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國亮,孟 樂
本刊核心層次論文
東北官話方言本字考釋續(xù)
歐陽國亮1,孟 樂2
(1.中國刑事警察學院 文件檢驗技術(shù)系,遼寧 沈陽 110035;2.本溪市第五中學,遼寧 本溪 117021)
運用音韻學、文獻學、方言學等方面的知識和原理,針對東北官話口語中若干“有音無字”現(xiàn)象,在此前考釋出的13個方言本字的基礎(chǔ)上,繼續(xù)考釋了東北官話口語中常用的18個方言本字??坚寱r,首先根據(jù)古代字書對本字的語義進行了梳理,然后運用文獻中的例句予以印證,最后結(jié)合東北官話語音演變規(guī)律對字音的來源進行分析闡釋。這30多個本字都是古語詞,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東北官話歷史底層,代表了東北官話獨具一格的一面,具有一定的語言學價值。在東北漢語方言資源日漸萎縮的大背景下,應當加強方言本字和古語詞的整理研究,從中發(fā)掘歷時語言信息,為東北方言歷史源流體系構(gòu)建提供字詞理據(jù)。
東北官話;語音特點;方言本字
對于東北官話中的方言本字現(xiàn)象,筆者曾撰寫了《東北官話中的若干方言本字考釋》一文,刊于《遼寧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3期。文章考釋了東北官話口語中“菢”“扽”“竳”“抻”“濎”“嫽”“蹘”“薅”“爨”“黢”“覷”“璺”“抈”共計十三個本字,對每個字的語義、音理、文獻來源情況做了說明,揭示了東北官話中部分“有音無字”現(xiàn)象[1]。在后續(xù)研究中,我們又陸續(xù)考釋出十余個東北官話口語中常用的本字。本字考釋的依據(jù)及行文體例依然參照前文,此處不再贅述。需補充的是:一、凡注音之處都以沈陽方音為準,聲調(diào)調(diào)值依據(jù)2020年編寫的《遼寧省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調(diào)查資料匯編》擬定的沈陽方言音系(陰平44,陽平35,上聲213,去聲41);二、本字中除了引自字書和韻書中的例句外,其他引用的古代文獻例句(例如引自《梁書》《金史》《聊齋志異》的例句)都檢索自北大古代漢語語料庫(CCL語料庫),由于引證篇目較多,故此類原著不再作為參考文獻列入。
【熥】[th??44],把涼了的食物再加熱。這個詞語在東北官話口語中十分常用。例如:“饅頭都涼了,熥一熥再吃?!薄盁住边@個字在《說文解字》中未收錄,大概當時尚未產(chǎn)生,后見于宋代《集韻》:“他東切,音通。以火煖物也?!边@里對其含義解釋得很明白:用火給物體加熱。元代編撰的《金史》:“多鑿坎熥,筑垣墻于隙地?!贝颂幍摹翱矡住本褪呛婵居玫幕鹂?,源于“熥”的“烘烤”一義。語音上,“熥”在古代韻書中屬于透母東韻平聲。今東北官話透母讀為[th],東韻今一部分讀為[u?],一部分讀為[e?],后者在東北官話中最為常見,清聲母平聲今東北官話讀為陰平。綜上所述,東北官話中有“加熱”義的音節(jié)[th??44]所對應的漢字當為“熥”。
