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巖 劉 偉
1981年《云夢睡虎地秦簡》一書出版,《日書》甲種、乙種隨之公布于眾,學(xué)者們對此展開了深入探討,據(jù)統(tǒng)計至2014年底睡虎地秦簡《日書》(以下簡稱《日書》)的研究論文已發(fā)表270余篇,研究專著4部,主要從文本整理、古文字學(xué)、數(shù)術(shù)學(xué)、社會風(fēng)俗等方面加以研究,但未見以禮文化為研究專題的成果問世。(1)田雪梅:《睡虎地秦簡〈日書〉研究綜述》,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344。《日書》雖屬巫卜之書,卻受“較多的禮制影響”,(2)林劍鳴:《〈睡簡〉與〈放簡〉〈日書〉比較研究》,《文博》1999年第5期,第19頁。其中有不少涉及禮文化的部分,主要包括祭禮、婚禮、喪禮等,其中尤以祭禮為最、內(nèi)容最多,婚禮、喪禮次之?!度諘犯嗟胤从吵龃蟊妼用娴纳铒L(fēng)貌,以“禮”為切入點可以管窺周秦社會的行為規(guī)范及文化習(xí)俗。
《日書》中祭禮的內(nèi)容明顯較其他禮儀多,一方面固然與祭禮的重要性有關(guān),另一方面還與《日書》本身屬于巫卜之書,其內(nèi)容多與鬼神打交道有關(guān)?!度諘分饕婕凹蓝Y的種類、祭祀對象及所用之犧牲品等三個方面:
《日書》中的祭禮可分為重大祭祀與普通祭祀兩種。重大祭祀主要有“大祠”“大祭”兩種,普通祭祀包括“祭”“祀”“祠”等三種。其中“大祠”“大祭”的對象是最為尊貴的天帝,“祭”“祀”“祠”的對象為普通神祇。
1.重大祭祀
《日書》中的“大祠”出現(xiàn)過3次,其中兩次內(nèi)容相同,見于甲種《毀棄》(以下未特殊標(biāo)明的簡文皆指甲種)與乙種《除室》篇,(3)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41頁。其文曰:“正月、五月、九月之丑,二月、六月、十月之戌,三月、七月、十一月之未,四月、八月、十二月之辰,勿以作事。大祠,以大生(牲)大兇,以小生(牲)小兇,以臘古吉?!?4)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97頁。還有一次見于乙種《見人》篇,其文曰:“春三月戌,夏丑,秋三月辰,冬未皆不可以大祠,可有求也”。(5)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41頁?!按箪簟钡暮x及對象學(xué)界沒有定論,《日書》的整理者未做說明,陳戍國推測當(dāng)指禮典之隆重或?qū)ο笾稹?6)陳戍國:《中國禮制史·秦漢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7頁?!度諘分小办簟弊侄啻纬霈F(xiàn),當(dāng)為“祭祀”之意,其中的“大祠”當(dāng)為進(jìn)行較大規(guī)模的祭祀,與“大祭”同義。“大祭”《日書》中僅出現(xiàn)過一次,《除》篇云:“秀日,利以起大事,大祭,吉?!?7)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81頁。關(guān)于“大祭”,《周禮·天官總宰·酒正》云:“凡祭祀,以法共五齊三酒,以實八尊。大祭三貳,中祭再貳,小祭壹貳,皆有酌數(shù)?!编嵭ⅲ骸按蠹溃斓?;中祭,宗廟;小祭,五祀?!?8)李學(xué)勤主編:《十三經(jīng)注疏·周禮注疏》,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9年,第123頁。據(jù)鄭注可知,“大祭”本是指祭祀天地?!度諘穼儆谇貒?,而秦國本為諸侯國,按照禮制的規(guī)定,只有天子才能祭天,諸侯只能祭祀境內(nèi)山川?!度諘分械摹按蠹馈薄按箪搿焙x相同,既指典禮之隆重又指對象之尊貴。“大祭”“大祀”的真正對象當(dāng)為“帝”“上帝”。《史記·秦本紀(jì)》載昭襄王五十四年“王郊見上帝于雍”。(9)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218頁。可見,秦人有祭祀上帝的傳統(tǒng)?!妒酚洝し舛U書》又載秦國祭祀白、青、黃、炎四帝,特別重視白帝:“秦襄公既侯,居西垂,自以為主少皞之神,作西畤,祠白帝,其牲用騮駒黃牛羝羊各一云”。(10)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1358頁?!度諘分械摹按蠹馈薄按箪簟钡膶ο螽?dāng)為四帝,即白、青、黃、炎四帝。此外,《日書》有《啻(帝)》篇,是對上帝(白、青、黃、炎四帝詳見下文)的“大祠”“大祭”,與《史記·封禪書》的記載相符合。
