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娜
(阜陽幼兒師范高等??茖W(xué)校 健康和管理學(xué)院,安徽 阜陽 236015)
1.莎士比亞的戲劇生涯
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是全世界最著名、最杰出的文學(xué)家之一,是歐洲文藝復(fù)興時期最偉大、最重要的作家,也是英國文學(xué)史上最杰出的戲劇家,我們常尊稱他為莎翁。
莎士比亞生活在文藝復(fù)興和宗教改革時期,是一位接受了新思想的人文主義者。當(dāng)時的英國正處在思想大變革時期,那個時代改變了莎士比亞的思想。他提倡個性解放等人文主義新思想,但與此同時,因為基督教從他出生開始就已經(jīng)逐步滲入他的骨髓,所以他將人文主義和基督教相融合后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思想。莎士比亞的戲劇生涯從1590年到1612年持續(xù)了大約22年。也就是說,他26歲就開始創(chuàng)作戲劇。對他的職業(yè)生涯的劃分,學(xué)術(shù)界存在著不同的意見,部分是由于他寫的一些戲劇的日期和場合存在著不確定性。然而,仔細閱讀這些戲劇和詩歌,我們會對四個不同時期的作品有一個整體印象,那就是這四個時期與莎士比亞的成長和生活經(jīng)歷密切相關(guān)。有些學(xué)者喜歡把前兩個時期合二為一,歸納成三個時期。以下是莎士比亞戲劇的四個時期的時間段劃分:第一時期(1590-1594),第二時期(1595-1600),第三時期(1601-1609),第四時期(1609-1612)。
2.《奧賽羅》的創(chuàng)作背景
1603年3月24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病逝,結(jié)束了長達一百一十八年的都鐸王朝的統(tǒng)治。在伊麗莎白女王當(dāng)政期間,莎士比亞的戲劇才華頗得女王賞識,度過了人生的最佳年華。由于女王終身未嫁,沒有留下王位繼承人,因此女王逝世后,王位由她的遠房表弟——蘇格蘭的姓斯圖亞特的詹姆士六世繼承,從此,英國進入了斯圖亞特王朝統(tǒng)治時期。詹姆士六世酷愛戲劇,所以在他登基不久,莎士比亞及其同伴就被詹姆士六世招入自己鐘愛的劇團,改名為“國王供奉”劇團,并賦予其諸多特權(quán)。從此,“國王供奉”劇團頻繁在宮廷演出,每年演出次數(shù)高達二十多場。當(dāng)然,水漲船高,演員們的收入也隨之大幅度增長,莎士比亞也因此有了相當(dāng)不菲的收入,此時的莎士比亞對于莎氏家族來說,算是光耀門楣了。但是與此同時,英國人民在本性兇暴反動的詹姆士一世的統(tǒng)治下反而愈發(fā)痛苦。此外,當(dāng)時在農(nóng)村出現(xiàn)了“圈地運動”,很多農(nóng)民因此破產(chǎn),英國的政治經(jīng)濟形勢日益惡化。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經(jīng)常存在很大的差距,這個時期,思想較之前成熟的莎士比亞看清了自己無力去縮小填補這一差距,于是他在創(chuàng)作了《哈姆雷特》之后,又連續(xù)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強調(diào)現(xiàn)實描寫的悲劇,揭露了社會不公與利己主義的現(xiàn)象。1604年,四十歲的莎士比亞創(chuàng)作了悲劇《奧賽羅》,這是惟一一部以當(dāng)代文藝復(fù)興時期為背景的家庭關(guān)系劇,反映了文藝復(fù)興時期深刻的社會矛盾。莎士比亞從意大利小說家辛思奧所寫的故事集《寓言百篇》中的《威尼斯的摩爾人》里汲取了很多創(chuàng)作素材。
眾所周知,莎士比亞所寫的著名的四大悲劇分別是《哈姆雷特》《李爾王》《奧賽羅》和《麥克白》。在莎士比亞寫的所有的愛情悲劇中,《奧賽羅》是首屈一指的。就愛情而言,是莎士比亞三部有關(guān)愛的主題的悲劇中悲劇色彩最強烈的一部。而且,它還唱著愛的悲歌。 就悲劇而言,在代表莎士比亞最偉大成就的四大悲劇中,《奧賽羅》是最自然、最真實、最具現(xiàn)實主義色彩的。它揭示了一個如此真實的悲劇性的場景,使讀者深受感動。此外,它還可以啟發(fā)現(xiàn)實生活中的讀者,從而極大地激發(fā)讀者的同情心。
