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定西市岷縣第四中學 紀娜
化學學科與其他學科有著很大的差異,不僅要求學生掌握良好的計算能力,也要具備一定的觀察力和判斷力。在目前的教學中,學科素養(yǎng)逐漸成為教師關注的重點,基于這一發(fā)展規(guī)劃,教師更應該注重合作學習模式的運用。該種教學模式以學生為核心,鼓勵學生積極觀察化學反應,從而形成自身見解,并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對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合理分配學習小組是進行合作學習的第一步,教師應該從學生的性格、興趣、能力等方面著手,進行合理分配。合作學習的目的是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自己的接受能力范圍內掌握更多的知識,從而提升學習效率。這也就要求化學教師在分組時,要確保小組內的成員具有差異性,促使學生在內部交流時進行優(yōu)勢互補,逐步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在新課改的教學規(guī)劃下,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成為當前的教學重點,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能夠主動發(fā)現自身存在的不足,并且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計劃,為接下來的化學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以“鈉與水的實驗”一課為例,鈉與水的化學反應在高中化學課程中屬于經典課程,也是適合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觀察學習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將學生按照平時的學習成績進行合理分配,每一組都有學習較好、中等、較差的學生,達到組內相互影響的教學目的。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知識,對鈉與水可能產生的反應進行假設判斷,并在筆記本上進行記錄。其次,教師引導學生有秩序地開展實驗,并且規(guī)劃好實驗步驟,促使每一位學生都有動手實踐的機會。由于鈉與水的反應較為明顯,而且速度較快,在反應結束后,教師可以促使學生進行小組探討,對剛才發(fā)生的化學現象進行總結。有的學生說在剛才的過程中聽到了嘶嘶的響聲,也有學生說看到了發(fā)光的小球,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對于化學現象進行及時觀察,有助于對知識內容進行梳理。在學生進行充分的討論過后,教師可以隨機提問幾名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提問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了解學生在合作學習模式當中是否能夠掌握基礎知識。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回答的內容進行整理,并且將鈉與水的反應現象總結成浮、熔、游、響、紅五個階段。學生利用這一化學反應,可以全面展開合作交流模式,促使同學間相互指正,完成小組內部學習,相比于傳統(tǒng)的教師講授知識,這種教學方法更能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也能提升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
高中生在當前學習階段面臨著較大的學業(yè)壓力,往往具有極強的競爭意識?;瘜W教師可以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在合作學習模式中加入競賽元素,促使學生能在更加豐富的學習環(huán)境中不斷提升自主學習意識,也能有效引導學生對化學知識產生更深的興趣。化學競賽應該從多個發(fā)展方面入手,而不是僅僅強調背誦化學方程式。化學課程中可以加入更多的動手實踐環(huán)節(jié),教師要把握住這一機會,促使學生在小組學習當中發(fā)揮自身特長,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
以“化學鍵”一課為例,本章內容講授共價鍵等內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高中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很難理解這一部分知識。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學習小組,并且為每一個學習小組下發(fā)不同的問題,例如,“為什么兩個氧原子可以結合成氧分子,一個氧原子卻不行?”學生在得到問題之后,首先會聯想已學過的知識,也有學生進行思維發(fā)散,聯想到相關的話題。例如,有的學生提出,生活當中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兩者的電子式或者共價鍵是否有相同之處呢?學生在猜想階段難免會發(fā)生錯誤,因此,在小組交流當中,教師應該保留學生的見解,在正式授課時進行糾正,深化學生對于該知識點的印象。在基本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結束后,教師可以基于本節(jié)課的內容,組織適當的化學知識競賽,進一步夯實學生的化學基礎。教師通過豐富課堂教學形式,可以拓展合作學習模式的內容,促使學生積極加入課程環(huán)節(jié)中。
高中化學課程是理科課程之一,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該具備良好的觀察能力以及判斷能力,對于知識應該保持質疑精神,這也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該具備基礎的發(fā)現問題的能力。合作學習模式是以學生為基礎單位開展的教學活動,形成了學生間溝通、探討的橋梁,在這一教學基礎上,學生可以將學習過程中的疑問記錄下來,積極與教師進行探討,促使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也能與教師形成良性互動。及時處理疑問對于化學學科有著積極的指導作用,學生在全面思考、分析的過程中,可以對化學知識進行二次歸納,形成完整的化學體系,進而展現出合作學習模式的重要作用。
以“氧化還原反應”一課為例,高中階段的內容是對初中知識的深化,因此教師可以有目的地引導學生進行回顧,從而展開當前教學。學生對于氧化產物等有基礎的認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對未學過的內容進行理解,形成完整的教學體系。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向學生進一步展示雙線橋法以及單線橋法,演示化學反應中得失電子的過程。由于多媒體設備可以將較為抽象的內容通過動畫的形式呈現出來,更有助于學生理解以及掌握。教師基于這一新內容,引導學生進行小組間的交流,探索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的原因是什么。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間難免會產生意見分歧,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疑問記錄下來,可以在接下來的教學內容中找到相應答案,也可以在課下單獨與教師交流。學生在小組學習中發(fā)現問題,也能解決問題,對于高中化學教學能夠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綜上所述,化學是高中教學階段的重要課程,其重要性不僅在于其內容的豐富性,更為關鍵的是,學生可以通過一系列的化學實驗,增強自身的化學認識,從而形成良好的化學知識體系,為接下來的化學學習奠定基礎。因此,化學教師應該積極推進合作學習模式,促使學生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與其他同學合作探究,全面了解當前的學習內容,對于化學知識產生更加深厚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