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玉
【摘要】情境教學意味著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意引入或創(chuàng)造一個以某種情感色彩和形象為主體的生動而具體的場景,幫助兒童理解教學內(nèi)容,使兒童心理認知得以發(fā)展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方法的核心是激發(fā)兒童樂于學習的情感,這一教學方法尤其適合小班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
【關鍵詞】小班幼兒 情境 語言 能力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有關兒童語言領域目標中指出:兒童語言的發(fā)展是指兒童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發(fā)展變化的過程和現(xiàn)象。語言是幼兒階段學習與發(fā)展的主要內(nèi)容,尤其是對于剛進入集體生活的小班幼兒。
一、幼兒語言能力培養(yǎng)中情景式教學的必要性
在小班幼兒的語言表達中我們常常會看到以下的問題:
(一)不開口,以行動代替。
如點心時間,有些小朋友吃了還想要,他不問老師要,就直接上來到放餅干的地方拿餅干吃。
(二)不理解,答非所問。
語言活動中教師問:“圓圓的餅干像什么?”有的幼兒說:“我吃過?!庇械挠變赫f:“我家里也有?!庇械挠變赫f:“圓餅干”。
(三)不規(guī)范,常用重疊詞。
當教師問今天中午我們吃的是什么呀,幼兒會回答:“飯飯”、“菜菜”。
(四)詞匯量不多,無法確切表達意愿。
起床了,孩子穿著鞋子的鞋帶散了,他不會系,就到老師面前,很焦急的一邊用方言說一邊用手指著鞋帶“鞋、鞋、鞋……”。
(五)不通順,常用語病句。
在一次談話中,教師問:“小朋友在吃飯吃點心的時候我們應該把手怎么樣?”一幼兒回答到:“要洗手干凈?!?/p>
二、情境式教學培養(yǎng)小班幼兒語言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有聲有畫——激發(fā)幼兒“說”的興趣
1、融入信息技術創(chuàng)造說的情境
作為一名教師,有必要有意識地激發(fā)幼兒的感官,特別是視覺和聽覺。教師應善于運用聲音和圖片來激發(fā)幼兒對語言的感知,從而激發(fā)幼兒的語言潛能。例如,在教學中,告訴幼兒一些童話故事。
2、視聽結合促進語言交際能力
視聽結合,主要是基于幼兒語言交際的意識來提出的,針對幼兒語言交際的需求,通過視聽結合,使得幼兒在模仿中、情境中進行自主的交流和表達。
3、活動結合促進幼兒的語言運用
在一日活動中,加強對幼兒語言朗誦能力的運用,如通過小小故事會、餐前“好書推薦”、親子閱讀等形式,讓幼兒對朗朗上口的兒歌類語言作品有初步的了解,以幼兒喜聞樂見的形式為抓手,發(fā)展幼兒的舞臺動作協(xié)調(diào)能力、韻律感和朗誦能力。
(二)善問促答——激活幼兒“說”的欲望
提問是一種藝術,教師要把握多種提問方法與策略。首先,教師必須明確教育目標,正確掌握提問的方式,使語言活動順利進行,從而保證幼兒語言能力的發(fā)展。
回應,也是一種藝術,簡單敷衍的回應會打擊幼兒學習與溝通的積極性。在了解孩子情況的前提下,教師應該有效地回應,善于提問,尤其是學會延伸問題。
(三)有學有玩——豐富幼兒“說”的情境
對于幼兒而言,語言的學習不能拘泥于一種形式,作為教師應該積極探索多種語言教學途徑,開發(fā)和探究幼兒的語言潛能。
1、圖片情境
在教學中,它通常更正式,幼兒們可以用圖片的形式知道各種名詞。如“湖泊”,“柳樹”,“釣魚”等,或各種話題,如讓孩子介紹他們的父親和母親,或者讓孩子們說出自己家的詳細地址。
2、兒歌情境
教孩子們一些歌曲,讓幼兒在優(yōu)美的歌詞中學會詞語,學會表達,如“粉刷匠”、“童年”、“外婆的澎湖灣”。
3、表演情境
為幼兒創(chuàng)設有話敢說、有話愿說的語言環(huán)境。打造表演區(qū),制作精美的道具和服裝為幼兒提供充分的說的語言環(huán)境,在說說吧提供幼兒喜歡的、感興趣的書籍。
4、音樂情境
音樂是幼兒所喜歡的一種授課方式,在音樂情境之中,幼兒的身心會得到全面地放松,所以教師可以利用音樂情境,引導幼兒在音樂情境中增加語言交際、交流的能動性。
(四)有心有情——挖掘幼兒“說”的潛能
作為一名教育者,對孩子的教育,首先要做到的是用“心”、用“情”,用心去了解幼兒的內(nèi)心和性格特點,用情去感染溫暖幼兒,主動拉近與幼兒的距離,建立親近感。
(五)有時有機——增加幼兒“說”的契機
語言情境教學能營造一種特殊的語言學習氛圍,使幼兒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參與對所學知識的探索、發(fā)現(xiàn)和認識。
1、引入情境——導入
小班幼兒對世界充滿好奇,對未知事物非常感興趣,并且對知識有強烈的渴望。教師可以把握這一特征,整合思維和語言,對活動情境進行巧妙導入設計,為孩子留下想象空間,這也是培養(yǎng)孩子發(fā)展語言、大膽想象的有效手段。
2、融入情境——過程
同上,教師可以根據(jù)不同的教材內(nèi)容,預設有一定情趣的教學過程,常用的以表演情境為主。有時在語言教學活動中,孩子們在故事內(nèi)容掌握后,都會有表演的欲望,教師就可以準備一個情境表演。
3、優(yōu)化情境——結束
教學活動收束技能運用得好,在小班語言活動中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運用情境來收束活動,“言已盡而意無窮”,給人一種詩一般的意境,激發(fā)幼兒的情感,刺激幼兒主動探求。
4、拓寬情境——延伸
在幼兒園各項活動展開的尾聲,教師可以根據(jù)幼兒的掌握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一些情境類的拓展延伸,讓幼兒自由討論,暢所欲言,把活動過程中沒有機會表達的想法說出來。
結語:
通過一學期家長和教師的共同努力,小班幼兒的語言有了很大的進步,大大小小的孩子經(jīng)常在一起游戲。班級里原來有10來個孩子不開口到現(xiàn)在全班孩子都會開口,教學活動中很少出現(xiàn)幼兒對于詞義不理解,他們能很好地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并使用亂七八糟、整整齊齊、干干凈凈、高高興興、五顏六色等成語,不再是一口的方言,很少出現(xiàn)使用吃飯飯、拉便便等疊詞,能在生活中較規(guī)范地使用簡單的句子進行交往,可謂是一個飛躍。
參考文獻:
1、承綠野. 讓孩子愛上“語言藝術”——淺談情境教學在幼兒語言活動中的運用實踐[J]. 小學科學(教師版), 2013(10):172-172.
2、崔溶霜. 情境創(chuàng)設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的應用[J]. 亞太教育, 2015(35):114-114.
3、孫萍. 淺談幼兒園語言教學中的情境創(chuàng)新[J]. 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 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