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立軒 張江
【摘要】少年研學項目是用假期時間通過研學和訓練營的方式,對中小學生進行歷史文化教育、科普知識的普及、課外實踐的活動。少年研學項目目前的發(fā)展空間較大,可以豐富中小學生的課外活動,開拓他們的視野,通過研學活動可以培養(yǎng)中小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
【關鍵詞】西安;中小學生;研學;能力;培養(yǎng)
一、研學的定義
研學旅行的定義: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學生集體參加的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的校外參觀體驗實踐活動。研學要以年級為單位,以班為單位進行集體活動,同學們在老師或者輔導員的帶領下,確定主題,以課程為目標,以動手做、做中學的形式,共同體驗,分組活動,相互研討,書寫研學日志,形成研學總結報告。
二、目前研學市場背景分析
根據(jù)國家教育部推崇的理念,及目前家庭教育的定位和社會性教育的變化。面對家長的時間和認知度的分析,看到了社會及家庭對研學方面的需求。時代一直在改變進步,而我們也需要對孩子的教育進行一個全新的規(guī)劃和反省。同時,對于人文歷史,部分家長的認知不夠全面,不具有專業(yè)性,這樣對于中小學生的認知和學習不能起到正確的引導;面對工作,大部分家長沒有充足的時間陪伴孩子,導致中小學生對于社會交際需要和知識需要,不能及時的得到滿足。
目前我國正處于科技發(fā)展時代,我們的生活中許多東西被科技所取代。我們的生活方式、出行方式、學習方式等都發(fā)生了前所未有的改變。與此同時,中小學生的學習多了先進性,教學更具有科學性,在互聯(lián)網(wǎng)的影響下,學習和社交少了親自體驗樂趣和思考,同時科技的發(fā)展,讓人們對人文歷史和親身體驗有了一定的忽視。科技的快速發(fā)展,出現(xiàn)了快節(jié)奏生活方式,大部分人為了節(jié)省時間,便會利用互諒網(wǎng)達到足不出戶的目的,這是目前社會最直觀的狀態(tài)。在技為主、科技發(fā)展的背景下,面對社會快速發(fā)展和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家長缺少的不再是金錢,而是陪伴孩子的時間,孩子缺乏的是真實的教育?,F(xiàn)實生活中許多教育我們是通過網(wǎng)絡的方式所呈現(xiàn)的,而不是孩子的親眼所見與直接觸摸。面對此時的社會背景以及國家所倡導的教育的全面性科學性以及教育的個性化,我們更應該注重對于孩子真情實感的培養(yǎng)。
三、西安市中小學研學現(xiàn)狀調(diào)查
項目組成員經(jīng)過對西安市主城區(qū)十幾所小學(建國路小學、東關小學、景龍池小學、永寧小學等)和10幾所中學(西安尊德中學、西安第二中學、西安第九十中學、西安第二十六中學等學校)近500多名中小學生節(jié)假日去向的問卷調(diào)查,根據(jù)問卷調(diào)查得出的結果是:在中小學生的寒暑假期間,許多家長因為工作原因不能陪伴孩子,部分中小學生由爺爺奶奶看管或者一個人在家,中小學生在爺爺奶奶家沒有辦法很好地進行課外活動和科普知識的普及,獨自在家的小學生的數(shù)量相對而言較少。寒暑假時有一部分家長選擇給孩子報夏(冬)令營,而這種活動一般選擇在郊外開展,孩子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可能會存在強度太大,導致孩子分身乏術,同時一些高強度的訓練也會讓家長十分擔心,訓練地點多在郊外,家長去看望也不方便。初中生大多是以補習功課為主,很少有時間進行課外活動。在這樣的學習環(huán)境中,難免會覺得枯燥乏味。
四、研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學生對研學興趣不濃。在這個互聯(lián)網(wǎng)風靡的時代,學生們更愿意拿起手中的平板電腦、手機等電子產(chǎn)品而不愿意走出去看一看。這便是研學中最大的問題。如何讓學生愛上研學、如何讓學生對研學感興趣?這便是對研學路線提出的考驗,如何創(chuàng)建一個學生們感興趣。含金量高的研學路線便是我們要解決的。
(二)如何在研學中加強中小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提高孩子與同伴的交流?在研學活動中,學生們交流較少,各玩各的,缺少互幫互助,團結精神,這便是研學中存在的另一個主要問題。