【皴】[tshu?n44],東北官話中把皮膚上積存的泥垢叫做“皴”。例如:“老長時間沒洗澡了,身上皴老多了,真埋汰。”“皴”的本義是指皮膚因干燥或寒冷而開裂。這一點古代字書都有解釋,《說文解字》:“皮細起也?!薄队衿罚骸鞍斠??!盵2]這一含義在《梁書·武帝紀》中就有用到:“執(zhí)筆觸寒,手為皴裂?!庇伞榜濉钡谋玖x后來引申指表皮比較粗糙的東西,例如《蘇軾·龍眼詩》:“獨使皴皮生,弄色映琱俎?!贝颂幍摹榜迤ぁ敝副砥ご植诘乃笾?。后來“皴”進一步引申用來指皮膚上污垢,見《聊齋志異》:“膚垢欲傾塌,足手皴一寸厚,使人終夜惡?!睎|北官話就繼承了這一個語義。語音上,《唐韻》《集韻》《韻會》都注音為:“七倫切,音逡。”根據(jù)上述韻書的注音,“皴”為清母諄韻合口三等平聲字。合口韻前的清母今東北官話讀為[tsh]聲母,諄韻今為[u?n],清聲母平聲今讀為陰平。綜上,東北官話指“皮膚污垢”的音節(jié)[tshu?n44]所對應的本字當為“皴”。
【搋】[tshuai44],東北官話指用手用力拍打、揉搓。例如:“他家搋面呢,一會兒要包餃子?!薄稗酢痹谠缧r候指用拳頭擊打別人,見《唐韻》:“俗謂以拳觸人曰搋,亦曰撉?!边@里有用拳頭“捅”的意思,今天東北官話把捅下水道的工具叫做“搋子”,意思即來源于此。后來“搋”又有了拍打的意思,《增韻》:“搋,又拽也,或作拸,又通作扡?!贝颂幱镁哂小芭拇?、施加”義的“拸”和“扡”二字來解釋“搋”,說明它有“拍打”的意思。語音上,根據(jù)《唐韻》等韻書注音,“搋”為徹母蟹韻開口二等平聲字。今東北官話中,徹母讀為[tsh]聲母,蟹韻開口二等有[ai][uai]兩個韻母,清聲母平聲字今讀陰平。綜上,東北官話指“用力拍打、揉搓”義的音節(jié)[tshuai44]所對應的本字當為“搋”。
【綽】[tshau44],東北官話指用手抓取東西,特別是指情急之下順手抓取東西。例如:“倆人打架,他綽起個酒瓶子就砸了過去?!薄熬b”的這個含義在明代以后的小說中多有用到?!端疂G傳》:“披掛、拴束了弓箭,綽槍上馬?!薄度龂萘x》:“竟自披掛上馬,綽槍出營?!闭Z音上,根據(jù)《廣韻》等韻書的注音,“綽”為徹母豪韻平聲[3]。今東北官話中,徹母讀為[tsh]聲母,豪韻讀為[au]韻母,清聲母平聲字讀為陰平調(diào)。綜上,東北官話指“用手抓取東西”義的音節(jié)[tshau44]所對應的本字當為“綽”。有些書上把本應該寫成“綽”的地方寫成“操”是不對的,例如“操家伙”。
【苶】[nie35],東北官話指萎靡不振、枯萎的樣子。例如:“三兩句話就把你給忽悠苶了。”《韻會》釋該字為“疲貌?!币布次也徽竦臉幼?。歷代文獻中多有此義,例如,《莊子·齊物論》:“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歸?!薄短茣ぐ酌糁袀鳌罚骸笆菚r居易足病發(fā),宰相李德裕言其衰苶,不任事?!薄度圃姟罚骸皷|山幽且阻,疲苶煩經(jīng)過?!笨梢姟捌}”這個詞的含義從戰(zhàn)國到唐宋都沒有太大變化,詞義很穩(wěn)定,都是指萎靡不振的狀態(tài)。字音上,《唐韻》注音為“奴結(jié)切?!睂儆谀嗄干綌z開口四等入聲字。今東北官話中,泥母讀為[n]聲母,山攝開口四等入聲字韻母多為[ie]韻,入聲今雖派入四聲,但多數(shù)字如“結(jié)”讀為陽平調(diào)?!短祈崱纷⒌摹芭Y(jié)切”今拼讀為[nie35]。綜上,東北官話指“萎靡不振”義的音節(jié)[nie35]所對應的本字當為“苶”。
