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光宇 王志強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qū)實驗中學
足球運球是練習者用腳連續(xù)控制球的技術。運球需要練習者動作連貫,結合過人技巧在運球方向和運球速度有變化。在比賽中,練習者熟練的運球技術能取得以多打少的人數(shù)優(yōu)勢,能突破防守并創(chuàng)造射門的機會,常用的運球技術有腳內側運球和腳背外側運球。
腳內側運球的動作要領主要是支撐腳向前跨出踏在球的側前方,膝關節(jié)稍彎曲,上體稍前傾并向內扭轉,身體前移后,另一只腳自然跟進,在觸球時用腳內側推足球的中后部,觸球后繼續(xù)保持合適人球距離。腳內側運球由于腳接觸足球的面積大,容易控制足球的運行,便于改變足球的運行方向,能利用身體掩護來保障運球效果。學生掌握了腳內側運球技術后,可以在防守者緊逼的情況下擺脫防守,為傳球或者射門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在體育教學中,“學”“練”“賽”能單獨開展活動,三者是層層遞進的關系?!皩W”是指單一身體練習,是教師和學生一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練”是指以單一身體練習為主的組合練習,所設計融入技能和體能練習的組合練習是對單一身體練習的鞏固和延伸,能提升單一身體練習的教學質量;“賽”是指以單一身體練習為核心的游戲或比賽,師生通過小游戲或教學比賽的形式繼續(xù)強化單一身體練習的動作技能,以提升學生對已學單一身體練習的運用能力。
腳內側運球的“學”“練”“賽”是基于技術方法、練習方法和運用方法三個維度,在單元教學中,學生能夠說出腳內側運球的技術動作要領、具體的練習方法,能在教學比賽或小游戲中實踐運用方法,教師在組合練習、無防守、面對障礙物、有防守和不同難度的教學比賽中引導學生熟練掌握腳內側運球的技術動作,合理選擇運用腳內側運球的虛晃、突破等簡單技戰(zhàn)術,教會學生在比賽情境下學會觀察,學會合作互助,并培養(yǎng)學生不怕困難、勇于挑戰(zhàn)自我、樂于團結合作等良好品質。
教學中,教師可以進行集體講解和示范,如果場地器材充裕,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每人1個足球,如果場地器材不允許,教師可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學生可以無球做小步急促跑、左右虛晃等運球跑的模仿練習,學生的足球運球練習可以結合球性練習,在慢跑過程中用雙腳交替運球,能根據(jù)教師口令或者手勢做變向運球。學生可以先練習慢跑運球再逐漸過渡到快速運球,可以先練習直線再練習其他形式的運球,在運球變向時,競賽應強調重心移動,學會抬頭觀察,能合理利用球場的中圈、球門區(qū)、罰球區(qū)等練習運球。
教學目標:通過教師的講解和示范,80%以上的學生能夠準確說出腳內側運球的動作要點,支撐腳的選位是關鍵,運球時觸球部位應合理,以輕撥球、多觸球為主,注意要抬頭觀察,保持人與球的距離要適宜;通過學習,90%以上的學生能夠做出腳內側運球的動作,表現(xiàn)出一定的控制球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下肢力量和身體協(xié)調性;樹立具體榮譽感和培養(yǎng)合作能力。
教學重點:腳內側觸球。
教學難點:運球力度的控制。
教學策略:“學”:原地腳內側運球練習、兩人一組的腳內側運球換位練習、腳內側運球追逐跑;“練”:腳內側運球+變速、腳內側運球+曲線跑、腳內側運球+變向;“賽”:腳內側運球接力比賽、腳內側運球繞標志物接力比賽、運球“回家”游戲。
教學目標:學生能夠準確說出腳內側運球假動作的練習方法;學生在練習中能用腳內側做出虛晃動作,腳內側運球動作熟練,發(fā)展學生的應變能力和身體靈敏性;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決策能力和規(guī)則意識。
教學重點:腳內側運球動作銜接連貫。
教學難點:身體重心隨球有變化。
教學策略:“學”:原地腳內側運球練習、虛晃動作無球練習;“練”:腳內側運球+虛晃、腳內側運球+5米往返運球練習、腳內側運球+快慢變速運球;“賽”:腳內側運球往返比賽、小場地一對一教學比賽、運球躲避游戲。
教學目標:學生能夠準確說出腳內側運球突破的練習方法;學生在練習中能用腳內側做出突破動作,腳內側運球動作連貫、準確,發(fā)展學生的應變能力和身體靈敏性;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決策能力和規(guī)則意識。
教學重點:腳內側運球動作銜接連貫。
教學難點:身體重心隨球有變化。
教學策略:“學”:兩人一組互換位置的腳內側運球練習、腳內側運球突破動作的無球練習;“練”:腳內側運球+假動作、腳內側運球+突破+射門、腳內側繞標志物運球+射門練習;“賽”:腳內側運球射門比準、小場地三對三教學比賽、區(qū)域內五對五教學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