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習之
□修辭學論壇 主持人:高群教授
紀要的語篇建構
胡習之
(阜陽師范大學 文學院,安徽 阜陽 236037)
紀要,又稱為會議紀要,是用于記載、傳達會議主要情況和議定事項的一種行政公文。其常用的習慣用語作為語篇推進詞語,通過意向動詞聯系賓語,延伸拓展語篇;通過“會議”作為語篇話題凸顯語篇視域,構建語篇的視域結構。紀要祈使句的高頻運用,從意義(要求、命令祈使意義)、語氣(祈使語氣)兩方面指向語篇意圖與主旨,形成語篇合力,推進語篇。排比、反復等修辭方式是紀要極其重要的篇章設計方式。紀要的語篇推進結構、層次結構特征鮮明。
紀要;語篇建構;習慣用語;祈使句;篇章設計方式;結構
紀要,又稱為會議紀要,是用于記載、傳達會議主要情況和議定事項的一種行政公文。1987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的《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首次將會議紀要立為行政機關法定公文文種(在這之前,紀要實際早已在機關、團體、企事業(yè)單位使用),它明確規(guī)定:“傳達會議議定事項和主要精神,要求與會單位共同遵守、執(zhí)行的,用會議紀要。”[1]1993年修訂的《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將會議紀要的適用范圍界定為“記載和傳達會議情況和議定事項”,在表述上增加了該文種的“記載”功能。2000年8月國務院發(fā)布的《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對會議紀要的界定與1993年的相同。2012年4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發(fā)布的《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將“會議紀要”改為“紀要”,將其適用范圍調整為“記載會議主要情況和議定事項”,只提“記載”,未言“傳達”[2]。其實作為一種行政公文,紀要是對會議的目的、要求、基本情況、主要精神和決定事項的歸納整理,“以便上傳下達,統(tǒng)一認識,進而推動工作的開展”[3]。換言之,紀要既有“記載”功能,又有“傳達”功能,只是這種“傳達”更多的是在一定范圍內的傳閱與貫徹執(zhí)行。
紀要從語體角度而言屬于公文事務語體,具有語篇構建的規(guī)約性、程式性與規(guī)范性的特點。本文以紀要(主要是行政會議紀要、非學術性會議紀要)為研究對象,運用篇章語言學理論,從五個方面探究紀要的語篇建構特點,企望為消極修辭的研究做新的努力。
語篇推進詞語是指參與語篇建構,能夠擴展語篇,促使語篇延伸、發(fā)展的詞語。這種詞語能推動語篇進程,在語篇建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例如“說”就是個典型的語篇推進詞語,它能促使語篇運動、發(fā)展。伴隨著“說”的賓語的長短(外在的語言形式的),或者說“說”的內容的多寡(內在的語言內容的)而使語篇呈現出延伸長短的差異:
(1)他繼而還用很欣賞的口氣說,推薦鄉(xiāng)賢是一個很不錯的創(chuàng)意,值得推廣哦?。戊o仁《何處覓鄉(xiāng)賢》)
(2)他接著說:“我初步理了一下,現在我們有四項工作要做:首先,要保證能進得了港,靠得了碼頭。但現在我們還不知道靠哪個碼頭,所以要多做幾手準備,亞丁、荷臺達、馬薩瓦、穆卡拉和吉布提五個港口進出港航法、靠泊方案都要做。而且還要做最困難的打算,沒有引水、拖船、帶纜,這項工作由周副長牽頭,有的港口沒有資料,要向國內提需求,立即發(fā)資料。第二,是防御,要確保我艦的自身安全,各種武器處于待發(fā)狀態(tài),雷達和光電設備全時高強度戒備,這項工作由張副長負責。第三,由高副政委負責碼頭安全警戒和登艦人員的身份識別、安檢、行李上艦。第四,由紀副長負責登艦人員的食宿、衛(wèi)生、安全等工作。政委,你看看還有什么?”(黃傳會《大國行動》)
例(1)“說”的內容少,語篇延伸?。唬?)“說”的內容多,語篇延伸大。但所起作用一樣,即都推動了語篇的發(fā)展。
