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英杰 鄭高梓 黃寧
(河池市人民醫(yī)院,廣西 河池,547000)
經調查發(fā)現(xiàn)[1-2],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女性對自身的要求也日益升高,受生活和工作壓力不斷增大,女性機體的激素水平不斷發(fā)生變化,繼而增加各類乳腺疾病的發(fā)病率也隨之增高,并且發(fā)病年齡日趨年輕化。其中乳腺癌更是女性發(fā)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之一,對女性的生命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因此定期對乳腺進行檢查,及早發(fā)現(xiàn)乳腺病變,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可以有效避免疾病的惡化,提高疾病的治愈率,改善患者的預后情況[3]?,F(xiàn)已知乳腺鉬靶X線攝影技術是乳腺疾病早期篩查和診斷的重要方式,具有簡單快捷、準確率高的優(yōu)勢,但如何在降低被檢者輻射量的基礎上提高攝影質量成為放射科工作者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4]。對此,本研究選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在本院行健康體檢的116例女性為研究對象,均給予乳腺鉬靶X線攝影檢查,分別對其雙側乳房采用35kV和30kV進行攝影,比較不同方位下的攝影質量。
1.1 一般資料 對在本院進行健康體檢的女性展開研究,共計納入23例行低劑量乳腺鉬靶X線片攝影檢查的患者為研究對象,資料收集時間在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納入標準:(1)所有受檢者均對本項研究知情同意;(2)配合度和依從性較高;(3)受檢者年齡均在25歲以上。排除標準:(1)正處于哺乳期或妊娠期的女性;(2)存在精神異常和認知障礙的女性;(3)乳房區(qū)域皮膚破損,正在涂抹藥物進行治療的女性。23例受檢者年齡范圍在25~55歲、平均(38.16±3.41)歲,體重指數(shù) 19.5~24.6kg/m2、平均(22.58±0.47)kg/m2。
1.2 方法 設備選用美國豪洛捷公司研發(fā)的Selenia乳腺機,依次采用側斜位(MLO)和軸位(CC)進行檢查,其中行MLO位檢查的受檢者面對機器站立,將機盒托盤平面調整至與水平面呈45°角的位置,確保暗盒與胸大肌平行,盡最大可能靠近托盤中心,并將腋窩凹陷處治愈暗盒托盤的拐角處,緩慢向前推進胸大肌,同時向外側和上方牽拉乳腺,調節(jié)壓迫器,直到壓力足夠是再將被檢乳腺充分展開并向下牽拉腹部組織,打開乳腺下的皮膚皺褶,X線中心線經過乳腺上方到達外下方攝入膠片中心,提醒受檢者屏氣后曝光。行CC位檢查時受檢者同樣面向乳腺機站立,被檢側的肩頭放松,手臂下垂并肱骨外旋,以此減少皮膚皺褶的出現(xiàn),同時頭部轉向對側,技師輕輕牽拉乳腺組織遠離胸壁,最大限度的展現(xiàn)乳腺組織,將乳頭放在暗盒托盤中心,調節(jié)壓迫器,從上至下進行壓迫,直至乳腺外側存在緊繃感即可,提醒受檢者屏氣后曝光。所有受檢者雙側乳腺均進行檢查,一側攝影千伏選用30kV,另一側攝影千伏選用35kV,共獲得MLO位圖像46幅,CC位圖像46幅。
