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方然
(赤峰市松山區(qū)衣家營小學,內蒙古 赤峰 024000)
全國公眾的科學素養(yǎng)平均水平偏低,這嚴重制約了中國科學水平的發(fā)展;國家亟待提高整體科學素養(yǎng)水平。小學科學是一切的基礎,這一階段的學生對事物具有濃厚的興趣,但是需要小學科學教師的正確引導。當下的問題是,我國的高素質小學科學教師比較少,小學科學教師分為三類:一類是中途轉型但是具有較高的科學素養(yǎng),能夠快速學習拓展科學知識以及掌握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方法的小學科學教師,由于全國小學教師的科學素養(yǎng)平均水平還處于較低狀態(tài),所以目前這類教師比較缺乏;一類是中途轉型,具有較低的科學素養(yǎng),難以擔任理想的小學科學教師的角色,這類教師占大多數(shù);一類是在小學科學課堂開設后,現(xiàn)在重點高師院校做示范,進行培養(yǎng)專業(yè)的小學科學教師,但是目前很少有院校專門為此設系來培養(yǎng)職業(yè)化的小學科學教師,而是依托于其他院系,如:生物院系、物理院系、化學院系、計算機科學院系等。所以當下具有高素質的專業(yè)的小學科學教師還是比較稀缺的,尤其是在農村和一些偏遠地區(qū)。
小學是一個剛開始接觸新事物的階段,小學生對剛接觸的新事物都會有極大的興趣并且比較好動;所以需要正確引導學生去認識科學、發(fā)現(xiàn)科學、愛上科學。而當下大多數(shù)地區(qū)的學校仍處于“應試教育”的狀態(tài),尤其是農村和一些偏遠地區(qū);對小學科學這門新興學科仍是以以往“自然課”的方式進行教學,以至于最終敷衍了事。這些將導致小學生無法從小學科學課堂上得到應有的知識或能力,以至于荒廢小學這個接觸學習新事物的黃金階段;并且由于小學生比較好動,缺乏師生之間的互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會使得小學生對小學科學課程感到枯燥,以至于在以后的學習中產生抵觸心理。小學科學的不當教學方式不僅體現(xiàn)了教師不具備小學科學課堂的教學方式,還揭示了教師以及學校領導對小學科學的重視程度不夠的現(xiàn)象。
教師在小學科學課堂上扮演著“引領者”“開發(fā)者”的角色;教師在小學科學課堂上具有一定的主動性,因為小學生不具有自我學習與提升的主觀意識,所以需要小學科學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與開發(fā)。在新課堂中,教師不僅是要傳授知識,還應該起到引導學生學習,開發(fā)學生潛力的作用。新式教育改革下,將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從老師轉移到了學生身上,學生占主體地位,教師起到組織作用,組織學生去學習。所以說,教師在小學科學課堂上扮演者很重要的角色,應當以合乎改革的教育模式去組織學生學習,起到其應有的作用。
小學雖然也確實存在“應試”的氛圍,但是并不是很強烈。教育部門應當對其管理下的學校進行宣傳教育,加強學校領導乃至老師對小學科學的重視。并且應當定期對學校的教學進展以及教學成果進行監(jiān)管,放寬對學校成績的要求;定期監(jiān)管指的是,安排專業(yè)的小學科學課程的老師去一些學校,尤其是農村以及一些偏遠學校,去抽查聽課以探查其教學方式是否合乎改革要求,還可以對學生家長適當?shù)刈鲆恍┱{查問卷以觀其長期進展??梢砸源藖矶酱賹W校對小學科學的教學改革以及加強學校對小學科學的重視程度。
自新課改發(fā)布以來,各大高師院校紛紛響應,都開設了對小學科學教師的培養(yǎng);但是其培養(yǎng)方案并非依托于一系,而是同生物系、物理系、化學系等基礎科學學科系聯(lián)合開展小學科學教師的培養(yǎng);并且國內在此方面并沒多少經驗,開展起來比較困難。所以,國家需要加強對高師院校高水平職業(yè)化的小學科學教師的培養(yǎng);可以同國外比較成功的高效進行聯(lián)合,探索符合我國自身情況的高師院校小學科學教師的培養(yǎng)方法,并專門建立院系,根據(jù)具體情況設計培養(yǎng)方案,自成體系。從高師院校提供高素質教師,需要一定的培養(yǎng)周期;所以還需要利用一些轉型老師。對于轉型的具有高素質的小學科學教師,可以對其進行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方式的培訓。
大多數(shù)教師的課堂授課方式,仍然是過去的那種傳授知識型;并且很多教師多年教學形成習慣,突然轉變授課方式多少有些困難。然而過去的授課方式與新課改的目的相違背;新課改的目的是將課堂上的主動權從教師轉移到學生身上;而過去的授課方式是為教師完全主導,老師進行知識的傳授并且重視的是學生對知識的了解程度以及在試卷上的呈現(xiàn)度,而忽略了學生對課程的興趣以及掌握運用的程度。教師授課方式的變更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將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動權轉移到學生身上;第二部分是在課堂上,教師應當多于學生進行互動;第三部分是,教師應當多引導學生進行科學實踐,開發(fā)學生的潛力。
結語:小學科學課堂的新課改旨在從小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以此來為我國未來的發(fā)展,培養(yǎng)高素質創(chuàng)新型人才打下基礎。想要達到小學科學課堂開設的目的,需要學校、教師、學生以及政府等的全力配合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