此外,《稷辰》篇還出現(xiàn)“祠外”一詞:“利以祠外、以生子,吉”。(11)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85頁?!办敉狻?,《日書》的整理者未作解釋,王子今認(rèn)為這是指“外祀之祠。外祠即郊祀”。(12)王子今:《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疏證》,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15頁?!度諘芬曳N《秦》篇認(rèn)為“外”讀為“禬”。(13)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35頁?!办敉狻笔欠駷榻检爰捞熘Y,尚需進(jìn)一步探討。姑且不論“祠外”釋為“外祀之祠”是否合理,郊祀這種祭天之禮與生子等日常生活之事連在一起似有不當(dāng)之處,由此看來,“外”讀為“禬”似乎更合理。
2.普通祭祀
《日書》中的“祠”“祭”及“祀”為普通的祭祀之禮,據(jù)我們統(tǒng)計“祠”出現(xiàn)的次數(shù)最多,共有81次;“祭”次之,有18次;“祀”最少,只有12次?!度諘分小凹馈迸c“祀”,“祠”與“祀”往往一并出現(xiàn),如:
陰日,利以家室,祭祀、家(嫁)子、取婦、入材、大吉。(14)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81頁。(《除》)
外陰日,利以祭祀,作事、入材(財),皆吉;不可以之野外。(15)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81頁。(《除》)
敫,不可臨官、飲食、樂、祠祀。(16)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85頁。(《稷辰》)
陰,以祠祀、飲食、哥(歌)樂,吉。(17)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85頁。(《稷辰》)
以上簡文中的“祭祀”“祠祀”與“祭”“祀”“祠”同義,對象都是普通的神祇。簡文指出祭祀神祇的禁忌時日,如“陰”日、“外陰日”是吉日,“敫日”是兇日。
《日書》中出現(xiàn)許多祭祀對象,但等級最高的莫過于“帝”與“皇”,對這兩個至尊神的祭祀是國家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1.帝
《日書》中“帝”出現(xiàn)過7次:
弦望及五辰不可以興樂□,五丑不可以巫,帝以殺巫咸。(18)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86頁。(《衣》)
春三月,啻(帝)為室申,剽卯,殺辰,四廢庚辛。夏三月,啻(帝)為室寅,剽午,殺未,四廢壬癸。秋三月,啻(帝)為室巳,剽酉,殺戌,四廢甲乙。冬三月,啻(帝)為室辰,剽子,殺丑,四廢丙丁。(19)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95頁。(《啻(帝)》)
戊子以有求也,必得之。雖求告啻(帝),必得。(20)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06頁。(《人字》)
《衣》《人字》中的“帝”當(dāng)為“上帝”之意,至于《啻(帝)》中的“帝”整理者未言明,吳小強釋為“上帝”,(21)吳小強:《秦簡日書集釋》,長沙:岳麓書社,2000年,第85頁。饒宗頤認(rèn)為“啻(帝)”當(dāng)讀為“適”,為“適宜”意。(22)饒宗頤、曾憲通:《云夢秦簡日書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xué)出版社,1982年,第24頁。我們認(rèn)為《啻(帝)》篇出現(xiàn)的“帝”即是青、赤、白、黑四帝?!抖Y記·月令》《呂氏春秋》十二記將春、夏、秋、冬與四帝匹配:春為青帝太皞,夏為赤帝炎帝,秋為白帝少皓,冬為黑帝顓頊。