【掇】[tuo44],該字在東北官話中不單用,而是與“拾”組成詞“拾掇”,指收拾、摘取。例如:“吃完飯想著把碗拾掇了?!薄墩f文解字》:“掇,拾取也?!笨梢姟岸蕖钡谋玖x是收拾、摘取的意思。“掇”是個很古老的詞語,至少在商周時期就已是這一含義,例如《詩經(jīng)·周南》:“采采芣苢,薄言掇之?!薄妒酚洝垉x傳》也有用到該字:“秦得燒掇焚杅君之國?!贝颂帯岸蕖笔侵嘎訆Z。字音上,根據(jù)《廣韻》,“掇”屬于端母桓韻一等入聲字。今東北官話中,端母讀為[t]聲母,桓韻入聲讀為[uo]韻母,入聲派入四聲。綜上,東北官話指“收拾”義的音節(jié)[tuo44]所對應的本字當為“掇”。
【攮】[na?213]北官話指用刀刺扎。例如:“你不給錢,小心我攮你?!薄斑痹凇蹲謪R》釋義為“推攮也。”也即用手推的意思,從中引申出把刀刺進去。例如《金瓶梅》:“遭遭兒有這起攮刀子的,又不知纏到多早晚?!薄度辶滞馐贰罚骸皹岊^子攮到賊肚里。”語音上,《字匯》給“攮”注為“乃黨切”,屬于娘母江攝開口二等江韻上聲字。今東北官話中,娘母讀[n]聲母,江韻開口二等讀[a?]韻母,上聲在次濁聲母前仍讀上聲。綜上,東北官話指“用刀刺扎”義的音節(jié)[na?213]對應的本字當為“攮”。
【敹】[liau35],東北官話指用粗線進行簡單的縫補。例如:“袖口撐叉了,給它敹幾針就好了?!薄队衿丰尅皵丁睘椤?#154833;也。”即竹簽,古時沒有針之前多用細小竹簽作為縫補工具。由此引申出穿刺縫補之義。例如,《周書·費誓》:“善敹乃甲冑。”對此鄭玄注:“敹,謂穿徹之也”??追f達疏:“謂甲繩有斷絕,當使敹理穿治之?!币馑际强准灼撀湟院笮枰M行縫補。章炳麟《新方言·釋器》:“凡非綻裂而粗率縫之亦曰敹?!闭Z音上,《正韻》注為“連條切,音聊。”屬于來母效攝開口四等蕭韻平聲字。今東北官話中,來母讀為[l]聲母,效攝開口四等蕭韻讀為[iau]韻母,平聲在次濁聲母前讀陽平。綜上,東北官話有“縫補”義的音節(jié)[liau35]對應的本字當為“敹”。
【潲】[sau41]東北官話指雨點被風吹得往一邊灑。例如:“趕緊把窗戶關(guān)上,要不往屋里潲雨。”《廣韻》等韻書對“潲”解釋為“水激也?!奔此疄R起來。例如,《宋詩鈔》:“案頭行掃塵隨起,窗眼才封雨又潲?!薄肚迩〕瘜嶄洝罚骸岸鴷r已隆冬,潲稀水弱,并無妨礙?!闭Z音上,《廣韻》《集韻》注為“所教切,去聲?!盵4]屬于生母效攝開口二肴韻上聲字。今東北官話中,生母多讀[s]生母,效攝開口二肴韻今讀[iau]韻母,清聲母上聲今讀為去聲。綜上,東北官話指“雨點被風吹灑”義的音節(jié)[sau41]對應的本字當為“潲”。
【戧】[t?hia?44],東北官話指起沖突。例如:“那倆人嘮著嘮著就戧戧起來了?!薄队衿氛J為“戧”是“創(chuàng)”的古字,表示創(chuàng)傷。《說文解字》解釋為“傷也?!币簿褪鞘軅囊馑?,由此引申有沖突之義。例如清《儒林外史》:“兩個說戧了,揪著領(lǐng)子,一頓亂打?!睂嶋H上“戧”是個多義詞,《漢語大字典》記錄了該字具有“逆風、起沖突、歪斜、小堤壩”等多個義項,東北官話中的“戧”顯然保留的是第二個義項。語音上,《集韻》注為“初良切”,屬于初母陽韻平聲字。今東北官話中,初母在細音前讀為[t?h]聲母,陽韻讀為[ia?]韻母,古清聲母平聲今讀陰平調(diào)。綜上,東北官話有“沖突”義的音節(jié)[t?hia?44]所對應的本字應當是“戧”。
