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亞婷
(駐馬店職業(yè)技術學院信息工程系,河南 駐馬店 463000)
語文是從事學習和工作的基礎工具。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除了知識教育外,還要開拓學生的視野,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學生的共產主義道德情操、健康的審美觀念和愛國主義精神。語文教學的復雜性和語文教學目的的豐富性,決定了語文教師不同于其他學科教師的獨特性。語文教師除需要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外,還要以美的教學基本功貫穿于授課活動中,通過美的教學形式,把教學關系變?yōu)閹熒g平等的互相交流的關系,以調動學生豐富的記憶和內在情感,使學生在和諧協(xié)調的氣氛中得到愉悅的感受,激發(fā)學生興趣,增強教學效果。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具有多種美的因素。
教師被尊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边@是在很寬泛的意義上使用這一美稱的。當我們說,語文教師應挖掘課文中的美,用以進行審美教育,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審美觀點和健康的審美情操,使他們具有識別真善美、假惡丑的能力,逐步向著人性完善發(fā)展的境界邁進時,其“靈魂工程師”的稱謂對語文教師來說是當之無愧的。在這種意義上說,語文教師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能為人師表;表現(xiàn)在語文教師對教育事業(yè)的忠誠和對學生真摯的熱愛,語文教師要在深刻理解黨的教育方針基礎上,熱愛教育工作,認真對待教學,要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要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新理念,更加熱愛學生,對學生不偏不向,一視同仁,循循善誘。一個語文教師必須用燃燒的熾熱情感去擁抱人生,擁抱生活。只有這樣,才能去感受和發(fā)現(xiàn)課文中那些具有審美價值的東西,并轉化為美的教學實踐,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教態(tài)美一是說語文教師樸素大方的服飾美。教師的衣著不能過分艷麗,否則會沖淡其豐富充實、聰敏睿智的內在素質,會破壞部分的外在美與整體心靈美及教師職業(yè)美的和諧與平衡。因此,語文教師的衣著只有適合本人的形體、性格、年齡并適合于自己的教育對象,保持這幾個方面的和諧及比例適度,方是美的??傊處熗ㄟ^自己的衣著于樸素中表現(xiàn)高雅的情趣,于整潔得體中流露出豐富的涵養(yǎng),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給學生以質樸的美的熏陶。二是說語文教師的舉止美。語文教師舉止美必須穩(wěn)重瀟灑,落落大方,時時處處都應得體合適,不能裝腔作勢、粗俗油滑,不能泥塑木偶似地呆立不動。講課要活,不能單靠嘴說,還要配以情態(tài)動作。調查表明,學生喜歡的是樂觀向上、充滿生命活力的教師。三是說語文教師的神態(tài)美。表情是心靈的屏幕,它會像鏡子一樣把人的內心活動反映出來。教師的情緒態(tài)度要熱情、開朗、和藹、親切、謙虛、不輕浮、不做作、不怯懦、不冷漠。要根據(jù)課文內容的感情色彩進行體驗,喜則喜,憂則憂,怒則怒,以情感人。如果課前發(fā)生了不愉快的事,必須進行情緒調整,否則不宜進入課堂。眼神是面部表情的核心,語文教師要根據(jù)實際需要恰當運用各種眼神來幫助說話。具體說來,教師的眼神不能虎視眈眈、冰刀霜劍、麻木呆板,不能始終瞅著天花板,而應當慈祥、柔和、真誠、信任、期待、鼓勵。當然,不能排除有時嚴峻。教師的形象,是學生課堂注意的中心,也是學生審美情趣的中心。教師在衣著、舉止、神態(tài)等方面;既要成為學生的表率,又要與課堂氣氛協(xié)調一致,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美的教育。
語文教師的課堂語言是啟迪學生萌發(fā)美感的最直接的因素。它應有比其他教師更高的要求,因為語文教師講課,要精確地描摹形象,明晰地闡明事理,準確地講解知識,不僅要引起學生的興趣,還要啟發(fā)思維,感染學生。要想進行好語文教學,語文教師必須對自己的教學語言做精心設計 。語文教師的語言既要抑揚頓挫,又要具體形象,敘事狀物,繪聲繪色,妙趣橫生。有時還要善于打比方或借助表情姿勢和動作進行講課,使學生易于理解,得到具體鮮明的印象。語文教師的語言要運用準確的概念、正確的判斷,按照嚴密的思維規(guī)則排列語言的程序,使教學語言具有強大征服力的思維美和邏輯美,親切溫和的教學語言,會給學生舒緩、委婉、松弛的直感,誘發(fā)學生思維;抑揚頓挫,輕重緩急的語調,時而會似涓涓流水,淌進學生的心田,時而可像波濤滾滾,震撼學生的心靈。總之,文明得體,鮮明準確的語言,能以文載道,能“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使學生在求知中不知不覺地受到美的熏陶。
