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昭利
(廣西工商技師學院,廣西 梧州 543199)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及翻轉式課堂的改革與應用,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互聯網資源,將以講授為主的傳統課堂轉化為以學生為主體的翻轉式課堂,以此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基于MOOC平臺的混合式教學在中職電子商務專業(yè)的應用顯得尤為重要。以往中職院校的電子商務專業(yè)教學中,一般以理論為主,而由于中職院校學生年紀較小,接受能力弱,實操機會少,同時缺乏校企合作的實際運營項目,導致課堂效果不佳,因此,可利用基于MOOC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法,將MOOC中的在線教學、微視頻教學為基礎與混合式教學中的師生角色互換這兩種方式相結合,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增加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學習可能性,讓學生在課中課后都能進行更深入的學習,得到更多的實操經驗以更適應社會的需求。
在我校的電子商務專業(yè)教學教學過程中,主要是結合職教云平臺的使用,讓學生在課前進行預習,在課中進行更有趣的互動,如:簽到、課堂討論、頭腦風暴、提問與測驗等,而在課后也可以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yè),并且利用職教云平臺的后臺數據得出可量化的學生學習效果的反饋。學生在參與課前、課中及課后的學習時,有充分的參與感與趣味感,能夠大大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中職院校的電子商務課堂教學中,雖然操作課程占一定的比例,但通常會遇到機房匱乏或網絡障礙問題,實操課程不能連續(xù)進行及學生無法系統化的學習,最終導致學生實操斷斷續(xù)續(xù),效率低下的現狀。而使用職教云平臺進行對學生的引導與學習效果的跟蹤,同時采用“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可以大大地延伸學生學習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習方式變得更加靈活,讓動手能力弱的學生獲得更多的實操時間,也讓動手能力強的學生更深一步得到鍛煉從而達到企業(yè)的要求。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過程中,主要形式是以教師在教室進行理論的講授或相關的演示。該種方式學生的參與度低,容易讓課堂睡倒一大片。而基于職教云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則可以讓教學更加地多元化,不僅在教室內可獲得與學生更有趣的互動,讓學生的參與度更高,而且,在課前課后也有更有趣的方式進行學習,如微課和直播等,有利于教學的多元化,更利于重難點的突破。由于每個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學習進度不一致,而該種模式更有利于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
在課前,教師在職教云進行課程資源的選擇與優(yōu)化,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的趣味性與效果,盡可能多地將形式多樣化,如:通過圖片、音頻、視頻、文字、課件等形式更多元化資源結合。
當代很多中職院校在電子商務專業(yè)的課程設置上存在與社會脫軌的情況,并且實訓環(huán)節(jié)不夠豐富,學生通常缺乏一定的動手能力。因此,需要根據以上特點進行相關的課程規(guī)劃與流程設計。我校電子商務專業(yè)在課程規(guī)劃和教學流程設計上有兩種方案。
對于理論為主的課程,類似電子商務基礎、商品學、客戶服務等講授為主多課程,需要在做課程規(guī)劃與流程設計時多引入微課或測驗環(huán)節(jié),將較為枯燥的理論教學轉變?yōu)閷W生感興趣的內容(如案例談論、角色扮演等),讓學生多動手動腦練習,并通過職教云平臺發(fā)布課前小測驗與課后練習等通關式活動。
而對于實操為主的課程,類似網店運營、網絡營銷、移動電商和微信公眾號等需要鍛煉學生動手能力的課程,則需要在課程規(guī)劃與流程設計中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如任務驅動法和小組合作法,讓學生在利用職教云平臺學習之余,能夠多花時間在動手實操上,并在線下課堂進行小組PK,以激發(fā)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競爭力。
混合式教學是指基于“互聯網+”的背景下,通過引入線下面對面教學來改進在線學習的不足,實現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學習(Blended Learning) 。
課前:我校電子商務專業(yè)教師通過職教云平臺讓學生進行新知識的預習,根據需要增加微課或直播等形式來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對于接受能力和動手能力強的班級,則可以讓學生也參與到微課錄制或直播課堂中,以激發(fā)學生的成就感與達到塑造學習榜樣的效果。
課中:通過職教云平臺進行舊知識的回顧,在教室實時與學生進行互動,多設計討論、提問、頭腦風暴或趣味小游戲的環(huán)節(jié),以減少傳統課堂的乏味。
課后:通過職教云平臺進行所學知識檢驗與開展教學評價,讓學生為主體與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性質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這一方法可以彌補之前傳統教學的課后跟蹤不足的現象,學生變得更加主動與積極,只要一臺手機就能夠隨時隨地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某個知識點,不管是預習還是復習,都能夠跨越空間和時間地不限次數觀看回放,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為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要想MOOC與混合教學模式得以順利開展,需要得到校方的大力支持,一般較為專業(yè)和強大的平臺,都需要付費使用或需要校方進行對接才可以獲得更高的使用權限。我校在平臺選擇上較為謹慎,做好了充分的調研,選擇合適我們教學性質的MOOC平臺——職教云。通過校方的對接,擴展了我們教學使用的權限和保證了使用的穩(wěn)定性,為混合教學模式的應用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教師團隊應該在充分調研的前提下,對電子商務專業(yè)的課程進行資源的開發(fā)與整合優(yōu)化,并集中討論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保證教學良好的教學效果。由于電子商務專業(yè)課程的科目眾多,不同的科目具有不同的特點,教師團隊尤其是骨干教師應多花時間進行研討。若是有條件,最好引入“校企合作”或“校校合作”的課程開發(fā)模式,讓本來對實操能力要求較高的專業(yè)特性,在課程開發(fā)中更加符合社會的需求,同時,只有做到好的“頂層設計”,才能有更高效的“層層推進”。
雖說職教云平臺與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結合的開展是利大于弊的,但是在應用過程中也會遇到一些困難,如:教師個人的信息化水平有限或在線上資源整合的過程遇到瓶頸等。這時就需要教師自身進行不斷地學習與克服困難,多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學習與操作,若是單一的職教云平臺資源不足以滿足教學需求,則可通過公眾號資源或小程序等功能的使用,來豐富學習資源,甚至如果對于有條件的教師,可以進行微課或短視頻的錄制,不僅提升了自身的信息化教學水平,同時也提升了課堂教學的專業(yè)性與連貫性。
由于智能手機的普及,當代學生被成為互聯網時代的“原住民”,因此不管是對于MOOC平臺的PC端或移動端的使用操作并不陌生,再者,電子商務專業(yè)學生本來對這些平臺的熟練性要稍高于其他專業(yè)的學生。
對于帶有趣味性的各種操作,學生都較為感興趣,但對于中職院校學生來說,他們較為缺乏的是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動手實操的能力,因此,在該種模式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做好相關的引導,而與此同時,學生也要自覺地合理利用碎片化時間,讓智能手機這把雙刃劍更好地發(fā)揮其有利的一面。尤其是對于電子商務專業(yè)的學生來說,實操才是硬道理,只有通過實踐,才能講看到的和聽到的轉化成為自己的東西,畢竟,專業(yè)對實操的高要求決定了學習的難度與挑戰(zhàn)。
基于MOOC平臺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是一種學生易于接受和樂于使用的一種新型教學手段,可以讓學生有效地利用碎片化時間,有效地拓展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尤其是對于中職院校的電子商務專業(yè)學生來說,利用MOOC平臺與混合教學相結合的模式可以讓學生擁有更多的學習理論和動手實操機會,并讓學習效果得到有效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