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萍 雷璟 王麗瓊 李曉琴
1.寶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陜西 寶雞721000;2.寶雞市中醫(yī)醫(yī)院,陜西 寶雞 721000)
糖尿病是常見的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疾病,疾病特征以慢性血糖水平升高為主[1]。目前臨床尚未研制出特效藥物治療糖尿病,患病后患者需終身服藥控制血糖,同時患者帶病生存期間還需加強自我管理,包括合理控制飲食、加強運動、定期監(jiān)測血糖值變化等措施,達到積極控糖、減輕機體胰島細胞負荷的治療目標[2]。本文旨在探討個性化綜合飲食護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效果。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5例。觀察組男36例,女19例;年齡35~70歲,平均(51.2±3.0)歲;病程2~10年,平均(5.4±1.5)年。對照組男37例,女18例;年齡33~71歲,平均(51.8±3.1)歲;病程2~10年,平均(5.7±1.3)年。納入標準:知曉本次研究內(nèi)容并自愿被納入組;可耐受相應治療者。排除標準:合并嚴重臟器疾病者;認知功能障礙或精神類疾病者;嚴重全身性感染;妊娠、哺乳期女性。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給予個性化綜合飲食護理干預:(1)登記患者一般資料,記錄身高、體質(zhì)量、血糖水平,考慮職業(yè),計算機體每日所需熱量,了解患者的飲食喜好、個人口味,參考關(guān)向東開發(fā)研究的食品交換份法飲食軟件內(nèi)容,指導患者學習如何正確使用軟件,輸入個人信息,計算每日所需熱量,自由選擇菜品,自動搭配一日三餐,設(shè)計符合患者喜好的菜單處方,指導患者在食譜中挑選喜好的食物,合理搭配每日的食物結(jié)構(gòu),堅持持續(xù)質(zhì)量改進的原則,每月評估1次患者的體質(zhì)量與膳食營養(yǎng)狀態(tài),調(diào)整食譜。(2)指導家屬制作食物時掌握正確的烹飪方式,以蒸、煮、涼拌、熬、燜、燉等方法為主,堅持清淡飲食,避免攝入油膩、咸辣的食物。(3)按比例合理分配飲食,嚴格控制脂肪攝入量,以體質(zhì)量為標準,每日攝入脂肪含量為55.0 g/d,食鹽量<6 g,碳水化合物攝入量在60%左右,蛋白質(zhì)攝入量為15%,合理控制主食、副食攝入量,選擇雜糧、粗糧作為主食,選擇優(yōu)質(zhì)蛋白,如肉類、雞蛋、牛奶、雞胸肉等。(4)強調(diào)飲食禁忌,指導家屬使用植物油烹制食物,降低攝入內(nèi)臟、魚籽類等高膽固醇食物,禁止食用辛辣、油炸食物,避免攝入含糖量高的水果,指導患者進行個性化運動鍛煉,選擇低至中等強度的運動方式如步行、體操、太極拳等。
1.3觀察指標 護理滿意調(diào)查問卷包括護理技能、服務態(tài)度、解決問題能力及并發(fā)癥預防內(nèi)容,分為非常滿意、一般和不滿意三個等級。自我護理能力實施量表(ESCA)評分包括自我護理技能、自我護理責任感、自我護理概念和自我護理知識,得分越高,表明自我護理能力越好[3]。
2.1血糖與血紅蛋白水平 干預后觀察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指標值均低于對照組(t=10.376、12.826、11.075,P<0.05)。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血糖及血紅蛋白水平比較
2.2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非常滿意40例、一般滿意13例、不滿意2例,滿意度為96.36%;對照組非常滿意23例、一般滿意22例、不滿意10例,滿意度為81.82%。觀察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χ2=10.875,P<0.05)。
2.3ESCA評分 干預后,兩組ESCA評分均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ESCA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ESCA評分比較分]
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護理工作中,關(guān)鍵步驟包括提高自護能力、改善不合理生活習慣、不良飲食習慣等,但傳統(tǒng)護理工作中僅給予傳統(tǒng)口頭宣教、飲食干預內(nèi)容貧瘠,無法較好滿足改善病情的目標,因此探求簡單、方便、效果優(yōu)良的護理方式,意義重大[4]。臨床給予飲食護理的原則在于積極限制飲食,減輕胰島B細胞負擔,改善代謝紊亂表現(xiàn),消除高血糖狀態(tài)。
本文結(jié)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指標值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干預后觀察組ESCA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分析原因發(fā)現(xiàn),個性化綜合飲食護理干預,護士明確糖尿病飲食護理的原則包括定時定量、控制總熱量、調(diào)整高血糖水平,實行適量蛋白質(zhì)、低糖、高維生素、低脂肪、高纖維素飲食原則,為患者制定個性化食譜,遵循持續(xù)改進的原則不斷調(diào)整飲食方案,改善常規(guī)護理模式中患者不知道吃什么、每種食物吃多少等問題,明確規(guī)定患者每周食譜,解決患者不敢吃、不知道吃什么、少吃、多吃等問題[5]。護士為患者提供運動指導,了解患者耐力表現(xiàn)、體質(zhì)量、職業(yè)等因素,選擇合適的運動形式,指導患者長期堅持耐力運動,提高機體運動耐力與免疫力,改善體內(nèi)糖分解狀態(tài),有效控制血糖穩(wěn)定[6]。因糖尿病具有終身性特點,因此長期帶病生存期間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直接影響血糖控制效果,護士為患者加強飲食護理,糾正患者錯誤的飲食觀念,帶領(lǐng)患者學習食品交換份法,滿足患者個性化需求,具有方便快捷的特點,使得患者在自行決定科學菜譜的過程中享受科學飲食的樂趣,提高患者飲食護理依從性,提高自我護理能力與主動性。
綜上所述,給予2型糖尿病患者個性化綜合飲食護理干預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滿意度與自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