紀要作為一種獨立的公文事務語體具有一批有別于其他公文事務語體的習慣用語,或者說區(qū)別性固定用語,常見的有“會議認為”“會議指出”“會議決定”“會議強調”“會議要求”“會議同意”“會議確定”“會議明確”等等。這些詞語有兩個特點:第一,以“會議”作為表達主體。紀要雖然也有“與會代表認為”“代表們指出”“×××部長強調”“×××主任指出”等以人作為表達主體的表達,但更多的卻是以會議作為表達主體的表達,這是紀要這種法定公文文種表達主體特殊性的表現。有人認為“會議指出”“會議認為”“會議決定”“會議聽取了”“會議討論了”等表達是“采用擬人的寫作手法”[4]92。我們認為這種看法是不正確的。因為作為公文的紀要以會議作為表達主體,并沒有將會議當作人,并沒有將會議人格化,所以不能看作擬人手法的運用。其實以會議作為表達主體的表達方法應該是借代:用“會議”代“出席會議的人”。用“會議”作為表達主體能充分凸顯紀要反映的是與會人員集體意志與意向,體現用會議來決定、決策、決議的特征。第二,用來陳述的動詞為有賓動詞。有賓動詞顧名思義就是可以帶賓語的動詞,帶賓語的特點使得這些詞語自然成為語篇推進詞語。
紀要這類習慣用語中的動詞不僅可以帶賓語,而且這個賓語可以是句子,或者句群,甚至語段。如:
(1)會議指出,當前我縣的棚改工作時間緊、任務重、進展滯后,必須以強有力的措施加以推進,迎頭趕上。開展棚改“百日攻堅”活動是在當前形勢下加快推進棚改工作的一項重要舉措,非常及時且必要。(《江西黎川縣人民政府2017年第七次常務會議紀要》)
(2)會議認為:
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及食安委各成員單位的共同努力下,全縣上下堅持“以人為本”,把食品安全作為社會民生的頭等大事來抓,一舉通過了省級食品安全示范縣驗收,全縣食品安全工作邁上了新臺階。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黨中央、國務院特別是習總書記對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了許多新要求,為了適應新形勢、新要求,進一步加強各級黨委和政府對食品安全工作的領導,不斷健全食品安全責任體系,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有效保障人民群眾食品安全,有必要對黨委、政府食品安全責任進一步明確。(《陜西省乾縣人民政府2018年第13號常務會紀要》)
例(1)的動詞“指出”控制了一個句群作為賓語,例(2)的動詞“認為”控制了一個語段作為賓語。從篇章語言學角度來說,這里的“指出”“認為”就是管領詞,它們有自己的控制范圍,推動了語篇的發(fā)展,從而形成了“管界”這種篇章現象。
紀要這類習慣用語中的動詞的使用具有一定的趨向性,或者說規(guī)律性。夏驥的研究表明:“會議認為”,常用于對研究事項作出的具有前瞻性、權威性的判斷?!皶h指出”,常用于指出某項工作的基本情況或重要意義,或兼而有之?!皶h要求”,常用于對某項工作本身提出的直接而具體的要求?!皶h強調”,常用于對某項工作提出的延伸性要求,或是對具體要求中的某個片段予以加強?!皶h決定”,常用于對重大事項作出的決策部署?!皶h確定”,常用于對人、財、物以及各項標準等可量化的事項,以及具體的工作任務等予以明確。夏驥同時認為這“六種方式只是一種大致的分類,并沒有嚴格的區(qū)分界限,不少情況下可以通用,具體的運用還要考慮整個紀要的謀篇布局。同時,也不是每一個議題的撰寫都會用到所有的方式,應根據具體情況加以選擇”[5]。換言之,“會議認為”“會議指出”“會議決定”“會議強調”“會議要求”“會議同意”“會議確定”“會議明確”等等這類紀要常用的固定用語在具體紀要語篇中的具體選擇體現了整個語篇布局謀篇的宏觀設計。
