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振騰 亢瑾 華北理工大學體育部
教育部在2016-2020年體質健康抽測復核數據中顯示,全國學生體質健康不及格率保持平穩(wěn),全國有接近1/4的學生屬于超重、肥胖,我國小學、初中、高中和大學學生超重和肥胖的比例總體為20.2%、22.3%、22.4%、12.0%、24.7%,進入大學后,大學生開始在體育課進行系統(tǒng)學習,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體育課選項,同時,大學生自主支配時間增多,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時間進行自主鍛煉。然而,大學生體質超重和肥胖的比重卻高于中小學學生,呈現(xiàn)出體質逐年下降的趨勢。2020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提出要完善學校體育評價機制,將學生日常運動參與、體質監(jiān)測和專項運動技能測試相結合,將學生體質健康成績作為體育教學考核的重要內容,這也就對高校體育課程教學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如何精準提高大學生體質,是高校體育教學和學校體育工作的重點,也是體育強國和健康中國國家戰(zhàn)略的重要實現(xiàn)途徑。
體質健康標準測試是為了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激勵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建立的健康監(jiān)測評價機制,高校每年都要組織大學生進行身體形態(tài)以及身體素質指標的測試,以此監(jiān)測大學生體質健康和鍛煉效果,促進學生主動參與體育鍛煉。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內容主要包括身高、體重、肺活量、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仰臥起坐(女)、引體向上(男)、800米(女)、1000米(男),通過這些項目監(jiān)測大學生的身體形態(tài)和身體素質。在這些項目中,800米和1000米測試體現(xiàn)了學生耐力素質和日常鍛煉堅持情況,測試中學生呈現(xiàn)出兩極分化的跑步狀態(tài),經常鍛煉的學生比較熟悉自己的極點與第二次呼吸的克服方法與產生時機,體力分配合理,能夠比較輕松的完成測試;不經常鍛煉的學生完成測試較困難,在測試中會出現(xiàn)走步、休息的現(xiàn)象,甚至出現(xiàn)完不成測試或者嘔吐的問題,成績不理想。在仰臥起坐和引體向上這兩個項目中,女生仰臥起坐及格率逐年降低,由于腰腹肌力量不足完不成動作的學生人數增多,男生引體向上零分率居高不下,動作不標準,合格率極低。
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是多年來體育教學改革的重點,但是大學生體質依然呈現(xiàn)出逐年下降的趨勢,針對不同運動基礎、不同體質層次的學生,體育教學改革要實施精準監(jiān)控,制定切實可行的體質健康教學目標并細化到每一節(jié)課的具體教學目標,在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制定不同的身體素質練習方案,在專項運動技能的學習中融入體能練習,豐富教學內容,實現(xiàn)“健康第一”的體育教學目標。
體育教學是一種以身體練習為主的實踐技能,學生在學習運動技能的同時還要提升自己的身體素質,傳統(tǒng)教學模式以教師講解、示范運動技能,學生模仿練習為主,學生的主動性不強,處于被動接受知識階段。因此,教師要優(yōu)化教學模式,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組織競賽,通過組織不同形式的體育比賽促進學生運動技能的掌握、體質的提升、磨練意志品質,以賽促教、以賽促練,在體育課中實現(xiàn)教會、勤練、常展、常演、常賽,促成體育課學、練、賽、評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構成。
大學生體質的提升并不能單純依靠體育課的教學和練習,需要學生在課下自主進行鍛煉,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互聯(lián)網全媒體時代已經廣泛運用于現(xiàn)代教學中,各種運動APP提供了海量的運動健康知識和技能指導,并且能夠記錄練習者的運動時間、強度,促進練習者運動。體育教學可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線上教師介紹各種運動技能理論知識,使學生形成系統(tǒng)的理論知識,能夠指導自己主動鍛煉,同時借助運動APP實現(xiàn)學生課下鍛煉的督導監(jiān)控,針對不同運動基礎和不同鍛煉習慣的學生進行指導和反饋,建立大學生體質健康數據庫,制定不同的運動指導方案,實現(xiàn)大學生體質監(jiān)控有效性和長效化的高質量發(fā)展。
少年強則國強,大學生是我國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力量,體質健康是保障大學生擔負歷史使命和重擔的基礎保證,精準提升體質,實現(xiàn)大學生全面素質的發(fā)展,是當前體育教學改革的重要任務。我國已經進入社會主義新時代,實現(xiàn)教育強國和體育強國成為新的國家戰(zhàn)略,全面改革、全面推進高校體育課程教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已經成為當前學校體育工作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