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慶超
(山東農業(yè)大學,山東 泰安 271018)
體育沖突是指在體育活動中因各種猜疑引起的斗爭、爭執(zhí)、抵觸等對立的狀態(tài)。
體育運動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希臘,體育活動主要包括:騎射、決斗等,由于戰(zhàn)事不斷,古希臘的體育活動和軍事聯(lián)系十分密切[1]。資本主義的產生、發(fā)展對近代體育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隨著西方文藝復興運動的爆發(fā),人們逐漸沖破了傳統(tǒng)思想的桎梏,在精神層面尋求新的突破,這促進了西歐國家自然科學、文化藝術的繁榮,同時新舊資產階級之間不斷更迭,這些因素都為近代體育思想的萌芽、成長提供了適宜的環(huán)境。伴隨著人文政治、自然科學等學科的不斷成熟,體育運動也逐漸成了一個獨立的學科體系。
鴉片戰(zhàn)爭是中西方之間的體育運動沖突的最早起源,當時的西方列強企圖用堅船利炮打開中國的國門,無數(shù)仁人志士參與到救亡圖存的隊伍中來,積極尋求自強求富之法,不僅包括國家政治、經濟發(fā)展、軍事武器,從文化藝術上也積極向西方學習,為西方體育運動的文化傳播提供了良好的發(fā)展機遇,在中國體育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作用。伴隨著西方體育文化的傳入,一系列的學校開始興起,體育活動開始受到老師學生們的重視,但是由于國內外文化價值觀念的差異,西方體育文化思想的傳入給中國傳統(tǒng)的思想文化帶來了巨大的沖擊,由此引發(fā)了一些沖突。
1.歷史文化的差異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內斂、含蓄的,古代中國基本都是自給自足,體育文化是伴隨著幾千年的農耕文明而發(fā)展起來的,春秋戰(zhàn)國出現(xiàn)了百家爭鳴的景象,各學派提出了不同的主張,但當時中國的體育文化依舊是側重于修身養(yǎng)性、保健養(yǎng)生。后來孔子提出了文武并重的主張,沒有被歷朝歷代所采納,以前的朝代更加側重集權、封建專制,學而優(yōu)則仕更加證明重文輕武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體育文化運動是上層的活動,是屬于少數(shù)人的活動,下層的貧苦百姓依舊未解決溫飽問題,古代中國的體育運動并不是全民運動,沒有形成一定的規(guī)模。
西方文化較為自由、灑脫。與中國文化不同,歐洲先后經歷了包括智者運動在內的多項思想運動,逐漸沖破傳統(tǒng)封建制度的約束,更加重視人的作用與地位,否定絕對權威,更加倡導個性解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西方體育文化運動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不斷提高,鼓勵人們去探索美、發(fā)現(xiàn)美,形成了更高、更快、更強的理念,體育運動是人人可以參加的活動,為以后蓬勃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價值觀念的差異
中國人的價值觀念強調天人合一,存天理、滅人欲,尊重自然規(guī)律,按規(guī)律辦事,側重修身養(yǎng)性,個人氣質的培養(yǎng),從陰陽五行到太極八卦可能是為了延年益壽,遠離疾病。
恰恰與中國人不同的是,西方人更加側重力量和形體美,追求力量、速度,因此他們更喜歡通過實踐活動來探索真理,強調發(fā)揮人的積極能動作用,強調邏輯,思維更加縝密和理性,喜歡冒險活動,去發(fā)現(xiàn)新大陸,因此這更加有利于西方體育文化運動的發(fā)展。
3.地理位置的差異
大陸文明和海洋文明存在一定的差異:大陸平原地形面積最大,種植業(yè)十分發(fā)達,形成了自給自足的家庭模式,男女之間分工明確具體,以一家一戶為自然生產單位,所以古代中國的體育文化運動以休養(yǎng)生息為主;以海洋文明為代表的歐洲國家,由于陸地較少,河流湖泊眾多,不適合發(fā)展種植業(yè),更適合發(fā)展遠洋貿易、海上運輸,因此第一次的環(huán)球航行是由西方人完成的,海洋文明培養(yǎng)了西方人自由、開放、勇于探索的精神,對西方的體育文化運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體育沖突對文化的影響
體育沖突是指西方體育文化傳入我國之后,與我國傳統(tǒng)體育文化在方法、目的等方面發(fā)生激烈碰撞,全球化速度不斷加快,體育文化也逐漸呈現(xiàn)出全球化的趨勢,自然會引發(fā)體育文化的沖突問題。
2.體育沖突對政治的影響
體育界知名人士的不當言論可能會引發(fā)政治方面的沖突,涉及國家利益等敏感話題時,會引起愛國人士的強烈不滿,引發(fā)國家之間的沖突,影響彼此之間的外交。
3.體育沖突對經濟的影響
