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龍巖市松濤小學 章 莉
不同于過去的教學方法,體驗式教學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還能夠讓學生在體驗中學會自主學習,提高學習的效率。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體驗式教學對教師講解音樂知識意義重大。本文通過舉例論證的方式,論述了體驗式教學的重要性及應用要點。
體驗式教學是一種需要學生參與的教學方法,通過引導學生參與教學過程,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相關知識。這種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教育方法需要教師擁有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全面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結(jié)合實際課程,營造合理的參與環(huán)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地學習相關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學習內(nèi)容。要想通過體驗式教學實現(xiàn)教學目標,一方面需要教師深入了解教學內(nèi)容,將知識點融入體驗過程,讓學生在實際體驗中自主還原書本內(nèi)容,運用所學知識構(gòu)建知識框架,提高學習效率;另一方面,教師要明白體驗式教學重在體驗而不是重在教學,不是強調(diào)學習目的,而是注重學習過程,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學習的快樂,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教師在進行體驗式教學時要以人為本,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幫助學生在體驗中掌握知識,運用知識,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的統(tǒng)一。
小學階段的孩子對每一門學科都充滿好奇,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是小學音樂教學的首要任務。只有讓學生從音樂學習中感受到快樂,才能夠滿足學生對音樂課程的期待,實現(xiàn)寓教于樂的目標。新課標的提出為小學音樂教學增加了新的任務,在進行音樂教學時,教師通過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讓學生理解音樂作品背后的含義成了小學音樂教學的重中之重。不同的音樂作品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是不一樣的,讓學生通過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演奏音樂,在課堂上進行互動,不僅能夠增加學生對音樂作品的認識,還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提升學生的美學意識。因此,在新課標背景下,體驗式教學對于小學音樂課程來說舉足輕重。
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是教師講解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知識,教師僅僅通過單純地播放音樂作品,講述課本內(nèi)容來授課。這樣的教學方式往往比較枯燥,讓學生難以感受到學習音樂的快樂,然后逐漸對音樂喪失興趣,產(chǎn)生被迫學習的感覺。同時,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tài),這樣不僅使得學生缺少主動學習的動力,還會降低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難以實現(xiàn)教學目標。因此,教師可以通過體驗式教學,豐富音樂作品的表現(xiàn)形式,讓學生參與到音樂演奏中來,通過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幫助學生理解不同的音樂作品,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讓音樂教學不再枯燥。
在體驗式教學被廣泛應用的背景下,小學音樂課程的教學變得煥然一新,越來越多的學生通過參與音樂教學過程對音樂學習有了自己獨特的看法。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也讓學生構(gòu)建了自主學習的框架。體驗式教學對音樂教師的幫助也十分重大,教師可以通過體驗式教學,增加與學生的交流溝通,在互動中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j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調(diào)整教案,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提高教學效率。