(23)關(guān)于四帝的記載又見于《史記·封禪書》:“(秦襄公)自以為主少皞之神,作西畤,祠白帝,其牲用騮駒黃牛羝羊各一云?!?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1358頁。)此外,睡簡《日書·病》有將東南西北四方與青、赤、白、黑四色相關(guān)聯(lián)的記載,也可作一參考。這種將四帝與四時匹配的傳統(tǒng)在戰(zhàn)國時期已經(jīng)存在。總之,《啻(帝)》篇與《禮記·月令》《呂氏春秋》十二記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該篇又指出青、赤、白、黑四帝在四季有不同的禁忌之日。
2.赤帝
《日書》中“赤帝”出現(xiàn)過3次,都在《行》篇:
凡是日赤啻(帝)恒以開臨下民而降其英(殃),不可為百事?!彩怯袨橐?,必先計月中間日,句(茍)毋直赤啻(帝)臨日,它日雖有不吉之名,毋(無)所大害?!彩怯袨橐?,必先計月中間日,句(茍)毋直赤啻(帝)臨日,它日雖有不吉之名,毋(無)所大害。(24)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00頁。
關(guān)于“赤帝”,吳小強指出:“按照五行說法,赤帝屬火,是主宰南方的至尊上帝,他應(yīng)是楚國的守護(hù)神”。(25)吳小強:《秦簡日書集釋》,長沙:岳麓書社,2000年,第100頁。銀雀山漢墓《孫子兵法·黃帝伐赤帝》篇云:“[黃帝南伐]赤帝,[至于□□],戰(zhàn)于反山之原”。(26)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銀雀山漢墓竹簡(一)》,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32頁?!俺嗟邸睘槟戏街髟咨瘢妒酚洝し舛U書》云:“唯雍四畤上帝為尊,其光景動人民唯陳寶”。張守節(jié)《正義》引《括地志》云:“鄜畤、吳陽上下畤是。言秦用四畤祠上帝,青、黃、赤、白最尊貴之也?!?27)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1376-1377頁。《行》篇的“赤帝”當(dāng)為《史記·封禪書》中的“炎帝”,青、赤、白、黑“四帝”之一,南方的主宰神。
3.上皇
《日書》中的“皇”是以“上皇”的形式出現(xiàn),但僅有一次,《毀棄》篇云:“毋以子卜筮,害于上皇”。(28)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97頁?!吧匣省?,吳小強等人據(jù)《楚辭·九歌》指出:“‘上皇’就是東皇太一,又據(jù)《莊子·天運》指出‘上皇’是指帝王,兩說皆通?!?29)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97頁;吳小強:《秦簡日書集釋》,長沙:岳麓書社,2000年,第85頁?!昂Α碑?dāng)是指“加禍”之意?!兑住ぶt》彖云:“鬼神害盈而福謙”??追f達(dá)正義曰:“驕盈者被害,謙退者受福。”(30)李學(xué)勤主編:《十三經(jīng)注疏·周易正義》,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9年,第81頁?!昂τ谏匣省奔幢弧吧匣省奔拥??!稓墶酚纸又f“害于驕母”,(31)按:“害于驕母”,據(jù)《日書》的整理者指出“驕”疑讀為“高”,本句是說被高祖母的鬼魂禍害。(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97頁。)實際上講的是鬼神降禍福于人?!稓墶氛f子日卜筮會被“上皇”加禍,據(jù)簡文可知此處的“上皇”當(dāng)為“天帝”之意。
總之,睡虎地秦簡《日書》是秦、楚兩國文化的結(jié)合體,其中既包括秦國的最高神青、赤、白、黑四帝,也包括楚國的最高神“天帝”,《日書》中的“帝”“赤帝”“上皇”等詞匯的出現(xiàn)再次證明了此種情況的存在。
《日書》中的犧牲用品主要包括“大牲”“小牲”及錢帛等物品,此外《日書》提及犧牲品的顏色有青、赤、黃、白、黑5種。它反映出祭禮文化的傳統(tǒng)性與地域性相結(jié)合的特點。
1.犧牲用品
