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怡
小學階段的學生,口語表達能力處于初級發(fā)展時期,對很多情緒不知道怎樣去表達。為了促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發(fā)展,教師需要結(jié)合新時期的教學題材,對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進行培養(yǎng),提高他們對于感情的表達技巧。教師畢竟比學生有更多的處事經(jīng)驗,我們要多和學生溝通交流,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為他們解決問題,從本質(zhì)上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教師和學生都是課堂的主體,都是課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有的小學生存在叛逆心理,遇到問題時也不知道如何表達。為了疏導學生的叛逆心理,教師應該做好示范和帶頭作用,主動與學生交流、關(guān)心學生,并完善語文教學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意識,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視的?!扒Ю锺R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教師應該從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給孩子們積極的鼓勵和支持,讓其重獲學習的自信心,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
相對于口頭說教的疏導方式,“課堂互動”效果會更好,能幫助學生勇敢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實現(xiàn)訓練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目的。教師也能在這個過程中積累教學經(jīng)驗,沿著學生的興趣不斷地進行探索,更加了解孩子們的學習動向,制定出更有效的教學方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在課后的五分鐘,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即興小演講”的活動,自愿到臺上給大家分享自己的小故事。
語文是一門人文性很強的學科,很多知識都是建立在生活的基礎(chǔ)之上。為了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學習的興趣,我們不僅要完成課程標準所規(guī)定的教學任務,還要及時觀察學生的行為動態(tài),以便優(yōu)化語文教學實例,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坝柧殞W生口語表達能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不能急于求成,必須尊重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加強語文教學的內(nèi)容,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翱谡Z教學”能使學生受到鼓勵,認識到自己的學習問題,學會積極主動地去改變,去感受教師和父母對自己的愛。
“作文創(chuàng)作”是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關(guān)鍵,也是每個教師必須重視的教學內(nèi)容。但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只注重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而對口語交際則不太看重,這是不對的,不利于孩子的均衡發(fā)展,導致大部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較差。小學生雖然活潑好動,但往往不敢表達自身的想法,在寫作過程中會出現(xiàn)讀寫分離的情況。教師可以借助現(xiàn)代信息技術(shù),為學生構(gòu)建一個形象、生動的語言交際環(huán)境,以此幫助學生開展口語表達。教師也能從這個過程中,逐漸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及時調(diào)整課堂教學進度,更好地推動語文教學的進程。師生共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形成一個良性的互動圈。
有的教學課文含有深刻的故事,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解,鼓勵學生們討論故事的前因后果,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技巧。比如《唯一的聽眾》這一篇課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文中的聽眾指的是誰?為什么說是唯一的聽眾呢?”等這些問題。有了課堂的提問環(huán)節(jié),學生會表現(xiàn)得非常積極,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口語交際意識,讓學生的學習活動變得更加有針對性。教師也可以加入一定的“圖畫、視頻、音樂”等教學元素,為學生展示不同的情景,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在講解《白鵝》這篇課文之前,教師也可以先組織學生自由討論,讓孩子們說出自己喜愛的小動物,比如小狗、小貓等,然后說出小動物的外貌特征、生活習性,強化學生對口語交際的感知,促進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對于學生的口語表達,教師要認真聆聽,并做好詳細的記錄,及時點評教學。這樣才能保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言之有物、言之有序”,達到提升學生語感的目的。如果學生的興趣不夠高,我們可以組織“小故事演講、朗讀競賽”等活動,幫助學生更加全面、客觀地掌握到口語表達的技巧,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當前的語文課堂也應該呈現(xiàn)出與時俱進的特點。特別是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制定教學計劃,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意識,促進學生各項能力發(fā)展。無論是優(yōu)學生還是有問題的學生,教師都要平等對待,加強語文教學的內(nèi)容,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只有這樣才能配合引入語文教學的實例,在給學生講解基礎(chǔ)文化知識的同時,有效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