【窠】[kh?44],東北官話中有“月科”一詞,指還沒滿月的小孩,一些方言詞典都書寫為“月科”。實際上此處的“科”應該是“窠”?!墩f文解字》:“窠,空也,穴中曰窠,樹上曰巢?!薄稜栄拧罚骸半u雉所乳謂之窠?!薄稄V韻》:“窠窟,又巢?!庇纱丝梢姟榜健钡谋玖x是“空”的意思,引申有“巢穴”“巢”“窩”等義。一些古文也用到此義,例如左思《蜀都賦》:“榷惟庸蜀,與鴝鵒同窠?!庇秩绨拙右住秵桗Q》:“鳥鳶爭食雀爭窠?!备鶕?jù)上述釋義,“月窠”本義上就是給剛出生的小孩做的襁褓,引申指尚未滿月的小孩。語音上,《唐韻》《廣韻》等韻書都注音為“苦禾切,音科。”屬于溪母果攝合口一等戈韻平聲字。今東北官話中,古溪母在洪音前讀為[kh]聲母,戈韻今讀[?]韻母,清聲母平聲今讀陰平。綜上,東北官話中指還沒滿月的小孩的“月科”應當是“月窠”。
【劐】[xuo44]東北官話指用刀剪等利器劃開。例如:“你拿把刀把那牛皮袋劐開?!薄墩f文解字》:“劐,刈穀也?!薄队衿贰都崱范坚屃x為“裂也?!崩缜濉逗偩壢珎鳌罚骸岸缮裥膬?nèi)著急,用長嘴要將菜花蛇劐為數(shù)段?!闭Z音上,《集韻》:“忽郭切,音霍?!睂儆跁阅稿磾z合口一等唐韻入聲字。今東北官話中,古曉母在洪音前今讀為[x]聲母,宕攝合口一等唐韻入聲韻今讀[uo]韻母,古入聲分派入四聲。綜上,東北官話有“用刀剪劃開”義的音節(jié)[xuo44]所對應的本字當為“劐”。
【尥】[liau41],東北官話把騾馬牛等牲畜往后踢腿叫做“尥”,因此有“尥蹶子”一詞。例如:“小心騾子尥蹶子把你踢了?!薄墩f文解字》:“尥,行脛相交也?!睂Υ恕读鶗省愤M一步解釋為“牛行腳相交為尥?!笨梢姟稗汀钡谋玖x應當是指牛行走時候腿交叉?!都崱罚骸稗?,牛行足外出也?!币布础稗汀庇小俺鐾取⑻咄取钡暮x。例如清《綺樓重夢》:“騍馬不依,兩個對尥起蹶子來。”在清代的時候,“尥蹶”一詞已經(jīng)出現(xiàn),見于清《三俠劍》:“跑出去有三四里地遠,那馬一尥蹶,將我掀下來。”語音上,《唐韻》注為“力弔切,音料。”屬于來母效攝開口二等去聲字。今東北官話中,古來母今讀[l]聲母,效攝開口韻字讀為[iau]韻母,去聲今仍讀去聲。綜上,東北官話中有“牲畜往后踢腿”義的音節(jié)[liau41]所對應的本字當為“尥”。
【睖】[l??44],東北官話中有“斜睖”一詞,指用不太友善的眼睛瞅人。例如:“你看他,老拿眼睛斜睖人?!薄都崱罚骸氨?,直視貌?!奔从醚劬χ币暋@缣拼鷱堨铩稇浗瓥|舊游四十韻寄宣武李尚書》:“豹文須蔚蔚,羊目漫睖睖?!泵鳌读谐娂罚骸翱谖巧辛餮?,兩目光睖?!泵鳌段饔斡洝罚骸耙粋€個睖睖睜睜,白著眼,都站在桃樹之下。”語音上,《集韻》注為“閭承切,音陵?!睂儆趤砟冈鴶z開口三等蒸韻平聲字。今東北官話中,古來母今讀[l]聲母,蒸韻讀為[??]韻母,次濁聲母平聲今讀陽平。綜上,東北官話有“瞅人”義的音節(jié)[l??44]所對應的本字當為“睖”。
