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芳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教師有必要及時的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在理念上,教師需要以構建高效課堂為主要目標,為學生提供更加優(yōu)良的學習環(huán)境。在方法上,教師可以以多元化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從多種角度出發(fā)進行英語問題的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從學生的學習需求出發(fā),堅持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讓學生能夠通過英語課堂,逐漸形成學習的動力和興趣。只有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本文將針對如何在新課程改革下構建初中英語高效課堂這一問題,提出幾點相關的建議和策略。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初中英語;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在初中階段,對于英語這門學科,教師有必要不斷的改善自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 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具體的教育要求為學生提供優(yōu)良的學習體驗,并且,教師需要認識到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缺陷,根據實際情況構建出更加高效的課堂教學,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思維能力為重要目標,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使學生通過音樂課堂不斷提升學生的知識素養(yǎng)和英語思維。只有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提升教學的效率,為學生未來在英語領域的提升和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1.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
1.1教學過程枯燥乏味
英語教材所涉及的內容,主要是為了強化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并且,其內容的分布形式大致相同,只是內容的側重點不同,教師在根據教材內容進行授課時,并沒有仔細的分析各個章節(jié)之間的不同之處,導致教師的教學過程逐漸趨向于單一化,這種情況會導致課堂氛圍逐漸變得枯燥、乏味,具體來說,教師在課堂進行授課時,大多都是講單詞、讀對話、翻譯對話等過程,這種模板化的教學模式,難以實現(xiàn)英語高效課堂的構建。并且,教師的教學理念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在初中階段,大部分的教師只是期望學生掌握更多的英語知識,并沒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因此,在設計教學方法時,大多都只是采取單一化的方式,在課堂上只是向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這種學習模式很容易會導致學生對英語的學習過程感到厭惡,無法挖掘出英語知識的深刻內涵。并且,在這種學習模式下,學生無法認識到學習英語的真正目的,這便會導致學生越來越不重視英語的學習過程,學生從根本上拒絕英語知識,便導致課堂教學效率難以得到提升。
1.2忽略了學生的學習情況
在教學課堂中,每位學生都擁有獨特的學習方法,并且,其學習能力和學習基礎都有所不同,這導致教師在授課時,會存在著一部分學生難以按照進度的完成學習任務,這便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教師的教學效率。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卻忽略了這一點,在設計課堂內容時,并沒有認識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長期下去。便會有更多的學生無法跟上教師的教學進度。并且,成績的下降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到學習心態(tài),若是不加以改善,學生便會逐漸對英語的學習過程產生抵觸的情緒。并且,這種情況違背了“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在課堂中,教師有必要著重分析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根據每位學生不同的學習程度來進行任務的劃分。
2.初中英語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2.1進行適當的課前導讀
在正式開課前,適當的課前導讀過程能夠有效促進學生接下來學習效果的提升。在課前導讀過程中,學生能夠對本節(jié)課所要講解的內容產生一個全面的認知,并且也能夠為接下來的學習奠定知識基礎,使正式學習的過程更加的順利,并且這種方式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夠將自己的注意力全部投入在學習中。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準備合適的導讀內容,添加一些帶有趣味性的元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通過課前導讀,對接下來所要學習的內容產生較大的期待。只有這樣,才能夠激發(fā)學生主動地進行思考,以此便能夠為英語高效課堂的構建提供推動作用。
例如,教師在講解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這節(jié)課時,教師便可以在課前通過網絡渠道搜索著名的旅游景點,以圖片的形式進行展示,并向學生提出相應的問題。通過與學生進行英語對話,引出本節(jié)課的教學主題,學生在進行互動時,便會對本節(jié)課的學習主題產生一定的認知。比如,教師通過提問:“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而引出Jane的假期行程。通過帶有導向性的提問,能夠讓學生不自主的進行思考和學習,并且也能夠為學生確立明確的學習目標,讓學生能夠通過自主的閱讀過程,認識到Jane與父親在馬來西亞所做的事,以此強化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發(fā)散學生的學習思維,進而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產生最佳的學習效果。
2.2對英語知識進行拓展
在課堂中,教師有必要針對灶臺中的內容來向學生進行適當的拓展,使學生能夠不斷完善自己的英語知識體系,讓學生在了解豐富的英語文化基礎上,去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理解和思考,這種方式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也能夠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更加的順利。在這其中,教師可以多種表達方式來向學生進行知識的拓展,使學生對英語文化產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知。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教師可以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以及多樣的課堂表現(xiàn)方式,向學生進行英語文化的熏陶。并且通過網絡渠道能夠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源,在課堂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以視頻或是圖片等多樣化的表現(xiàn)形式,為學生提供更加生動、具體的學習內容,使學生通過這一學習過程,對英語知識產生新的理解和認知。并且,通過對英語文化的滲透,學生也能夠不斷更新自身的思想認知。在接下來的學習過程中,也能夠以一種正確的學習思路去理解英語問題。通過這種方式,便能夠構建出高效的英語課堂。