1.3 觀察指標 (1)詳細記錄受檢者檢查過程中的曝光量,依次比較不同方位下30kV和35kV的曝光量差異和同樣千伏時不同方位曝光量的差異。(2)參考影像學診斷標準評價攝影圖片質量[5-6]:①胸大角度正確,邊緣胸大肌和胸大肌邊緣皮膚結構清晰可見;②內側、外側和上外側腺體組織清晰;③左右乳腺影像對稱;④無皮膚皺褶;⑤清晰可見乳腺下角;⑥清晰可見乳腺腺體后脂肪組織;⑦清晰可見乳腺脈管、纖維束和胸大肌邊緣;⑧清晰可見乳頭輪廓位于乳腺組織上;⑨可以透過最密集的實質清晰看見脈管結構;⑩皮膚輪廓在強光下清晰可見,無強光可不可見。由2名高年資醫(yī)師和1名副主任技師對所有攝影圖片進行評價,符合上述十項條件者為甲級片;符合上述八至九項條件者為乙級片;符合上述五至七項條件者為丙級片;未符合上述五項條件者即為廢片,比較30kV和35kV的攝影質量。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tǒng)計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卡方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t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該項資料有意義。
2.1 受檢者不同方位下30kV和35kV的曝光量 MLO位受檢者,30kV的曝光量明顯大于35kV(P<0.05);CC位受檢者,30kV的曝光量同樣大于35kV(P<0.05);此外無論是在30kV下還是35kV下CC位平均曝光量均小于MLO位(P<0.05),見表1。
表1 受檢者不同方位下30kV和35kV的曝光量[±s,mAs]
表1 受檢者不同方位下30kV和35kV的曝光量[±s,mAs]
方位 圖像數(shù)量 30kV 35kV t P MLO位 46 65.99±0.22 64.06±0.20 44.026 0.001 CC位 46 65.39±0.23 63.52±0.21 40.723 0.001 t 12.786 12.629 P 0.001 0.001
2.2 不同千伏下的攝影質量 35kV整體攝影質量高于30kV(P<0.05),見表 2。
表2 不同千伏下的攝影質量[n(%)]
在篩查乳腺疾病的過程中,合理有效的檢查方式可以提高疾病診斷的準確率,為患病者治療措施的開展提供可靠的依據(jù),以防病情繼續(xù)惡化[7]。目前乳腺鉬靶X線攝影技術是乳腺疾病早期篩查和診斷的首選方式,但如何在減少曝光量的基礎上提高攝影質量成為放射科技師關注的重點。
經本研究發(fā)現(xiàn),無論是MLO位還是CC位,30kV的平均曝光量均低于35kV的平均曝光量(P<0.05),并且在攝影質量方面,35kV整體攝影質量高于30kV(P<0.05),由此可見,在行乳腺鉬靶低劑量X線攝影檢查的過程中采用35kV既可以減少曝光量又可以保障攝影質量。分析原因可以發(fā)現(xiàn),在臨床診斷的過程中,受檢者的乳腺組織結構均是決定乳腺加壓厚度的因素之一,在受檢者可以耐受的范圍,盡最大壓力促使乳腺組織均勻,可以平展、變薄,從而在攝影時獲得更多的乳腺組織信息;并且在檢查的過程中還需展開重疊的結構和致密性的乳腺組織,盡可能不產生皮膚皺褶,保障乳腺在檢查過程中的穩(wěn)定性[8-9]。然而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黑化度指數(shù)的設置、顯定影的溫度、模擬影像處理基礎、工作人員的操作準確度等均會影響最后的攝影質量,此時采用35kV攝影時可以有效減少乳腺鉬靶攝得的乳腺吸收系數(shù),最大程度減少受檢者的輻射程度,實現(xiàn)放射檢測的最優(yōu)化目標[10]。除此以外,攝影質量的好壞除了需要規(guī)范化的操作外,還離不開受檢者的配合,因此在檢查開始前需對受檢者進行相應的心理輔導,緩解其自身的緊張情緒,并且告知受檢者在檢查過程中需要對其乳房進行壓迫,會伴有一定程度的疼痛,提前為其做好心理建設,糾正受檢者正確的站立檢查姿勢,從而確保獲得高質量的影像資料;同時詢問受檢者的生理期,告知其乳腺檢查的最佳時間在生理期后的1周左右,進而最大程度的減少乳腺受激素水平和生理改變帶來的疼痛敏感或乳腺腫脹對影像信息的影響。
綜上所述,在臨床進行乳腺鉬靶低劑量X線攝影檢查時選擇35kV可以在保證低劑量的基礎上保障攝影質量,臨床應用價值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