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晶晶
(鶴壁技師學院,河南 鶴壁 458000)
戲曲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藝術,是傳統(tǒng)文化中一朵經(jīng)久不衰的奇芭。中國戲曲由音樂、舞蹈、文學、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各種因素綜合而成的。戲曲在中國源遠流長,在漫長發(fā)展的過程中,經(jīng)過八百多年不斷地豐富、革新與發(fā)展。講究唱、做、念、打,富于舞蹈性,技術性很高,構成有別于其他戲劇而成為完整的戲曲藝術體系。近幾年,學校音樂教育課堂也更加重視傳統(tǒng)文化藝術的培養(yǎng),推行傳統(tǒng)文化藝術進課堂,也讓更多的音樂教師逐漸接觸和了解傳統(tǒng)文化。因此,通過音樂課堂中傳統(tǒng)戲曲教學策略的研究,讓學生喜愛戲曲,喜愛中國文化,了解中國的傳統(tǒng)藝術,并傳承發(fā)揚光大。
戲曲對于學生來講總是遙不可及,演唱技巧難度大,舞臺陳設簡單,戲曲文學情境難以理解,加之日常生活中通俗音樂占主體地位,學生對戲曲總是缺乏興趣。對于從事音樂工作的老師來說,戲曲也是難以駕馭,但在連續(xù)聽了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陸新瑩女士的京劇文化專題講座,深深被京劇這門藝術吸引。對于學生而言,學生基本沒機會近距離接觸戲曲藝術,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教師成為連接學生與戲曲的紐帶。如今的老師與學生之間亦師亦友,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很多學生希望老師親身示范,因此在讓學生喜歡、學習戲曲的前提是老師必須跨進門檻,有扎實的戲曲基本功。在講授《走進京劇》一課中,特意有板有眼的學習京劇選段《賣水》,在課上現(xiàn)場給學生演唱加表演,讓學生直觀體驗京劇帶來的不同魅力。因此,我們要充分發(fā)揮作為學生與戲曲之間的紐帶作用,教師自身熱愛戲曲并言傳身教發(fā)揮自身戲曲的魅力自然會影響學生對戲曲的感覺,也會逐漸激起他們學習戲曲的愿望。
近兩年隨著流行歌曲越來越多加入中國元素,其中一點就是中國的京劇。作為戲曲劇種中最具代表性的藝術,京劇越來越受重視,為此我們可以借用學生喜歡的流行音樂為跳板,通過舉一反三的形式轉(zhuǎn)嫁到戲曲藝術上,讓學生逐漸接受戲曲的唱腔特點。在教唱京劇時就從周杰倫的《霍元甲》入手,很多學生都喜歡模仿其中的一段具有京劇韻味的唱段,為此以這首歌曲為跳板,親身示范如何演唱,如何咬字,如何用氣。學生非常感興趣,且非常認真地學習如何演唱,他們覺得自己在學唱很難的一段流行歌曲。從流行音樂逐漸到京劇藝術,一步步過渡,學生逐步接觸這門高雅藝術,對于學生不感興趣的唱腔借由學生對流行音樂的濃厚興趣,找到共通的連接點,通過舉一反三逐漸勾起學生對京劇藝術的興趣。
如何激發(fā)學生對戲曲藝術的興趣?戲曲是一門集舞臺、燈光、美術、表演等多種藝術形式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演員在舞臺上除了演唱更有“做”功,但無論是“做”還是舞臺設施都有虛擬性,這些虛擬的物品和動作都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在教授地方戲曲無中,老師精心準備了一番表演,請學生根據(jù)老師的表演想象這是做什么事情?學生的興致一下被提起紛紛猜測,你一句我一句在輕松愉快氣氛中充分發(fā)揮想象力……答案是多種多樣,在此基礎上不直接公布正解,讓學生留個疑惑。然后出示一系列圖片,給予學生機會讓學生自己解答圖片中的物品以及如何使用,特別邀請同學上來演示使用方法。通過學生的演示再回顧老師的表演,最后由學生找出答案。在這時老師又再次表演,同時邊唱邊做,學生在做和唱中能更深入地了解名段講述的內(nèi)容。好奇心引發(fā)興趣,戲曲的虛擬性以及舞臺表演給予學生充分的想象空間,激起學生的好奇心,譬如在京劇舞臺表演藝術中如何用馬鞭表現(xiàn)騎馬?八卦旗、紅門旗、躍虎旗、車旗等都有何喻意?女孩的嬌羞如何演繹?……諸如此類的舞臺表演引發(fā)學生的好奇,演員有板有眼的演出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當學生學習戲曲是因為興趣所致,那他們就不會感覺枯燥無聊,反而會學得津津有味。
俗話說:戲無情不感人,戲無理不服人。任何戲曲劇種的劇目都有完整的劇情,有些來自編演的歷史故事,有些來源于神話傳說,有些來自日常生活等,通過完整的劇情展示人物錯綜復雜的情感來感動人,講述道德倫理來說服人。然而很多同學對這些劇情不甚了解,聽的時候也是云里霧里不知所云。為了讓學生能更好更深入的理解戲曲的劇目,鼓勵學生先掌握劇目的詳細內(nèi)容,深入的挖掘劇情,并帶著問題去讀懂劇情講述的內(nèi)容。當學生對劇目和人物角色有了更深層的了解,他們內(nèi)心就有了客觀的見解,從而吸取好的方面,再通過音樂這種最直接簡單的方式把劇情所要表達的思想內(nèi)涵表現(xiàn)出來,讓學生用戲曲演唱的簡單感性的方式來表達他們所掌握的深層次的理性的認識,從而使他們能在理解作品的基礎上來表現(xiàn),聲情并茂地演唱展現(xiàn)出有血有肉有情感的戲曲音樂。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我們的生活就是一出栩栩如生的戲曲劇目,曾經(jīng)以為博大精深、深奧難懂的戲曲藝術其實就近在咫尺,并綻放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影響力。讓我們老師成為連結(jié)的紐帶,讓學生也能走進戲曲,大膽嘗試、親自實踐,從民族藝術中汲取營養(yǎng),讓學生在戲曲藝術的土壤中萌芽,期待音樂課堂中也能萬舞齊開玉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