在《奧賽羅》中,主人公奧賽羅和苔絲狄蒙娜之間的愛情是黑人領(lǐng)袖和純潔、美麗的白人少女之間的愛。此外,愛情把激情與光明結(jié)合在一起。然而,溫馨的開始很快就變成了落日。純潔而誠實的苔絲狄蒙娜不可能像朱麗葉那樣自愿選擇死亡,因為她深愛自己的丈夫奧賽羅,而奧賽羅卻因為輕信小人的讒言對自己的妻子產(chǎn)生懷疑,最終殺死了她。這就像她死前唱的那首凄涼的楊柳歌。這一悲劇永遠折磨著讀者。莎士比亞以其獨特的洞察力將時代精神集中在兩個對立的主角身上。奧賽羅是一個具有時代特征的人物形象。他積極、勇敢、聰明,能夠無所畏懼地面對危險,充滿了進取和冒險精神。我們可以從苔絲狄蒙娜的話語中找到她愛奧賽羅的原因:“我因為愛這摩爾人,所以愿意和他同甘共苦;我的心靈完全為他的高貴的德性所征服;我先認識他那顆心,然后認識他那齊偉的儀表;我已經(jīng)把我的靈魂和命運一起呈獻給他了?!逼鸪?,我們認為奧賽羅是一個具有高尚情操的理想人物。
在《奧賽羅》中,莎士比亞描繪了也許是所有文學(xué)作品中最黑暗的一個惡棍伊阿古。伊阿古通過惡魔般的暗示,將嫉妒的毒液滴入奧賽羅的心臟,直到奧賽羅的思想受到嚴重的毒害,以至于他在一系列懷疑與不信任中殺死了自己無辜的妻子——苔絲狄蒙娜。伊阿古是文藝復(fù)興時期的另一種典型人物。他是一個極端的利己主義者和新型陰謀家。為了獲得利益,他可以采取一切卑鄙的手段。他的真實面目被掩蓋了,他曾說過:“我不是我自己”。但他又說:“人要表里如一,不表里如一的人也會顯得一無是處!”很明顯,他說的話自相矛盾。此外,伊阿古還提倡理智,這是利己主義者殘忍而冷酷的理性。他能看穿并利用他人,有很強的自控力,為達到自己的目的,懂得如何隱藏自己的內(nèi)心,不惜欺騙所有人。他是一個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惜一切代價的馬基雅維利式的人物。對這種人而言,道德、禮教、親緣、傳統(tǒng)等因素基本不起作用,在他們覺得必要的時候可以全部放棄。他不相信世界上有真愛,所以他責(zé)罵威尼斯紳士羅德里戈:“要是在我們的生命之中,理智和情欲不能保持平衡,我們血肉的邪心就會引導(dǎo)我們到一個荒唐的結(jié)局;可是我們有的是理智,可以沖淡我們洶涌的熱情,肉體的刺激和放縱的欲望;我認為你所稱為‘愛情’的,也不過是那樣一種東西?!币涟⒐拍苷魃茟?zhàn),而且深諳人心。他一眼看穿了奧賽羅強大的外表下的自卑和軟弱,并以此作為一種隱形的武器,激起奧賽羅對凱西奧、苔絲狄蒙娜和周圍一切人和物的懷疑與嫉妒。
伊阿古不是在肉體上,而是在精神上報復(fù)奧賽羅。邪惡的伊阿古捏造事實,利用騙術(shù)欺騙奧賽羅,謊稱苔絲狄蒙娜與凱西歐之間有染,使奧賽羅開始懷疑苔絲狄蒙娜,盡管她在他心中是最純潔、最美麗的。他們之間的愛情是奧賽羅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奧賽羅把他所有的愛和感情都寄托在她身上。然而,由于精明的伊阿古的誤導(dǎo),奧賽羅動搖了苔絲狄蒙娜和他之間的愛情。門鵬銳曾說到:“這正如莎士比亞所說:‘像空氣一樣輕的小事,對于一個嫉妒的人,也會變成天書一樣堅強的確證?!瘖W賽羅單憑一塊小小的手帕就輕信小人所言,可見奧賽羅對于苔絲狄蒙娜的愛情是多么的不堪一擊。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奧賽羅對于苔絲狄蒙娜的感情更多的是一種精神上美好的幻想和迷戀,而苔絲狄蒙娜對于奧賽羅也僅僅是一個年輕女孩對一個驍勇善戰(zhàn)的將軍的“崇拜”而已?!盵1]如果兩人彼此之間多一些理解和體諒,那么將會是另一個結(jié)局。對奧賽羅來說,苔絲狄蒙娜的貞潔的缺失使他的理想破滅了。因為他認為如果苔絲狄蒙娜這樣純潔、溫柔、溫柔的人,也是一條假裝圣潔的毒蛇的話,那么他再也不會相信世界上會有真愛。 他認為他必須殺了她,否則她會欺騙更多的男人。在這一方面,他堅持自己的理想,同時,他僅僅憑自己的經(jīng)驗來看待美和理想的破滅是狹隘和局限的。最后,當(dāng)奧賽羅知道他殺死的苔絲狄蒙娜是純潔無辜的時候,他只好選擇了自殺。
