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少丹,管修標
[摘? ? ? ? ? ?要]? 目的:探索課程思政融入高職院校老年護理教學中的意義及效果。方法:以寧德師范學院94名護理專業(yè)學生為研究對象,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試驗組采用老年護理教學融入思政教育教學,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教學。結果:試驗組學生對課程的興趣愛好、知識的掌握程度、教師滿意度以及期末總成績平均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結論:課程思政融入老年護理教學中能夠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興趣,對知識的掌握理解程度和教師滿意度更高,且期末成績更優(yōu)異。
[關? ? 鍵? ?詞]? 課程思政;老年;護理;思政教育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1)46-0230-02
一、前言
課程思政是以課程教育為依托,合理構建師生全員參與、貫穿教學全過程,將思想政治理論與各類學科課程融合的協(xié)同教學,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的一種綜合教育方式[1]。高校作為人才孵化的搖籃,在面臨新問題、新挑戰(zhàn)的情況下,需要通過思政教育體系的建設來不斷優(yōu)化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把握好人才培養(yǎng)方向,不斷提升人才培養(yǎng)的思想品德和政治意識[2]。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fā)展,高校的思想教育模式必須要有新的發(fā)展和變革,傳統(tǒng)的高校教育在新局面中已經(jīng)面臨著短板和困境[3]。老年護理教育作為護理專業(yè)的一門必修基礎學科,需要培養(yǎng)出更加符合時代所需的專業(yè)素質人才?,F(xiàn)將我校思政教育融入老年護理教學中的實踐總結如下。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選取寧德師范學院2018級護理專業(yè)的兩個班級共94人,以試驗組和對照組把班級分為兩組,試驗組46人,對照組48人。研究對象需要滿足以下條件:①智力、德育、體育方面均健全,無先天缺陷;②一學期內因故請假天數(shù)不得超過10天;③本學期需補考或者重修科目不得超過2科;④能夠按時完成課堂作業(yè)及實踐技能操作;⑤學生能夠根據(jù)自己學習的心得體會客觀公允、獨立自主地完成問卷調查內容,且問卷調查回收有效;⑥各類單元、期中和期末測試考核均參加,無缺考、作弊等現(xiàn)象發(fā)生。
(二)研究方法
對照組采用老年護理專業(yè)既往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授課按照教案設計規(guī)范進行,不涉及思政教育內容和方法,不做心理誘導或暗示;試驗組采用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方法,以慕課、微課、短視頻、情景模擬、典故圖片等多種形式,靈活多樣地將思政教育與老年護理課程進行融合,深度挖掘課程思政教育的切入點,設計出思政教育的方案(見文末表1)。
(三)評價方法
調查表的設計主要內容為學生對課堂學習的興趣愛好、知識掌握理解程度和教師滿意度三方面。調查表每項內容獨立得分均為100分,非常滿意為80分以上,滿意為70~79分,一般為60~69分,差為60分以下。對調查表各項內容以及兩組學生的期末總成績進行比對。
(四)統(tǒng)計分析
使用IBM SPSS 22.0進行統(tǒng)計分析。對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ɑ=0.05。
三、結果
(一)問卷調查表結果
試驗組與對照組兩組學生專業(yè)課授課老師相同,兩組學生平均年齡、既往期末總成績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此次授課結束后,利用秩和檢驗分別對兩組學生在課堂興趣愛好程度、知識理解掌握程度、教師授課滿意度進行統(tǒng)計分析,三個方面的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見表2)
(二)期末總成績結果
試驗組與對照組在期末總成績平均分上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四、總結
(一)課程思政有助于老年護理教學
老年護理涉及社會文化變遷、地域差異、傳統(tǒng)習俗、宗教信仰、風土人情等諸多方面的影響,通過將課程思政融入老年護理教學中能夠給思政教育穿上專業(yè)知識的“外衣”,不斷豐富思政教育的“口味”,讓思政教育更具有親和性和可接受性,符合學生的求知欲。同時樹立較強的師德、社會意識,不斷錘煉自身具有符合時代要求的價值觀。能夠以更高的視角領會課程思政中的人文內涵、價值觀念、意識形態(tài)和匠心精神。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將思政教育所具有的價值和精神塑造出來,把知識傳授與思想教育有機結合,不斷提升學生與自身的能力素養(yǎng),展現(xiàn)師德師風的同時,更好地完成人才培養(yǎng)[4]。本研究結果顯示:《老年護理學》融入課程思政有助于提高學生對課堂的興趣愛好程度,提高對知識的理解掌握程度和對教師的滿意度,最終體現(xiàn)在學生的期末總成績更加優(yōu)異。
(二)《老年護理學》課程思政有助于促進高校教學改革
目前我國很多高校為了落實思政教育改革,大多成立了組織管理機構,通過不斷優(yōu)化教學資源、建設師資隊伍、整合課程設計、融合各類教學平臺或媒介,不斷推進課程思政教育的改革和順利實施;通過設立獎懲機制,量化考評標準,定期分析和總結成效,促進教師投入更多的精力到課程思政的改革創(chuàng)新中去,已經(jīng)使課程思政教學模式出現(xiàn)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新局面,成就更值得其他同行借鑒和推廣[5-6]。
(三)課程思政融入老年護理中的展望
課程思政融入老年護理教學中,可提高師生政治覺悟與站位,提升人文素養(yǎng)和道德情操,培育出更高品質的醫(yī)護人員。然而,思政教育的教材設置、切入點的選擇、教育教學方法的選擇是多層面、多維度的,而不限于筆者本文的研究方法,還有諸多空間值得深入挖掘和拓展。
參考文獻:
[1]史瑞芬.論“課程思政”視域下的護理專業(yè)課程教學改革[J].中華護理教育,2019,16(8):586-590.
[2]李燕,喬遠靜,王晉芳.基于課程思政的護理專業(yè)教學改革現(xiàn)狀及思考[J].中國醫(yī)藥導報,2021,18(4):69-72.
[3]王俊壘.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學校思政教育的內涵解讀:評《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學校思政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21(1):104.
[4]羅德明.高校思政教育“雙焦點格局”的形成及其意涵[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9(7):60-65.
[5]高小芬,何路明,陳凌玉.護理專業(yè)開展思政教育的探索與實踐:以老年護理為例[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20(10):24-25.
[6]付平,何敏,鄭秀花.課程思政與老年護理融合現(xiàn)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20(35):45-46.
編輯 尹 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