(三)學生在研學中的安全問題也是研學活動應該重視的一個主要問題。在研學的過程中應該如何在研學的途中保證學生的安全,如何避免研學過程中的安全隱患,使學生們開開心心開始研學,平平安安結束研學是我們應該考慮的另一個主要問題。
五、對策與建議
(一)提高學生研學興趣,確保研學路線的質(zhì)量
研學路線的選擇對于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文化積累起到?jīng)Q定性的作用。一條好的研學路線會讓學生受益匪淺。所以,研學路線的含金量也是家長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面對這種本質(zhì)問題,項目組相應地應對措施。
1.項目組會在前期對各大景點的歷史文化知識的含量進行考核,將歷史文化含量高的景點作為主打路線。對于每條線路的歷史文化知識,跟班老師和講解老師都是必須熟悉和掌握的。跟隊老師會扎實的學習,對景點的歷史文化知識進行了解和鞏固,為學生全程答疑解惑。讓學生真正做到了解歷史、學會歷史、并要學會將學到的知識融會貫通。
2.根據(jù)不同的歷史時期對景點進行分類,讓中小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學習。經(jīng)過研討進行排列組合,通過分析各個景點之間的關聯(lián)、通過后臺的大數(shù)據(jù)分析,為家長和孩子提供最優(yōu)的路線。
3.最后,會提供多條研學線路供家長和學生進行選擇,選擇學生最感興趣的一條研學路線,這樣就可以讓中小學生帶著興趣去學習,提高中小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
(二)在研學途中加強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
在現(xiàn)如今社會中,大多數(shù)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忙于工作,很少有時間陪伴孩子。從而會使得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較弱,合作意識不強,很少同他人分享,因為大部分時間是一個人,所以大部分中小學生會缺乏合作意識。面對上述的情況,項目組的跟隊教師,都獲取了教師資格證,系統(tǒng)學習過心理學和教育學。
1.在前期分組時,根據(jù)孩子們的興趣愛好、所在區(qū)域進行合理的分組,讓孩子之間擁有共同話題,愿意與他人溝通交流。
2.在研學途中,開展加強團隊合作意識的小游戲,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讓中小學生在游戲中學會和他人交流合作。
3.在最后研學結束后,學生們對每天的感受進行交流分享,從而達到增強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的目的。
(三)在研學途中確保學生的安全
學生的生命安全是重中之重,每一位家長都是以保證學生的生命安全為主的。同時,這也是我們項目中最為關鍵的問題。
1.在前期根據(jù)路線的不同,制作相應的宣傳和安全視頻,讓學生提前了解和熟悉旅游路線和一些急救措施。
2.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研學,每一最做多七人,每一組有一位專業(yè)的帶隊老師。并且每位老師都是具有教室資格證,經(jīng)過專業(yè)培訓系統(tǒng)學習過急救技能的。
3.為每個中小學生購買意外傷害險,在集合時會再次強調(diào)安全問題。會與醫(yī)學院的學生進行合作,爭取每次出行配有跟隊醫(yī)生。
(四)在研學項目中如何規(guī)避風險
所有的創(chuàng)業(yè)項目都是機遇與風險并存的。項目組擁有很多的機遇,但也不能忽視風險的存在。在市場進入的時候會隱藏著很多的風險。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由于網(wǎng)絡詐騙群體龐大,可能會被家長誤認為詐騙團伙,項目組的工作主要是圍繞孩子旅游學習開展的。當前客流量較少時,資金不能達到一個很好的銜接,就會出現(xiàn)入不付出的情況。但是面對風險,會制定一定的應對政策。
1.在運營期間定期比較支出與收益情況,以此來推斷項目推進你的狀況是否良好,同時關注成本的去向,并且定期進行走訪調(diào)查,看看支出是否具有一定的作用。
2.根據(jù)調(diào)查表明,消費的最大障礙是消費者對商戶的誠信進行懷疑,讓消費者對項目組解除疑心,是提高成交率的關鍵,可以與眾多的咨詢顧問、人力資源管理構建良好的合作關系,并且舉辦多期課程的培訓。拓寬信息渠道,積累豐富的客戶資源和經(jīng)驗,以便于達到客戶廣泛的認可和信任。