紀要這類習慣用語以“會議”作為表達主體,從敘述角度來看,就是將“會議”作為整個語篇敘述的起點,即語篇話題,同時也就是將“會議”作為觀察點,即將“會議”作為整個敘述的視域,這種視域可稱之為語篇視域,這種視域也是建構篇章的重要的因素。正如劉大為所言:“篇章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現象,許多不同類型的因素交叉其中,共同將篇章建構起來?!曈蚓褪沁@樣一種結構因素,它的實質在于從不同的來源向篇章的形成提供認知資源,其中每一種來源,都反映了一種類型的認知主體的觀察和體認。”[6]唐青葉認為:“語篇的建構需要對語篇主旨、意圖等信息進行選擇和組合,并統(tǒng)攝語篇的總體連貫?!盵7]顯然,以“會議”作為語篇視域,是從更高的層面來制約語篇的銜接與連貫。紀要這類習慣用語中的動詞“認為、指出、決定、強調、要求、同意、確定、明確”等等表現的是與會者的集體意志和意向,大致可以歸為意向動詞。按劉大為的觀點,意向動詞是指語義上指向一個心理過程的動詞?!坝捎谌说男睦磉^程與外部事件的這種聯系通常被稱之為意向性,這類動詞便可稱之為意向動詞,它所指向的心理過程就是意向過程。一個意向過程由意向方式和意向內容(外部事件)組成,表現為語言形式就是一個意向動詞控制著一個句子賓語?!盵8]紀要中的這類意向動詞出現于具體語篇時必定帶有賓語,這個賓語可以是一個或一組事件。這類意向動詞及其賓語的組合形成一個更高層次的事件表述。這種事件表述深化了語篇,推動了語篇的發(fā)展。
總之,紀要常用的固定用語作為語篇推進詞語,從兩個方面參與紀要語篇的建構:一是通過意向動詞聯系賓語形成事件表述,動詞的及物性延伸擴展了語篇,成為支撐語篇的重要因素;二是通過“會議”作為語篇話題凸顯紀要語篇視域,構建語篇的視域結構,統(tǒng)領語篇的總體連貫。
紀要語篇從句類角度而言其建構基礎是陳述句,體現斷言性言語行為;建構特色是祈使句,體現指令性言語行為。紀要通??梢苑譃閮深悾阂活悶檗k公會議紀要,“主要用來反映黨政機關、人民團體、企事業(yè)單位的領導機關開會研究問題、部署工作的情況,其作用是為機關單位工作的開展提供實在的指導和具體的依據”;一類為專項會議紀要,包括各種交流會、座談會、研討會等,“它是通過對涉及有關工作的重要方針、政策和理論原則問題的交流、討論情況的紀實,給人們以深刻的啟發(fā),給工作以宏觀的指導”[4]90。第一類紀要顯而易見具有行政約束力,因為它明確要求與會單位與相關部門以此為依據展開工作,落實會議的議定事項。第二類紀要經領導機關批轉后同樣具有行政約束力,因為它也要求貫徹執(zhí)行會議精神、確定的事項。紀要的行政約束力表現在紀要的行文特點上就是多指示性,表現在語言上就是祈使句的大量運用,由此祈使句成為紀要語篇推進的最為典型的標志性句類。
從語用角度觀察,祈使句是要求別人做或者不要做某事,據此我們可以將祈使句分為兩種:肯定祈使句和否定祈使句??隙ㄆ硎咕涔δ茉谟谝髣e人做某事,而否定祈使句的功能在于要求別人不要做某事。紀要高頻運用的是肯定祈使句,較少運用否定祈使句。例如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作為文件(陜政辦發(fā)[1998]11號)轉發(fā)的《省農業(yè)綜合開發(fā)聯席會議紀要》(1997年12月9日,王壽森副省長主持召開)的第四個事項。
四、強化資金管理,確保投入效益
1.足額落實配套資金。各級財政配套資金要按規(guī)定比例列入年初預算,并繼續(xù)完善農業(yè)發(fā)展基金的管理,拓寬資金渠道,保證配套資金足額落實。
2.加強財政有償資金管理。從1998年起,國家立項項目的省財政配套資金中的有償資金比例由50%調整為30%。省立項目比照執(zhí)行。各級財政部門必須切實加強有償資金的項目管理,對使用有償資金的項目逐級報送評估意見和保證按時還款的承諾報告(以正式文件上報),落實還款措施。
3.保證資金及時到位。各級財政要繼續(xù)完善農業(yè)綜合開發(fā)資金專戶管理制度,建立以專戶核撥為中心的報賬核銷制度。按項目進度及時撥付資金,不得長時間滯留資金,更不得將專戶資金挪作它用。
4.加強檢查監(jiān)督,保證投入效益。各級財政、審計、監(jiān)察部門要加強對資金使用的監(jiān)督檢查。每年要有重點地確定幾個地縣進行全面檢查,保證資金??顚S?,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這段紀要文字,除“從1998年起,國家立項項目的省財政配套資金中的有償資金比例由50%調整為30%。省立項目比照執(zhí)行”。這兩句外,其他從標題到各段首句,到闡釋文字都是祈使句。這些祈使句除“不得長時間滯留資金,更不得將專戶資金挪作它用”兩句是否定祈使句外,其他都是肯定祈使句。
