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雅濱
(廣州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廣東 廣州 510555)
不同于傳統(tǒng)的課程,時政課程是一門會隨著時代變化而迅速更新的教學課程。高校的思想政治是一門涉及了多種學科、具有較強綜合性的專題課程。為了提高高校學生思想政治的意識能力,也為了加強學生對國家大事的了解,高校思想政治教師在課程教學中應該也同步開展時政教育,應該以不同的研究方向或者研究層面為依據(jù)。在提煉了教學要求后整合不同的專題,而后以不同的專題為基礎進行不同的教學。這樣就能在提升學生研究熱門課題的能力時,增強新時代下新思想改革時政課程的教學效率[1]。
和其他課程相比,思想政治課程就是一門具有龐大教學量、分類較多的教學課程,而作為其中的時政教學自然也是如此。作為一門與社會共同進步的課程。時政課程包括了當前世界發(fā)展的各類大事,可以說,對時政課程的學習就是學生對世界進行認識的重要途徑。因此,時政課程教學小組可以以每位教師所研究的不同方向為依據(jù),對不同的教學任務進行分配??梢詫κ姓n程的專題進行劃分,不同的教師或者不同的教學小組分別負責不同的時政課程。讓學生在細化的時政課程學習中,提升學習效果。其次,教師方面需要在創(chuàng)新了教學模式后,創(chuàng)造學生發(fā)揮個人優(yōu)勢的平臺,需要在此平臺中科學研究與時政課程相關的項目。讓學生能夠在統(tǒng)一的專題學習中,共同發(fā)展,從而進一步增強學生對學科理論知識的學習理解。
時政課程是一門需要師生之間展開緊密交流的課程,也是一門擁有較強教學特點的課程。在傳統(tǒng)的時政課程教學中,教師都是采取著以一對多的教學模式,這樣的模式讓教師根本無法對學生學習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解決,使得學生在時政課程中產(chǎn)生無從下手之感[2]。針對此,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師,就需要在思想政治課程中融入進時政課程后,通過對信息化新教學平臺的應用,全面展開思想政治教學和時政教學。在這當中,教師還需要給予學生相應的學習平臺,要提供學生學習機會,要讓學生在第二課堂中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作用。另外,在某些高校中,因為教學資源、環(huán)境設施的健全,學校的微信公眾交流平臺構建已近成熟,此時教師就可以在時政課程的講解中加強對微信方面的應用??梢栽诠娊涣髌脚_中不定期的發(fā)送一些時政熱點,并良好的結合起時政課程和社會熱點;需要通過公眾號功能,對最新的社會問題進行傳遞,讓學生們能夠以此對社會中的最新消息進行了解。教師還可以利用微信交流平臺快速的通知突發(fā)狀況,可以通過交流平臺設置留言板,在留言板中添加匿名交流功能。讓學生在留言板中對一些教學建議進行匿名留言,讓教師能夠?qū)ψ约喝粘J谡n所存在的問題進行重新審視?;蛘呓處熞部梢岳梦⑿艠嫿ǔ鰩熒涣魅?,并讓學生在交流群中提出自己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疑惑,并通過交流群加強學生之間對時政知識的討論。讓學生在微信系統(tǒng)和信息化教學平臺的有效應用中,增強對時政知識的討論,提高和同學教師之間的交流。
傳統(tǒng)的時政課程教學模式有著單一的特性,此種特性是導致學生缺失學習時政課程興趣的主要因素[3]。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師就需要在教學實踐中,融入進時政課程,需要讓學生通過對多媒體等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對豐富的時政課程教學環(huán)境進行營造。眾所周知,時政課程是一門涉及了歷史和社會的綜合性課程,是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進行研究的課程。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完全可以對一些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果相關的視頻進行播放,讓學生通過對視頻的觀看,加強對課程的認知和理解。教師還需要在良好教學環(huán)境的營造中,對相應的教學情境進行創(chuàng)設,讓學生通過情境學習產(chǎn)生身臨其境之感;讓學生通過此種感覺對當時黨和人民頑強抗爭、爭取獨立的不屈意志進行感受,對黨帶領人民建設經(jīng)濟、發(fā)展國家的奮進風貌進行體會,讓學生在模擬的情境中加強對時政課程理論知識的學習。接著教師還需要立足現(xiàn)實,以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些實際熱點和事例為依據(jù),展開案例分析;讓學生在新事例中對教學問題進行思考,對時政知識進行討論。如此就能夠在給予思想政治課程生命力下,強化學生對我國新時代新局面下的現(xiàn)代化建設成果的感受,從而實現(xiàn)高校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時政課程教學的豐富。
時政課是一門重視理論和實際聯(lián)系的課程,在所有教學模式中,教師都應該以教材理論為基礎,在對實際中的熱點問題進行聯(lián)系后,通過對不同教學模式的應用,加強學生對時政課程知識要點的掌握[4]。并讓學生以教材理論為基礎,以案例學習為前提,對馬克思主義相關理論和方法進行熟練應用,以此強化其對復雜社會問題的探究和分析。在此過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師需要注意,既不能脫離教材理論,也不能脫離現(xiàn)實實際。要在對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度進行充足把握后,以馬克思主義為圍繞點,展開專題熱點教學;要在案例的設立中,幫助學生加強分析相應的知識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方能讓學生在緊密的結合了社會熱點和課本知識點后,加強對社會中時政的了解,方能在滿足學生了解國家大事的需求下,幫助學生在掌握了理論知識后參與進社會建設。從而在其時政學習成績的提升中,達到對其社會建設接班人作用的高效發(fā)揮。
和思想政治課程教育不同的是,時政教育是加強學生對國家大事的了解、拓寬學生知識視野、提升學生思想意識和政治能力的重要課程。因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師需要在教學實踐中,注重對時政教育的融入,需要在改變了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后,通過對現(xiàn)代信息技術和設備的應用,對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進行營造,需要通過各種現(xiàn)代化技術完善教學目標。同時,教師需要在講解了教材中時政課程的理論知識后,緊密的結合起社會熱點問題,以此在全面推進時政課程教育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