小學階段的孩子們對沒有接觸過的事物充滿興趣,但是由于年齡的限制,他們的認知能力較低,難以真正從新鮮事物中得到快樂,學到知識。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體驗式教學的運用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讓學生在體驗中獲取知識。同時,體驗式教學能夠讓教師與學生在平等狀態(tài)下進行交流溝通,讓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下感知音樂,理解作曲家創(chuàng)作時的心理狀態(tài),獲得音樂的美感享受。除此之外,體驗式教學還能夠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輕松參與教學過程,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對體驗式教學來說,教學氛圍舉足輕重。良好的教學氛圍不僅能夠給學生帶來全新的體驗,還能夠最大限度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來。將體驗式教學運用到小學音樂課堂,應當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導向,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接受能力,科學選擇適合學生情況的情景進行導入。例如:在教授人教版二年級上冊《冬天的故事》這首歌曲時,教師先播放一些與“雪”相關的聲音,讓學生分辨究竟是何種聲音,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接著為學生播放一些與“雪”相關的影像資料,深入感受冬雪夜晚的靜謐,塑造良好的課堂氛圍,為能用安靜優(yōu)美的聲音演唱歌曲做好鋪墊,同時也能夠強化學生的代入感,且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在音樂中感受“雪”的氣息。
小學階段的孩子感情充沛且不加掩蓋,因此,一旦學生全身心投入到教學過程中,就能夠得到充分的情感體驗。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教師應當從感性的角度出發(fā),引導學生深度體驗音樂作品,幫助學生更好理解作曲家作曲時的心理狀態(tài),與作曲家進行精神交流,將自己的情感與音樂融合,領悟音樂作品的內(nèi)涵。
例如:在欣賞人教版二年級下冊《口哨與小狗》這首作品時,讓學生捕捉音樂中的口哨聲后,和音樂中的小主人與小狗一起出發(fā),隨著音樂踏著輕快的步伐,感受小主人輕松、愉快的音樂形象。通過這樣的體驗式教學,一方面能夠讓學生深度參與教學過程,拓展知識面,增加學生對動物、音樂以及舞蹈的了解;另一方面,也讓學生在學習音樂知識的過程中獲得了快樂,增加了對音樂的興趣,實現(xiàn)寓教于樂的目標。
能夠被選入音樂教材的音樂作品大多感染性極強,具有良好的渲染效果,能夠讓學生在音樂氛圍中感知不同的情感。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教師要通過不同的教學方法,最大限度地發(fā)揮音樂作品的渲染作用,引導學生思考作品背后更深層次的內(nèi)涵。
例如:在人教版第四單元“五十六朵花”中,這一單元的音樂內(nèi)容多與國家情懷、民族情懷相聯(lián)系,旨在強化學生的民族精神,其中《阿西里西》《快樂的牧羊人》《宜蘭童謠》等多首歌曲均富有民族特征和深層含義。為幫助學生強化對于音樂內(nèi)容的理解,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向?qū)W生滲透音樂作品的背景,如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背景等。通過對音樂作品的背景介紹,強化學生的體驗感和代入感,并在這一基礎上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思考音樂背后的深層次內(nèi)容。
讓學生對音樂作品的表現(xiàn)形式進行自主創(chuàng)新,對體驗式教學而言舉足輕重。對音樂作品進行創(chuàng)編能夠讓學生將所學習的音樂知識加以運用,使學生對音樂學習有新的認識。小學階段的音樂學習由淺入深,學生可以不斷積累音樂知識,在學生擁有扎實的音樂知識基礎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音樂作品進行創(chuàng)編,讓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舉例來說,教師可以舉辦一些音樂活動,如音樂節(jié)等,讓學生主動參與活動,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對音樂作品的自主創(chuàng)新需要學生對不同的音樂作品有自己的理解,熟悉不同的音樂表現(xiàn)形式,因此,對音樂作品的創(chuàng)編不僅能夠讓學生深入理解音樂作品背后的內(nèi)涵,也能夠增加學生的自主意識。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教師可以舉辦和音樂相關的班級活動,引導學生展示自己對音樂作品的創(chuàng)編成果,增加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獲得感??梢酝ㄟ^舉辦以“尋找生活中的好聲音”為主題的班級活動,讓學生自己準備音樂材料,通過小組的形式將收集的聲音材料進行分享,并組合創(chuàng)編成一段音樂作品。這樣的體驗式教學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也能夠讓學生進行自主思考,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在體驗式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開展班級音樂活動提高學生的音樂的興趣。因此,在活動開始前要為學生提供音樂材料的搜集渠道,讓學生提前準備相關音樂材料。然后在活動進行時,鼓勵學生積極展示自己搜集的音樂材料,讓學生通過聆聽他人的音樂材料拓展自己的思維。最后,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將不同的音樂材料進行組合,共同創(chuàng)作出一個新的音樂作品。在這樣的體驗式教學中,不僅能夠極大地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熱情,也能夠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促進學生音樂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