關(guān)于具體的祭祀用品,《日書》有所論及,如《毀棄》記載:“正月、五月、九月之丑,二月、六月、十月之戌,三月、七月、十一月之未,四月、八月、十二月之辰,勿以作事。大祠,以大生(牲)大兇,以小生(牲)小兇,以臘、古吉”。(32)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10頁?!按笊保吨芤住ぽ汀坟栽疲骸昂?,利貞。用大牲,吉?!崩疃窦庖嵭唬骸按笊R?。”(33)李鼎祚撰、李一忻點校:《周易集解》,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年,第387頁。“小牲”,用羊、狗、豬等?!稓墶分械臓奚?dāng)涵括用牛大牲及用羊小牲?!芭D”“古”,《日書》的整理者認(rèn)為是“干肉”“鳥干肉”?!抖Y記·月令》云:“臘先祖五祀?!编嵭ⅲ骸芭D,謂以田獵所得禽祭也?!?34)李學(xué)勤主編:《十三經(jīng)注疏·禮記正義》,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9年,第550頁??梢姡芭D”當(dāng)為祭禮的一種,其內(nèi)容是以狩獵得到的禽鳥肉祭祀祖先等神靈,“臘”“古”在《毀棄》中的含義當(dāng)指以禽鳥、走獸之肉祭祀祖先等神靈?!稓墶菲f如果在正月、五月、九月的“丑日”,二月、六月、十月的“戌日”,三月、七月、十一月的“未日”,四月、八月、十二月的“辰日”等特殊時日進(jìn)行祭祀,用牛的“大牲”大兇,用羊、狗、豬的“小牲”小兇,用禽鳥、走獸干肉祭祀祖先則吉利??梢姡漓胗蒙薪芍?,這些特殊時日里的祭祀一定要謹(jǐn)慎。
此外,《日書》又提及其他的祭祀品,如《夢》篇云:“賜某大幅(富),非錢乃布,非繭乃帑?!?35)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10頁?!秹簟菲霈F(xiàn)了祭祀司夢神的用品——錢、布(镈幣)、蠶繭和絲織品。以錢幣、布帛奉獻(xiàn)神靈以求福佑的情況在古代的確存在,據(jù)《后漢書·祭祀志上》載:“武帝封禪至泰山下,未及上,百官為先上,跪拜,置梨棗錢于道以求福,即此也”。(36)范曄:《后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第3168頁。漢武帝封禪時百官曾將錢物擲于道路上祈求神靈保佑??梢姡@種習(xí)俗在漢代仍然存在并為上層社會所接受。
總之,《日書》針對不同的對象所用祭祀品也不盡相同,等級越高,祭祀品越隆重,反之亦然。祭祀青、赤、白、黑四帝時用牛(“大牲”);祭祀其他神祇時用羊、狗、豬(“小牲”);祭祀祖先用禽鳥、走獸干肉;祭祀司夢之神時用錢、布(镈幣)、蠶繭和絲織品。《日書》中犧牲的種類多與禮經(jīng)記載相合,但也有不同的地方,一方面反映了傳統(tǒng)祭禮文化在秦國的傳承,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秦國禮文化發(fā)展有其自身的特點。
2.犧牲品的顏色
關(guān)于祭祀用犧牲品的顏色,《日書》有所論及,如《啻(帝)》云:
北鄉(xiāng)(向)門,七月、八月、九月,其日丙午、丁酉、丙申垣之,其生(牲)赤。南鄉(xiāng)(向)門,正月、二月、三月,其日癸酉、壬辰、壬午垣之,其生(牲)黑。東(向)鄉(xiāng)門,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其日辛酉、庚午、庚辰垣之,其生(牲)白。西鄉(xiāng)(向)門,四月、五月、十月,其日乙未、甲午、甲辰垣之,其生(牲)清(青)。(37)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95頁。
《啻(帝)》篇中出現(xiàn)祭祀神靈的犧牲顏色。其中“北鄉(xiāng)門”“南鄉(xiāng)門”“東鄉(xiāng)門”“西鄉(xiāng)門”分別對應(yīng)的犧牲顏色為赤、黑、白、青,據(jù)前文四帝與方位、顏色對應(yīng)可知,“北鄉(xiāng)門”“南鄉(xiāng)門”“東鄉(xiāng)門”“西鄉(xiāng)門”等四門的位置當(dāng)為南、北、西、東。由此可知,對“北鄉(xiāng)門”“南鄉(xiāng)門”“東鄉(xiāng)門”“西鄉(xiāng)門”祭祀用的犧牲當(dāng)為純赤、純黑、純白、純青的動物,這是古人“五方”與“五色”結(jié)合理論的又一體現(xiàn)。孫占宇指出本段簡文:“用運的數(shù)術(shù)是五行相生法。七月、八月、九月為秋季,秋季金旺,金生水,水主北方,故此三月利筑北門;正月、二月、三月為春季,春季木旺,木生火,火主南方,故此三月利筑南門;十月、十一月、十二月為冬季,冬季水旺,水生木,木主東方,故此三月利筑東向門;四月、五月、六月為夏季,夏季火旺,火生土,土生金,金主西方,故此三月利筑西向門?!?38)孫占宇:《放馬灘秦簡日書整理與研究》,博士論文,西北師范大學(xué),2008年,第53頁。孫占宇從五行相生的數(shù)術(shù)法分析《啻(帝)》篇四門的生成原因較為難得,但將“北鄉(xiāng)門”“南鄉(xiāng)門”“東鄉(xiāng)門”“西鄉(xiāng)門”四門等同于北門、南門、東門、西門實際是不對的,如果孫說成立,那么對應(yīng)祭祀用的犧牲為赤、黑、白、青等顏色則說不通。
