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學明
(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第一小學 廣東 龍川 517300)
優(yōu)秀的合作學習模式,不僅能夠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建構知識結構,還可以使每個學生都主動參與學習,促進個性發(fā)展。作為學習能力,小組合作學習需要教師長期對學生進行訓練;作為學習方法,小組合作學習需要教師的點撥和指導下形成;作為學習興趣,小組合作學習需要教師持之以恒地進行引導。
1.1 分組要科學,培養(yǎng)合作學習小組中的領袖人物。對學生學習基礎與學習能力進行綜合考慮與評估,每個小組要包含學習基礎薄弱和較強的學生,學習能力不好與優(yōu)秀的學生,不同層次的學生相互搭配。還可以從性格特點方面考慮,比如性格內(nèi)向與外向的同學、思維敏捷和動手能力強的學生,這樣合作學習,有利于彼此學習,加強溝通,促進合作小組的不斷進步。合作小組中的領袖人物需要具備較強的綜合素質,學習優(yōu)秀,較強的責任心,善于傾聽,組織能力強等,可以帶領小組成員,迅速進入角色,順利進行小組間的合作交流。
1.2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找到樂趣,從而促進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教師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讓學生在獨立學習的同時,加入小組合作,與其他同學一起探究數(shù)學的真理。例如,在教授長方形的面積時,每個學生手里只有1個1cm2面積的正方形,教師需要學生們測算長7cm,寬4cm的長方形的面積,而此時同學們就會發(fā)現(xiàn)只依靠自己是無法達到測算目的的。于是,他們會自動加入小組合作學習中去,共同合作擺放小正方形,測算出長方形的面積是28cm2,完成老師的任務。也從中體會到合作學習帶來的便利與好處,從而喜歡上合作學習的方式。另外,通過合作學習,同學之間可以相互交流與啟發(fā),從而有利于提高學習能力。例如,教授角的度量時,教師可以設計這樣一個問題:量角器上的角度,你學過幾個,請找出來。學生們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熱烈討論,并紛紛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共有兩個直角,都是90度;還有一個平角,是兩個直角的和,180度等等,教師也可以在此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引導,讓他們了解更多的角度特點,并且對他們的發(fā)現(xiàn)進行充分肯定。這樣的學習過程,學生們可以發(fā)揮自身學習的主動性。
2.1 比較繁瑣的內(nèi)容需要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例如,教授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時,教師為了讓學生了解分數(shù)1/2,1/3,1/4等的大小和性質,可以采用實物教學法。將幾張大小一致的白紙,分為不同的等份,然后,涂上不同的顏色進行區(qū)分,比較他們的大小。雖然教學內(nèi)容并不難,但是制作過程費時且麻煩,如果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同學們一起動手進行制作,白紙可以采用長方形、圓形或者正方形等不同的形狀,則可以事半功倍,既節(jié)約時間,又提高效率,還能使學生學習得更加得心應手,理解得更加透徹。
2.2 非常具有挑戰(zhàn)性的有一定難度的內(nèi)容。例如,教授“誰打電話的時間長”時,主要是教授學生掌握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小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這個內(nèi)容對于小學生是有一定難度的,也為學生提供了小組合作學習的空間。同學們分組實驗,對答案進行試探時,不是只簡單利用已知信息,也沒有方法和公式可以直接運用。在進行答案匯報時,教師可以讓給小組列舉出自己都采用了哪些方案,說出哪種方案是最好的,并給出理由,以此來鞏固學習效果。
2.3 開放性的學習內(nèi)容。開放性的學習內(nèi)容可以讓同學們進行積極主動的參與和討論,教師帶領學生深入研究,相互合作,進而得出正確的答案或者合理的結論,使每個參與到其中的學生,都可以發(fā)展自身的知識理念。例如,教授《圖形的分類》時,由于不同的分類標準,得出的結論也大相徑庭,教師完全可以讓學生們自由地對圖形進行分類,最后再講述自己的分類結果。這樣既可以使學生們接受教師的分類方法,也可以對學生的分類思想進行了解,從而獲取新的教學靈感。
2.4 依靠學生一個人的力量無法完成的學習內(nèi)容。例如,教授《圓的周長》時,對于圓的周長的測量,就需要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引導學生通過滾動法或繞線法進行測量。以小組為單位,教師給出8分鐘的時間,讓各小組利用手中大小不同的圓形教具,測量其周長與直徑,并做好數(shù)據(jù)記錄。觀察測量結果,計算數(shù)據(jù)間的特殊關系。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在教室里巡視,對于有困難的小組及時給予指導。然后,各小組對自己的測量結果進行匯報分享,教師板書并給同學們進行分析與總結,得出圓的周長與圓的直徑的比值是固定的數(shù),也即是圓周率的結論。
3.1 小組合作學習中經(jīng)常進行討論,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讓每個同學都有機會對自己的思維過程與思維方法進行展示,在學生彼此進行交流溝通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只是旁觀,而應該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生的討論活動中去。這樣不僅可以對學生討論進行參與和了解,而且可以使師生關系更加密切,真正與學生形成伙伴關系或學習的合作者。因此,教師在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可以適當?shù)匮惨暡⑴c,了解合作學習的狀態(tài),及時調(diào)控,防止隨意組合,要帶著目的深入小組,促進小組成員間的有效合作,達到小組合作的教學目的。
3.2 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一些困難和矛盾,這就要求小組合作學習后,教師應該帶領學生開展學習評價。首先是教師來評價學生,教師通過觀察,指出學生們的優(yōu)勢和不足,鼓勵學生繼續(xù)發(fā)揚優(yōu)點,對于缺點也要及時改正。然后是學生評價學生。學生彼此之間相互評價,可以不斷改善小組合作的過程,使得小組合作水平不斷得到提高,從而使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不斷取得進步。
綜上所述,合作學習為小學數(shù)學教學增加了生機與活力,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增加了能力和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應該明確組內(nèi)成員的責任,并且主動融入小組合作學習,從而使集體智慧得到激發(fā),積極參與學習,強化自身歸屬感,增強凝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