【餳】[?i?35]東北官話指“發(fā)面”,即把和好的面粉發(fā)好。生活中常常寫作“醒面”,實際上應該是“餳面”?!梆h”本義是指用麥芽等熬制成的飴糖?!墩f文解字》就有解釋:“餳,飴和饊也?!惫糯陀小帮嶐h”這個詞指甜品,例如宋范成大《上元紀吳中節(jié)物俳諧體三十二韻》:“寶糖珍粔籹,烏膩美飴餳。”明宋應星《天工開物·飴餳》:“凡飴餳,稻、麥、黍、粟,皆可為之?!币驗楣糯局骑嵦怯幸粋€浸泡的過程,于是“餳”就引申出了“把米之類的食物浸泡軟爛”之義,例如《經(jīng)典釋文》:“餳,洋也。煮米消爛,洋洋然也?!薄梆h面”實際上就來源于此,今天的《漢語大字典》對此也做了解釋。語音上,《字匯》注音為“徐盈反”,屬于邪母梗攝開口三等清韻平聲字。今東北官話中,古邪母今讀[?]聲母,梗攝開口三等清韻今讀[i?]韻母,濁聲母平聲今讀陽平調(diào)。綜上,東北官話中有“發(fā)面”義的音節(jié)[?i?35]所對應的本字當為“餳”。
【跧】[t?hyan35],東北官話指身體縮成一團。例如:“都幾點了,他還跧被窩里呢?!薄恫┭拧罚骸百橘胍病!敝概恐囊馑肌!额惼罚骸扒??!币馑际菑澢碜优吭诘厣稀@?,元代姬翼《水調(diào)歌頭》:“六門拖拽不出,蟄窟且彎跧。”金代馬鈺《爇心香·華亭縣西庵主王公請住方丈》:“把浴堂來,為睡室,且彎跧?!泵鞔河凶u《喜歸述懷留別李于鱗王元美徐子與宗子相四子》:“俄覺胡宵遁,潛窺將晝跧?!币陨蠋滋幹械摹佰I”都是彎曲著身子睡覺的意思。語音上,《廣韻》注為“從緣切,音全?!睂儆趶哪干綌z合口三等平聲字。今東北官話中,從母在細音前讀為[t?h]聲母,山攝合口三等韻字今讀[yan]韻母(與[t?] [t?h]相拼),古濁聲母平聲今讀陽平調(diào)。綜合以上所述,東北官話中有“身體縮成一團”義的音節(jié)[t?hyan35]所對應的本字當為“跧”。
【漮】[kha?44],東北官話指蔬菜水果失去水分而變得空心了。例如:“你家這蘿卜放老長時間了吧,都漮了?!薄墩f文解字》:“漮,水虛也?!奔此譂u漸失去。楊雄《方言》:“漮,空也?!惫薄斗窖宰ⅰ芬步忉尀椋骸皾o,空貌?!崩纭对娊?jīng)小雅》:酌彼漮爵,以奏爾時。其中的“酌彼漮爵”意為“把空了的酒杯酌滿?!薄稜栄拧贰斗窖怨{疏》等都認為古代“漮”與“康”的本義相同,都是指空。語音上,《唐韻》將“漮”注音為“苦剛且,音康。”屬于溪母宕攝開口一等唐韻平聲字。今東北官話中,古溪母在洪音前讀為[kh]聲母,宕攝開口一等唐韻今讀[a?]韻母,清聲母平聲今讀陰平。綜上,東北官話中指“蔬果失去水分變得空心”義的音節(jié)[kha?44]對應的本字當為“漮”。
【潷】[pi41],東北官話指擋住器物的邊沿,把液體或殘渣倒出去。例如:把鍋里的淘米水潷了。這個字的意義在古代許多典籍中都有解釋。例如,魏張揖《廣雅·釋詁》:“潷,盝也?!薄稄V韻》:“潷,去滓?!薄都崱罚骸叭ピ?。”無論是《廣雅》解釋為“盝”,還是《廣韻》《集韻》解釋為“去滓”“去渣”,其意義都是相近的。“潷”的詞義在清代王念孫《廣雅疏證》中說得更為清楚:“潷之言逼,謂逼取其汁也。《玉篇》:‘潷,笮去汁也?!侗娊?jīng)音義》卷五引《通俗文》云:‘去汁曰潷。’又云:‘江南言逼?!x同也。今俗語猶云潷米湯矣?!睆纳鲜龅浼挠涊d可見,“潷”是倒去剩余液體或殘渣的意思無疑。至于其讀音,《廣韻》注音為“鄙密切”,屬幫母質(zhì)韻入聲。今東北官話幫母讀為[p]聲母,質(zhì)韻今在幫組聲母前讀為[i]韻母,入聲則分派四聲當中無特定規(guī)律可尋。綜上,東北官話中有“倒去剩余液體或殘渣”一義的音節(jié)[pi41]所對應的漢字當為“潷”。