《日書》有部分涉及婚禮中“六禮”的內(nèi)容,如請期、親迎等,同時也有部分簡文涉及夫妻交合之禮的內(nèi)容。
請期之禮據(jù)《儀禮·士昏禮》云:“請期,用雁。”鄭玄注:“夫家必先卜之,得吉日,乃使使者往辭,即告之。”(39)李學(xué)勤主編:《十三經(jīng)注疏·儀禮注疏》,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9年,第78頁??梢?,“請期”必定要先占卜吉日。“請期”之禮在《日書》中有所體現(xiàn):
平日,可以取妻,入人,起事?!杖眨嚎梢匀肴嗣?、馬牛、禾粟,入室取妻及它物。(40)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83頁。(《秦除》)
(秀日)不可取婦、家(嫁)女,出入貨及生(牲)?!?危陽日)不可取婦、家(嫁)女,不可見人。……(敫日)不可取婦、家(嫁)女,出入貨及生(牲)。不可臨官、飲食、樂、祠祀。以生子,子不產(chǎn)。取婦、家(嫁)女,兩寡相當(dāng)。(陰日)可取婦、家(嫁)女、葬貍(埋)。(41)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84-185頁。(《稷辰》)
離日不可以家(嫁)女、取婦及入人民畜生。(42)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90頁。(《玄戈》)
戊申、己酉牽牛以取織女而不果。不出三歲。棄若亡。(43)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08頁。(《取妻》)
春三月季庚辛,夏三月季壬癸,秋三月季甲乙,冬三月季丙丁,此大敗日,取妻,不終。(44)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08頁。(《取妻》)
壬申、癸酉,天以震高山,以取妻,不居,不吉。(45)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08頁。(《取妻》)
子、寅、卯、巳、酉、戌為牡日。丑、辰、申、午、未、亥為牝。牝日以葬,必復(fù)之。十二月、正月、八月為牡月。三月、四月、九月、十月為牝月。牝月牡日取妻,吉。(46)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09頁。(《取妻》)
贏陽之日,利以見人、祭、做大事、取妻,(冠)帶,君子益事。(47)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31頁。(乙種《除》)
以上簡文中既有娶妻的禁忌之日如“秀日”“危陽日”“離日”,又有娶妻的吉日如“陰日”“贏陽之日”。對此,吳小強指出:“嫁娶生子必須擇良從吉,千方百計回避兇忌之日,是戰(zhàn)國秦代社會婚姻家庭生活的最顯著觀念”。(48)吳小強:《秦簡日書集釋》,長沙:岳麓書社,2000年,第316頁?!秲x禮·士昏禮》和《禮記·昏義》未言明“請期”的具體日期,《日書》則加以明確,但這些日期通用與否,尚需新的史料證實。至于不可娶妻的原因,簡文也有所論及,如“戊申”“己酉”(49)簡文說牽牛娶織女的日子是“戊申、己酉”,可見當(dāng)時的婚禮至少是連續(xù)兩天。等日是牽牛娶織女的日子,但二者的婚姻沒有好結(jié)局。春三月季庚辛日、夏三月季壬癸日、秋三月季甲乙日、冬三月季丙丁日等是“大敗日”,娶妻不吉利。壬申日、癸酉日,天雷擊高山,娶妻不吉利。《取妻》還指出“牝月牡日取妻,吉”,牝月即陰月,指三月、四月、九月、十月。牡日為子、寅、卯、巳、酉、戌??梢姡?、四月、九月、十月的子、寅、卯、巳、酉、戌日是舉行婚禮的吉日。反推之,十二月、正月、八月(牡月)的丑、辰、申、午、未、亥日也應(yīng)是婚禮的吉日??傊?,牝月結(jié)合牡日或者牡月結(jié)合牝日當(dāng)是婚禮的吉日,這是陰陽和合思想的反映。放馬灘秦簡《日書》乙種有《牝牡日》《陰陽日》等篇也表明“牝牡日”即“陰陽日”。古人認(rèn)為男為陽,女為陰,婚姻是男女(陽陰)結(jié)合,結(jié)婚的日子也應(yīng)是陰陽和合。
