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惠玲
(福建省大田縣教師進修學校 福建 大田 366100)
常常聽同行們說:“詩無定格,教無定法”這話不無道理,但不甚全面,有法和無法畢竟是不同的,因而還需補充一句,“定法雖無,大體有之?!币圆蛔儜f變的教法和步驟是沒有的,而反映教學客觀規(guī)律的一般方法和步驟是有的。
小學古詩教學的一般可以三步走:
通過對詩人時代背最的介紹,借用兒童的反復朗讀使兒童對詩的內(nèi)容有一個大致的了解。這是感知階段。如教古詩《詠鵝》,教師可這樣介紹下詩人:古時候有個叫駱賓王的小朋友聰明伶俐,跟你一樣大的歲數(shù)就能寫詩了,因此很討人喜歡。有一天,他到村前的小河邊玩耍,看到河中荷花盛開,好看極了。他又看見幾只大白鵝在河里自由自在地游泳,那長長的脖子一伸一伸的向著藍天,唱著“鵝-鵝-鵝”,那潔白的羽毛浮在碧綠的水面上,那紅色的腳掌撥動著清清的水波,多么可愛的白鵝,多么美麗的圖畫!駱賓王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住了,便立即回家,拿出筆墨紙硯,寫下了名為《詠鵝》的詩。這樣,向兒童介紹詩人寫詩前后的一些情況,使他們對詩有個大概的了解,產(chǎn)生初步的良好的印象,從而萌發(fā)喜愛詩人,喜愛其詩的情感。既有助于往后一系列教學任務的完成,又為兒童理解詩意,銘記詩意創(chuàng)造了條件。介紹駱賓王寫《詠鵝》時的年齡與他們相仿,這就能使兒童倍感親切,立即形成想學、愛學、樂學、急于學的氣氛。這第一步要精心組織,精心設計,做得好往往旗開得勝,收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鑒于古今語文特點明顯不同,詩歌語言又高度濃縮,字數(shù)有限而內(nèi)涵豐富,教學古詩就得立足字詞,從字詞入手,引導兒童由字詞的理解進而達到對詩句以至全詩的理解。這是理解階段,是理解古詩的重點所在。仍以古詩《詠鵝》為例。要講清“曲項”、“向天”、“按”、“清波”等字詞的意思。在講清字詞意思的基礎(chǔ)上逐句理解句意,在逐句理解詩意的基礎(chǔ)上指名串講全詩的意思。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通過看注釋、查工具書、上網(wǎng)搜索或聯(lián)系上下文等學習方法來完成學習任務,特別是要能學以致用。授課過程可以設計一些相關(guān)練習來訓練孩子學到的方法。
教學古詩,有經(jīng)驗的教師尤其重視采用析詞見義的方法,即抓動詞、形容詞、數(shù)量詞等。詩歌語境中最重要的是動詞,動詞往往充當“詩眼”的角色。施教者如能從分析“詩眼”入手,便能使學生了解其詩蘊藏的內(nèi)容,領(lǐng)會詩人曲折的感情。如《早發(fā)白帝城》中“兩岸狼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中的“過”字,寫了船行神速,以突出詩人無比歡暢欣喜若狂的感情波瀾。其次抓表現(xiàn)色彩的形容詞加以分析。杜甫《絕句》中“兩個黃鵬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中的“黃”、“白”、“翠”、“青”四個詞,色彩鮮明,相映成趣。黃色的小鳥,翠綠的柳樹,白色的小鳥,藍藍的天空形成和諧統(tǒng)一的美,施教者如能抓住這些色彩鮮明的形容詞加以分析,就能如詩人一樣飽覽祖國風光的秀美,培養(yǎng)種高尚的情操。抓動調(diào)、形容詞加以分析固然重要,數(shù)量詞的作用也不可忽視。數(shù)字往往給人單調(diào)、平淡、枯燥乏味之感。它本無藝術(shù)可言,但它一經(jīng)詩人巧妙安排進詩句中,便能使文辭生輝,恰到好處地表達內(nèi)容。在古詩教學中,隨處可見,也同樣值得我們施教者予以重視。《早發(fā)白帝城》中“千里江陵一日還”,以“干里”寫路程很長,“一日”寫行期極短,形成對比,正面寫船行的神速,詩人歸心似箭的心理狀態(tài)從側(cè)面得到表現(xiàn)。陸游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中“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眱删湓?,詩人寫黃河之長,極言華山之高。從數(shù)量上盡情發(fā)揮,描繪出祖國河山的雄偉、壯麗,把抽象思維范疇的數(shù)字用于形象思維領(lǐng)城之中,這是我國古代詩人在選用詞語上的一大特色,教師在教學時千萬不能忽略這一點。再如教學《村居》“拂堤楊柳醉春煙”中的“拂”、“醉”二字用擬人的手法,寫活了楊柳的嬌姿、柔態(tài)和神韻,教師教學中多加以引導,幫助學生真正理解詩歌意境。
有了前面的學習基礎(chǔ),學生對詩歌的內(nèi)容有較為明確的印象,但對該詩理解仍停留在表面。為了讓兒童領(lǐng)悟詩的意境,教師得進一步啟發(fā)、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領(lǐng)悟詩情,這是再造想象階段。如教王安石的《泊船瓜州》,可先引導學生背誦學過的描寫春天的古詩,創(chuàng)設春天的氛圍,在中間穿插詩意解說,配以《春江花月夜》古曲,使學生沉浸在優(yōu)美意境的享受之中。再如《詠鵝)這首詩的確寫得美,我們可以給它配上一幅畫,有條件的可借助音樂,邊聽音樂,邊展開想象。其次出示課件,引導兒童看圖,看看課件的圖和我們腦子里想象的是不是一樣?大家看,碧綠的河水,潔白的羽毛,好一群可愛的白鵝,它們伸著長而彎曲的脖子,向著藍天唱歌,紅紅的腳掌用力接動著清清的水波,這景象美不美啊?小詩人面對如此美景,心情怎樣?好奇、激動、驚喜。小詩人為什么有好奇、激動、驚喜的心情?表現(xiàn)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熱愛。這一階段通過想象意境,領(lǐng)悟詩情,兒童領(lǐng)悟到《詠鵝》短短十幾個字,不僅寫出了白鵝的優(yōu)美姿態(tài),而且表現(xiàn)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熱愛,總之,這三個步驟以及所用教法,符合兒童由感性到理性的認識過程,所以能為兒童所接受,適用于小學古詩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