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婧媛
摘要:人們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在日益提升,各中學紛紛開設心理健康課程,但是心理健康課程如何開設仍處于探索階段。文章根據教學實踐經驗與理論學習,提出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要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fā),以心理健康理論為依據,以體驗式教學為手段,以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為目的。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心理健康;體驗式教學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 年修訂)》指出,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其身心健康和諧發(fā)展的教育。對高中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表現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自我意識;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掌握學習策略;積極應對考試壓力,克服考試焦慮;培養(yǎng)學生的人際溝通能力,正確對待與同學的交往;幫助學生提升承受失敗和應對挫折的能力;在了解自我的基礎上確立自己的職業(yè)志向等方面進行教育。這些教學目標,是教師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需要思考的出發(fā)點和實踐的動力。筆者結合實踐經驗和理論學習,對高中心理健康教育進行了思考。
一、以學生心理特點為出發(fā)點
心理健康教育的對象是學生,最終目的是幫助學生解決發(fā)展中遇到的困惑或問題。高中學生處于半幼稚、半成熟、半成人,逐步成人化的過渡時期,其自我意識逐步增強,對人生、社會等有自己的獨到見解,能透過現象看本質,同時他們也面臨著升學壓力,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要依據高中學生的心理特點來進行。例如,學生在面臨分科和填報志愿兩大選擇之前,教師要對學生的自我認知、職業(yè)生涯的探索和決策進行引導和啟發(fā),幫助他們規(guī)劃職業(yè)生涯,知道根據自身的能力、興趣和性格等方面選科和填報志愿。課堂中,開展“霍蘭德的職業(yè)興趣島”測試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索自己的職業(yè)興趣,助力學生對自身職業(yè)生涯的認知。高中學生學習壓力大,有些學生還伴有考試焦慮。針對這一心理特點,教師可以嘗試以“與壓力作伴同行”和“帶著焦慮進考場”為主題進行教學,讓學生明白壓力和焦慮的好處,與它們?yōu)槲?,共同迎?zhàn)。另外,有些學生與父母的關系不和諧,甚至還很緊張。對此,教師可以嘗試以“說說我們的父母”和“如何與父母相處”為主題,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更深入地理解父母,共同創(chuàng)造和諧家庭。總之,心理健康教育要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fā),順應他們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進行較好的啟發(fā)教學。
二、以心理健康理論為依據
人本主義主張以學生為中心,給予學生充分的信任,尊重和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可以幫助學生充分挖掘潛能?;谠摾碚摚處煈摻o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值得信賴的學習環(huán)境。當然,對于學生發(fā)表的偏頗的觀點,教師要進行正確引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可能性。
精神分析理論認為,人的心靈是由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構成。高中學生會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他們呈現的問題更多的是表象。教師要挖掘問題背后的緣由,讓他們在無意中透露出潛意識里的真實想法,以此為契機,解決學生的根本問題。例如,對學生進行房樹人繪畫測驗。在學生畫的房子、樹和人上會折射出他們的情緒狀態(tài)和對自我的認識。利用OH 卡去探索潛意識,小組成員利用OH 卡說故事,把感知和想象結合起來,沒有任何限制,追尋內心最直接的感覺和意識,讓學生在無意識中展現出自我意識中最深層次的想法,也有可能發(fā)現學生未顯露出來的問題??傊?,用心理學理論指導心理健康教育,會讓課堂教學更加科學、有效。
三、以體驗式教學為手段
心理健康教育側重于學生的體驗,主張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領會。學生剛進入課堂比較松散,教師可以組織“大風吹”“按摩操”等熱身游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放松身心進入課堂。進行青春期教育,利用“口香糖”這一心理游戲,讓學生感悟同性、異性之間要相處有道。生涯價值觀的主題教學,開展“價值拍賣會”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認清自我的職業(yè)價值觀。價值觀的明確對學生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為了師生之間能和諧相處,教師可以設計“今天我來當老師”活動,讓學生扮演教師,讓“教師”感受教師的心理,體會教師的不易。體驗式教學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去探索、領悟,進而引發(fā)他們心理的變化,促進行為的改變。
四、提升教師心理健康水平
對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高低則在于教師的心理素質及健康水平,教師要為學生做好榜樣示范作用,通過自身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發(fā)揮感召力,通過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以及良好的心理處理好高中生存在的心理問題。教師通過明察秋毫的觀察,充分抓住學生身上的情緒、心理變化,及時發(fā)現學生出現的一些心理問題,及時加以疏導。學習相關的心理健康書籍提升這方面的知識素養(yǎng),并且掌握解決一些心理問題的具體方式與方法,做好對學生的心理指導。學校要組織教師多參加一些相關的培訓與論壇,通過多渠道獲取更多心理健康知識,提升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心理教育的質量,從而應對高中階段的學生所出現的各種心理問題,同時,學會采取適宜的方法引導學生走出心理困惑,擁抱藍天與陽光。
五、集合力量壯大心理健康教育隊伍
學校加大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硬軟件條件保證之外,更需要社會各界力量的共同支持與幫助。發(fā)揮相關職能部門優(yōu)勢,加強心理健康知識的教育與科普,不斷對教育教學制度進行完善,加大宣傳力度,從而引發(fā)學生重視和認識自我的心理健康教育,并做好監(jiān)督管理。為了促進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以及其心理健康的發(fā)展,學校多組織一些心理健康講座、心理專家講堂等活動,豐富教師的知識涵養(yǎng)以及內心世界,同時也為教師增加心理健康知識儲備提供更多的渠道和機會,從而有效教育學生,科學施策。
總之,高中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在心理理論的指導下,以體驗式教學為手段,依據學生的心理特點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讓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具有科學性和專業(yè)性。
參考文獻
[1]王永娟. 中學心理健康課校本課程開發(fā)的思考[J]. 西部素質教育,2016(8).
[2]林崇德. 21世紀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