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石喜
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是古代人們給我們留下的寶貴財富。三年級下冊第八組課文《乞巧》《嫦娥 》《西門豹》《女媧補天》《夸父追日》都是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我充分利用這些課文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于是我開展了以“走進有趣、想象神奇的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同學們除了認識課本的四篇課文之外,利用上網、到圖書室閱覽等方法收集了大量的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采用小組合作形式,互相推薦閱讀,回家講給爸爸媽媽聽,利用活動課開展故事比賽等活動學習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顒咏Y束后同學們都感受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感受到古人豐富、神奇的想象,增強學生對祖國優(yōu)秀文化的熱愛之情。
古代建筑和繪畫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充分體現(xiàn)我國古代勞動人們的智慧、才干和光輝燦爛的文化。三年級上冊課文給我們安排了《趙州橋》和《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清明上河圖》這兩篇課文。授課時,我讓學生通過反復誦讀句子、圖文對照讀懂課文和多媒體展示等方法,讓學生感受到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和《清明上河圖》里畫的內容豐富、傳神、生動以及張擇端的畫技如此高超。另外,我通過課外拓展運用多媒體展示了故宮、長城、頤和園以及頤和園的長廊上的繪畫等圖片,讓學生感受到我國古代勞動人們的智慧、才干和光輝燦爛的文化,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眾所周知,《三字經》是我國古代歷史文明送給每一個中國人的遺產,是我國傳統(tǒng)的蒙學讀物。雖篇幅短小,但卻蘊含著許多深刻的道理。它易于誦讀,膾炙人口,已被翻譯為多國文字廣為流傳。它教育我們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禮貌待人、勤奮好學,這些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三年級上冊園地八的“讀讀背背”里精選了關于傳統(tǒng)文化的句子,來自《三字經》。
于是,我首先讓學生自己誦讀這幾個句子,然后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向大家闡述自己的理解,我在這個過程中給予指導。比如學生在介紹“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時,我立即讓他說說自己的理解,學生會說:“一塊美玉如果不經過精雕細琢就不可能成為一個精致的玉器,人如果不好好學習,就永遠不會懂得許多知識和道理?!比缓螅腋嬖V學生,一塊美玉如果不去雕琢它,它就永遠是一塊璞玉而已,人也是一樣,不管他天資如何聰明,如果不用心去學習,就不可能通古博今,明白事理,他的思想境界就永遠停留在常人的層次上。進而告訴同學們:忍受雕琢才能成器。
《三字經》中蘊含著很多成語,我指導學生們學習這些成語,讓學生用《三字經》中的學習態(tài)度、為人處世之道處理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比如:通過“教之道,貴以專”引導學生專心致志地學習;通過“融四歲,能讓梨”教育學生要孝敬父母、對朋友、同學互助友愛。另外,針對學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為,我會引導學生用《三字經》中的話進行解釋,這樣可以加強經典與學生生活的聯(lián)系,實現(xiàn)學以致用的目的。
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豐富多彩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十二生肖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部分,由12種源于自然界的動物即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組成,用于記年,順序排列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在中華文化圈內被廣泛使用。在三年級上冊園地五的“讀讀背背”里就安排了有關十二生肖的內容。首先,我通過郵票讓學生認識十二生肖;然后讓學生交流一些有關十二生肖的傳說及生活中與十二生肖有聯(lián)系的地方,如,人的屬相、年份,加深學生對十二生肖的認識。為了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豐富多彩,讓學生體會到傳統(tǒng)文化就在我們身邊,我開展了以“走進生活中的傳統(tǒng)文化”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學生通過上網、閱讀書籍、問爸爸媽媽等方法收集大量的資料:詩詞對聯(lián)、傳統(tǒng)歌謠、民間習俗、傳統(tǒng)節(jié)日、剪紙、陶瓷、書法、繪畫、文字、園藝、武術、烹飪、小說、京劇、粵劇等生活傳統(tǒng)文化并在班上交流。從而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傳統(tǒng)文化多姿多彩,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情感。
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有著無比深厚的底蘊。豐富的知識資源等著我們去開采、去發(fā)展,就讓我們從現(xiàn)在做起,將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滲透到我們的各項教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