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桂芳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之后,教育部及時發(fā)布了針對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系列防治防控措施,積極疏導學生的心理,以便為人們提供科學有效的防疫指導措施。根據(jù)相關心理研究指出,人們在遇到一些突發(fā)情況的時候,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焦慮心理。因此,特殊情況下需要針對實際情況做出相應的心理疏導措施,讓新冠肺炎疫情能夠得到有效防控。對于高職院校而言,應當全面了解學生的心理情況,根據(jù)其疫情期間的心理情況制定有效的解決措施,盡可能地減少新冠肺炎疫情對學生的影響[1]。
在2020年新疆出現(xiàn)兩次疫情的背景下,使得學生對學習生活感到擔憂,為是否有規(guī)律的假期而擔憂,更擔心因疫情持續(xù)發(fā)展而影響日常生活。學生時刻擔心害怕,甚至恐慌,害怕自己會在某個時間被感染[2]。因為疫情,學生不得不被封閉在家中或企業(yè)或校園,不能和更多人交往交流,不能出門放松心情,即使每個學生的防控意識都很好,但是仍舊害怕自己患上新冠肺炎,可以說此次疫情嚴重影響到學生的心理。
在現(xiàn)階段疫情背景下,學生的學業(yè)受到了嚴重的影響。關于學業(yè)方面,他們的主要心理問題是:在校的擔心自己能否放假?在家的擔心什么時候可以開學?后期怎樣生活?下學期如何上課,等等。另外,對于畢業(yè)班的學生來說,面臨著就業(yè)的問題,就會擔心自己能否順利就業(yè)?或者能否按時進行實習?
學生擔心的一個主要問題是后期能否順利返家或返校。同時,學生在家的生活作息不規(guī)律:不運動、不能出去購物、不能聚餐,這給學生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同時,原本出去實習的學生也無法實習,許多活動都因此被迫暫停。
1937年,加拿大學者塞里就提出了應激反應理論:當人們在受到外界的一些刺激時,人們的身體就會出現(xiàn)一些非特異性反應?,F(xiàn)階段的新冠肺炎疫情就是人們所受到的一種外界刺激,人們主要受到的影響是生理反應和心理反應。生理反應主要體現(xiàn)在人們的身體交感神經(jīng)比較興奮,相應的激素分泌也比較多,同時會引起人們血糖血壓上升、呼吸速率加快等;心理反應主要體現(xiàn)在人們的各種情緒反應以及自我防御反應、人們的應激反應等。人們的各種情緒反應中最常見的是焦慮、恐懼以及愧疚等。應激反應的出現(xiàn)不僅是因為某個事物的刺激,還可能和人們本身對刺激源頭的理解、人們對產(chǎn)生刺激事物的處理方式等有關。高職院校的學生大部分處于17歲~21歲的年齡階段,即青春期。從學生的心理方面來說,處于青春期的學生身心發(fā)展比較迅速,并且處于這個時期的人群大多數(shù)心理容易出現(xiàn)變化,有時會產(chǎn)生一些心理困惑。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情況成為高職學生最關心的問題。他們主要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來獲取有關新冠肺炎疫情的消息,看到不斷增長的病例都會擔心。另外,學生的生活方式也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原先學生可以去任何地方,但是現(xiàn)在因疫情不得不被困在家中或?qū)W校,活動范圍受限,這就使得學生容易造成情緒困擾,從而引起焦慮心理。
對于學生因疫情而產(chǎn)生焦慮、擔心的心理反應,如果能夠及時地幫助他們做心理疏導,就可以讓學生正確地認識新冠肺炎疫情,從而盡快擺脫不良情緒。相反,如果不能及時地做好心理疏導工作,就會使學生的負面情緒逐漸積累,對今后的學習生活產(chǎn)生不良影響。
在特殊的疫情背景下,學??梢赃m當?shù)乩眯畔⒓夹g幫助學生進行心理疏導,促進他們良好心態(tài)的培養(yǎng)。一是學??梢岳眯@網(wǎng)絡平臺、微信公眾號、班級微信群等途徑為學生提供新冠肺炎疫情正確的信息以及心理疏導的文章,從而幫助學生正確地了解新冠肺炎疫情的情況,并制定相關措施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二是學院可以開通心理在線服務熱線,對有需要的學生進行充分的溝通交流,做一對一的心理疏導。三是班主任應加強與學生、家長的聯(lián)系,給他們講有關疫情防控、國家當前疫情的最新動態(tài),增強學生的信心和勇氣。四是在不扎堆、不聚集的前提下,可以結合學生住?;蚴蔷蛹遥才艑W生開展科學合適的活動。例如:做飯比賽、手工作品比賽、寫字比賽、疫情防控知識手抄報、微視頻等一些比較有趣的活動,從而讓學生不再過分地擔心新冠肺炎疫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和活動中,引導他們樹立良好的心態(tài),從而最大限度地減輕新冠肺炎疫情給學生帶來的負面心理影響[3]。
在現(xiàn)階段疫情背景下,心理疏導對學生的工作生活是十分重要的。教師們應當增強自身的心理援助能力,從而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情緒。教師們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來促進心理疏導工作的順利進行。
1. 幫助學生重新建立“確定感”
教師應當加強對新冠肺炎疫情信息的了解,及時給予學生正確的疫情信息。在學生比較擔心自己的身體狀況時,教師們應當及時地給予學生安慰,做好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班主任在此期間,應當時刻與學生保持微信、QQ或電話聯(lián)系,全面了解學生的情況,及時給予精神上的支持。當學生出現(xiàn)和新冠肺炎相似的癥狀時,要及時鼓勵他們聯(lián)系社區(qū)到醫(yī)院進行檢查,了解好情況之后再確定是否進一步到大醫(yī)院做檢查,以此做好自己的防護工作。
2. 扮演好傾聽者角色
教師應當發(fā)揮好為學生普及疫情知識、樹立信心的作用。在學生遇到問題的時候,及時幫助他們解決,聽取他們的困擾,多聽他們的想法,幫助他們靜下心來正確地看待問題,有針對性地做好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4]。同時,告訴學生在此期間的擔心和害怕的情緒是十分正常的,要努力克服這種情緒,教育引導他們不信謠、不傳謠,鼓勵他們對未來充滿信心和美好的期待,從而緩解他們的焦慮心理。
3.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運行模式
對于封閉在校的學生,應深入師生中充分摸底調(diào)研,以既不浪費校園的寶貴時間,讓學生有一定收獲,又不給學生帶來更多的壓力為前提,開展教育教學活動[5]。如針對新疆少數(shù)民族學生國語水平差的狀況,加大聽、說、讀、寫漢語強化訓練,同時可以結合校內(nèi)實訓室開展相關專業(yè)的技能操練;針對學生吃飯、洗澡因擁擠而造成的困擾,可以依學院學生總數(shù)分幾批錯峰上下課、吃飯等??傊?,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運行模式。
綜上所述,在現(xiàn)階段疫情背景下,學生應當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緒,同時教師們要給予學生正確的教育引導,科學合理地安排疫情防控措施,及時做好學生的開導工作,從而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心態(tài),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