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
摘 要:當前,我國的教育事業(yè)在不斷發(fā)展,教師也在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學生制訂合適的學習計劃,以提高教學有效性,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因此,小學語文教師也應當在開展教學前,為學生準備趣味性較強的學習內容,合理設計教學目標,以提高語文課堂的科學性,并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從而促進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36-015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6.078
素質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各類院校都致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也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思考,保證課程的有效性得到提升,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語文是學生學習的基礎,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對學生思維存在一定的禁錮,因此教師要調整教學方法,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合理調整教學計劃,提高課程有效性,從根本上提高語文教學質量,讓學生在課堂上學會各種學習技巧,提高語文素養(yǎng),成為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人才。
一、充分進行課前設計,加強課前準備的趣味性
良好的課前準備能夠為語文課程的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在進行課程設計前,要對自己進行定位,打破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束縛,轉變教學觀念,同時要從主導者轉變?yōu)橹笇д?,促進課程的開展,并對教學活動進行監(jiān)督和指導,基于此,教師要對教材進行充分挖掘,不能照本宣科,通過對教材內容的深度挖掘,設計適合學生思考和學習的課程模式,保證語文教學符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需求,引導學生主動探索,認真思考。此外,興趣作為引導學生學習的最好導師,對學生的認識和探索起到推動作用,對此,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成為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動力,并為學生創(chuàng)造輕松歡快的學習環(huán)境,從而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禁錮。合理為學生設置教學游戲是突破教學難點的方式之一,這種模式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快速融入學習活動中,能夠極大程度地激活學生的思維,提高其課堂參與度,同時教師還要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引導,鼓勵學生主動提出問題,以加深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此外,教師還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適當引導學生開展課堂討論,使其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掌握合作的重要性,從而激發(fā)其學習潛能,進而通過團隊協(xié)作挖掘事物的本質,提高其團隊協(xié)作能力。
二、合理設置思考問題,激活學生的求知欲望
教師要合理設置思考問題,通過趣味性較強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其能夠主動探索,掌握教材中的知識重點,從而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其課堂參與度,使語文教學活動能夠順利開展,并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可以在課程開始之初設置思考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朗讀課文,通過反復閱讀解決教師提出的思考問題。教師通過設置問題還能保證學生在閱讀時更加專注,從而促進其閱讀水平的提高。此外,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自主閱讀,通過自己的力量解決難題,能夠樹立學習自信,提高學習興趣,還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快速掌握文章內容,提高獨立閱讀能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創(chuàng)設貼近課文的情境,深化學生對教材的理解
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是各科教師進行日常教學時都會運用到的教學手段,語文教師也不例外。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保證教學的有效性,就要充分利用教學情境,提高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使其感知課文內容,領會文章主旨,進一步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學習主動性。教師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時,要充分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jù)教材內容,利用多媒體等設備,為學生創(chuàng)設合理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快速融入課堂學習中。創(chuàng)設情境時,教師可以采取播放視頻、音頻、幻燈片等方式,讓學生融入情境中,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感受文章作者的創(chuàng)作動機,感受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學生和作者借此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這有助于學生感受文章的魅力,還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其能夠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開展閱讀活動,從而進一步掌握閱讀技巧,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yǎng),為語文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將學生當作課堂主體,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好奇心強、活潑好動是小學階段學生的特點,教師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要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使其成為學習的主人。因此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的正確引導,將課堂交還給學生,并引導學生開展課堂討論,促進其思維的發(fā)展。教師要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在探索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自主學習方法,擺脫對教師的過分依賴,從而獨立完成學習活動。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其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究空間,提高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深度。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校舉辦的各類教學活動,如基本的識字、寫作或閱讀競賽等,這些都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此外趣味性較強的朗誦比賽、主持人大賽、小記者大賽等也能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勝負欲。學生在充分準備的同時,語文水平也能得到提升,自主學習能力也會得到培養(yǎng)。當學生完成競賽活動后,教師要針對競賽成績幫學生進行總結,對成績優(yōu)異、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加以表揚,樹立學習榜樣,而對成績差強人意但認真準備的學生,則應當給予鼓勵,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提高學生對其他活動的參與積極性,使其不斷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探究性的學習條件,保證學生學習時始終保持輕松的狀態(tài),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此外,教師也應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五、端正學生的學習觀念,提高實踐對學生的引導