紀要是用公文形式表現出會議的內容,其目的是統(tǒng)一認識、部署工作,在表述上必然多用“要”“加強”“堅持”“抓緊”“必須”等等指令性詞語和“要”字句、“必須”句等指令性語句。紀要所記載的議定事項需要相關單位貫徹落實、遵守執(zhí)行,大量帶有要求、命令祈使意義與祈使語氣的祈使句的運用,正是這種需要的情理體現。如:
(1)會議強調,要在滿足技術規(guī)定要求的前提下合理增加機動車及非機動車停車位;對調整地下車庫與現狀建筑安全間距問題,建設單位要抓緊開展技術論證并盡快提出可操作的論證報告;對該項目涉及違規(guī)問題,要按照相關法律規(guī)定予以處理,處理到位后再予審批項目規(guī)劃調整方案。(新鄉(xiāng)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2018年第2次規(guī)劃委員會會議紀要》)
(2)認清形勢,進一步增強抓好安全生產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全縣各級各部門必須警鐘長鳴,樹立安全發(fā)展理念,弘揚“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陜西省乾縣人民政府2018年第13號常務會紀要》)
例(1)“會議強調”的三項內容都用“(NP)+情態(tài)動詞‘要’+VP”句式,即“要”字句表述,體現的是要求性語義與語氣。例(2)用“NP+副詞‘必須’+VP”句式,即“必須”句表述,體現的是命令性語義與語氣。
紀要中的祈使句從祈使意義來說主要是要求意義,較少使用命令意義,極少使用請求意義。我們隨機抽樣的100則紀要中使用命令意義的有9例,使用請求意義的只有1例: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fā)的桂政辦發(fā)〔2001〕22號文件《關于研究百色右江河谷亞熱帶現代農業(yè)實驗區(qū)建設項目規(guī)劃有關問題的會議紀要》有一處使用了請求祈使,即紀要主體第三部分的具體要求1“根據此次會議討論形成的意見,請自治區(qū)計委、財政廳、農業(yè)廳協(xié)助百色地區(qū)盡快組織力量修改項目清單和項目申報表,以便區(qū)直有關部門及時分頭上報國家有關部門”,其他皆為要求意義。紀要三種祈使意義的使用頻率排序為:要求>命令>請求。這三種意義,從與其緊密相連的祈使語氣來說,有強弱之別。命令,祈使語氣最強;要求,祈使語氣強;請求,祈使語氣弱。紀要少用命令式祈使句,多選擇要求性祈使句,表明紀要文種不是直接以命令行事,發(fā)布強制性行政措施,而是從情理上來說明相關單位與人員完成紀要祈使行為的必要,不帶有必須無條件服從的語用意義,體現的是一般的行政約束力,適切紀要的意圖與主旨。
紀要祈使句的使用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即不用祈使語氣詞?,F代漢語可以出現在祈使句中的語氣詞不多,大致有“吧、啊、呢、的、了”及其變體。它們經常運用于口語語體中,相對而言書面語體較少運用。我們認為,紀要祈使句不用語氣詞,跟語氣詞可以緩和祈使句的語氣這個功能有關。用了,會削弱祈使句的語力;不用,更顯莊重嚴肅、直接有力,更能展現話語的支配力量、權勢力量。
總之,紀要祈使句的高頻運用,從意義(要求、命令祈使意義)、語氣(祈使語氣)兩個方面指向語篇意圖與主旨,形成語篇合力,推進語篇,有力推動紀要語篇的建構。
紀要追求的是表達的準確明晰,而不是形象生動,所使用的修辭方式主要是消極修辭方式,如排名有序、概述細說、明域確延、列舉分承、約義明語、面中顯點等等[9],積極修辭方式中的排比、反復、對比等少數引導類辭格也常用。這其中有的修辭方式,如排名有序等主要用于詞句之間,不用來組段成篇或聯系整個篇章。我們知道,每一則具體的紀要都要運用排名有序的修辭方式,因為每一則紀要都需要記下參加會議者,那么哪個在前哪個在后,就有個順序的問題。紀要涉及到的人名排序為無標記排序,它遵循排名有序修辭方式中人名無標記排序的最基本原則,即按尊先卑后排列,此外還有按機關職權排列、按主客之別排列、按時間先后排列等等的不同。排名有序不參與篇章設計,只在詞句之間起作用。而排比、反復和概述細說、列舉分承等修辭方式卻常用來組段成篇或聯系整個篇章,成為紀要極其重要的篇章設計方式。
