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婉
(江蘇省邳州市官湖鎮(zhèn)大黃小學,江蘇 徐州 221321)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打造高效語文課堂一線老師一直都在不斷嘗試和摸索。生本理念是一種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全面圍繞學生這個主體展開教育教學,既凸顯了學生主體地位,又真正尊重學生的個體發(fā)展需求,在課堂教學中重視生本教育的落實,讓課堂更加精彩,讓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更強,讓學生們在主動學習、積極探究、合作交流中感受語文存在的價值,真正讓他們體會語文學習的核心,提升日常教學質量。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老師在日常的教學中,應該面向全體學生,使得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提升綜合語文能力。立足生本教育,老師應該真正認識到學生之間存在著普遍的差異,倘若只是在課堂上關注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而忽略成績較差的學生,整體效果自然不佳。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老師應該面向全體學生,把每個學生裝在心里,一視同仁實施教育,實現(xiàn)公平教育的落實,保障每個學生學習的權利、進步的權利,在課堂上尊重每一位學生,接受學生的個體差異,以學生的發(fā)展為目的實施教育。首先,老師應該在教學理念上以人為本,學生之間本來就有明顯的差異,老師要用平等的眼光、公正的心態(tài)對待每一個學生;另外,教學的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任何一個步驟都要面向班級中的全體,讓處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在語文課堂上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位置,實現(xiàn)他們學有所獲。比如,老師在課堂提問時,針對班級中的后進學生,可以問一些基礎性的問題。如,在古詩詞的學習中,可以讓學生朗讀一下古詩文,并且簡單介紹一下作者;對于班級中的優(yōu)異學生,老師可以對他們提出一些探究性的問題,如在《落花生》這篇文章的學習中,老師可以提問,文章一共描寫了哪些內容?按照怎樣的步驟進行寫作的?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通過差異性的提問,讓處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在課堂上有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都能夠實現(xiàn)個體性的發(fā)揮,從因材施教出發(fā),從個體差異出發(fā),實施公平性的教育,才能夠真正落實有價值的課堂,使得課堂更加精彩,使得每個學生學有所獲,學有進步,讓課堂的教學效率更高。
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教師的職責就是全面發(fā)展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fā)現(xiàn)學生的天賦,讓他們形成對藝術創(chuàng)作的才能,這樣才能讓每一個學生擁有一個個完美的靈魂。立足生本教育,老師應該在課堂上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注重發(fā)展學生的個性特長。比如,在一些閱讀問題的解答中,有些學生可能會提出一些另類新穎的想法,這個想法可能會讓學生們嗤之以鼻,也可能讓老師感覺到和問題絲毫沒有關系,倘若針對這樣的想法,老師直接告訴學生,我講的你沒有認真聽講了嗎?你覺得你自己說的問題有一點點關系嗎?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形成思考的惰性,個性不但得不到張揚,思維能力也會被扼殺在搖籃里。因此,老師在課堂上應該給予學生們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的機會,即使在課堂上他們的答案不正確,老師也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鼓勵,尊重他們的獨特體驗,這樣才能夠讓他們有更多的空間去張揚個性,發(fā)揮想象,獲得更多的奇思妙想,使得語文課堂成為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的平臺,引導學生們創(chuàng)新發(fā)展,實現(xiàn)創(chuàng)造力的提升,以促進小學生們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發(fā)展的主人。立足生本教育,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老師應該真正尊重學生的主題價值,凸顯學生的主體作用。小組合作已經成為當前的重要教育方法,在引導學生們成為學習的主體,參與到學習、思考的過程中來,增加交流探索的機會中發(fā)揮著重要意義。老師在課堂上應該引導學生們在小組中積極交流,并且通過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巧妙設計問題,引導學生們在小組合作中交流探討,既能夠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又能夠讓他們產生思維的火花,產生思維的碰撞,實現(xiàn)思維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發(fā)展,從而使得教學效果更加理想。以“那一刻我長大了”的習作教學為例,為了真正讓學生們寫出一篇篇文質兼美、情感豐富的文章,在課堂上可以引導學生們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共同探討,通過口語交際的形式談一談自己打算怎么寫這篇文章?如何實現(xiàn)文章的布局?打算寫哪一件事?如何將自己的思想感情表達地更加淋漓盡致。這樣學生們小組中積極交談著、聆聽著他人的想法與感悟時,定會受到啟發(fā),因此能夠盡快地彌補自己思想中的不足之處。在集體探討中,他們思維產生了融合,感情更加豐富,有助于為學生更好的寫作奠定基礎,實現(xiàn)寫作高效課堂的構建。又如,在《四時田園雜興》這篇古詩文的教學中,老師在課堂授課的過程中設計小組學習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們對本篇古詩文的讀音、字詞解釋、詩句含義、中心思想在小組中進行集體探討,這樣學生們參與到課堂中來,充當了學習的主體、思考的主體,課堂上碰撞著思維的火花,不但使得課堂更加開放、充滿活力,也能夠讓學生的思維活動更加開闊,實現(xiàn)他們綜合能力的發(fā)展。
以生本教育為指導,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絕不是學生被動的學習,更不是學生以消極的態(tài)度接受語文知識,而是讓學生獲得積極探索、主動學習、快樂學習的體驗。因此,老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必須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讓他們以主動者、積極者的姿態(tài)融入到語文學習中把握文本、提取精華、領悟思想、感悟內涵、提升素養(yǎng)。以《草船借箭》這一文章教學為例,為了促進學生們直觀了解這一歷史事件,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們播放《三國演義》這部電視劇的“草船借箭”視頻片段,引導學生們在這樣視聽結合的過程中理解閱讀內容,感受語文學習的快樂,體會語文知識學習的魅力所在,引領他們積極融入課堂,剖析文本內涵,感悟人物形象;又如在“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這一習作課堂上,老師可以通過故事講解的方法給學生們講述我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一改傳統(tǒng)一板一眼的授課方式,通過故事的講解吸引學生課堂融入,同時又能夠讓他們在這樣愉悅快樂的氛圍中學習更多的寫作素材,為他們高效寫作奠定堅實基礎。
結束語:打造高效課堂是小學語文教師一直都在研究的課題,更是老師日常教學的任務,也是促進小學生們發(fā)展的必經之路.立足于當前教育背景,老師應該踐行生本理念,優(yōu)化教學策略,凸顯學生的主體價值,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積極學習,尋求個人的成長與發(fā)展,真正讓學生們在語文課堂中自由遨游,讓語文課堂煥發(fā)生機與活力,實現(xiàn)高效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