現(xiàn)代教育要求教師改變固有的教學觀念,突破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束縛,不能用學生的學習成績衡量學生的好壞,而應當注重對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加強課程教學的有效性。要想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興趣是難以避開的話題,興趣是學生開展學習活動的動力和源泉,只有對語文課程具備充足的學習興趣,學生才會認真進行課程學習,并積極投入課堂學習中。當其能夠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時,學習成績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語文能力也會得到提升。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突破傳統(tǒng)觀念對自己教學方式的影響,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讓學生產(chǎn)生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其學習效率。教師在教學時,不能過于看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而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使其通過不斷努力突破自己,掌握學習技巧,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
教師要幫助學生端正學習觀念,降低自身對成績的緊張程度,改變學生對語文學習的固有想法,將學生從壓抑的學習環(huán)境中解脫出來,讓學生感受到語文的魅力。教師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其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掌握知識重點,形成終身學習意識。學生只有掌握了學習目標,并朝著目標不斷努力,堅定自己的學習信念,才能獲得成功。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從而保證課堂教學得到有效開展。小學生的好奇心很強,教師不應使用過于枯燥的教學模式來禁錮學生思維,而要為其設計豐富的實踐活動,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為其制定相應的學習方案,從而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使其在實踐中積累經(jīng)驗,并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此外,教師還要在實踐中教會學生學習方法,使學生能夠自己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并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不斷豐富自身積累。教師設計課程時,要吸引學生注意力,保證學生能夠以飽滿的精神參與到課堂實踐中,以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
六、注重學生在情感上的需求,拉近師生距離
眾所周知,尊重是相互的,教師應當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使其情感訴求得到滿足。因此,教師要做到在語文課堂上尊重學生,積極幫助學生解決生活和學習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讓學生對教師產(chǎn)生信賴的心理,從而對語文學科產(chǎn)生學習興趣,保證語文課程能夠有效開展。通過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語文成績較好的學生通常對語文課程都有較高的興趣,他們認為進行語文學習是一件很有趣的事,而成績不好的學生往往對語文課程十分厭惡,不愿意進行課堂學習,課上也經(jīng)常走神兒,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一些學生難以理解復雜的語文知識,不能自己構建知識體系,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對語文學習的信心?;谶@種情況,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充分關注,仔細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生活情況,當其出現(xiàn)問題時,教師應當給予正確的點撥和及時的指導,以保證學生的問題得到解決,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樹立語文學習自信,并改變對語文的固有看法。
傳統(tǒng)語文教學只是對教材內容的簡單講解,以教師的講述為主,缺少師生的課上討論環(huán)節(jié),這種教學方式無法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維。因此,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有效性。教師在課程教學時要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保證學生能夠充分投入課程學習中,養(yǎng)成獨立思維習慣,從而提高學習積極性。教師在教學時應鼓勵學生勇于提問,遇到問題時應及時提出,師生之間展開討論,針對問題提出解決方案,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增強參與感,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進行課上討論,活躍課堂氛圍,使學生愛上語文,愛上學習。
七、結語
教師要全面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要轉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進行課程創(chuàng)新,并且不斷積累教學經(jīng)驗,總結教學成果,使課程設計更加合理。教師要對學科內容進行規(guī)劃,提高課程設計的科學性。因此,教師應當為學生準備趣味性課程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此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外語文競賽,加強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與此同時,師生之間要加強溝通,保證語文教學得到有效開展,從而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文學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陳艷秋.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12).
[2]孫曉敏.試析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9(12).
[3]李水平.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學周刊,2019(34).
[責任編輯 康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