板書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實現(xiàn)教學目的而有計劃地書寫于黑板的文字符號,是用書面語言把教學內容概括、圖表化的過程,也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提高教學質量的輔助手段和重要措施,在設計板書時,教師要對課文的結構、線索、中心、人物形象及人物性格、藝術特色及表現(xiàn)手法、作者的寫作意圖等加以科學地分析,嚴謹?shù)靥釤?,合理地編排并藝術地體現(xiàn)出來。因此,好的板書不僅能正確地提示教材精華,展開教學過程,彌補教師語言的不足,而且能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強化記憶效果,提高教學效率。所以有人說,板書是教學的導游圖,是課堂教學的眼睛,是反映課文的鏡子。語文教師的板書設計應力求做到內容的完善美,語言的精煉美,構圖的造型美和字體的俊秀美。例如,以簡練潔凈的語言圖形對較復雜的課文內容作高度概括的板書設計,能讓學生感受到一種簡潔美,用不同色彩構成正反對比的板書形式,既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又能體現(xiàn)出映襯之美;有時板書設計只有極簡單的文字、符號,更多的是留下一塊“空白”,給學生以想象思考的余地,引發(fā)學生積極思維,不斷體味著課文的深厚底蘊所在,產生一種回味不盡的含蓄美。教師字寫得美對學生就是一個實際的美的示范,語文教師的書寫能力應比其他教師更高,而且最好還要懂點書法知識,以便在美字上增加點自覺性。寫字盡可能講究工整、規(guī)范,要注意字的筆畫、筆順、間架,把單個字寫美。進一步還要注意章法布局,使有關的字聯(lián)系起來成為一個美的整體。再進一步要做到對板書的精心設計,使整個黑板的板面美觀、合理。總之,語文教師要通過板書對學生進行美育。
語文課中實施美育的方法多種多樣。語文教師運用朗讀吟誦的教學方法,把書面語言轉化為有聲語言,通過抑揚頓挫的聲音變化,繪聲繪色,表情達意,可以傳達出許多講不清楚的感情和思想,讓學生在讀和聽的過程中感知語言的優(yōu)美、和諧,揣摩體味出作品藝術境界,獲得美的享受。運用比較欣賞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學生深入細致地窺探作者的藝術匠心,不斷增強審美感受能力。教材中的每一篇優(yōu)秀作品都有其獨創(chuàng)性,如茅盾的《白楊禮贊》和陶鑄的《松樹的風格》都是優(yōu)美的寫景抒情散文,同樣運用了象征手法,但它們卻各有特色,通過比較的教學方法,就能使學生充分體會出它們各自在具體運用上的不同特點。運用創(chuàng)設情境的教學方法,可以引導學生動情、入境,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美的感受和理解。欲使人心靈產生美感激動,非得深入特定的情境不可。學習朱自清的《春》,如果不誘導學生隨著作者的生花妙筆神游生機勃勃充滿活力的春天境界,那么怎能使學生心中引發(fā)起努力奮發(fā)的情感呢?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把學生引入課文所描繪的情境之中,即所謂“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人”,使學生對課文所蘊含的思想感情獲得真切的體驗。教師運用取長補短的教學方法,利用各種藝術的長處來彌補課文中語言藝術的不足,使之形象更加鮮明、豐滿。
在課堂結構方面可以有美的境界,美的創(chuàng)造。教師要善于根據(jù)課的不同的類型,采取相應的教學步驟。一堂課要做到密與疏、濃與淡、斷與續(xù)等方面的恰切配合,使之在大密度的講授、議論、練習之后,在濃烈的感情抒發(fā)和理論性的闡述之后,有著小的舒疏和淡化。教師要控制好課堂教學時間,抓住重點,發(fā)揮課堂教學機制,適時調節(jié)教學內容,變換教法,使學生學得輕松愉快,顯示出教學活動的節(jié)奏美。同時,上課也要善始善終。一堂課要有好的開頭,也要有好的結尾。語文教師走進課堂的第一句話,第一個動作就要能吸引學生,抓住他們的注意力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隨時調節(jié)學生的注意力,充分運用有意注意與無意注意交替的規(guī)律,使學生學得有趣,學得主動,學得輕松。好的結尾是在課講到恰到好處時,語文教師要明快作結,留有余味,受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韻趣,令學生或留戀往返,或遐想聯(lián)翩。因此,課堂上的開收、疏密、濃淡、斷續(xù)的和諧配合,就可以使整個教學過程呈現(xiàn)出一種波瀾起伏、婀娜多姿的曲線美,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不知不覺地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總之,語文教師是人的發(fā)現(xiàn)者與美的心靈的塑造者,是美的傳播者,是創(chuàng)造美的啟迪者,是無私的奉獻者,他必須通過美的教學活動不斷提高學生的感受美、鑒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把學生培養(yǎng)成合格的社會主義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