例如,教師在講解When is your birthday?這節(jié)課時,教師便可以講西方慶祝生日的傳統(tǒng)和習俗向學生進行展示。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渠道為學生搜尋相關的視頻內容,讓學生能夠通過視頻的觀看,逐漸感受到視頻中慶祝生日時所營造的氛圍。在視頻中,學生能夠看到唱生日歌的過程、生日派對的過程,使學生能夠受到氛圍的感染,而更加積極地學習本節(jié)課的內容。此外,教師也可以向學生推薦一些英文歌曲、英文電影等等,讓學生能夠無論是課上還是課下都能夠進行英語知識的積累。通過對歌曲和電影的觀看和學習,學生也能夠逐漸感受到學習過程的趣味性,使其能夠通過音樂美妙的旋律和電影精彩的劇情,而不自覺的去了解英文文化,讓學生在學習知識時,也能夠更加的積極、主動,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的高效。
2.3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
在過去,教師在開展教學時,一般都是面向全班的學生來進行講解,這種方式并不具備針對性,總是會存在著一部分學生無法跟上教師的教學思路,這便對高效課堂的構建帶來了一定的負面作用。因此,在正式教學時,教師需要保證班級中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于是,教師便可以在這其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習慣、性格特征等特點進行分組合作學習。并且,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還需要考慮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學習基礎,全方位到對學生進行分析,使小組的劃分過程更加的合理、科學。在進行分組學習的過程中,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便會輔導學習能力稍差的學生,這樣便能夠實現(xiàn)班級學生整體的提升和進步。并且,在這其中,教師需要為學生設立合適且明確的學習目標,這樣能夠避免學生在小組內討論與課堂無關的話題。
例如,教師在講解I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這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征求學生的意見,讓學生將自己想要做的志愿活動進行提出,并將喜歡同樣活動的同學分為一組,讓學生根據教材中所提到的內容完成英語對話,使學生通過查找的過程,了解到自己所喜歡的志愿活動應該完成哪些任務,根據這些信息來完成英語對話,讓每一個小組的同學都能夠進行英語口語對話訓練。這種方式能夠保證班級中的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出相對自由且愉悅的學習氛圍,這樣便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為學生帶來真實的學習體驗,以此便能夠為高效課堂的構建提供推動作用。
2.4運用情境教學法進行教學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情景教學方法能夠幫助其更好地理解知識的內涵。并且,這種方式也能夠加強學生的記憶能力。通過真實的畫面,能夠引發(fā)其進行主動的思考,這樣便能夠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并且,根據英語教材中的內容,大多數都是以一個具體的話題而展開教學的,于是,教師便需要利用這一點,通過情景營造的形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更加優(yōu)良的學習環(huán)境。在相應的情景下,教師需要讓學生學會如何對已學的英語知識進行靈活的運用,強化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加深學生對相關內容理解和印象,讓學生通過聯(lián)想和思考的過程,不斷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對于初中教學,教師可以先從單詞入手進行情景的創(chuàng)設,使學生在分辨單詞的過程中,能夠聯(lián)想到自己的情感以及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一系列情景。
例如,教師在講解shopping這一單詞時,便可以為學生模擬出超市購物的情景。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讓學生在一種相對真實的情景下,進行單詞的運用,強化學生對單詞的理解,讓學生在運用的過程中,理解、記憶詞匯。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從shopping為入手點,引出其他單詞,比如money,supermarket,fruit等等,這種方式能夠加強學生的單詞聯(lián)想,使學生通過連帶的方式,對這一系列的詞匯內容產生更加深刻的印象。
此外,教師也可以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情境,讓學生認識到英語知識在我們實際生活中的重要應用。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開展豐富的活動,讓學生以相應的主題來進行英語口語練習。在長期的練習過程中,學生便會對英語的使用產生熟悉感,逐漸形成良好的英語語感。例如,在學習This is my sister這節(jié)課時,教師便可以以茶話會的形式,讓學生進行自由的討論,讓學生在朋友之間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在這種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下,學生便能夠對英語知識的學習過程改觀,強化學生對英語的利用程度,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和表達能力,使學生能夠得到全方位的發(fā)展,以此便能夠構建出高效的教學過程。
結束語:
本文主要針對如何在新課程改革下構建初中英語高效課堂這一問題,提出了幾點相關的建議和策略,包括進行適當的課前導讀、對英語知識進行拓展、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運用情景教學法進行教學這四方面,希望本文的內容能夠對初中英語教師提供一些幫助。
參考文獻:
[1]鎖秀蓮.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和諧構建[J]. 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6(12):62,242.
[2]張麗麗. 新課改模式下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和諧構建[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9(30):103.
[3]呂慧敏. 新課改模式下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和諧構建[J]. 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6):368.
[4]呂夢. 新課改模式下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和諧構建[J]. 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1(6):1379.
[5]許杰詩. 新課改模式下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和諧構建[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21(6):117.