《日書》中有涉及“親迎”禮的簡文,《星》篇說:“軫,囗乘車馬、衣常。取(娶)妻,吉?!?50)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92頁。陳戍國指出此段簡文有“彩禮”色彩。(51)陳戍國:《中國禮制史·秦漢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67頁。此段簡文不是“彩禮”(納征)而是“親迎”。關(guān)于納征,《儀禮·士昏禮》云:“是以昏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皆主人筵幾于廟”。賈公彥疏:“納征者,納聘財也。征,成也。先納聘財而后婚成,《春秋》則謂之‘納幣’?!?52)李學(xué)勤主編:《十三經(jīng)注疏·儀禮注疏》,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9年,第1618頁。納征主要用“幣”,簡文出現(xiàn)車馬、衣裳主要與“親迎”有關(guān)。《儀禮·士昏禮》說:“主人爵弁,裳緇袘。從者畢玄端。乘墨車,從車二乘,執(zhí)燭前馬?!编嵭ⅲ骸熬糅投眩嶂?。大夫以上親迎冕服。冕服迎者,鬼神之。鬼神之者,所以重之親之。裳者,衣緇衣。不言衣與帶而言袘者,空其文,明其與袘俱用緇。袘,謂緣。袘之言施,以緇緣裳,象陽氣下施。從者,有司也。乘貳車,從行者也。畢猶皆也。墨車,漆車,士而乘墨車,攝盛也。執(zhí)燭前馬,使徒役持炬火居前照道?!?53)李學(xué)勤主編:《十三經(jīng)注疏·儀禮注疏》,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9年,第78頁。這些記載說明,親迎之禮要求新郎乘車、服“冕服”、戴禮帽迎娶新娘,《星》篇簡文雖有殘缺,但反映出娶妻乘車馬、穿禮服的情況還是可以確定的??傊?,《星》篇“取(娶)妻,吉”一句正與“軫,囗乘車馬、衣?!币痪湎喑薪?,前一句說的是親迎之禮,后一句講的則是禮成之后結(jié)局很吉利。
《日書》中有3條涉及夫妻交合之禮的內(nèi)容,古人常將此種禮以隱晦的詞語表達(dá),如用“同衣”“入宮”等詞語表述。
1.同衣
《日書》中的“同衣”凡二見:
凡且有大行,遠(yuǎn)行若飲食、歌樂、聚畜生及夫妻同衣,毋以正月上旬午,二月上旬亥,三月上旬申,四月上旬丑,五月上旬戌,六月上旬卯,七月上旬子,八月上旬巳,九月上旬寅,十月上旬未,十一月上旬辰,十二月上旬酉。(54)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81頁。(《除》)
夫妻同衣毋以正月上旬午,二月上旬亥,三月上旬申……(55)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42頁。(乙種《寄人室》)
“同衣”,吳小強、劉樂賢皆認(rèn)為是指夫妻同房,(56)吳小強:《秦簡日書集釋》,長沙:岳麓書社,2000年,第93-94頁。又見劉樂賢:《睡虎地秦簡日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157頁。此說可從。以上兩段簡文說夫妻交合的禁忌時間是正月上旬午日,二月上旬亥日,三月上旬申日等。
2.入宮
《日書》中的“入宮”僅一見:“人若鳥獸及六畜恒行人宮,是上神相,好下樂入,男女未入宮者毄(擊)鼓奮鐸桑喿(噪)之,則他不來矣?!?57)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13頁?!拔慈雽m”當(dāng)指未婚者即未行交合之禮的人。
此外,《衣》篇說:“丁丑媚人,丁亥靈,丁巳安于身,癸酉多衣?!?58)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86頁。“媚人”,吳小強認(rèn)為是“惹人喜愛”意,(59)吳小強:《秦簡日書集釋》,長沙:岳麓書社,2000年,第219頁。王子今則認(rèn)為是指“性關(guān)系”。(60)王子今:《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疏證》,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22頁。吳說可從。簡文說丁丑日制衣惹人喜愛,丁丑日制衣有福報,丁巳日制衣能夠安身,癸酉日制衣衣服多,如果按照王說則文意不通。