3.項目組也會與中小學進行合作,因為家長對于孩子所在的學校是十分信任的,可以通過學校進行宣傳,這樣就可以站在學校的這個基石上,從而更快的得到家長的認可和信任。
六、發(fā)展前景
目前,研學活動有著較好的發(fā)展前景,國家各部門對研學活動大力支持。2013年02月,國務院發(fā)布《國民旅游休閑綱要(2013-2020年)》,逐步推行研學旅行;2016年12月,教育部、發(fā)改委、原國家旅游局等11部門發(fā)布《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研學旅行要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2017年10月,教育部發(fā)布《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要求組織研學旅行,把研學旅行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2018年03月,教育部發(fā)布《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點》,明確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
項目組也會開展親子游,親子研游需要根據(jù)家長的時間,考慮家長間的時間、家長的配合程度。親子游的場地我們會選在西安的大學校園或者是郊區(qū)的農(nóng)家,進行水果的采摘、進入大山欣賞大自然的風景。同時為了增進親子關系,需要準備活動,家長的習慣等方面因素需要考慮。項目組在項目成熟后會開展國外研游需要對當?shù)氐娘L土人情、風俗習慣對學生進行科普,教師和導游需要語言的培訓。而且學生的護照,出入境手續(xù)需要辦理,相關單位的許可證也需要辦理。境外研游是最大的挑戰(zhàn),必須做好萬全準備。項目組會開展其他的創(chuàng)新項目。應該結合實際情況,考慮到可能存在的風險,具有危機意識。創(chuàng)新試點前期,可以邀請一位家長進行全程跟隨,研游期間提出不足和建議,后期經(jīng)過分析和整理,進行改進。
七、結語
通過研學活動,可以讓中小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做。將學習到的知識與課本知識進行聯(lián)系,做到融會貫通,讓中小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氛圍,同時熱愛學習,熱愛旅游,熱愛歷史,熱愛祖國,讓中小學生可以德智體美勞全面的發(fā)展,讓學習不再是痛苦的,可以在旅游中進行知識的積累,俗話說的好,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和旅行是分不開的,所以,對于中小學生的研學是十分有必要的。這樣不但可以利用假期的時間通過研學和訓練營的方式,對中小學生進行歷史文化教育、科普知識的普及、課外實踐,培養(yǎng)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同時也可以為無法陪伴孩子的家長朋友,提供了一個很好地平臺,幫助他們排憂解難,為中小學生以后的學習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讓他們真正做到實踐與理論相結合,更好地服務于以后的學習。
參考文獻:
[1]研學旅行_百度百科.https://mbd.baidu.com/ma/s/wzQQFSP3.2021-5-24.
[2]楊曉.研學旅行的內(nèi)涵、類型與實施策略. https://wap.cnki.net/touch/web/guide.2021-5-23.
[3]殷世東、程靜.中小學研學旅行課程化的價值意蘊與實踐路徑[J].課程,教材,教法.2018(04):115-116,120.
[課題項目]:此論文為西安翻譯學院2020年度校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校級項目,項目編號(X202012714098)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1.黃立軒(2000.6-),女,漢族,西安翻譯學院教育學院2018級本科生在讀,研究方向:學前教育;2.張江(1979.6-),男,漢族,河南洛陽人,講師,西安翻譯學院英文學院,碩士,研究方向:商務英語寫作、翻譯的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