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龍
(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qū)中醫(yī)醫(yī)院影像科 山東 菏澤 274000)
根據(jù)國內外對癌癥患者生存率的調查顯示,中晚期的肺癌確診患者的5 年存活率非常低,不到12%,肺癌患者在早期診斷并及時進行有效治療的5 年存活率高達70%,從數(shù)據(jù)上可明顯看出肺癌患者的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干預能明顯提高其預后和生存率,延長患者的生命周期和提高疾病預后情況[1-3]。在臨床上對于患者的檢查一般給予CT 掃描,但CT 掃描需要比較長的操作時間,且成圖不是特別清晰,存在較高的誤診率,影響患者疾病的診斷并耽擱疾病的治療,在臨床上尋找一種高效、短時間、診斷率高的檢查方法非常重要。多排螺旋CT 技術更加先進,加上輔助軟件的更新和升級,能更清晰地看到檢查情況,成圖質量更好。本次研究就此開展多排螺旋CT 在肺小結節(jié)和早期肺癌方面的診斷價值及安全性,旨在明確多排螺旋CT 的應用優(yōu)勢,現(xiàn)將具體內容報告如下。
選取2018 年3 月—2020 年3 月就診于本院并確診的肺小結節(jié)患者100 例作為研究對象,按就診的先后順序和單數(shù)及雙數(shù)將患者分為常規(guī)CT 組與多排螺旋CT 組,每組50 例。常規(guī)CT 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人數(shù)分別為33 例和17例,年齡為42~75歲,平均年齡(56.3±4.2)歲;多排螺旋CT 組中男性患者有30 例,女性患者20 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常規(guī)CT 組行常規(guī)CT 檢查,操作過程:對患者檢查部位進行CT 掃描,掃描的數(shù)據(jù)發(fā)送到探測器,然后經過模擬/數(shù)字轉化器的轉化,最后傳送到計算機中進行處理,形成圖像和報告。
多排螺旋CT 組行多排螺旋CT 檢查,患者在正式檢查前需要在醫(yī)護人員的指導下進行呼吸訓練,有利于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以防影響檢查結果,設置好多排螺旋CT 儀器的各參數(shù),其中儀器選擇的是由沈陽東軟醫(yī)療系統(tǒng)有限公司生產的多排螺旋CT 檢查儀(型號為:NeuUiz128),將各參數(shù)設置為電壓140 kV,電流為40 mA,螺距為1.5 mm,床進為30 mm/周,患者取仰臥位,從胸部開始掃描,一直到肺底部完成,對患者整個肺部的形態(tài)、大小、密度、分布以及內部結果等均進行詳細的檢查;平掃后行增強掃描,經肘靜脈注入造影劑(碘海醇,華仁藥業(yè),201113A1,30 g/瓶)100 mL 后進行檢查,注射速率為2.5~3.0 mL/s;然后由計算機和輔助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最后形成圖像和報告。
對比常規(guī)CT與多排螺旋CT 的診斷正確率、檢查時間以及成圖的質量。其中診斷的正確率是與病理組織檢查結果進行對比得出。成圖的質量分為優(yōu)、良以及差,評定為優(yōu)的圖片質量表示影像圖片上不存在任何的偽影;評定為良的圖片質量是指圖片中有少量偽影的存在,主要存在于肺尖的位置、肺底的位置,不影響臨床醫(yī)生對患者的診斷;圖片質量評定為差是指偽影的存在影響到診斷的評估,容易產生誤診。
本次研究的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4.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其中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當P<0.05 時,表示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4]。
