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勇 李潤
五年前,我們眼科病房里來了個河南農(nóng)村的小男孩,才兩歲,雙眼卻患有視網(wǎng)膜母細(xì)胞瘤,左眼的腫瘤已經(jīng)長滿整個眼球。為保住性命,孩子的左眼很快就被摘除了。然而,右眼底也有病變,需要持續(xù)接受化療,每兩個月就要復(fù)查一次。于是,孩子白天在我們醫(yī)院接受化療,晚上就和父親在北京西站賣報紙,或者他爸當(dāng)搬運工賺些小費,倆人常常睡在火車站。有一天,我聽到同病房的小孩問他:“你家在哪兒呀?”他晃著頭發(fā)掉光了的大腦袋說:“我沒有家,我爸在哪兒,哪兒就是我的家。”
孩子本來名叫李嘉程,后來他父親覺得可能是名字起得太大了,孩子才會生病,所以給他改名為李天賜——這個孩子就是上天賜給他們?nèi)易詈玫亩Y物。
十年治療期間,醫(yī)生和護士一直盡力為天賜節(jié)省醫(yī)療費用、捐錢捐物。記得有一年冬天,特別冷,我從網(wǎng)上訂了五十床被子,天賜爸爸帶著天賜,到各個地下通道去發(fā)。天賜爸爸說:“孩子眼睛不好,我沒有別的辦法,但我還是要盡量讓他善良?!?/p>
十年后,天賜的右眼腫瘤無法控制,最終也被摘除了。天賜失明后,天賜爸爸就拿著在我們看來形狀完全相同的方塊,涂上不同的顏色,讓天賜摸,訓(xùn)練他的觸覺,慢慢地,天賜完全可以通過撫摸辨別出方塊的色彩。
憑借這種觸覺和記憶的能力,他又學(xué)會了盲文,現(xiàn)在上了當(dāng)?shù)氐拿と藢W(xué)校,父親也在北京扎根,在醫(yī)院里面做全職護工,一家人的生活走向了正軌。
還有一個小病人薇薇,她也是在很小的年紀(jì)就查出了白血病,為了給她治病,父母賣房子賣家產(chǎn),家境同樣陷入深淵。
但薇薇媽媽從來沒有想過放棄,她用最大的愛給了薇薇希望,陪著她常年輾轉(zhuǎn)于廣西與北京之間,她還教薇薇不抱怨生活和社會,要反過來去愛、去擁抱現(xiàn)在擁有的一切。薇薇在愛的包圍下活得非常樂觀,每次給薇薇做眼睛注射,這件在常人眼里非??植篮屯纯嗟氖虑?,薇薇從不懼怕,甚至還會講笑話給我們聽。
薇薇眼睛好的時候喜歡畫畫,還在一個大賽里獲了大獎,獎金五千塊,她拿出一千塊捐給了天賜,把這份愛傳遞了下去。后來她眼睛失明,還憑著記憶用彩色橡皮泥給我捏了一條龍,無論造型還是色彩都非常細(xì)膩逼真。我驚嘆健全的人都不一定做得出來,難以想象它出自一個盲童之手。2020年“六一”兒童節(jié)時,我在直播間為盲童做了一場公益募捐活動,薇薇還連線進來給觀眾唱了一首歌。
我熱愛她陽光樂觀、對生活和未來充滿愛的模樣。
我曾在吉林白城一次“健康快車公益行”活動中,為一個先天白內(nèi)障的孩子做手術(shù),他十歲左右,媽媽也是先天性白內(nèi)障患者。他眼前白茫茫一片無法看清,由于家境貧寒,一直沒有醫(yī)治,直到遇見我們。術(shù)后第二天,把圍在眼前的紗布揭開后,他慢慢地睜開眼睛,就像一個初生的嬰兒,眼睛里閃著光。父母的樣子他從未看得如此真切,每個人都看著他笑,只有他半張著嘴,完全說不出任何話。
這些發(fā)生在我身邊的病例,讓我親眼見證了希望和愛給予一個人的力量。希望是唯一廉價而有效的可以對抗人間疾苦的方法,它是俘虜?shù)淖杂?、病人的健康、乞丐的財富、極寒中的暖陽。我堅守醫(yī)學(xué),不僅源于熱愛,更是想給更多盲人希望,讓那些對我心懷期待的人看到——還有人在為他們而努力。
(張愚摘自《目光》,百花洲文藝出版社,黃雞蛋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