體育沖突的發(fā)生對經濟的影響較為強烈,從微觀層面來說,關乎每個人的自身利益,造成自身的經濟損失,會影響企業(yè)的規(guī)模效益,如果無法得到合理賠償,企業(yè)只能將其作為壞賬。不僅如此,體育沖突有可能引發(fā)公司員工的失業(yè),切斷經濟來源收入,生活水平得不到保障。從宏觀層面來講,大國間的利益沖突,會產生貿易摩擦,影響貿易進出口,引起兩國匯率的不斷變化,導致兩國經濟難以平穩(wěn)運行。
4.體育沖突對法律的影響
體育沖突的發(fā)生會造成各方的利益損失,為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不論是國家、企業(yè)以及公民會通過法律途徑來維權,這有利于增強法律的權威性,使法制觀念更加深入人心,當法律無法滿足實際需要時會促進相關立法的進一步完善,從而保持鮮明的時代特征,做到與時俱進。
體育沖突的作用應當一分為二的來看待。
積極作用:
1.體育沖突的發(fā)生會造成國家之間體育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吸收借鑒其長處,更好地促進本國體育文化的發(fā)展。
2.體育沖突的發(fā)生能夠有效地檢驗相關法律制度的完善程度,能否合理、有效、及時處理此問題,保護各方的合法權益。
消極作用:
1.政治方面:不利于兩國的外交發(fā)展,引發(fā)兩國人民之間的不滿和民族仇恨。
2.經濟方面:不利于兩國經濟的平穩(wěn)運行,有可能對全球的經濟造成嚴重影響。
總的來說,體育沖突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我們在看到正面作用的同時,更值得我們思考的是事件發(fā)生的前后如何預防和處理,如何維護各個主體的合法權益,真正將法律的制定與執(zhí)行貫徹落實到實踐中去,學會用法律保護自身合法權益,促進法制觀念深入人心。
法律以一定的社會關系為其調整對象,不同的法律所調整社會關系的性質和范圍存在差別。各國對消費者概念的界定存在一定區(qū)別[2]?!恫既R克法律詞典》中消費者的概念是:“所謂消費者是指從事消費之人,亦即購買、使用、持有以及處理物品和服務之人”,消費者是指最終產品和服務的使用人。根據我國的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可以得出:“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權益受法律保護;未作出規(guī)定的,受其他有關法律法規(guī)保護。”這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對消費者范圍所做的界定,由此,我們可以知道,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主要調整購買生活必需品,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而產生的關系。作為擁有轉播權的央視體育以及騰訊客戶端,我們知道觀眾作為消費者,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而購VIP會員,以此來更方便觀看體育比賽的轉播,是符合消費者的概念范圍的。
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是社會再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產品分配的最終目的與歸宿,生產與生活消費是其構成部分,前者與基本人權存在直接的聯(lián)系,尤其是在消費者主權和倡導基本人權的今天,后者作為人類的基本需求,成為法律法規(guī)加以規(guī)制調整的重要領域。
目前來看,美國肯尼迪是最早倡導消費者權利的人。在其提出的“關于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特別國情咨文”中,倡導消費者應具備最基本的四項權利:保障商品安全權;商品信息資料獲取的權利;自由選擇購買商品權;反映自身意見的權利。該理論提出以后,漸為各國廣泛認同并在實踐中加以發(fā)展。20世紀60年代成立的國際消費者聯(lián)合組織,其確定的消費者權利共七項:商品安全保障的權利;獲得信息的權利;自由選擇購買的權利;聽取其意見的權利;獲得賠償?shù)臋嗬?;接受相應教育的權利;保障健康的環(huán)境權利。
政府、社會公眾、生產者在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方面均負有一定的責任義務,消費者自身的合法權益要想真正有效地實現(xiàn),經營者必須要全面地履行義務?,F(xiàn)行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明確規(guī)定了消費者的權利,其中包括:保障安全權、知悉真情權、自主權責權等一系列的權利,同時其也規(guī)定了經營者的義務,包括:聽取意見、接受監(jiān)督、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等多項義務。
