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冰
摘要:新時代背景下,教師需要將自己的教學眼光放得更加長遠,積極使用最為先進互聯網技術為學生闡釋英語知識深刻內涵,充分激發(fā)每個學生的學習動力,其在研究各種知識的時候都需要充分結合互聯網技術的優(yōu)勢,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每個學生之間都能夠形成隱形的學習內驅力,學生能夠真正愛上學習英語知識。
關鍵詞:互聯網背景;小學英語;教學策略
一、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引入“互聯網+”的優(yōu)勢
1、突破時空限制,接受更加先進的課程
現代互聯網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人們無論何時何地都能通過網上搜索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在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運用網絡信息,找到他們想要的教學資料,打破教學過程中的時空限制,幫助教師擴展思維,豐富課堂教學。同時,世界各地的教師可以上傳學習資料,進行在線交流,有助于文化融合和學術討論。在課堂中引入網絡資源還可以打破教師在教學中思維的局限性,幫助教師擺脫傳統教學的弊端,提高教師在與不同地區(qū)教師交流教學模式中的理解力,了解更加先進的教學模式。通過在線學習和數據查詢可以實現信息交流,對建設優(yōu)秀教師隊伍起著重要作用。此外,在小學英語課堂上增加網絡資源也可能使學生接受更先進的知識,讓學生學習到世界各地更優(yōu)秀的教材和英語課程,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國際化,讓學生學得更快、更舒服。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通過互聯網培養(yǎng)出適應時代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綜合型人才。
2、適應時代趨勢,改革傳統教育方式
互聯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不僅可以順應時代的潮流,而且可以為教育的變革做出貢獻。比如傳統的教育模式,一般是教師提前準備教材,教師通過對個人資料的提問和對以往教學經驗的總結來進行教學。目前,由于互聯網的出現,越來越多的教師通過在線數據搜索找到越來越多的知識,并通過各種注釋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網絡信息的出現也對傳統教育方式的改革產生了很大的沖擊。受過去體制的影響,傳統的教育大多是教師講臺講課、學生坐席聽課的模式。這種模式會導致部分學生在課堂容易走神,感到無聊,不能保證所有學生都能掌握所學知識。網絡信息的出現將打破這種模式的局限性,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學習資源,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得學生可以主動探索未知領域,不斷拓展其思維能力。因此,將小學英語課和互聯網結合,既能適應時代的發(fā)展趨勢,又能改革傳統的教學方式,提高小學教育的效率和質量。
二、互聯網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策略
1、營造互動氛圍
營造互動的課堂氛圍,能讓學生在合作式學習過程中總結本課的難點,并及時收集、統計相關信息內容進行討論交流,以便讓學生利用互聯網掌握個性的、獨特的知識點理解方式。
例如,在“Shopping”教學中,首先,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展示超市內的商品,引導學生進入該情境中進行體驗。接著,教師可以展示面包、背包、魚、油等圖片,要求學生說出這些物品的英文單詞,再圍繞相關問題進行探究、體驗,在網絡空間中進行虛擬購物。教師還可以將網絡購物作為背景,讓學生到指定的空間中購買物品,并圍繞這一情境進行討論。通過簡易的對話討論,學生能夠在虛擬空間內進行交流、討論、分析,有利于在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中進行實踐理解。最后,教師可要求學生使用網絡平臺軟件進行口語練習,針對討論內容及課文內容進行大聲朗讀,讓學生在發(fā)音練習、語言學習、理論學習的過程中改變自己的思想。同時,教師應當注意及時改變英語教學思路,要求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軟件進行創(chuàng)新、體驗、探究,在必要的討論中進行總結,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習慣。
2、創(chuàng)設媒體情境
互聯網背景下,教師可運用文本、圖片、視頻等多種媒體,創(chuàng)設信息化的教學情境,啟動學生深度學習的程序。同時,教師可把媒體素材作為一種創(chuàng)設情境的輔助性手段,配合互聯網技術,提高情境創(chuàng)設的質量,引導學生的英語學習向縱深發(fā)展。
例如,教學“What's your hobby”單元時,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其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教師立足單元的教學目標,課前通過錄制短視頻的方式采訪班級的部分學生,讓他們做一個簡短的自我介紹。課上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將錄制好的視頻呈現給學生,接著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學生在認真觀看后回答:“What does he.”“she like doing?”“What do theylike doing?”“Does she like reading stories?”“Does helike playing football?”在這個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話題熱議中,教師借助互聯網信息平臺引入新課,讓學生眼前一亮,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學習體驗,深化了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并為學生進行深度學習提供了思維的立足點。
3、升級活動形式
教師可依托互聯網技術強大的信息交互性,升級英語課堂教學活動設計,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活動學習中有所收獲,強化學生深度學習的體驗。如教師可創(chuàng)新英語課堂教學活動載體的選擇,借助互聯網推送英語游戲、角色扮演、問答競賽等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助推學生英語知識體系的構建。
例如,教學“We love animal”這一單元時,教師借助小動物的外貌特征和行為能力,使學生靈活運用“It has...”“They have...”“Itcan...”“They can...”等句型來完整地描述自己的動物朋友。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設計“guessinggame”活動,即通過課件呈現動物的部分圖片并遮蓋一部分,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判斷來猜測動物名稱,猜對后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簡短的描述。這一活動以小組競猜的形式開展,哪個小組猜對越多并且描述越準確就得分越高。教師布置任務后,學生在組內積極準備,成員之間各有分工,如有的負責搜集大家熟悉的動物類型,有的負責整理動物的特征,還有的積極組織語言素材,學生熱情參與,將英語課堂教學推向高潮。
三、結語
總之,小學英語教師要基于學生的實際學情,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利用互聯網進行資源整合和教學創(chuàng)新,確保教學設計能夠更切合班級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邱瑜彬."互聯網+"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手段探析[J].英語廣場(下旬刊),2019(1):142-143.
[2]付玉紅.基于“互聯網+”的小學英語教學[J].教育信息技術,2019(3):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