喪禮屬于兇禮范疇,《日書》有涉及葬禮的部分,主要是命赴之禮、卜葬之禮、下棺之禮、外除之禮及外喪之禮,雖然記述不多,但能反映出秦國喪禮的一定規(guī)制。
關(guān)于命赴之禮,《行》篇云:“有為而禺(遇)雨,命曰央(殃)蚤至,不出三月,必有死亡之志至?!?61)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00頁。整理小組指出:“死亡之志”當(dāng)指訃聞。(62)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01頁。此說可從?!坝嚶劇奔疵爸Y,將死者死亡的消息告知親友。《行》篇的這段簡文說做事(具體不詳)正好遇到下雨,叫作“殃早至”,不出三月必有喪事?!度諘氛J(rèn)為某些正在做的事情被風(fēng)雨等自然現(xiàn)象打亂是不祥的征兆。
“卜葬”主要是指依靠巫祝選擇吉日而葬?!安吩帷痹凇度諘分杏涊d較多,茲舉幾例:
(正陽)可葬貍(埋),雨齊(霽)?!?陰日)可取婦、家(嫁)女、葬貍(埋)?!?結(jié)日)不可又為也,而可以葬貍(埋)。(63)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84-185頁。(《稷辰》)
葬日,子卯巳酉戌,是胃男日。午未申丑亥辰,是胃女日。女日死,女日葬。必復(fù)之,男子亦然。凡丁丑不可以葬,葬必參。(64)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86頁。(《衣》)
毋以辰葬,必有重喪。(65)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97頁。(《毀棄》)
子、寅、卯、巳、酉、戌為牡日。丑、辰、申、午、未、亥為牝日。牝日以葬,必復(fù)之。(66)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06頁。(《取妻》)
以上簡文涉及“卜葬”之禮,與“三禮”記載不同的是《日書》指出具體的吉日與忌日。如正陽日、陰日、結(jié)日是吉日宜下葬;丁丑日是忌日不宜入葬。《日書》又據(jù)“男日女日”埋葬理論指出埋葬的禁忌禮俗,如《衣》篇指出“子卯巳酉戌”是“男日”,“午未申丑亥辰”是“女日”,男日死,男日葬,女日死,女日葬會“復(fù)之”,不吉利?!度∑蕖菲嘣谱?、寅、卯、巳、酉、戌為牡日(男日),丑、辰、申、午、未、亥為牝日(女日)。牝日葬,會“復(fù)之”。同樣,牡日葬,也會“復(fù)之”。有學(xué)者指出:“(男日女日埋葬理論)體現(xiàn)了陰陽和諧和對立統(tǒng)一的思想”,(67)孫占宇:《放馬灘秦簡日書整理與研究》,博士論文,西北師范大學(xué),2008年,第26頁。此說可從。男日(牡日)為陽日,女日(牝日)為陰日?!兑隆泛汀度∑蕖返绕f男日死,男日葬,女日死,女日葬不吉利,可知陽日死當(dāng)陰日葬,陰日死當(dāng)陽日葬,體現(xiàn)出陰陽調(diào)和的理念。這是陰陽思想與禮文化相結(jié)合的具體表現(xiàn),是戰(zhàn)國時期禮文化發(fā)展的一大特色,對后世葬禮產(chǎn)生了深遠(yuǎn)影響。(68)王充《論衡·譏日》篇記載《葬歷》云:“葬避九空、地臽,及日之剛?cè)幔轮骜?。日吉無害,剛?cè)嵯嗟?,奇耦相?yīng),乃為良吉。不合此歷,轉(zhuǎn)為兇惡?!?王充撰:《論衡》(諸子集成本),北京:中華書局,1954年,第232頁。)此外,《唐書·呂才傳》《葬》篇云:“后代葬說,出于巫史。一物有失,便謂災(zāi)及死生,多為妨禁,以售其術(shù),附妄憑妖。至其書乃有百二十家?!?歐陽修,宋祁撰:《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4065頁。)可知唐以前葬書較多,這些葬書深受巫史之書的影響,《日書》作為巫書之一,對后世的葬俗起到一定的影響。