排比、反復作為紀要語篇篇章設計方式主要表現在用排比、反復貫穿于段落,聯系整個篇章。這種貫穿于段落,聯系整個篇章的形式只有一種首同式:在段落開頭采用結構相同或相近的句式。比如在闡述會議精神時,常用“會議認為”“會議強調”“會議指出”“會議提出”等作為段首的語句;在表述會議決議時,常用“會議決定”“會議要求”“會議號召”等作為段首的語句。這樣的安排,從語篇的布局來說其實是用首同式排比和反復的方式結構語意,設計篇章。運用首同式布局謀篇一方面能使段落層次分明,另一方面還可以更好地突顯主旨。
(1)會議認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破產審判工作總的要求是:
一要發(fā)揮破產審判功能,助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二要著力服務構建新的經濟體制,完善市場主體救治和退出機制?!?/p>
三要健全破產審判工作機制,最大限度釋放破產審判的價值?!?/p>
四要完善執(zhí)行與破產工作的有序銜接,推動解決“執(zhí)行難”?!ā度珖ㄔ浩飘a審判工作會議紀要》,法〔2018〕53號)
這是這則紀要主體結構的第一部分,具體闡述破產審判工作總的要求時每段段首運用結構相同的句式(VO+VO),用排比的方式結構篇章。
(2)會議認為,……
會議認為,……
會議認為,……
會議認為,……
會議認為,……
(江西省《全省加快生豬發(fā)展促進早稻轉化座談會紀要》,贛府廳字〔1997160號〕)
這是這則紀要的主體結構部分,每個自然段開始都有“會議認為”,通過反復方式結構篇章。
概述細說、列舉分承是兩種消極修辭方式,也是紀要常見的篇章設計方式。人們在說寫時,常常對人和事物的行為、性狀、數量等先作概括交待,然后具體細說,這種修辭方式便為概述細說。其中概括交待部分謂之“概述體”,具體細說部分謂之“細說體”。兩者結合,既準確簡潔,又具體有力。如:
于劍副校長就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三點要求:
一、進一步提高對財務管理、預算執(zhí)行重要性的認識。……
二、深刻剖析預算執(zhí)行難的深層次原因?!?/p>
三、長短結合,加快預算執(zhí)行進度?!?/p>
(中國民航大學《2018年度預算執(zhí)行工作專項推動會會議紀要》)
此例是用概述細說修辭方式來結構篇章,概述體提出三項項量(“三點要求”),細說體依據概述體已定的項量逐項細說,從而使得表述條理分明。
當表達主體在寫說時采用先在前面提出幾件事、幾個思考點、幾個認識點,再在后文中按照前面提到的次序,一一分別承說的方式作為篇章的修辭構思,則就是用列舉分承修辭方式進行布局謀篇[10]。紀要用列舉分承建構語篇的也較為常見。如:
徐榮凱副秘書長強調,要加強領導,做好規(guī)劃,細致工作。
加強領導,首先……第二,……第三,……
作好規(guī)劃,要做好三個結合。第一個結合是……。第二是……。第三是……。
徐榮凱副秘書長最后還強調了在住房搬遷、安置過程中要細致工作,周密安排,真正做到好事做好,讓青年教師滿意。(《京津地區(qū)部委屬高校筒子樓改造工作匯報會紀要》,教發(fā)廳[1998]3號)
紀要先列舉徐榮凱副秘書長強調的三項內容:“加強領導,做好規(guī)劃,細致工作?!比缓笤侔凑涨懊嫣峒暗拇涡蚍謩e分段說明,從而使得表達條理清楚,簡潔嚴謹。
語篇的推進結構常見的有信息結構、主述結構、話述結構和啟承結構,“之所以稱為推進結構,是因為這些結構有兩個共同的特點,這些結構都是由前后兩部分組成,如信息結構是由舊信息和新信息組成,主述結構是由主位和述位組成,話述結構是由話題和陳述組成,啟承結構是由啟后性和承前性部分組成;第二個特點是這些結構經??梢酝峦七M,……”[11]。就紀要來說最值得研究的是其啟承結構。
啟承結構是紀要較為典型的語篇推進結構,有標記啟后性是其重要的語篇表現。紀要啟承結構啟后標記主要有如下四類:
紀要一般只有開頭和主體兩部分,開頭主要介紹會議概況,然后用“紀要如下”類啟后標記啟后,引出語篇的主體部分,由此形成紀要如下所示的語篇結構:
開頭(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紀要如下”+主體(議定事項)
