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成云
(甘肅省臨夏州廣河回民第四中學 甘肅 廣河 731300)
隨著我國教育體系的不斷完善。在初中歷史教學課上,老師們也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式,以遵循國民教育的總體方向。雖然微課很早就存在,但它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方法,很少被真正的用于課堂教學中。
學習初中歷史時使用微課非常重要。首先,如果歷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微課進行教學,可以通過一些短視頻提高學生的上課興趣。其次,它可以提高學生對歷史重復的記憶,或者有學習障礙的學生可以很好地學習歷史,并獲得對歷史課本的理解和實際應用,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力。第三,可以使用微課來加深對歷史概念的理解,建立全面的歷史知識體系,并幫助學生為進一步學習歷史奠定基礎。同時,微課是信息技術和歷史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結合。使用微課以新的方式探索學習歷史,并利用教育內容的影響學生上課情緒,以此提高學生在學習歷史中的成績。因此,學習初中歷史時使用微課非常重要[1]。
2.1 明確教學目標,強化學生學習的動機。微課強調學生要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因此,在開發(fā)這種學習模型時,有必要根據(jù)學生的個性或愛好來描述領導的目標,并根據(jù)定向目標創(chuàng)建教育活動清單,這有助于學生獨立學習。例如在講授“侵略與抵抗”一課時,老師可以通過一些相關的歷史視頻讓學生充分了解侵略與抵抗的含義,學生們也通過那些真實的歷史案件了解了侵略和反抗的相關歷史事實;也可以利用微課進行一些課堂小測,加深學生的印象。但是傳統(tǒng)的教學并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也不能夠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由此也看出了微課對于老師們教學的重要性。
微課教學可以給學生營造一種生理情景的學習環(huán)境,例如:1894-1895年的中日戰(zhàn)爭?!鞍藝?lián)軍進攻中國”、抗日戰(zhàn)爭和“進攻與抵抗”,由淺入深的向學生展示了侵略與抵抗的真正含義。在三個目標方面:記憶目標,情感需求,靈活目標,向學生介紹了新的需求,并讓學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吐露出自己愛國的心。
2.2 借助微課,提前預習。初中教學應該講就是學生自學,因此老師可以在上課前完美地準備所學的知識。我們傳統(tǒng)的歷史教學方法很無聊,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很難達到學習目標。同時,我們所處的時間決定了我們在歷史研究中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們不了解或認識歷史的背景和原因。為了解決這個教育問題,我們充分利用了微課學習模型,以解決課堂教學指南缺乏的問題[2]。
例如,當我們談論1894年至1895年之間的抗日戰(zhàn)爭時,教科書知識是有其局限性的。當學生學習時,他們并不完全了解事件的原因和結果。因此,學生很難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對于各種相關的問題,也很難回答。但是,如果在微課的定義中包含與1894-1895年日本抗日戰(zhàn)爭有關的所有事件,提供比文字更詳細的事件發(fā)展信息,并允許學生在微課平臺上學習,這不僅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了目標學習成果。又例如1894-1895年的中日戰(zhàn)爭,而且標志著下關《中日戰(zhàn)爭協(xié)定》,也標志著西方運動的失敗。這加深了中國在反封建反殖民時代的水平。由于這只是冰山一角,因此學生應該擁有出色的歷史文學,如果基礎知識薄弱,就很難教給那些學生不能繼續(xù)教的東西。在這一點上,微課的優(yōu)勢得到強調,學生可以使用它來提前進行預測并改善知識整合。然后,在規(guī)劃指南的幫助下,學生可以輕松找出有趣的觀點。
2.3 拓展延伸,培育素養(yǎng)。學生想要深入的了解一個知識點,就必須在思考和教學方面,拓寬他們的視野。教師需要整個教室來積極發(fā)展自己的想法,作為課堂上學習和信息展示的工具,微課在豐富學生的知識和擴大視野方面可以發(fā)揮積極的作用。例如,隋朝大運河發(fā)掘研究的教訓可能會補充對歷史上矛盾的大運河的分析。老師可以通過微課展示大運河的現(xiàn)狀,并利用各種相關的文學作品描述運河的意義和壯觀,讓學生欣賞隋朝大運河,并深刻了解它對中國后世發(fā)展的影響。同樣因為大運河,對下一代產生了巨大影響。也可以說隋朝發(fā)現(xiàn)了這條河,使唐宋時期受益。隋帝統(tǒng)治僅13年時,成功地修建了東部首都的大運河。但是,這在當時是人們的負擔,是對人和金錢的犯罪。所以對大運河修建的看法要從正反兩面去分析,這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價值觀。
2.4 微課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初中的三門主要課程是語文,數(shù)學和英語,而這三門主要的課程也與歷史歷史學習息息相關。為此所需的時間相對較短,并且教師培訓系統(tǒng)中有重要的測試。通常,教師將解釋的內容限制為為學生完成課程,這會加快學習速度,有時還會阻止許多學生繼續(xù)學習。微課的出現(xiàn)完全解決了這個問題,由于老師可以向學生展示整個課程的主要課程,因此學生可以看到由于時間緊迫而通常不會在教室中顯示的文檔。但老師就可以通過微課向學生們展示,讓學生了解在這種政權更迭時,國家處于分裂狀態(tài),社會處于混亂狀態(tài)。然后,歷史老師可以在微課上展示出秦國到清朝各國的歷史發(fā)展圖,讓學生們清楚地看到各朝的發(fā)展歷程,這為學生們了解中國后期改革奠定了基礎。學生也可以自己組建小組進行討論分析,可以向其他人展示自己的見解,加深學生對我國發(fā)展的了解。最后,教師可以通過向學生展示民族融合后的民族服飾和習慣來豐富他們的知識[3]。
換句話說,微課學習模型具有非常重要的優(yōu)勢。在10到15分鐘的時間內,可以很好地克服復雜的歷史知識問題。因此,在實際的初中歷史學習中,教師可以引入微課學習模式,以便學生根據(jù)學習后的情況反復學習。另一方面,可以減少在教室里向老師重復詢問知識點的學生數(sh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