曾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不少人認為東北官話與普通話很是接近,因此研究空間和研究價值不大。受此偏見影響,學術(shù)界對東北官話的研究相較于其他地區(qū)方言來,關(guān)注度較低,取得的成果也偏少。實際上,東北官話的形成和發(fā)展有其特殊的歷史背景,它既有古時東北漢語的底層,同時又受到不同歷史時期諸多大事件帶來的人口遷徙的影響[5],在語言源流上交織有不同時空漢語的歷史成分和文化沉積。因此東北方言有很多問題值得深入去探究,“有音無字”現(xiàn)象就是其中之一。
目前,東北官話正在日漸萎縮,語音、詞匯不斷呈現(xiàn)出向共同語靠近的趨勢,在社會發(fā)展的大背景下這種趨勢是不可逆轉(zhuǎn)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對東北官話這座方言寶庫中的某些資源盡可能地進行“搶救性”的發(fā)掘。從今后的研究展望看,對東北方言本字考釋有三件事情值得關(guān)注:一是對東北官話口語中“有音無字”現(xiàn)象進行比較全面的梳理,統(tǒng)計出究竟有多少音節(jié)尚無對應的本字,以供學者們?nèi)ヌ剿?、發(fā)掘;二是在統(tǒng)計的基礎(chǔ)上運用音韻學、訓詁學、語義學等方面的知識,對本字進行考證,填補“有音無字”的空格;三是理順清楚東北官話中的這些本字在周邊方言中是否存在,由于方言本字都是來自古代漢語,有些本字往往會同時存在于多種方言當中,這就為梳證彼此之間的歷史源流關(guān)系提供了寶貴的線索。
盡管本文連同此前發(fā)表的前一篇文章已經(jīng)考證了30多個東北官話中的本字,但這僅僅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本字還有待語言研究者進一步去考釋。本文權(quán)當拋磚引玉,期待更多相關(guān)成果面世,為東北方言研究添上絢爛的一筆。
[1] 歐陽國亮. 東北官話中的若干方言本字考釋[J]. 遼寧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2): 66-68.
[2] 許慎. 說文解字[M]. 北京: 中華書局, 1977: 106, 198.
[3] 陳彭年. 宋本廣韻[M]. 北京: 中國書店, 1982: 94.
[4] 丁度. 集韻[M]. 北京: 中國書店, 1983: 12, 50, 103.
[5] 鄒德文. 歷史事件與東北方言的形成及其層次問題[J]. 吉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6):184-194.
H172
A
1674-327X (2021)02-0054-04
10.15916/j.issn1674-327x.2021.02.015
2020-09-18
遼寧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基金重點項目(L20AYY005)
歐陽國亮(1986-),男,湖南桂陽人,副教授,碩士。
(責任編校:葉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