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業(yè)
(廣西南寧市南湖小學海茵校區(qū) 廣西 南寧 530200)
問題意識是科學進步的動力,也是目前小學生在探究活動中較為缺乏的科學精神。如何在科學探究教學中培養(yǎng)小學生問題意識,是科學教育教學工作者急需思考解決的問題。在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時,常常會遇到以下三個方面的阻力:首先是教材方面,根據科學教師用書建議1課1書進行教學,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往往會因為每課教材編排內容過多、過難,教師和學生沒有多余的時間進行科學精神培養(yǎng),只停留完成知識教學層面。其次從教師角度反觀這一問題,教師對培養(yǎng)學生科學精神的意識不夠重視,在實驗教學中,只是讓學生按部就班進行實驗操作,并沒有給學生營造適于發(fā)問的教學環(huán)境,一味趕進度走流程,對學生提出的疑問視而不見,不僅打擊了學生提問的積極性,更阻礙了對學生懷疑精神的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中出過于依賴教師,它們缺少提出提問的動機,阻礙了他們的思考。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會出現對人不對事的情況,在發(fā)問之前,不能認真思考和審視自己的觀點和數據,沖動否決他人觀點,產生非理性提問。基于此現狀,我們作為科學教育工作者應保持高度警覺,在教學中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教材中出現教學內容過多,各單元銜接不能根據學生的認知和心理特點編排。我們針對這情況,可以活動教材為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提供教學大環(huán)境:
1.1 調整教材教學內容。在日常教學中,教材編者受地域、經驗的影響編寫教材,不一定合適我們當地學生地學習,教材教學目標和學生能力不符的情況,一定程度限制了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教學,僅僅忙于知識點的教學,很難為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設計有結構的教學情境,更別說關注人的全面的發(fā)展。因此我們應該根據學生的認知和心理特點,理性審視教材,為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提供保障。需整體把握教材,適時調整各課的教學順序,針對學生特點,將授課內容進行適當整合和舍棄,有利于學生完整知識體系的形成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通過微調教學內容,為教師在課堂上爭取更多的時間滲透科學精神的培養(yǎng)。
1.2 拓展補充教學內容??茖W教學不能局限于課堂教學,需以教材內容為基礎,將科學知識延伸到課外。教師應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延伸、補充,以課堂知識為起點,提供有結構的教學內容,便于學生提出問題,進行課后探究實踐。
2.1 認識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重要性。作為教師應該認識到問題意識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學中引導學生發(fā)現和提出,解決問題。在此過程,教師應該幫助學生積極思考,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勇于提出疑問,不能有唯一觀點論的想法。通過引導學生思考,可有效調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2.2 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從教師的教學藝術出發(fā),想要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并讓他們善于提問和樂于提問,平時上課不能過于嚴肅,這樣容易給學生造成壓力,不敢提問,而采取默默接受的方式學習。因此平時要營造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采用鼓勵性的語言,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認真思考,為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消除心理顧慮。
教師在設置情境、選擇材料、優(yōu)化內容和方法等方面力求對學生有吸引力。從學生感興趣的現象出發(fā),結合生活實踐,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學會思考并嘗試提出問題。但在提問過程中,教師應該尊重學生人格,善待學生提問,不管問題是否有價值,都應該耐心解答,消除學生怕問錯的顧慮,讓學生大膽提問,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間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
2.3 教會學生學會提問。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僅僅有疑問是不夠的,還必須教會學生提問的方法。首先,學生應該在發(fā)問前思考“向誰提問”“提問什么”“怎么提問”,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經過課堂交流引導并幫助學生提煉有價值的問題。同時需幫助學生樹立他們向多方提問的意識,包括老師、同學、自己、教材等幾個方面。通過理性考慮后,要勇于向老師發(fā)問,在交流中樂于向同學提問,同時對教材等權威資料可嘗試表達自己觀點。只有清楚該向誰發(fā)問,才能更好地知道問什么。提示學生在課堂中應該認真傾聽別人的發(fā)言,才能清楚地表述自己的觀點,以此為前提,清晰明白自己問什么。同時提醒學生不管在向誰提問,問什么都應該是在理性思考后,通過逐步發(fā)問,合理表達自己的觀點。
學生[3]在教學中受傳統教育的影響,學生很少對老師觀點提出疑問,源于怕出丑或不敢問。針對這一情況,同學們應該主動樹立正確的問題意識,要敢于發(fā)問,學會獨立思考,充分表達自己想法。同時要清楚提問不是為難為一個人,而是客觀中立的去思考闡述觀點。在發(fā)問前應該先反思自己的觀點和提問是否有效,學會對自己提問,避免提問地隨意性。經過自己獨立思考后,針對別人觀點,做到對事不對人,而不是拿問題作擋箭牌,而去為難別人發(fā)泄自己的不良情緒。
科學問題是學生學習的起點,是探索思維和創(chuàng)新的源頭,理性的提問是科學進步的動力。在探究活動中引導學生從審視自己的觀點出發(fā),檢驗證據,比較證據,提出問題,對實現現象和實驗數據給予不同的解釋,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