做好宣傳教育工作,讓學生認識到體育運動的重要性,引起學生的重視。
(四)開展差異化體育教學
學生對于運動類APP的使用存在著目的性的差異,那么對于高校體育課程的教學效果也存在不同的目的,因此,高校的體育教師在進行學生的體育課程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學生需求的不同,減肥、塑性還是增強體質,來進行學生體育課程的個性化教學,幫助學生更好的通過課堂上專業(yè)知識的學習以及課下運動類APP的使用,兩者綜合起來不斷的增強學生自身的綜合體育素質,為專業(yè)知識的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身體素質基礎。
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運動類APP進行高校的體育教學對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塑造學生建魄的體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教師在開展體育課程時可以采取創(chuàng)新性的方式,摒棄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方式,加入運動類APP的輔助教學,以此來適應不斷發(fā)展的高校體育教育事業(yè)。
參考文獻:
[1]李朋.“互聯網+”時代大學生對健身類App的選擇研究——以南昌市部分高校為例[D].江西:南昌大學,2018:52.
[2]陳夢雅,傅琳."互聯網+"在大學生運動健身中的應用研究——以無錫地區(qū)為例[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8(17):199-201.
作者簡介:姚欣雨,1991年2月出生,男,河北省承德市人,滿,本科,助教,研究方向:社會體育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