《日書》中有下棺之禮的記載,如《直(置)室門》篇云:“戌不可以為床,必以肂死人?!?69)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00頁。簡文的整理者認(rèn)為“肂”是“下棺置地中”之意。(70)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00頁?!秲x禮·士喪禮》云:“掘肂見衽?!辟Z公彥疏曰:“肂,訓(xùn)為陳,謂陳尸于坎,鄭(玄)即以肂為埋棺之坎也。”(71)李學(xué)勤主編:《十三經(jīng)注疏·儀禮注疏》,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9年,第698頁??梢?,“肂”為下棺之禮。本處簡文中的“肂”當(dāng)指“陳尸”之意。簡文說戌日不可以做床,否則一定會陳尸。此外乙種《夢》又云:“辰不可以哭,穿肄(肂),且有二喪?!?72)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48頁。本文中的“肄”即“肂”,是下棺之禮。簡文說辰日不可以哭,不能開鑿墓室并下棺,否則一定還會有喪事。
《日書》中有外除之禮及外喪之禮的記載,外除之禮是關(guān)于父母的喪禮,外喪之禮是關(guān)于兄弟的喪禮。關(guān)于外除之禮,《稷辰》云:敫,可以穿井、行水、蓋屋、飲樂、外除。(73)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85頁。吳小強認(rèn)為“外除”是指“驅(qū)除外邊的邪氣”,(74)吳小強:《秦簡日書集釋》,長沙:岳麓書社,2000年,第39頁。劉樂賢、王子今等人則認(rèn)為是指“服父母之喪”。(75)王子今:《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疏證》,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05頁。此說當(dāng)是據(jù)《禮記·雜記下》所載:“親喪外除,兄弟之喪內(nèi)除”。關(guān)于“外除”,孫希旦引黃干云:“內(nèi)服、外服皆謂日月已竟,服重者外雖除而未內(nèi)除,服輕者則不惟外除而內(nèi)亦除也”??梢?,“外除”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是指為父母服喪,第二種是指時間已過,服喪之人雖去掉喪服但內(nèi)心仍然為父母守喪。無論是哪種說法,“外服”都與父母之喪有關(guān)。關(guān)于外喪之禮,乙種《盜者》篇云:“卯,會眾,其后必有子將弟也死,有外喪”。(76)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21頁。關(guān)于“外喪”,《禮記·雜記下》記載:“有殯,聞外喪,哭之他室。”孔穎達(dá)疏曰:“外喪,謂兄弟喪在遠(yuǎn)者也?!?77)孫希旦:《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第1085頁??梢?,“外喪”是指在外的兄弟之喪。乙種《盜者》篇的這段簡文說卯日與眾人聚會后來必有子弟會死,有在外的兄弟之喪。
《日書》不僅指出某些禮儀的適宜及禁忌之日,同時又進(jìn)一步解釋此種禁忌的根源,如《星》篇說“柳”宿當(dāng)值之時,百事吉?!度⑵蕖氛f戊申、己酉等日是牽牛娶織女的日子,這些天不宜舉行婚禮。“斗”宿當(dāng)值之時,可以進(jìn)行軍事征伐等。實際上,這是“萬物有靈”“天人一體”“陰陽五行”等理念在禮文化領(lǐng)域的具體體現(xiàn)。在這些理念的影響下,先民們認(rèn)識到天地、神祇對人類有著絕對的影響力,天地、神祇的一些禁忌、祥瑞也漸漸成為了人類的禮俗。同時,陰陽五行理論也是人類社會必須遵循的法則,否則必遭天譴。婚禮、埋葬之禮需要遵循牝(陰)月+牡(陽)日、男(陽)日+女(陰)日的原則。在五行觀念下,東方屬木,青色;南方屬火,赤色;西方屬金,白色;北方屬水,黑色;中央屬土,黃色,《日書》中對天帝祭祀品的顏色正與此相合?!恫 菲那唷⒊?、黃、白、黑五色與東、南、中、西、北對應(yīng),也是這一觀念的應(yīng)用實例。隨著研究的深入,更多關(guān)于《日書》中禮文化內(nèi)容將會展現(xiàn)出來,這將為人們更加準(zhǔn)確地認(rèn)識其所反映的社會生活面貌提供資鑒。鑒于所掌握的史料及認(rèn)識水平有限,《日書》所見的禮文化研究尚需進(jìn)一步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