總而言之,奧賽羅面對世界的態(tài)度是理想主義的,而伊阿古則是冷靜、殘酷、冷酷的。因此,老實的奧賽羅注定無法識破伊阿古的詭計多端。伊阿古是個精明的人,他對奧賽羅的性格非常熟悉。他說:“摩爾人具有自由開放的天性,認為人誠實,但似乎是這樣,他們將被溫柔地牽著鼻子走?!?/p>
苔絲狄蒙娜是一個符合人文主義的理想的女性形象。她選擇奧賽羅源于她真摯的愛情。她非常勇敢地為愛的自由而戰(zhàn),并能突破種族偏見和血統(tǒng)觀念。而且,她敢于在公共場合捍衛(wèi)自己的愛情,并要求和丈夫一起出征。這些都體現(xiàn)了新時代的精神。然而,當(dāng)她受到不公正的對待時,一方面,她表現(xiàn)出堅定不移的忠誠;另一方面,又很軟弱無力,沒有勇氣為自己辯護。
1.會話合作原則
會話合作原則是指交際雙方為使會話、合作能夠順利進行,以達到共同的溝通目的而必須相互配合、共同遵循的某些準(zhǔn)則[2]。會話合作原則是會話含義理論(the theory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的具體要求,由美國語言哲學(xué)家格賴斯(Grice)提出,是語言學(xué)中的重要交談理論之一。劇中奧賽羅與伊阿古在進入城堡花園時,伊阿古故意通過對話引起了奧賽羅的注意。兩人起初交談時,伊阿古曾故意多次停頓以引起奧賽羅的注意。交談的過程中,伊阿古又多次打斷奧賽羅的說話,這種欲言又止、含糊不清的表達方式果然成功地讓奧賽羅心生疑惑。而當(dāng)奧賽羅提出問題,想進一步證實自己的猜測時,伊阿古沒有正面回答,為了蒙蔽奧賽羅,胡亂捏造莫須有的事實,并且用了很多指代不清的代詞,如“what、it、that”等。這些回答使奧賽羅進一步相信他,開始懷疑自己的妻子。伊阿古的這種回答方式正是使用了合作會話原則去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對話技巧給奧賽羅帶來的將信將疑的心理作用加速了悲劇的發(fā)生[3]。
2.模糊語言的語用分析角度
與精確語言相比,模糊語言具有更大的概括性和靈活性。這種概括性與靈活性集中反映在語言外延上。模糊語言可以無限放大或縮小已接近可能的上限或下限,但沒有明確的界限,所以模糊性與不確定性很強。當(dāng)說話人認為時機不成熟或者說話內(nèi)容不符合當(dāng)時的場合或自己的身份、地位時,就可以使用模糊語言,使自己處于進退自如的有利形勢。
在《奧賽羅》這部悲劇中,模糊語言在伊阿古這一人物身上得到了充分的詮釋。劇中,伊阿古指點受到了處分之后的凱西奧向奧賽羅尋求幫助,之后向奧賽羅說了一些模糊語言,使得奧賽羅一頭霧水,但是起初奧賽羅對伊阿古說的話并不感興趣,于是伊阿古繼續(xù)多次使用模糊語言,成功地引起了奧賽羅的注意。之后,他虛構(gòu)了一些并不存在的事實去污蔑凱西奧和苔絲迪蒙娜,暗示奧賽羅要多加留意自己妻子的言行舉止,極力挑撥奧賽羅、凱西奧和苔絲狄蒙娜之間的關(guān)系。伊阿古在一遍遍表達自己對奧賽羅的忠誠的同時,充分利用了語言模糊的作用,多次將很多詞句的意思說得模糊不清[4]。 奧賽羅逐漸放松了自己的心理防線,對伊阿古所說的話深信不疑,開始誤解甚至認定自己的妻子苔絲迪蒙娜不再純潔。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居心叵測的伊阿古充分有效地采用了模糊語言所帶來的結(jié)果。
在這部悲劇中,奧賽羅和伊阿古之間的矛盾是人文主義者所渴望的人與人之間應(yīng)該真誠相待的理想與充滿陰謀、欺騙和狡猾的邪惡勢力之間的矛盾沖突。奧賽羅和苔絲狄蒙娜在爭取愛情自由和反對封建主義的斗爭中取得了勝利。然而,面對伊阿古這個陰謀家,他們失去了洞察力、辨別力和戰(zhàn)斗力,因此被消滅。他們的善良和真誠被陰謀家伊阿古所利用,這最終導(dǎo)致了一場悲劇。歐洲文藝復(fù)興時期,文學(xué)作品中對異族的描寫一直充滿了局限性。韋虹、黃順紅指出:莎士比亞的這部悲劇通過刻畫異化種族中的優(yōu)秀者——奧賽羅,抨擊了當(dāng)時英國主流社會對于異化民族乃至“下等人群”的不公平[5],深刻地揭示了極端利己主義力量的邪惡和人文主義者在面對這種邪惡力量時的軟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