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濟源
摘要:眾所周知,陽光玫瑰葡萄是品質上乘的葡萄,其特點是口感好,甜度高,有濃郁玫瑰香味,是由國外引進的品種,果穗緊密適中,果實成熟時黃綠色,有光澤,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調查發(fā)現,陽光玫瑰在生產中普遍存在新梢葉片皺縮、穗形松散、果粒大小不均勻等問題,嚴重影響其果實品質及種植效益。本文主要以桂林市興安縣陽光玫瑰葡萄栽培為例,分析了該品種的種植條件及種植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探討應對技術措施,旨在幫助種植戶豐產增收提效益。
關鍵詞:陽光玫瑰;種植;問題;技術措施
1.興安縣地理環(huán)境及氣候特點
桂林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東北部,地處北緯24?15?23”-26?23?30”,東經109?36?50”-111?29?30”。位于南嶺山系的西南部,為中、低山地形,有喀斯特山地、丘陵和臺地,屬山地丘陵地區(qū),為典型的巖溶地貌。地形總體呈北高南低的趨勢,北、東、西三面地勢較高。境內氣候溫和,年均氣溫19.4℃,平均年降水量1974毫米,無霜期309天,日照充足,熱量豐富,四季分明且雨熱基本同季,地處低緯,屬中亞熱帶溫潤季風氣候區(qū),氣候條件十分優(yōu)越。[1]興安縣位于桂林東北部,境內地勢東北和西南低,分別是向東北隨湘江下落和向西南隨漓江降低。地區(qū)地肥物阜,屬紅壤土帶,以紅壤為主,酸堿度為4.5~6.5。河流沖積母質砂壤土和水稻土,土層深厚,耕作性良好,是廣西鮮食葡萄最主要的栽培區(qū)域。[2]
2.陽光玫瑰葡萄簡介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我國廣大消費者對優(yōu)質果品的需求也不斷增加。陽光玫瑰(Shine-Muscat)是日本以安蕓津21號為母本,白南為父本雜交選育出的歐美種葡萄,屬二倍體,兩性花,具有典型的歐亞種特性。[3]8月上旬成熟,該品種果粒大、含糖量高、風味佳、肉硬皮薄,果穗圓錐形;果粒著生緊密,橢圓形,黃綠色,果面有光澤,果粉少;果肉鮮脆多汁,有玫瑰香味,可溶性固形物20%~26%,鮮食品質極優(yōu)。由于它集豐產穩(wěn)產、抗病、大粒、耐儲運、口感極佳等優(yōu)點于一體,被認為是綜合收益最高的品種之一,幾乎各地都有引種。
3.陽光玫瑰葡萄目前在桂林市的引種表現
桂林市自1985年引種巨峰葡萄成功后,目前已建成桂黃公路(國道322線)沿線百里葡萄長廊,成為廣西乃至華南地區(qū)最大的南方優(yōu)質葡萄生產基地,有華南“吐魯番”之稱。近年引入的陽光玫瑰葡萄是桂林市目前最受市場喜愛、栽培效益最高的鮮食葡萄品種,全市陽光玫瑰葡萄栽培面積大幅增加。
4.陽光玫瑰葡萄種植存在的主要問題
4.1陽光玫瑰僵苗及新梢葉片皺縮、畸形
在桂林市,陽光玫瑰葡萄在小苗長勢弱時,若管理不當,容易產生僵果。長成成年樹時就會普遍存在新梢葉片發(fā)皺、畸形等現象。發(fā)病植株會影響其光合作用,樹勢生長變弱,果實產量及品質下降,一些果園因此棄管,這是陽光玫瑰葡萄在我市推廣種植緩慢的原因之一。
4.2果穗松散、易產生小粒青果和僵果導致果粒大小不均勻
陽光玫瑰受歡迎的標準果穗穗形為圓錐形,果粒著生緊密適中,大小均勻,平均單粒質量12g,單穗質量500~750g。若在種植過程中不采取無核膨大處理,會導致穗形松散、單穗質量大小不勻,小穗的質量不足300g,大穗的則可達1500克左右,但是若大穗栽培、產量偏高或是樹體長勢不旺,就容易出現小粒果和僵果,從而出現同一果穗果粒間的大小、品質存在較大差異,有小僵果及小青?,F象,嚴重影響果實外觀和內在品質。
4.3易產生日灼和果銹
陽光玫瑰是一個易受日灼的品種。我縣葡萄日灼主要發(fā)生時期為5月下旬至6月中旬,調查發(fā)現受日灼影響的陽光玫瑰葡萄果實局部細胞失水受傷害而造成生理紊亂。
陽光玫瑰成熟時果皮出現微小的紅褐色斑點,通稱“果銹癥”,調查發(fā)現,陽光玫瑰果銹癥在花滿開后75-80天,果實糖度17%前后開始發(fā)生,隨著果實含糖量的提高果銹發(fā)生嚴重程度也逐漸增加。
5.應對技術措施
5.1控制好當年樹勢,栽培優(yōu)質苗木
選擇夏黑為砧木的優(yōu)質健壯苗栽植,要求苗木有5條側根,側根粗度0.4 cm以上、長度20 cm左右。枝干充分成熟,高度20 cm以上,粗度0.6 cm以上。此外砧木的選擇還應該考慮地質、抗病、抗旱等因素。調查發(fā)現,陽光玫瑰葉片生長期溫度較高,光照較充足時新生葉片表現平整;溫度較低,光照弱時新生葉片皺縮。因此需要根據樹勢和葉片大小進行等距離定梢,梢距以18—20cm最為合適,以此來增強葡萄葉片接受的光照。
5.2疏果穗、疏果粒
為了使果穗整齊美觀,需要對花穗進行處理,一般在花前7d左右及時出去副穗,同時掐去穗尖2/5,可以提高坐果率。花前整穗有利于拉長花穗,促使開花整齊,有利于果粒大小均勻,提高疏果工效。在葡萄漲到黃豆粒大小時即可進行疏粒,因為疏粒后可使果粒間保持互不擠壓,對于陽光玫瑰以50--60粒為佳。除此外還可以通過無核膨大處理來提高坐果率,但是要注意陽光玫瑰膨果處理和保果處理之間,所間隔的時間不宜過短,一般建議保果15天左右后可用25PPM赤霉酸+5PPM氯吡脲進行膨果,可以使葡萄品質較好。
5.3防好日灼和果銹
建園時要選擇適宜架式,避免強光對果面的直射,還可以通過合理定梢,縮短梢距,使葉片遮擋果面,或者采取塑料薄膜搭罩在葡萄支架上,這些措施都可以有效的減少日灼的發(fā)生。
影響陽光玫瑰果銹發(fā)生的因素很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減少其發(fā)生:使用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處理時濃度在赤霉素25mg/L+5mg/L氯吡脲和25mg/L赤霉素+2.5mg/L 噻苯隆最為合適;農業(yè)生產上要控制好氮肥與鈣肥的施肥比例,因為增加鈣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果銹發(fā)生率;由于果袋顏色越淺,果袋內光照越強,果銹發(fā)生率越高,所以陽光玫瑰在進行套袋是要選擇綠色或藍色果袋;最后要控制好采收的時間,在葡萄含糖量達到18%以后要及時采收。[4]-[6]
6.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了保證陽光玫瑰葡萄在我縣生長勢旺,抗病性強,要根據高效的種植手段和科學的預防方法來保證葡萄生產安全,從而達到豐產增收提效益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自然地理,桂林市人民政府網,2016-6-17
[2] 自然地理,興安縣人民政府網,2019-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