消費者通過購買體育客戶端的VIP會員來更好地觀看比賽直播,但體育沖突發(fā)生后體育客戶端宣布停止轉播,對此行為我是認同的,但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看,造成消費者享受不到其訂閱會員服務所承諾的服務,客戶端App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我們看到,經營者應當按照我國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向消費者提供商品和服務。如果彼此之間有約定的話,則應當按照約定履行義務,前提是不得違背法律、法規(guī)。此外,經營者必須遵守社會約定,誠信經營,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得設定對消費者不利的交易條款,不得強買強賣。同時直播客戶端應當提供符合要求的商品或服務,保證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情況下告知用戶其商品、服務應具有的質量、性能、使用范圍等,但是顯然消費者并沒有完全享受到其所承諾的商品服務。
第一:要提高對消費者權益的認識
在過去,由于重視生產,忽視消費的作用[3],并且由于我們商品經濟不發(fā)達,因而消費者的權益很容易被人們忽視,對于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而言,他們不僅不知道自己有哪些權益,更不知道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因此,應提高社會公眾的維權意識,尊重消費者的地位。
第二:增加消費品的種類
消費者觀看NBA體育比賽直播目前能夠選擇的客戶端數(shù)量相對較少,僅限于央視體育、騰訊客戶端等,當體育沖突發(fā)生后,如果相應的客戶端相繼停播,消費者則無法觀看正常的比賽直播,消費者購買VIP會員是為了觀看直播比賽,其作為一種消費品,也應當將其進行發(fā)展,使其更加豐富多彩,增加種類,消費者可以自己決定,自行進行購買,這樣實際上也就減輕了消費者總體權益受損的種類。
第三:充分發(fā)揮其他相應主體的監(jiān)督作用
在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方面,消費者組織具有關鍵作用,我國的消費組織包括消費者協(xié)會和其他消費者組織,是對商品、服務進行社會監(jiān)督,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社會組織,具有非營利性、公益性的特征。這類組織在消費維權,為消費者服務,協(xié)調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三者之間的關系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第四:國家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
在立法方面要積極聽取消費者的意見和要求;中央以及地方政府是行政權力的代表,為此應當加強領導,協(xié)調督促各個部門做好消費者合法權益[4]的維護工作,履行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職責,預防危害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行為的發(fā)生;在打擊違法犯罪行為方面,國家機關應當按照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嚴懲經營者在提供商品和服務中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保護社會公眾的合法利益。
消費者權益的維護的最終結果可能取決于多種因素,但最根本的一條規(guī)則就是要以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為核心來構建整個法律制度,只有這樣做,才能更好地保護好消費者的權益。但是構建此法律制度并不能單純依靠一部法律解決,而是要發(fā)揮多部門法律法規(guī)的共同作用。西方發(fā)達國家的經驗告訴我們,目前,我國對消費者保護法律體系的研究依然局限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以及產品質量法等有限的范圍內。消費者保護法律體系的全面構建必須將民法、經濟法、刑法等多部門法以及消費者團體的監(jiān)督和保護全部納入視野范圍,從而保證消費安全、公平自由的競爭。當發(fā)生體育沖突時,購買者自身的合法權益更容易遭受侵害,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是政府各部門、社會公眾等多方的責任,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同時要充分發(fā)揮好第三方部門的責任,增強消費者協(xié)會的影響力。在法治社會的今天,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保護程度是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體現(xiàn),設法提高消費者自身的維權意識尤為關鍵,消費者維權意識的提高有利于社會主義的法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