(1)在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期間,萬里副總理主持召開了治淮會議,參加會議的有:河南省劉杰、李慶偉,安徽省張勁夫、孟富林,江蘇省許家屯、惠浴宇,山東省秦和珍、朱奇民,國務院杜星垣,國家計委宋平,財貿小組王磊,水利部錢正英、李化一,淮委李蘇波、王祖烈等。
現將會議討論和商定的事項紀要如下。(《國務院治淮會議紀要》1981年12月12日)
(2)2018年3月29日下午,市規(guī)劃委員會在市行政辦公大樓三樓常委會議室召開第二次會議,會議由市政府市長王登喜同志主持,市政府副市長王天興同志及規(guī)劃委員會成員參加會議?,F將會議主要內容紀要如下:(河南省新鄉(xiāng)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2018年第2次規(guī)劃委員會會議紀要》)
(3)2018年10月13日上午9時30分,城陽村社區(qū)黨委書記袁波友在社區(qū)四樓東會議室主持召開社區(qū)“兩委”工作會議。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曹永章,社區(qū)黨委、居委會成員,批發(fā)市場三大經營區(qū)域總經理,社區(qū)各工作組組長,社區(qū)居委會主任助理,社區(qū)工青婦兵負責人參加會議,社區(qū)、批發(fā)市場辦公室工作人員列席會議?,F紀要如下:(青島市城陽區(qū)《城陽村社區(qū)會議紀要》,2018年10月13日)
這三則紀要都以“紀要如下”開啟下文,引出紀要主體,而且例(2)(3)同時用冒號強化啟下功能。
“紀要如下”類啟后標記是個集合,包括“紀要如下”“現紀要如下”“現將會議討論和商定的事項紀要如下”“現將會議主要內容紀要如下”“現將會議情況紀要如下”“現將有關事項紀要如下”“現將會議討論和決定的事項紀要如下”“現將會議研究的有關事項紀要如下”“主要內容紀要如下”“會議形成的決議紀要如下”“現特將會議情況議定事項作如下紀要”,“會議討論、決定事項如下”“會議議定事項如下”等。這其中使用頻率最高的是帶“紀要如下”字眼的慣用表達。
我們隨機抽樣100則紀要,其中有國務院及其部委的會議紀要,也有省市縣區(qū)街道辦事處等的會議紀要,有高校及其二級學院的會議紀要,有長有短,統(tǒng)計發(fā)現在開頭和主體之間使用“紀要如下”類啟后標記的有91則,使用率高達91%??梢姟凹o要如下”類啟后標記是紀要語篇推進結構的重要因素。
紀要序數類啟后標記包括三類詞,一是基數詞,如“一、二、三……”;二是序數詞,如“第一、第二、第三……”;三是代詞,如“首先、其次”。序數類啟后標記與后邊成分組合成啟承結構,推進語篇發(fā)展。例如:
經會議研究,形成如下意見:一是同意按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性質辦理批次建設用地規(guī)劃選址;二是向規(guī)劃編制科出具總規(guī)動態(tài)更新工作聯系單,對該地塊規(guī)劃用地性質動態(tài)更新為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湖北宜昌市規(guī)劃局《規(guī)劃業(yè)務會會議紀要》[2018]046號)
這里“一是”為啟后語,“二是”為承前語,“一是……”與“二是……”形成啟承語篇結構。
上文討論的紀要語篇推進詞語本身帶有啟后性,自然可以和后續(xù)成分構成啟承語篇結構。值得注意的是,公文事務語體中的其他文種在發(fā)文事由與發(fā)文事項之間常用一句話或者一段話來承上啟下,紀要則常用“紀要如下”類語句過渡下文,或者直接用“會議認為”“會議指出”“會議決定”“會議強調”“會議要求”“會議同意”“會議確定”“會議明確”等發(fā)端實現自然過渡,在過渡的同時推進語篇向前延展。
紀要標點類啟后標記主要是冒號,有時用到分號等。如:
會議明確:(一)“東興路地質災害點”規(guī)范表述為“東興路棚改片區(qū)”。(二)將黎灘河北岸納入本次棚戶區(qū)改造房屋征收范圍;房屋征收實施牽頭單位增加縣水利局。(江西黎川縣人民政府《2017年縣政府第七次常務會議紀要》)