常規(guī)CT 組檢查結果為35 例患者為肺小結節(jié),診斷準確率為70.00%(35/50),其中9例可確定為早期肺癌,檢出率為25.71%(9/35);病理診斷結果顯示,早期肺癌14 例,常規(guī)CT 檢查早期肺癌的診斷正確率為64.29%(9/14)。多排螺旋CT 檢查有46 例患者為肺小結節(jié),診斷準確率為92.00%(46/50),其中13 例可確定為早期肺癌,檢出率為28.26%(13/46);病理診斷結果顯示,早期肺癌14 例,多排螺旋CT 檢查早期肺癌的診斷正確率為92.86%(13/14)。從數(shù)據(jù)上可看出,多排螺旋CT 檢查肺小結節(jié)的診斷正確率顯著高于常規(guī)CT檢查(P<0.05),診斷早期肺癌的正確率高于常規(guī)CT檢查但差異不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診斷肺小結節(jié)及早期肺癌的正確率
記錄兩組患者經常規(guī)CT 檢查和多排螺旋CT 檢查所需要的時間,并計算兩組患者檢查的平均時間,多排螺旋CT組檢查的平均時間為(15.24±4.21)min,常規(guī)CT 組檢查的平均時間為(26.45±5.74)min,多排螺旋CT 組檢查所需要的時間顯著短于常規(guī)CT 組(t=11.135,P<0.05)。
兩組患者檢查的成圖質量根據(jù)優(yōu)、良、差質量評定標準進行評定,在常規(guī)CT 組的50 例患者中,圖片質量評定為優(yōu)的患者有27 例,圖片質量評定為良的患者有17 例,圖片質量評定為差的患者有6 例。在多排螺旋CT組的50 例患者中,圖片質量評定為優(yōu)的患者有37 例,圖片質量評定為良的患者有12 例,圖片質量評定為差的患者有1 例。多排螺旋CT 組的圖片質量優(yōu)良率高于常規(guī)CT 組但差異不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組檢查得到的圖片質量對比結果
肺小結節(jié)在臨床上的診斷是病因未知,機體的肺部和肺部淋巴系統(tǒng)受到侵犯形成肉芽腫性的疾病,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及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機體長期處于污染嚴重的環(huán)境,且在人們飲食作息不規(guī)律、進食大量的垃圾食品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各種疾病的發(fā)病率都在逐年上漲,尤其是近幾年來發(fā)病率較高的惡性腫瘤疾病,肺癌就是其中之一,病發(fā)部位在患者的肺部。據(jù)相關統(tǒng)計[5],肺癌的患病率在逐年上升,且女性的患病率高于男性,疾病越來越年輕化,男性患者的病死率高于女性患者。此疾病在臨床上沒有較明顯的臨床表現(xiàn),患者僅僅有咳嗽、胸疼或胸悶等癥狀,都是比較常見的呼吸道癥狀,容易被認為是呼吸道疾病,誤診會影響患者的治療,導致患者錯過最好的治療時期,臨床上對于此疾病的診斷越來越重視,早診斷、早治療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患者的生命周期。
比較常見的肺部疾病檢測方法是CT 掃描,但CT 對支氣管以下的部位成像不是特別清晰,掃描出來的圖片有部分存在偽影,影響疾病的診斷,誤診率相對較高。相比之下,多排螺旋CT 檢查技術的應用優(yōu)勢明顯,主要體現(xiàn)在:①檢查速度快,且可以進行大面積的掃描,能對單獨的肺部小結節(jié)進行準確的判斷;②可清晰地看到患者肺部的大小、形態(tài)、內部組織和結構、分布以及邊緣情況等,成圖清晰,能幫助臨床醫(yī)生進行正確的判斷;③探測器陣列數(shù)更寬闊,可同時進行冠狀面、矢狀面、橫斷面的多層面、三維立體圖像重建,且可多方向調整、切換畫面,因此可獲得更為清晰的影像圖;④具有低劑量的特點,相同的參數(shù)設定下,能降低管電流水平,但不會影響診斷結果,可減少X 射線的強度,更加安全,患者更容易接受。
從本次研究可知,多排螺旋CT 診斷肺小結節(jié)的正確率為92.00%(46/50),顯著高于常規(guī)CT 檢查的70.00%(35/50);診斷早期肺癌的正確率為92.86%(13/14),高于常規(guī)CT 檢查的64.29%(9/14)。多排螺旋CT 檢查的平均時間為(15.24±4.21)min,顯著短于常規(guī)CT 檢查的(26.45±5.74)min;多排螺旋CT 檢查的圖片質量優(yōu)良率為98.00%,高于常規(guī)CT 檢查的88.00%。因此多排螺旋CT相比于常規(guī)CT 在進行肺小結節(jié)和早期肺癌方面不但診斷正確率更高,且檢查時間更短,圖片質量更好,可在臨床中廣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