此例冒號、分號皆為啟后標點,冒號提示下面將解釋“會議明確”的內容,分號提示下面部分的內容和分號前面部分的內容是平列的。
一個語篇由若干個詞句、段落組合而成,這若干個詞句、段落絕不會是一盤散沙,而是相互之間存在著有機聯系,它們通過內在的語義邏輯關系和外在的語言形式指向表達的中心。正是內在的語義邏輯關系和外在的語言形式的合力造就出具有連貫性與整體性的語篇。
語篇具有層次性,不同的具體語篇具有不同的具體的層次結構,如李白的《靜夜思》和王維的《紅豆》是不同的具體語篇,二者具有不同的具體的層次結構。但是同類型的不同的具體語篇常也可以抽象出相同的概括的層次結構。就紀要來說,一個具體的紀要所記載的會議內容是不一樣的,所采用的具體的言語形式也是有差異的,都有自己的層次結構,然而,不同的具體的紀要卻可以抽象出共同的層次結構類型,亦即可以從個性的現實體中概括出共性的抽象體。
紀要主要由開頭和主體兩部分組成,上文我們將紀要的語篇結構概括為:
開頭(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紀要如下”+主體(議定事項)
由此可見,紀要語篇層次結構從最高層次來說,是解說關系?!凹o要如下”句聯系開頭輔助結構段和主體核心結構段。主體核心結構段是對開頭輔助結構段概述內容的闡釋,因而二者為解說關系。紀要開頭輔助結構段是對會議基本情況的簡要概述,它提供一個已經實現的情況;開頭輔助結構段成分之間多為承接關系,或目的關系。紀要主體核心結構段可以由一個,也可以由多個結構段組成。主體核心結構段可能只是一個結構段,但絕大多數情況下是多個結構段的聯合。一個結構段的,其結構成分之間的語義關系不一;多個結構段的,其結構段之間的語義關系或為承接關系,或為并列關系??偟膩碚f,主體核心結構段是對會議主要精神、議定事項所做的概述,或分項概述。如:
(1)2018年9月29日,開發(fā)區(qū)黨工委委員、濱海臨港產業(yè)區(qū)管理中心主任李建民在管委會六樓第一會議室主持召開化工園區(qū)認定部門動員會議,研究確定化工園區(qū)認定推進工作相關問題。紀要如下:
鑒于省化工專項行動辦近期將就我區(qū)化工園區(qū)申報認定工作重新征求相關省直部門意見,會議要求,與會相關部門單位要高度重視化工園區(qū)申報認定工作,盡快至市直省直對口部門再次匯報,協(xié)調省直對口部門出具對我區(qū)化工園區(qū)認定的支持性意見,全力保障化工園區(qū)認定工作順利推進。
出席:……(人名略)(東營經濟開發(fā)區(qū)管委會《化工園區(qū)認定部門動員會議紀要》)
這是一則極其簡略的紀要,其語篇層次結構第一層關系即為解說關系:主體部分是對開頭部分所述“研究確定化工園區(qū)認定推進工作相關問題”的具體解說。第二層關系1:開頭輔助結構段兩個分句之間為承接關系;第二層關系2:主體核心結構為因果關系(“會議要求”之前為因,之后為果)。
(2)2018年8月30日下午,縣委副書記、縣長陳翔在縣政府六樓第二會議室主持召開了縣政府第41次常務會議。紀要如下:
一、會議觀看了《“媒體聚光鏡”光碟》,通報了有關情況
二、會議審議了縣安委辦提請的《關于請求部署迎接全省安全生產交叉檢查的請示》
三、會議傳達學習了省住建廳《關于落實省委巡視組等部門對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招投標問題整改要求的通知》
四、會議審議了縣城建局提請的《南昌縣沿江片區(qū)城市設計方案》
五、會議審議了縣財政局提請的《南昌縣縣直機關培訓費管理辦法》《關于明確和調整縣直機關差旅費有關管理規(guī)定的通知》
六、會議審議了縣委農工部提請的《2018年南昌縣高鐵、鐵路沿線房屋美化整治改造工程實施意見》(《南昌縣人民政府第41次常務會議紀要》2018年9月7日)
這也是一則極其簡略的紀要,但它代表了紀要的主要形式或者說典型形式。其語篇層次結構第一層關系為解說關系。第二層關系:主體核心結構為并列關系(六個會議事項的并列)。
綜上,紀要語篇層次結構模式可概括如下:
開頭輔助結構段(a,//b):/ 主體核心結構段(a,//b,//c)
承接(目的)解說 并列 并列
[1]戴盛才.淺析紀要寫作應注意的五個問題[J].應用寫作,2013(7):17.
[2]何世龍.紀要的功能擅變與其蓋印和行文方式[J].應用寫作,2013(10):17.
[3]顧銘新,畢可軍.當代公文基本知識(十一)——怎樣寫會議紀要[J].新長征,2006(8):43.
[4]聞君,倪亮,朱軍.行政公文寫作及范例全書[M].北京:北京工業(yè)大學出版社,2008.
[5]夏驥.如何寫好政府常務會議紀要[J].秘書工作, 2017(7):16.
[6]劉大為.意向動詞、言說動詞與篇章的視域[J].修辭學習,2004(6):6.
[7]唐青葉.語篇語言學[M].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9: 155.
[8]劉大為.句嵌式遞歸與動詞的控制功能[J].語言研究,2002(4):19.
[9]胡習之.辭規(guī)的理論與實踐——二十世紀后期的漢語消極修辭學[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2:127-164.
[10]胡習之.核心修辭學[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162.
[11]徐赳赳.現代漢語篇章語言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431.
Discourse Construction of Minutes
HU Xi-zhi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Fuyang Normal University, Fuyang 236037, Anhui)
Minutes, also known as meeting minutes, is an administrative document used to record and convey the main situation and agreed matters of the meeting. Its idiomatic expressions are used as discourse progression markers, which connect the object through intention verbs to expand the discourse; Through "meeting" as a discourse topic, it highlights the discourse scope and constructs the discourse scope structure. The frequent use of imperative sentences points to the intention and theme of the text from two aspects of meaning (demand, imperative meaning) and mood (imperative mood), which forms the joint force of the text and promotes the text. Parallelism, repetition and other rhetorical devices are very important ways of text design. The textual progression structure and 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minutes are of distinctive character.
minutes; discourse construction; idiomatic expressions; imperative sentence; text design; structure
H05
A
2096-9333(2021)04-0032-07
2021-02-10
胡習之(1963- ),男,安徽無為人,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修辭學。
10.14096/j.cnki.cn34-1333/c.2021.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